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个成都人,如果你是一个地道的“吃货”,如果搜集成都美食是你的兴趣,如果你是一个“微博控”,那么你一定知道微博上一个叫“吃成都”的团队,他们每天会发布成都的各种美食信息,配上实物的图片和点评,成为了不少混迹于成都的“吃货们”的一个美食指南针。
吃的乐趣:以吃会友
“吃成都”这个微博是由6个热爱美食的成都“好吃客”共同申请的,其中有4名女生,2名男生,这6个年轻人2007年相识于网络。“当时我们6个各自都有博客,每每发表新内容后,都会相互留言点评,一来二去,大家就熟识起来。在交往过程中,6个人发现彼此都有一个同共爱好——吃,于是我们就申请了一个QQ群,经常约在一起吃饭。”成员之一、可谓“老大哥”的黄山告诉记者。美食QQ群成立后,成员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出来聚餐一次,6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后来有了微博,我们也就从博客‘搬家’到了这里。”当微博出现后,6位“食神”终于“合体”,微博“吃成都”也就横空出世。
现在,这6位“食神”的“吃货团队”不断扩大,几乎每个月他们都会举办粉丝聚会。“我们的‘吃友’中,甚至还有韩国人了。”对于“吃成都”的6个人来说,以“吃”会友是美食带来的最主要的附加乐趣。
“现在有不少网友认为许多做美食推荐的人都收了餐馆的费用,这个情况确实有。”黄山说,曾经也有过店家找到他们,希望以美食推荐的形式帮他做广告,“我给老板说,我会来吃,但是我吃了以后是什么感受,我就会怎么写。”因为这句话,“吃成都”吓退过不少希望来做广告的餐厅。“我们‘吃成都’现在不收钱,将来也不收钱,永远都不会收钱,美食只是我们的兴趣,和所有网友一样,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我们只是纯粹的草根美食爱好者。”
吃的目的:为“吃货”扫雷
在微博上,各种内容的美食推荐种类繁多,大多数微博是以推荐哪一家餐馆好吃为主要内容,而在“吃成都”这个微博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些以批评为主的内容。用“吃成都”成员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这是在“还原美食的真相”。
“我们‘吃成都’的定位,并不是以推荐美食为主,更多地是在为‘吃货’们做‘扫雷’的工作。”黄山说,“一种东西好吃或者难吃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所以我们单凭自己的嘴巴,并不能真的就评价出一种东西到底味道有多好,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家店到底有没有用心地去做每一道菜。所以我们的微博内容,更多地是把一些没有诚意的店铺曝光出来,让‘吃货’们别再把钱浪费在没有诚意的店家身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吃成都”没少收到店铺们发来的含有威胁意味的私信。“有一家目前在成都比较火的蛋糕店,刚开张时,我们慕名而去,不料吃过之后发现有些失望,于是回来写了一些批评的意见。没想到,那条微博发出以后,竟然收到了店家的私信,说如果我们不删除该微博,就告我们毁谤。”
不过这样的情况还是占了少数,大多数店家还是会虚心接受“吃成都”的意见。
吃的境界:“原地空肚皮满血复活”
“对于‘吃’,我们现在已经练就到能够‘原地空肚皮满血复活’的境界了。”由于每天都需要更新美食信息,所以“吃成都”的队员们一直不停地搜罗、试吃更多成都美食,“但是我们6个人的肚皮只有这么大,为了能尽可能地多吃,我们不管此刻肚子里有多饱,看见新的美食出现时,我们都能以空肚皮的姿态出现在它面前。”
黄山说,曾经有一次,为了集中点评成都的藏餐水平,6位“食神”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游走在武侯祠对面的成都藏餐一条街里,从街道的这头吃到街道的那头。“吃到后来,我们已经被撑到一闻到酥油茶的味道就想呕吐了。从那次以后,我们6个人发誓,再也不这样‘一口气吃通一条街’了。”
成员之一何静洁以前是个很瘦的女孩子,但她对于搜集美味的脑花有极大兴趣,“因为吃了太多脑花,去年单位体检时,何静洁的胆固醇还偏低,今年体检,她的胆固醇含量已经正常了,明年……哈哈!”今年体检报告下来后,团员都跟她开玩笑,说她是“用生命在吃美食的人”。“我们团队里,女人的战斗力绝对比男人强。”黄山说,“队里年龄最小的小女生王雨翌,曾经在四海一家酒店里买了一张自助餐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吃了整整一天!”
吃的艺术:美食也要美图配
随着“吃成都”影响力的扩大,普通手机拍摄下来的美食照片已经不能满足那些“吃货粉丝”们了。“刚开始,我们吃饭的时候会用手机拍照,配上点评的文字发微博,结果有粉丝开玩笑说:‘你们的照相水平和器材都好撇哦,把一盘菜拍得像呕吐物一样,我看到都没得兴趣吃了……’看到这个粉丝的留言之后,我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尊重每一道菜,把它尽量拍摄得很好看。于是我们开始砸‘重金’买单反专门用来拍照。”如今,“吃成都”的6个人不但每一个人都有一台单反相机,甚至还有外接闪光灯、反光板、便携式摄影棚等专业设备,“现在我们吃一次饭,就会带一大堆东西出现。如果是高级餐厅的话,还不会引起注意,但是一到‘苍蝇馆子’里,我们总是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次,黄山去到一家非常破烂的棚户里吃面,为了避免引起食客的注意,他特地选了一个角落坐下,待面端上来之后,他拿出外接闪光灯,快门一按,不大的棚户里,所有的食客都露出了惊慌的表情,“糟了!灯泡爆了!”“不是!不是!可能是电压不稳哦!”“是不是这个棚子要垮了哦?!”……每当这时,团员们总是要尴尬地给食客们解释道:“不好意思,刚才是我们在拍照。”
TIPS
@吃成都微博评分标准
正所谓众口难调,怎样的美食才算好?有多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一切都是白说。为了让各路吃货们能一眼就清楚看到这家的美食到底如何,一份评分标准就在“吃成都”6位“吃货大神”的共同讨论下,横空出世——
“食神”教你如何练就“狗仔术”
如果你也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如果你也想在自己的微博上点评美食,如果你也有被店家阻拦拍照的经历,那么,“吃成都”的“食神”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你,如何成功地做一名“美食狗仔”: 一进门就直奔角落,千万不要坐在收银台附近;
拿出你的单反,别开闪光灯;如果被制止,那就换成卡片机;
当你的卡片机拍摄计划也被制止后,别担心,还有手机;
如果店员连手机都不允许你拍摄时,你可以说一句让他们百口莫辩的台词:“首先,这道菜是不是我花钱买的?那么,我买了,这道菜是不是就是我的东西?所以,既然是我的东西我就可以选择吃它、不吃它、或者倒了它。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拍它?”一般当这一串连珠炮说出以后,是没有店员能够“接招”的。
6位“吃货大神”分工详解图
“吃成都”的6个“吃货”们,为了能达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吃遍成都美食,专门进行了清晰的内部分工,在“吃”的领域,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吃出了一片天”,还有自己的卡通形象。
“高端仙女”
刘莉 女 31岁 企业职员
刘莉在团队里,主要负责走“高端仙女”路线。由于在工作环境影响,她深受“小资情调”熏陶,非常注重品质生活,所以一直负责一些高档品质餐馆的美食。
“亲民低端内务总管”
何静洁 女 27岁 金融行业
何静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川派”吃货,专门“扫荡”成都市内的火锅、串串、烧烤等川味亲民美食。同时,何静洁也是团队里的“内务总管”,每次和会员们聚会时,一切场地、人员等杂事琐事,均由她打点。
“老大哥”
黄山 男 32岁 自由职业
黄山因为年纪最大,所以是团队中的“老大哥”,他就像一个大哥一样维护着这个小团队,一切“对外”的接待、洽谈等事宜,都由黄山出面。在美食鉴定方面,他主要负责点评面食、粤菜、甜品等。
“时尚小妹”
王雨翌 女 23岁 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
王雨翌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成员,她喜欢一切新奇时尚的美食,也钟情于西餐,几乎成都哪里有新口味的牛排,哪里就有她。
“回收站”
邓伟 男 26岁 IT行业
身材最“圆满”的邓伟,网名叫“饕餮”,在现实中,他也的确是六位吃货中最能吃的一个,他从不挑食,每次团员们一起去吃饭时,最后剩下的饭菜,总能被邓伟一扫而光,因此他被称为队里的“回收站”。
“旮旯美食探测仪”
傅亚莉 女 25岁 金融行业
傅亚莉是团队里不折不扣的“旮旯美食探测仪”,她钟情于寻找藏匿于小街巷、老旧居民院中的小吃,诸如蛋烘糕、叶儿粑之类的。任何躲在巷子深处的美食,都能被傅亚莉“探测搜索”出来。
吃的乐趣:以吃会友
“吃成都”这个微博是由6个热爱美食的成都“好吃客”共同申请的,其中有4名女生,2名男生,这6个年轻人2007年相识于网络。“当时我们6个各自都有博客,每每发表新内容后,都会相互留言点评,一来二去,大家就熟识起来。在交往过程中,6个人发现彼此都有一个同共爱好——吃,于是我们就申请了一个QQ群,经常约在一起吃饭。”成员之一、可谓“老大哥”的黄山告诉记者。美食QQ群成立后,成员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出来聚餐一次,6个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后来有了微博,我们也就从博客‘搬家’到了这里。”当微博出现后,6位“食神”终于“合体”,微博“吃成都”也就横空出世。
现在,这6位“食神”的“吃货团队”不断扩大,几乎每个月他们都会举办粉丝聚会。“我们的‘吃友’中,甚至还有韩国人了。”对于“吃成都”的6个人来说,以“吃”会友是美食带来的最主要的附加乐趣。
“现在有不少网友认为许多做美食推荐的人都收了餐馆的费用,这个情况确实有。”黄山说,曾经也有过店家找到他们,希望以美食推荐的形式帮他做广告,“我给老板说,我会来吃,但是我吃了以后是什么感受,我就会怎么写。”因为这句话,“吃成都”吓退过不少希望来做广告的餐厅。“我们‘吃成都’现在不收钱,将来也不收钱,永远都不会收钱,美食只是我们的兴趣,和所有网友一样,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我们只是纯粹的草根美食爱好者。”
吃的目的:为“吃货”扫雷
在微博上,各种内容的美食推荐种类繁多,大多数微博是以推荐哪一家餐馆好吃为主要内容,而在“吃成都”这个微博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些以批评为主的内容。用“吃成都”成员们自己的话来说,他们这是在“还原美食的真相”。
“我们‘吃成都’的定位,并不是以推荐美食为主,更多地是在为‘吃货’们做‘扫雷’的工作。”黄山说,“一种东西好吃或者难吃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所以我们单凭自己的嘴巴,并不能真的就评价出一种东西到底味道有多好,但是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这家店到底有没有用心地去做每一道菜。所以我们的微博内容,更多地是把一些没有诚意的店铺曝光出来,让‘吃货’们别再把钱浪费在没有诚意的店家身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吃成都”没少收到店铺们发来的含有威胁意味的私信。“有一家目前在成都比较火的蛋糕店,刚开张时,我们慕名而去,不料吃过之后发现有些失望,于是回来写了一些批评的意见。没想到,那条微博发出以后,竟然收到了店家的私信,说如果我们不删除该微博,就告我们毁谤。”
不过这样的情况还是占了少数,大多数店家还是会虚心接受“吃成都”的意见。
吃的境界:“原地空肚皮满血复活”
“对于‘吃’,我们现在已经练就到能够‘原地空肚皮满血复活’的境界了。”由于每天都需要更新美食信息,所以“吃成都”的队员们一直不停地搜罗、试吃更多成都美食,“但是我们6个人的肚皮只有这么大,为了能尽可能地多吃,我们不管此刻肚子里有多饱,看见新的美食出现时,我们都能以空肚皮的姿态出现在它面前。”
黄山说,曾经有一次,为了集中点评成都的藏餐水平,6位“食神”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游走在武侯祠对面的成都藏餐一条街里,从街道的这头吃到街道的那头。“吃到后来,我们已经被撑到一闻到酥油茶的味道就想呕吐了。从那次以后,我们6个人发誓,再也不这样‘一口气吃通一条街’了。”
成员之一何静洁以前是个很瘦的女孩子,但她对于搜集美味的脑花有极大兴趣,“因为吃了太多脑花,去年单位体检时,何静洁的胆固醇还偏低,今年体检,她的胆固醇含量已经正常了,明年……哈哈!”今年体检报告下来后,团员都跟她开玩笑,说她是“用生命在吃美食的人”。“我们团队里,女人的战斗力绝对比男人强。”黄山说,“队里年龄最小的小女生王雨翌,曾经在四海一家酒店里买了一张自助餐票,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吃了整整一天!”
吃的艺术:美食也要美图配
随着“吃成都”影响力的扩大,普通手机拍摄下来的美食照片已经不能满足那些“吃货粉丝”们了。“刚开始,我们吃饭的时候会用手机拍照,配上点评的文字发微博,结果有粉丝开玩笑说:‘你们的照相水平和器材都好撇哦,把一盘菜拍得像呕吐物一样,我看到都没得兴趣吃了……’看到这个粉丝的留言之后,我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尊重每一道菜,把它尽量拍摄得很好看。于是我们开始砸‘重金’买单反专门用来拍照。”如今,“吃成都”的6个人不但每一个人都有一台单反相机,甚至还有外接闪光灯、反光板、便携式摄影棚等专业设备,“现在我们吃一次饭,就会带一大堆东西出现。如果是高级餐厅的话,还不会引起注意,但是一到‘苍蝇馆子’里,我们总是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次,黄山去到一家非常破烂的棚户里吃面,为了避免引起食客的注意,他特地选了一个角落坐下,待面端上来之后,他拿出外接闪光灯,快门一按,不大的棚户里,所有的食客都露出了惊慌的表情,“糟了!灯泡爆了!”“不是!不是!可能是电压不稳哦!”“是不是这个棚子要垮了哦?!”……每当这时,团员们总是要尴尬地给食客们解释道:“不好意思,刚才是我们在拍照。”
TIPS
@吃成都微博评分标准
正所谓众口难调,怎样的美食才算好?有多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一切都是白说。为了让各路吃货们能一眼就清楚看到这家的美食到底如何,一份评分标准就在“吃成都”6位“吃货大神”的共同讨论下,横空出世——
“食神”教你如何练就“狗仔术”
如果你也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如果你也想在自己的微博上点评美食,如果你也有被店家阻拦拍照的经历,那么,“吃成都”的“食神”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你,如何成功地做一名“美食狗仔”: 一进门就直奔角落,千万不要坐在收银台附近;
拿出你的单反,别开闪光灯;如果被制止,那就换成卡片机;
当你的卡片机拍摄计划也被制止后,别担心,还有手机;
如果店员连手机都不允许你拍摄时,你可以说一句让他们百口莫辩的台词:“首先,这道菜是不是我花钱买的?那么,我买了,这道菜是不是就是我的东西?所以,既然是我的东西我就可以选择吃它、不吃它、或者倒了它。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拍它?”一般当这一串连珠炮说出以后,是没有店员能够“接招”的。
6位“吃货大神”分工详解图
“吃成都”的6个“吃货”们,为了能达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吃遍成都美食,专门进行了清晰的内部分工,在“吃”的领域,分工合作,每个人都“吃出了一片天”,还有自己的卡通形象。
“高端仙女”
刘莉 女 31岁 企业职员
刘莉在团队里,主要负责走“高端仙女”路线。由于在工作环境影响,她深受“小资情调”熏陶,非常注重品质生活,所以一直负责一些高档品质餐馆的美食。
“亲民低端内务总管”
何静洁 女 27岁 金融行业
何静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川派”吃货,专门“扫荡”成都市内的火锅、串串、烧烤等川味亲民美食。同时,何静洁也是团队里的“内务总管”,每次和会员们聚会时,一切场地、人员等杂事琐事,均由她打点。
“老大哥”
黄山 男 32岁 自由职业
黄山因为年纪最大,所以是团队中的“老大哥”,他就像一个大哥一样维护着这个小团队,一切“对外”的接待、洽谈等事宜,都由黄山出面。在美食鉴定方面,他主要负责点评面食、粤菜、甜品等。
“时尚小妹”
王雨翌 女 23岁 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
王雨翌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成员,她喜欢一切新奇时尚的美食,也钟情于西餐,几乎成都哪里有新口味的牛排,哪里就有她。
“回收站”
邓伟 男 26岁 IT行业
身材最“圆满”的邓伟,网名叫“饕餮”,在现实中,他也的确是六位吃货中最能吃的一个,他从不挑食,每次团员们一起去吃饭时,最后剩下的饭菜,总能被邓伟一扫而光,因此他被称为队里的“回收站”。
“旮旯美食探测仪”
傅亚莉 女 25岁 金融行业
傅亚莉是团队里不折不扣的“旮旯美食探测仪”,她钟情于寻找藏匿于小街巷、老旧居民院中的小吃,诸如蛋烘糕、叶儿粑之类的。任何躲在巷子深处的美食,都能被傅亚莉“探测搜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