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天,负责寝室管理的班干部魏向我反映:413寝室的卫生又出问题了。在三番五次地为这个寝室的卫生问题烦心之后,我决定和她们做一场游戏,一场走心的游戏。
游戏前:紧张的心情
离晚自习下课还有20分钟,我把413寝室的同学请到了办公室。8个女孩陆续安静地走了进来,脸上全都写满了“紧张”。我笑着请她们一一坐下。看着办公桌上摆得整整齐齐的卡片(共有40张,上面写着一些表达人类共通的感受和需要的词,如“紧张、喜悦、难过、焦虑、合作、信任、休息、秩序、温暖、自信、理解、目标、支持、自由、空间”等),她们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了卡片上,紧张情绪有些缓和。于是,我开始问她们来办公室的心情。率性的寝室长开口了:我有点害怕。我担心您这次又质问我:作为寝室长,你有没有以身作则?到底有没有提醒督促寝员做好……
谢过寝室长口吐真言后,我又点名海艳。看起来真的很紧张的海艳“唉”了一声,说:毕竟是我们没做好,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老师给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可总是无济于事……
学生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她们的紧张和害怕我也能事先想到。细细想来,原因可能有二:首先,作为老师,我们总认为,学生做好分内事理所当然。但学生是未定性的孩子,因此难免经常做不到位。老师据此问责或责罚,更可能的结果是强化双方负面情绪,破坏师生感情,乃至使学生忘记自己的责任。其次,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越俎代庖给予建议,孩子再犯的比率就会极高,造成老师常常救火,也间接让孩子习惯了不负责任。
我想,是该走进学生心灵的时候了。
游戏中:表达感受和需要
我对她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她们有点莫名其妙。
我指着桌上的卡片,先向她们介绍游戏规则和程序:
1.寝室长简要说说半个多月来管理寝室的情况,说完后体会自己的心情,然后说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其他寝员不询问、不分析,静静体会寝室长的感受和需要。
2.其他寝员开始递卡片(反馈)(每个人最多递2张卡片)给寝室长并轻轻地对寝室长说:你感到 ,你需要(看重、渴望……) ,是吗?寝室长不用对反馈者(寝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不论是否贴心,都接过卡片,并用心体会寝员递上的卡片和反馈的话对自己的触动。
3.寝室长反馈:寝室长根据刚才接受卡片时自己受到触动的强弱将卡片排序,然后反馈给所有寝员:我发现,我感到 ,我真的需要(看重、渴望……)① ,② ,③ 。在这一阶段,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后,可反复默念我需要 ,来体会自己内心的渴望。
4.分享体会。寝室长分享:自己此刻的心情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待我介绍完规则与要求,游戏开始了。
首先,寝室长陈述了半个多月来应对寝室卫生问题的情况,并依据一些事实,选择了“难受”。她难受的背后有怎样的需要呢?婕率先挑了一张“和谐”,递给可依,说:“可依,你感到难受,你渴望‘和谐’,是吗?”可依接过卡片,若有所思。接下来同学纷纷给可依递上了“自信”“温暖”“支持”“理解”等卡片。这时,两个同学同时瞄准了“合作”,且同时出手各拿住了“合作”的一半。在面面相觑中,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她俩都认为合作非常重要。寝室长最后收到了8张卡片:自信、温暖、和谐、合作、秩序、目标、支持、理解。可依细细地排着手上的卡片,有点动容:“谢谢大家递上这些卡片。做这游戏前,被陈老师请到办公室,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但现在我感到特别温暖。大家给我的卡片,虽是放在我的手里,但真的递到了我的心上。是的,我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大家朝着优秀寝室的目标有秩序地生活,需要打造一个和谐温暖的集体,而我最需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团结合作。”她扬了扬手上的“合作”,继续说,“这样,我们才会更自信地去建设好我们的寝室……”室友们静静地听着。之后,大家一个个走过去依次拥抱可依……
接下来杨阳开始陈述。杨阳依上述步骤陈述感受,表达需要。最后,她说,之前我们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卫生,可总被寝室长教训的感觉总是不好的。我想,今后我一定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做好。
此时的我才猛然地意识到,虽然之前每次只是问责寝室长,但被指责批评的寝室长也会如法炮制甚至变本加厉地去责备室友,闹得大家很不愉快,都带着满腔的委屈和怨气。即使做好了,也不是发自内心想做好,只是迫于无奈而已,因而结果总是时好时坏。
最后,我说了自己的感受:无奈。学生们积极地递给了我“理解”“温暖”“和谐”“信任”“接纳”等近十张卡片。我微笑着接过她们的卡片后,说:“谢谢。你们真的很善解人意,这些都是我的需要。如果要陈老师自己去选,我最想要的是‘关心’。”说罢,我从桌面上挑出“关心”这张卡片,拿在手上,继续说到:“我选‘关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需要大家明白我强调宿舍卫生的用意——为你们人生计深远的关心。大家做好寝室卫生,不全是单一的卫生要求,更是希望大家培养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与能力……这些良好习惯和品质会让你们受益终生。二是希望大家学会另一种关心。同学们平时都很关心老师,这当然是老师所需要的,但你们做人做事的成长与进步,才是对我的最大的关心和安慰……
从学生后来的反馈中我了解到:这次卡片游戏,彼此真诚言说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并通过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达成了理解和共鸣,从而发自内心地做出了积极回应,提高了认识,也生成了行动力。
可是心动且有行动就一定可以从此“西线无战事”了么?
游戏后:见证成长
有了之前愉快的交流和交流后学生真切的认识和切实的行动,恐怕谁都会认为413寝室的卫生应该不会再出状况了,至少第二天不会出状况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按大家的预期发展。
一位同学这样记载到:
中午,我们乐颠颠地去看寝室卫生评比栏,结果全看傻眼了:关于413寝室的那一栏中圈圈点点有好几条。这无异于五雷轰顶,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结果会是这样。大家情绪很低落,明明那么努力了,结果却还是这样!昨晚还信誓旦旦地跟陈老师说寝室卫生一定不会有问题了,可今天又出了这么多情况,该怎么面对陈老师呢?她还会信任我们吗?更苦恼的是,我们要怎样细致认真才能达到宿管老师的要求呢?寝室长把室友们叫到一起商量。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得跟陈老师说说,表达我们的歉意,并请教陈老师怎么才能做好。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寝室长带着413所有同学找到我,郑重其事地站成一排,齐齐向我鞠躬道歉。一头雾水的我在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真心感动于她们的诚意与努力。我与她们一一拥抱,然后询问她们有什么主意,准备怎么做。孩子们七嘴八舌:找宿管老师问明情况;注重细节;高标准严要求……我心中暗喜:只要真正想做好一件事,人人就都是点子大王啊。
果然,在接下来的寝室评比中,她们次次获“优”。不仅如此,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成长。如敏在周记中无限感慨道:
“今天我值日,因周末产生了比平时更多的垃圾,昨晚又忘了提前做好准备,一早起床后就有点手忙脚乱。忙乱中我发现,春丽在帮我拖地,海艳也帮着摆好了桶。她们的热心给了我内心很大的震动:春丽和海艳不仅是在乐于助人,也是在向我传递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精神,从而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困境中的人感觉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事后想想,这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而是一次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是借助游戏体会彼此感受,表达自我需要的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表现得无能为力,也没有压制学生服从,而是以平和理性、温暖友好的协作方式,从感受与需要的角度,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引导学生“增能”,提高自信心,增强责任感,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圣雄甘地说:“我反对暴力,因为当它看起来在行善时,这善是短暂的,它所产生的恶却是永久的。”对教育而言,外在的强制、机械的给予、硬性的灌输都是带有暴力的行为,只有远离暴力,深切体会学生的感受与需要,建立心灵的连接,才能情意相通,和谐相处,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游戏前:紧张的心情
离晚自习下课还有20分钟,我把413寝室的同学请到了办公室。8个女孩陆续安静地走了进来,脸上全都写满了“紧张”。我笑着请她们一一坐下。看着办公桌上摆得整整齐齐的卡片(共有40张,上面写着一些表达人类共通的感受和需要的词,如“紧张、喜悦、难过、焦虑、合作、信任、休息、秩序、温暖、自信、理解、目标、支持、自由、空间”等),她们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了卡片上,紧张情绪有些缓和。于是,我开始问她们来办公室的心情。率性的寝室长开口了:我有点害怕。我担心您这次又质问我:作为寝室长,你有没有以身作则?到底有没有提醒督促寝员做好……
谢过寝室长口吐真言后,我又点名海艳。看起来真的很紧张的海艳“唉”了一声,说:毕竟是我们没做好,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老师给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可总是无济于事……
学生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她们的紧张和害怕我也能事先想到。细细想来,原因可能有二:首先,作为老师,我们总认为,学生做好分内事理所当然。但学生是未定性的孩子,因此难免经常做不到位。老师据此问责或责罚,更可能的结果是强化双方负面情绪,破坏师生感情,乃至使学生忘记自己的责任。其次,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越俎代庖给予建议,孩子再犯的比率就会极高,造成老师常常救火,也间接让孩子习惯了不负责任。
我想,是该走进学生心灵的时候了。
游戏中:表达感受和需要
我对她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她们有点莫名其妙。
我指着桌上的卡片,先向她们介绍游戏规则和程序:
1.寝室长简要说说半个多月来管理寝室的情况,说完后体会自己的心情,然后说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其他寝员不询问、不分析,静静体会寝室长的感受和需要。
2.其他寝员开始递卡片(反馈)(每个人最多递2张卡片)给寝室长并轻轻地对寝室长说:你感到 ,你需要(看重、渴望……) ,是吗?寝室长不用对反馈者(寝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不论是否贴心,都接过卡片,并用心体会寝员递上的卡片和反馈的话对自己的触动。
3.寝室长反馈:寝室长根据刚才接受卡片时自己受到触动的强弱将卡片排序,然后反馈给所有寝员:我发现,我感到 ,我真的需要(看重、渴望……)① ,② ,③ 。在这一阶段,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后,可反复默念我需要 ,来体会自己内心的渴望。
4.分享体会。寝室长分享:自己此刻的心情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待我介绍完规则与要求,游戏开始了。
首先,寝室长陈述了半个多月来应对寝室卫生问题的情况,并依据一些事实,选择了“难受”。她难受的背后有怎样的需要呢?婕率先挑了一张“和谐”,递给可依,说:“可依,你感到难受,你渴望‘和谐’,是吗?”可依接过卡片,若有所思。接下来同学纷纷给可依递上了“自信”“温暖”“支持”“理解”等卡片。这时,两个同学同时瞄准了“合作”,且同时出手各拿住了“合作”的一半。在面面相觑中,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看来,她俩都认为合作非常重要。寝室长最后收到了8张卡片:自信、温暖、和谐、合作、秩序、目标、支持、理解。可依细细地排着手上的卡片,有点动容:“谢谢大家递上这些卡片。做这游戏前,被陈老师请到办公室,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但现在我感到特别温暖。大家给我的卡片,虽是放在我的手里,但真的递到了我的心上。是的,我需要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大家朝着优秀寝室的目标有秩序地生活,需要打造一个和谐温暖的集体,而我最需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团结合作。”她扬了扬手上的“合作”,继续说,“这样,我们才会更自信地去建设好我们的寝室……”室友们静静地听着。之后,大家一个个走过去依次拥抱可依……
接下来杨阳开始陈述。杨阳依上述步骤陈述感受,表达需要。最后,她说,之前我们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做卫生,可总被寝室长教训的感觉总是不好的。我想,今后我一定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做好。
此时的我才猛然地意识到,虽然之前每次只是问责寝室长,但被指责批评的寝室长也会如法炮制甚至变本加厉地去责备室友,闹得大家很不愉快,都带着满腔的委屈和怨气。即使做好了,也不是发自内心想做好,只是迫于无奈而已,因而结果总是时好时坏。
最后,我说了自己的感受:无奈。学生们积极地递给了我“理解”“温暖”“和谐”“信任”“接纳”等近十张卡片。我微笑着接过她们的卡片后,说:“谢谢。你们真的很善解人意,这些都是我的需要。如果要陈老师自己去选,我最想要的是‘关心’。”说罢,我从桌面上挑出“关心”这张卡片,拿在手上,继续说到:“我选‘关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需要大家明白我强调宿舍卫生的用意——为你们人生计深远的关心。大家做好寝室卫生,不全是单一的卫生要求,更是希望大家培养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与能力……这些良好习惯和品质会让你们受益终生。二是希望大家学会另一种关心。同学们平时都很关心老师,这当然是老师所需要的,但你们做人做事的成长与进步,才是对我的最大的关心和安慰……
从学生后来的反馈中我了解到:这次卡片游戏,彼此真诚言说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需要,并通过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达成了理解和共鸣,从而发自内心地做出了积极回应,提高了认识,也生成了行动力。
可是心动且有行动就一定可以从此“西线无战事”了么?
游戏后:见证成长
有了之前愉快的交流和交流后学生真切的认识和切实的行动,恐怕谁都会认为413寝室的卫生应该不会再出状况了,至少第二天不会出状况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按大家的预期发展。
一位同学这样记载到:
中午,我们乐颠颠地去看寝室卫生评比栏,结果全看傻眼了:关于413寝室的那一栏中圈圈点点有好几条。这无异于五雷轰顶,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结果会是这样。大家情绪很低落,明明那么努力了,结果却还是这样!昨晚还信誓旦旦地跟陈老师说寝室卫生一定不会有问题了,可今天又出了这么多情况,该怎么面对陈老师呢?她还会信任我们吗?更苦恼的是,我们要怎样细致认真才能达到宿管老师的要求呢?寝室长把室友们叫到一起商量。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得跟陈老师说说,表达我们的歉意,并请教陈老师怎么才能做好。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寝室长带着413所有同学找到我,郑重其事地站成一排,齐齐向我鞠躬道歉。一头雾水的我在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真心感动于她们的诚意与努力。我与她们一一拥抱,然后询问她们有什么主意,准备怎么做。孩子们七嘴八舌:找宿管老师问明情况;注重细节;高标准严要求……我心中暗喜:只要真正想做好一件事,人人就都是点子大王啊。
果然,在接下来的寝室评比中,她们次次获“优”。不仅如此,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有了更大的进步与成长。如敏在周记中无限感慨道:
“今天我值日,因周末产生了比平时更多的垃圾,昨晚又忘了提前做好准备,一早起床后就有点手忙脚乱。忙乱中我发现,春丽在帮我拖地,海艳也帮着摆好了桶。她们的热心给了我内心很大的震动:春丽和海艳不仅是在乐于助人,也是在向我传递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精神,从而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困境中的人感觉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事后想想,这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游戏,而是一次非暴力沟通的过程,是借助游戏体会彼此感受,表达自我需要的心灵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没有表现得无能为力,也没有压制学生服从,而是以平和理性、温暖友好的协作方式,从感受与需要的角度,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合作的伙伴关系”,引导学生“增能”,提高自信心,增强责任感,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效果。
圣雄甘地说:“我反对暴力,因为当它看起来在行善时,这善是短暂的,它所产生的恶却是永久的。”对教育而言,外在的强制、机械的给予、硬性的灌输都是带有暴力的行为,只有远离暴力,深切体会学生的感受与需要,建立心灵的连接,才能情意相通,和谐相处,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成长。
(作者单位:长沙市明德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