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七三一旧址自1982年纳入政府保护管理轨道以来,特别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成立以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外研究者及和平友好人士广泛开展文物、文献征集,调查取证及学术研究工作。目前,七三一旧址保护的开发利用工作已正式纳入国家层面,将配合七三一旧址申遗准备工作,对七三一旧址进行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进而提升七三一旧址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认知七三一部队罪行及遗址状况。本文着重阐述了七三一旧址保护情况及相关学术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七三一旧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申遗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55-0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以下简称七三一旧址)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基地,是日本侵华期间留存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有23处主要遗迹,重点保护区面积为24.8万平方米。七三一旧址1996年被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1997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七三一旧址正式进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排序第11位。目前,七三一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正式纳入国家层面,并通过政府立法、遗址调查、规划编制、采访取证、文物征集、学术研究等,对七三一旧址进行了全面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七三一旧址具有其他战争遗迹不具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一样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它们同属“负面遗产”,符合世界遗址申报资格六项标准中第六条,即“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借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成功申遗案例,依据该条标准申报成功经验申请世界遗产。遗址保护和学术研究是影响七三一旧址申遗成功与否的两大因素,因此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及学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七三一旧址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七三一旧址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以战争为目的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制造的大本营,是以危害人类和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动细菌战争的基地。
七三一部队1933年建于哈尔滨,曾以石井部队、加茂部队、奈良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和发动细菌战争等罪恶活动[1]。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投降而灭亡。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炸毁了主要建筑设施,形成了旧址的基本格局,旧址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房区,旧址核心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1982年纳入政府保护管理,保护面积为24.8万平方米,开放面积14.8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0.6万平方米,年均接待观众40万人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2]。
七三一旧址当前状况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建筑13处,包括本部大楼、南门卫兵所、动物饲养室、航空班、昆虫培植室、宿舍区等。此類建筑结构本身较为坚固,多为钢混结构,在二战之后一直处于使用中,在使用过程中对建筑进行过局部修复和加固;另有部分处于地下的建筑,战后未经使用,处于闲置保护中。二是遭到严重破坏但仍保留外部形态的建筑6处,包括给水塔、冻伤实验室、北洼地焚尸炉、北岗焚尸炉等。此类建筑可以通过外部形态、资料记载确认其历史功能和基本信息,后期虽被维修过但对整体结构并无较大改动,目前处于闲置保护中。三是破坏严重仅留有部分建筑结构或残迹留存的建筑4处,包括锅炉房、兵器班旧址等,根据史料可以说明其历史功能。四是地面遗存消失但可以确认遗存位置和范围5处。此类建筑一种是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永久消失的遗迹,此类建筑包括“东乡神社”、飞机场、运动场、伪警察驻在所、加茂部队、日本领事馆、背荫河实验场等;另一种是当前对旧址进行了保护,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了保护标识,但地表已经没有遗迹留存,如城子沟野外实验场、安达野外实验场旧址。目前有23处旧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到存储运输,从人体实验到卫生防疫等设施齐全,充分说明了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和使用,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全过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罪证,是对世人进行热爱和平、反思战争教育的历史见证。
七三一部队整体建筑群规模庞大、设施齐全,仅就现今保存的旧址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前部分单体旧址保存状况较好,如本部大楼、南门卫兵所、动物饲养室等旧址,但仍需进一步开展旧址本体维修和环境整治。二是如兵器班、昆虫培植室等旧址保存状况堪忧,亟须理顺旧址权属,并逐步同占用企业协商,减少生产活动对旧址的破坏,增强对旧址的日常维护和跟踪检测工作。三是当前瓦斯储藏室、地下回水池等旧址周边环境混乱,应加强对旧址周边自然环境的整治,实现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协同保护、有效利用、综合展示。四是多处旧址的保护低于或不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显著影响旧址整体安全和适用功能,亟须采取措施加强旧址的保护工作。五是要对如城子沟野外实验场、细菌弹壳制造厂、北洼地焚尸炉等旧址划定明确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识,进一步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六是要加强旧址的安防、消防和避雷设施的配备,以加强旧址本体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七三一相关问题学术研究成果及国际研究现状
有关七三一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总体来看,以中日两国学者为主开展了研究与交流。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和湖南文理学院细菌战罪行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队伍。日本民间团体和学术研究机构主要有:日本ABC企划委员会、日本细菌战历史事实揭露会、七三一部队申报世界遗产国民联络会、15年战争医学医疗研究会等。日本学术团体与国内学术界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伤亡人数、细菌战使用的地域范围、关于对日本细菌战主要责任者的研究、战争遗迹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随着新档案的公开,新史料的不断挖掘,涌现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充分发掘保存在中日官方机构及民间团体的日本细菌战史料,并以此为材料基本依据和史论基本素材,以史实调查、问题考证和资料整理为视角,对日本细菌战、医学犯罪等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其中中文著作147部,日文著作100余部,英文著作5部,俄文、德文、捷克文著作各1部,另有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00余篇。 研究著作出版的同时,专题学术会议也在七三一问题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在哈尔滨举办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座谈会;2002年、2006年湖南文理学院主办了两届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首届侵华日军细菌战与毒气战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哈尔滨宣言》。2006年10月,韩国远东社会文化学院举办了“第二届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蒙古国国防大学和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在乌兰巴托举办了“历史教训和当今时代——二战期间化学和细菌武器实验国际研讨会”,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蒙古国军事博物馆”设立了七三一罪行图片永久陈列室。2008年、2015年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在哈尔滨召开了第四次、第五次七三一部队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对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及学术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全力做好七三一旧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既是落实中央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又是哈尔滨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中央领导的要求,结合七三一旧址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旧址保护、环境整治、陈列展示、考古挖掘、新馆建设、战争遗址园建设、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的同时着力推进申遗工作。
(一)旧址破坏严重,亟须加强旧址本体保护及考古挖掘工作
目前,部分七三一旧址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雨、风化严重、供暖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七三一旧址保护规划用地及核心区范围内有部分旧址被中央企业及相关部门占用,这些企业有中国铝业东北轻合金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铁路局等,需要我市协调将旧址的保护、利用和对外开放从企业中彻底剥离出来,完全纳入保护和管理的范围。另外,对平房区34栋军官宿舍区旧址的维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也迫在眉睫。建议我市尽快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旧址本体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并对现存旧址进行科学鉴定评估,采取有效加固防护措施,确保旧址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效果。目前,哈尔滨市組织编制了《七三一旧址单体保护工程方案》,正在履行相关报批手续,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并匹配资金,并请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指导旧址维护工作。
(二)文物藏量不足,展陈严重滞后,亟须更新陈列展览
目前七三一部队罪行的陈列虽在近几年有所更新,但与国内外同类国家级馆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相比在总体规模上、展示效果上、展品数量上、文物文献等级上差距明显。七三一陈列馆的文物文献藏量是6 600件,其中珍贵文物264件,另有大量历史照片、影像资料和图书资料,目前藏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新的陈列布展需要。根据当前申遗工作的需要,亟须加强七三一细菌战罪证文物文献的征集、整理和利用,并加强文物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更新陈列展览,在图片使用、实物陈列、文字说明、展示方式和展览效果上达到国际标准。
(三)学术研究仍有多处空白,亟须强化七三一学术研究,增强申遗软实力
七三一旧址申遗问题不仅仅是旧址保护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需要多方面支撑,特别是需要学术支撑。要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加大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投入,加强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科学整理,以及深化学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关于七三一问题仍有多处领域,如七三一部队战争责任、战后影响、医学医疗史、伦理学犯罪等方面都是研究空白,研究空间很大。因此,有必要强化七三一问题学术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从更广泛的层面揭露七三一部队罪行和战争责任。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七三一部队支队海林支队、孙吴支队、林口支队、安达野外实验场等罪证开展调查研究,有利于揭示七三一部队是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规模的集团犯罪。与此同时,加强图书、档案、资料的收集、翻译、整理和出版工作,广泛开展细菌战问题深入调查、对外宣传及国际交流,增强申遗软实力,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彦君.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3.
[2]杨彦君.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图录[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5:118.
关键词: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申遗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55-0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以下简称七三一旧址)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及制造的基地,是日本侵华期间留存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共有23处主要遗迹,重点保护区面积为24.8万平方米。七三一旧址1996年被公布为国防教育基地,1997年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七三一旧址正式进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排序第11位。目前,七三一旧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正式纳入国家层面,并通过政府立法、遗址调查、规划编制、采访取证、文物征集、学术研究等,对七三一旧址进行了全面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七三一旧址具有其他战争遗迹不具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一样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它们同属“负面遗产”,符合世界遗址申报资格六项标准中第六条,即“特殊的历史事件对人类的影响。”可以借鉴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遗址、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成功申遗案例,依据该条标准申报成功经验申请世界遗产。遗址保护和学术研究是影响七三一旧址申遗成功与否的两大因素,因此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及学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七三一旧址的现状及保护情况
七三一旧址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以战争为目的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制造的大本营,是以危害人类和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动细菌战争的基地。
七三一部队1933年建于哈尔滨,曾以石井部队、加茂部队、奈良部队、东乡部队、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等名义从事人体实验和发动细菌战争等罪恶活动[1]。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投降而灭亡。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炸毁了主要建筑设施,形成了旧址的基本格局,旧址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房区,旧址核心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1982年纳入政府保护管理,保护面积为24.8万平方米,开放面积14.8万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0.6万平方米,年均接待观众40万人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2]。
七三一旧址当前状况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建筑13处,包括本部大楼、南门卫兵所、动物饲养室、航空班、昆虫培植室、宿舍区等。此類建筑结构本身较为坚固,多为钢混结构,在二战之后一直处于使用中,在使用过程中对建筑进行过局部修复和加固;另有部分处于地下的建筑,战后未经使用,处于闲置保护中。二是遭到严重破坏但仍保留外部形态的建筑6处,包括给水塔、冻伤实验室、北洼地焚尸炉、北岗焚尸炉等。此类建筑可以通过外部形态、资料记载确认其历史功能和基本信息,后期虽被维修过但对整体结构并无较大改动,目前处于闲置保护中。三是破坏严重仅留有部分建筑结构或残迹留存的建筑4处,包括锅炉房、兵器班旧址等,根据史料可以说明其历史功能。四是地面遗存消失但可以确认遗存位置和范围5处。此类建筑一种是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永久消失的遗迹,此类建筑包括“东乡神社”、飞机场、运动场、伪警察驻在所、加茂部队、日本领事馆、背荫河实验场等;另一种是当前对旧址进行了保护,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了保护标识,但地表已经没有遗迹留存,如城子沟野外实验场、安达野外实验场旧址。目前有23处旧址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到存储运输,从人体实验到卫生防疫等设施齐全,充分说明了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制造和使用,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全过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大本营,是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是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罪证,是对世人进行热爱和平、反思战争教育的历史见证。
七三一部队整体建筑群规模庞大、设施齐全,仅就现今保存的旧址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前部分单体旧址保存状况较好,如本部大楼、南门卫兵所、动物饲养室等旧址,但仍需进一步开展旧址本体维修和环境整治。二是如兵器班、昆虫培植室等旧址保存状况堪忧,亟须理顺旧址权属,并逐步同占用企业协商,减少生产活动对旧址的破坏,增强对旧址的日常维护和跟踪检测工作。三是当前瓦斯储藏室、地下回水池等旧址周边环境混乱,应加强对旧址周边自然环境的整治,实现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的协同保护、有效利用、综合展示。四是多处旧址的保护低于或不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显著影响旧址整体安全和适用功能,亟须采取措施加强旧址的保护工作。五是要对如城子沟野外实验场、细菌弹壳制造厂、北洼地焚尸炉等旧址划定明确保护范围,树立保护标识,进一步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六是要加强旧址的安防、消防和避雷设施的配备,以加强旧址本体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七三一相关问题学术研究成果及国际研究现状
有关七三一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总体来看,以中日两国学者为主开展了研究与交流。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七三一问题国际研究中心和湖南文理学院细菌战罪行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研究队伍。日本民间团体和学术研究机构主要有:日本ABC企划委员会、日本细菌战历史事实揭露会、七三一部队申报世界遗产国民联络会、15年战争医学医疗研究会等。日本学术团体与国内学术界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伤亡人数、细菌战使用的地域范围、关于对日本细菌战主要责任者的研究、战争遗迹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随着新档案的公开,新史料的不断挖掘,涌现出丰硕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充分发掘保存在中日官方机构及民间团体的日本细菌战史料,并以此为材料基本依据和史论基本素材,以史实调查、问题考证和资料整理为视角,对日本细菌战、医学犯罪等问题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其中中文著作147部,日文著作100余部,英文著作5部,俄文、德文、捷克文著作各1部,另有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00余篇。 研究著作出版的同时,专题学术会议也在七三一问题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在哈尔滨举办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座谈会;2002年、2006年湖南文理学院主办了两届细菌战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举办了“首届侵华日军细菌战与毒气战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哈尔滨宣言》。2006年10月,韩国远东社会文化学院举办了“第二届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9月,蒙古国国防大学和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在乌兰巴托举办了“历史教训和当今时代——二战期间化学和细菌武器实验国际研讨会”,发表了《乌兰巴托宣言》,“蒙古国军事博物馆”设立了七三一罪行图片永久陈列室。2008年、2015年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在哈尔滨召开了第四次、第五次七三一部队罪行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对推进七三一旧址保护利用及学术研究工作的几点建议
全力做好七三一旧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既是落实中央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又是哈尔滨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中央领导的要求,结合七三一旧址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旧址保护、环境整治、陈列展示、考古挖掘、新馆建设、战争遗址园建设、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的同时着力推进申遗工作。
(一)旧址破坏严重,亟须加强旧址本体保护及考古挖掘工作
目前,部分七三一旧址出现墙体裂缝、屋顶漏雨、风化严重、供暖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七三一旧址保护规划用地及核心区范围内有部分旧址被中央企业及相关部门占用,这些企业有中国铝业东北轻合金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哈尔滨铁路局等,需要我市协调将旧址的保护、利用和对外开放从企业中彻底剥离出来,完全纳入保护和管理的范围。另外,对平房区34栋军官宿舍区旧址的维护、维修和环境整治工作也迫在眉睫。建议我市尽快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旧址本体保护和考古挖掘工作,并对现存旧址进行科学鉴定评估,采取有效加固防护措施,确保旧址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效果。目前,哈尔滨市組织编制了《七三一旧址单体保护工程方案》,正在履行相关报批手续,下一步将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批复方案并匹配资金,并请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指导旧址维护工作。
(二)文物藏量不足,展陈严重滞后,亟须更新陈列展览
目前七三一部队罪行的陈列虽在近几年有所更新,但与国内外同类国家级馆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相比在总体规模上、展示效果上、展品数量上、文物文献等级上差距明显。七三一陈列馆的文物文献藏量是6 600件,其中珍贵文物264件,另有大量历史照片、影像资料和图书资料,目前藏量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新的陈列布展需要。根据当前申遗工作的需要,亟须加强七三一细菌战罪证文物文献的征集、整理和利用,并加强文物修复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更新陈列展览,在图片使用、实物陈列、文字说明、展示方式和展览效果上达到国际标准。
(三)学术研究仍有多处空白,亟须强化七三一学术研究,增强申遗软实力
七三一旧址申遗问题不仅仅是旧址保护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需要多方面支撑,特别是需要学术支撑。要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加大对学术研究工作的投入,加强文献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科学整理,以及深化学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关于七三一问题仍有多处领域,如七三一部队战争责任、战后影响、医学医疗史、伦理学犯罪等方面都是研究空白,研究空间很大。因此,有必要强化七三一问题学术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从更广泛的层面揭露七三一部队罪行和战争责任。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七三一部队支队海林支队、孙吴支队、林口支队、安达野外实验场等罪证开展调查研究,有利于揭示七三一部队是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规模的集团犯罪。与此同时,加强图书、档案、资料的收集、翻译、整理和出版工作,广泛开展细菌战问题深入调查、对外宣传及国际交流,增强申遗软实力,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彦君.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3.
[2]杨彦君.关东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图录[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