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关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强调指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地方民族师范高等院校在基础教育课改中的地位,其专业人才培养应当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文章以贵州省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索了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地方民族师院英语专业建设。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建设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于2001年6月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革。《纲要》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学同样存在如何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使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问题。
一、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建设的内涵及实施
(一)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合格师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这样合格的师资培养(训)紧密依托于地方民族师范院校。因此,民族高师人才培养应突出民族师范教育特色,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民族基础教师和各类人才。在此目标指引下,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同样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重要目标。这些目标具体说应具备基础师范性、民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基础师范性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须按照国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培养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普通英语专业。最明显的区别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英语+师范的复合型特征,师范性强调其基础教育性特征。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本专业语言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独立思考,获取本专业最新信息和独立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英语师资主要来源于地方师范院校,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是民族师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重视“英语+师范性”的教学是民族师范英语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民族性和综合性
民族高师扎根民族地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教育发展为己任。民族性是民族高师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如何彰显其民族性,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一个是值得探究的问题。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纲要》都强调指出,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重视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可能。《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对高中教育作出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是多样化、有特色、有个性的发展,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高师的发展应该说大有希望,英语专业应立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培养一大批扎根民族地区,为英语基础教育作贡献的一线合格教师。在这方面,贵州省黔南师范学院外语系一直高度重视与地方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紧密联系。2006年与黔南州教育局联手建立黔南州英语基础教育研究所,多年来外语系教学研究一直以服务地方英语基础教育为己任,积极参加黔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调研调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通过教学实习(训)参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在每年的毕业论文中,学生都有一些颇有价值的发现,为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指英语专业除培养“英语+师范性”的基础英语教学专门人才外,同时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这是基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提出的。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迅速,同时需要大批在管理、旅游、外事等领域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然而,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民族地区向外引进高水平的英语专门人才能力较低,大量的英语专业相关工作还是依赖地方院校的培养,民族高师在民族地区担当着培养英语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除了高举师范性的旗帜外,还要顺应社会变化,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英语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须依照国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课程,同时还要根据师范专业的特点,科学调整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对接。
一直以来,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热点课题。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本科课程的设置按照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进行。按照《大纲》要求,英语本科专业应开设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相关专业知识课三种类型的课程,所占比重分别为67%、15%、18%。然而,根据民族高师的现实状况和特点,以黔南师院为例,2008年之前,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的英语专业技能课占到75%左右,并且以《基础英语》占的课时最高,《听力》和《口语》次之。英语专业知识课只占总课时的7%左右,英语相关知识课占5%左右,与《大纲》要求甚远。如《英语诗歌欣赏》、《英语戏剧》、《英语小说选读》、《英语文体学》等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至今从未开设过。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应专业师资匮乏,认识不到位。然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必修课外必须选修例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的《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与《英语演讲与辩论》、《文秘英语》与《信息技术英语》、《英语影视欣赏入门》与《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等课程。与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对照,民族高师课程设置与之相脱节,这种与现实需求甚远的课程模式培养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显然是不能胜任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所以,必须改革现行的民族高师课程设置方案,把高中英语新课改的需要列入考虑中去,切实地培养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
(三)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应该是增长学生专业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手段。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目标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都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新《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课堂教学与课外时间应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目前,在黔南师院英语专业教学中,多数教师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在教学内容开发,引导学生使用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仍然较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未改变,以“一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因此,根据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实际,笔者提出构建使用于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主学习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该体系主要包括针对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改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三大模块,摸索性地开发和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系统,为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育探寻一条适用的、现实的自主学习模式。
该体系强调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和发展方针,体现民族教育的特点,科学落实英语本科教学大纲,切实提高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同时为民族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教会学生如何积极、能动地自我学习是该系统的核心问题。自主学习体系是改善和提高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的需求,同时也是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途径,进而提高民族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适应基础教育及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探寻民族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科学合理发展的路子。
二、结束语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是涉及民族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英语学科改革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格师资的培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这次历史性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肩负重大责任。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基础学科专业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深刻的认识和改进,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民族高师未来的发展真正做到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试点工作的通知(黔教基发[2006]84号),2006.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建设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于2001年6月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革。《纲要》强调,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学同样存在如何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使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问题。
一、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建设的内涵及实施
(一)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大量的合格师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这样合格的师资培养(训)紧密依托于地方民族师范院校。因此,民族高师人才培养应突出民族师范教育特色,面向基层、面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民族基础教师和各类人才。在此目标指引下,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同样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重要目标。这些目标具体说应具备基础师范性、民族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基础师范性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须按照国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培养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具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翻译、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有别于其他院校的普通英语专业。最明显的区别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突出英语+师范的复合型特征,师范性强调其基础教育性特征。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强调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本专业语言和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独立思考,获取本专业最新信息和独立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英语师资主要来源于地方师范院校,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是民族师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重视“英语+师范性”的教学是民族师范英语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民族性和综合性
民族高师扎根民族地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教育发展为己任。民族性是民族高师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如何彰显其民族性,符合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一个是值得探究的问题。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称《规划纲要》都强调指出,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重视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可能。《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对高中教育作出未来发展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是多样化、有特色、有个性的发展,避免“同质化”的现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族高师的发展应该说大有希望,英语专业应立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培养一大批扎根民族地区,为英语基础教育作贡献的一线合格教师。在这方面,贵州省黔南师范学院外语系一直高度重视与地方英语基础教育改革的紧密联系。2006年与黔南州教育局联手建立黔南州英语基础教育研究所,多年来外语系教学研究一直以服务地方英语基础教育为己任,积极参加黔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调研调查,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通过教学实习(训)参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在每年的毕业论文中,学生都有一些颇有价值的发现,为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做贡献。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指英语专业除培养“英语+师范性”的基础英语教学专门人才外,同时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这是基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求提出的。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迅速,同时需要大批在管理、旅游、外事等领域工作的英语专门人才。然而,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民族地区向外引进高水平的英语专门人才能力较低,大量的英语专业相关工作还是依赖地方院校的培养,民族高师在民族地区担当着培养英语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除了高举师范性的旗帜外,还要顺应社会变化,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英语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民族高师英语专业须依照国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设课程,同时还要根据师范专业的特点,科学调整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与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对接。
一直以来,民族高师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热点课题。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本科课程的设置按照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进行。按照《大纲》要求,英语本科专业应开设专业技能课、专业知识课、相关专业知识课三种类型的课程,所占比重分别为67%、15%、18%。然而,根据民族高师的现实状况和特点,以黔南师院为例,2008年之前,英语教育专业开设的英语专业技能课占到75%左右,并且以《基础英语》占的课时最高,《听力》和《口语》次之。英语专业知识课只占总课时的7%左右,英语相关知识课占5%左右,与《大纲》要求甚远。如《英语诗歌欣赏》、《英语戏剧》、《英语小说选读》、《英语文体学》等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课程至今从未开设过。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应专业师资匮乏,认识不到位。然而,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必修课外必须选修例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的《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与《英语演讲与辩论》、《文秘英语》与《信息技术英语》、《英语影视欣赏入门》与《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等课程。与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对照,民族高师课程设置与之相脱节,这种与现实需求甚远的课程模式培养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显然是不能胜任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所以,必须改革现行的民族高师课程设置方案,把高中英语新课改的需要列入考虑中去,切实地培养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基础教育英语教师。
(三)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应该是增长学生专业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手段。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任何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目标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都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新《大纲》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课堂教学与课外时间应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目前,在黔南师院英语专业教学中,多数教师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在教学内容开发,引导学生使用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仍然较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未改变,以“一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因此,根据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实际,笔者提出构建使用于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自主学习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该体系主要包括针对教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改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监控三大模块,摸索性地开发和设计适用于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系统,为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育探寻一条适用的、现实的自主学习模式。
该体系强调民族高师英语专业应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和发展方针,体现民族教育的特点,科学落实英语本科教学大纲,切实提高民族高师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同时为民族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教会学生如何积极、能动地自我学习是该系统的核心问题。自主学习体系是改善和提高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的需求,同时也是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的途径,进而提高民族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素质,适应基础教育及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探寻民族高师英语教育专业科学合理发展的路子。
二、结束语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是涉及民族兴旺的大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英语学科改革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格师资的培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这次历史性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肩负重大责任。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基础学科专业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深刻的认识和改进,适应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使民族高师未来的发展真正做到扎根民族地区、服务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试点工作的通知(黔教基发[2006]84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