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辽宁省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问题更多,如何解决辽宁社区教育在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职业技术培训水平,在全域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意义重大。其发展方向和途径是要靠省、市、区(县)三级政府对社区教育、社区职业技术培训相关政策扶植、法律的制定和落实、社区办学机构的观念转变和措施得力,而地方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职能的拓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职业培训;高职院校;拓展职能;社会化大职教
一、省、市、区(县)三级政府的注重点
1.应借鉴国外经验,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全社会大职教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政府的投入与支持,才是一种实质的推动;政府的重视才能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要提供立法保障,社区教育的地位才能得到明确的定位。目前,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滞后,我国社区教育还处于一个不规范的状态。辽宁省应及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法律法规,对职业技术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以激发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承诺和投入。社区教育的经费,应该是财政支持与广开渠道相结合,实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具有多通道性特点,但主要的是财政按国家要求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作为高职院校和社区学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保障。地方政府应组建行业咨询组织,负责联系大小企业,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宣传政策,推荐企业需求和培训方向等。
2.应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抓好社区职业技术培训。国外的社区学院大都是一种以高等职业培训为主,集文化基础教育、社区文教服务及成人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它在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社区学院、社区学校面对的是社区各方、各界的呈立体式的教育需求,基本具备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非学历教育和普通补习教育等职能。职业技术培训应在当今各社区学院中占有很大比重,主修职业技术学科的学生应占全体社区学院学生的一半以上。社区学院办学就是要为中等教育系统输送出的大量希望升学者提供了廉价性、实用性高等培训的机会。因此,三级政府还应积极探索实现大学转学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3.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快速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在地方财力有限的今天,应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科学地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建立符合区域发展的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引导职业教育培训向规模化、社会化发展。对陆续出现的一些盈余或闲置不用的教育资源,应尽快筹划转向社区教育,用以培植新的教育增长点。目前,我省的多数地区的社区教育的设施和设备还不充分、不完善,应把扩充和整顿社会教育设施作为社会教育行政上的一大要素来抓,可以进—步挖掘、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发展、完善各种活动设施;在一些设施缺乏、无力建造社区教育专用设施的地区,可争取“假日开放”的形式,利用比较完备的中、高职业学校的实训设施,使一些技能培训能在规范的据点内实施,以提高社区教育培训的效果。
4.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要想法筹划、积极吸纳、多方调动社会教育力量。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是办好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从美国的经验看,社会知名人士、政府领导人的推动、社区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以及社区教育成功典型的示范作用都能有力推进发展。社会各界对社区学院普遍予以关心和支持,各种基金会提供资助,由企业提供相关的教学设施等。社区教育的工作者队伍是专职、兼职和志愿志相结合,具有多结构性特点。其中,专职为骨干、兼职和志愿者为数量主体。政府也可以为当地高职院校增设专门编制,以便从高职院校选派教师和干部轮流到基层社区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协助办学机构从市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的培训技师等。
二、社区办学机构的转变点
1.要用社区教育的廉价性促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化发展。发达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廉价性保障了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的费用相对来说还比较昂贵。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收费低廉,学生入学就近,且入学条件相对宽泛,学校还可以对学生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并容易寻求与小企业合作。多科性技术培训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低级水平收入者继续接受高级培训的需求而举办的。社区学院应普遍与当地中小企业签订合同,采取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人才,让学员在实习期间即可获得报酬,以解决个人的经济问题。因为主要是帮助待业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学习社会急需工种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再就业率,因此,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就是下岗谋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可以说囊括未经系统培训就业的劳务市场。其最根本的责任在于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劳动力市场和技能开发的需要做出反映,使下岗谋业人员和待业青年掌握新技能或更新知识技术。
2.社区学院教育应把职业技术培训作为重头戏抓好。社区学院办学宗旨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主要应是帮助待业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学习社会急需工种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再就业率,职业技术培训也应是社区学院(教育中心)、社区学校的重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就要根据社区经济和社区居民谋生的需求而确定,办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在于针对性和适应性。即是适应社区工商业及其他行业人才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建立在当地工商业需求、就业需求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加、更新专业和课程,以适应科学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学员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条件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日本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先后发展了短期大学和面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修学校,高职教育培训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并始终保持与其社会实际需求相吻合,我们应借鉴其经验。
3.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用学科要占据主导地位,并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适应老年居民需求上课程内容要丰富多样,开设具有审美性乃至养闲性的课程,如音乐、美术欣赏、娱乐、保健等。但区县级社区学院(教育中心)、镇级社区学校的课程主要内容,还应根据社区、乡镇的经济状况、资源状况、职业结构设计、居民的教育需求等因素决定。既要开办以文化教育为目的的基础培训(如读、写、算),也要开办以培养某种专长和技能为目的的实用型的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如职前、职后教育以及不断适应企业需求的就业和再就业教育,与企业联合开办的专业培训等;社会的职业类型不断增多,社区教育的技术含量也应不断加大。与社区、乡镇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性相关,社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课程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工农业应用技术、电工、钳工、汽车维修保养、计算机、财务会计等一直到旅游、服装剪裁、面点、烹饪、摄影、绘画、民间工艺等等职业选择型内容。在全域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当前强化这些应用学科就更加重要。
4.要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和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条件。这支队伍不仅是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熟悉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长于组织各种社区职业技术实训活动。更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多面的技能,以便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和培训的研究、设计、传授和评估等工作。大量而优秀的兼职教师才能使社区学院办学效益得到提高。在师资来源上,高职院校除了专职教师外,还要大量聘用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人来充当兼职教师,组成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投入到各种专业的教学中,如请企业经理教管理,律师教法律,会计师教财会等。这些兼职教师对于社区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实训指导来说也更为适宜。争取与这样的兼职师资队伍衔接,可能赋予社区教育以更大的行业适应力和更强的办学活力。
5.应积极建设开放的教育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社区自主建设教育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社区自主决定培训目标、计划、内容和教材、培训过程和质量,自主形成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自主发展社区教育的条件设施、自主制定社区教育的配套政策等等。但社区办学机构应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应当汲取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做为引擎提升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水平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发展,在办学方面,高职院校已非常强调工学结合、理实一体,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方面的特色是:①实验实习条件好。如机械加工制造、汽车维修等大型实训场地,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而且动手时间往往比课堂时间还多。②实践教学的职业岗位模拟性强。如建有物流、旅游、老年养护等模拟实训室等等。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应借鉴这样的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可在周边建立多个“工商实习中心”,一方面可以供商业经济专业学生实习,一方面又可以与高职院校交互利用,从而达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与高职院校的互补和双赢。
6.加强社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紧密衔接。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实施高职教育发展体系的多样化,高职教育主体是多元的。大都重视高职与各类教育的衔接,从而使高等教育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其衔接主要通过衔接协议和“技术准备”计划来实现。社区学院一般为两年制高等教育机构,为所在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任务是转学性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和工程硕士教育已经联通,正在研究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学院自主招收高职学院毕业生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不仅与其普通高等教育密切联系,而且与中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紧密衔接,社区学院也应尽早为将来实现转学性教育打好基础。
三、地方高职院校的拓展点
1.地方高职院校应引领社区教育资源开拓的充分化。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盘活、整合和共享,要具有专业高度和行业规模的特点,充分达到技术、技能培训的最佳效果,因而社区教育对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需得到地方高职院校的帮助和携领。地方各高职院校都应从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和服务社会的多角度考虑,积极主动打通各类教育资源使用和配置的界限,使双方教育资源都能得到共享和充分利用,为社区学员提供高质量、均衡化的成人教育和高水平、丰富多彩的职业技术培训的可利用资源。应积极开拓社区内外非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建立起一批面向校内外的系列化的教育共享资源互动互惠模式。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拓展了社区教育职能,能使得自身高一层次的兼有学术性和技术应用性特点得到发挥发散。
2.地方高职院校要重视引领社区教育重视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的整合。社区学院通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以更好地整合文化课程和职业课程,以使学生既再度提高文化学术基础,又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把文化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在加强文化学术课程与职业使用课程的整合方面应强调职业课程与文化学术课程的相互渗透,同时改变职业课程和文化学术课程的内容,把这两种课程变成一个连续的课程序列,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单个独立的课程门类,真正体现理实一体化特点。新职业教育论中曾指出,职业的整合应是垂直整合(技师,工程师,科学家),而不是水平整合(水管工人,木匠,电工),整合的课程应强调所有的工作领域,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各种职业是如何组织和相互关联的,才能拓宽学生各自的就业宽度。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与社会接轨才能探索解决好的课题。
3.地方高职院校要开展社区教育干部和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可增加以社区学院为主要对象、设置对应的专业和进修班,承担一些为社区学院培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的任务。从社区教育所需要的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等都需要提高,尤其是那些缺乏正规教学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帮助社区办学机构建设高素质的社区教育专门队伍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能将办学机制引向社会各行各业,促进内部职能部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增强学院整个教育系统的社会适应性。与其他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面向社区工作者开展信息技术与软件资源建设等培训,加之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众多应用专业的“双师型”师资优势,应该能探索出针对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断充实社区教育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4.地方高职院校协助社区教育网络完善和手段信息化。随着社区内各种教育机构的组织网络日趋紧密,建立社区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信息库,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互联网,形成一个覆盖面宽、功能强、效率高、满足度大的社区终身教育网络任务紧要。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必须具有完备的信息联络中介系统以完成各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地方高职院校应结合城乡社区教育实验区发展规划,帮助进行社区内现代网络学校的建设实验,逐步建立社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新的社区教育的手段和载体,使社区教育机构建立起具有实体型、网络性特点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尤其是应把一些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各种课件推广给社区教育,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这些对于边远、贫困地区尤为重要。
5.地方高职院校要引领社区教育评价逐渐向行业技能标准方向发展。随着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的不断建设发展,社区教育总体的评价标准、内部各要素的评价要求也应日趋提高。目前,国家要求高职教育须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行业提出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培养目标,评价标准也必是看是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与新科技密切结合。因此,在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考级标准等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社区办学机构联手共同制定、相互参考评价才好。通过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以保障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学校自主的运行机制。努力争取社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也符合统一的设置标准、统一的评价内容、统一的管理规范,以“统一”促进统筹,早日实现职业行业培养目标的“社会一致化”。
6.地方高职院校应牵头带动进行系统而深度的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成型,但对社区教育、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还差得远,且许多领域和问题还未及研究。今后需要将研究深化并拓宽。以大教育观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从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相统一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尤其是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本质、要素、特征、结构、功能、目标的研究。开展社区教育的应用研究,包括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战略、评价体系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再研究,以及在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如何开展城市社区职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社区培训、社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等各类各层次社区教育研究,还应开展高职学历教育与社区培训教育的比较研究等等,高职院校都应与社区教育等相关机构携手进行,共同开创我省社会化大职教的新境地。
参考文献:
[1] 潘士君,周东.辽宁省社区教育调查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2] 梁新潮,刘丹.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M].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31.
[3] 肖化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4,(5):9.
[4] 范传伟.国外社区学院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1999,(6);28.
[5] 沈岩.美国社区教育经验值得借鉴[J].福建交通职业教育,2006,(1):55.
关键词:社区职业培训;高职院校;拓展职能;社会化大职教
一、省、市、区(县)三级政府的注重点
1.应借鉴国外经验,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全社会大职教健康快速发展。政府的高度重视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政府的投入与支持,才是一种实质的推动;政府的重视才能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要提供立法保障,社区教育的地位才能得到明确的定位。目前,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和滞后,我国社区教育还处于一个不规范的状态。辽宁省应及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法律法规,对职业技术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相关内容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以激发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承诺和投入。社区教育的经费,应该是财政支持与广开渠道相结合,实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具有多通道性特点,但主要的是财政按国家要求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作为高职院校和社区学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保障。地方政府应组建行业咨询组织,负责联系大小企业,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宣传政策,推荐企业需求和培训方向等。
2.应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抓好社区职业技术培训。国外的社区学院大都是一种以高等职业培训为主,集文化基础教育、社区文教服务及成人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它在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社区学院、社区学校面对的是社区各方、各界的呈立体式的教育需求,基本具备职业教育、补偿教育、社区非学历教育和普通补习教育等职能。职业技术培训应在当今各社区学院中占有很大比重,主修职业技术学科的学生应占全体社区学院学生的一半以上。社区学院办学就是要为中等教育系统输送出的大量希望升学者提供了廉价性、实用性高等培训的机会。因此,三级政府还应积极探索实现大学转学教育的途径和模式。
3.政府应最大限度地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快速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在地方财力有限的今天,应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科学地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改造与再分配,以实现社区教育低成本扩张与发展。建立符合区域发展的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引导职业教育培训向规模化、社会化发展。对陆续出现的一些盈余或闲置不用的教育资源,应尽快筹划转向社区教育,用以培植新的教育增长点。目前,我省的多数地区的社区教育的设施和设备还不充分、不完善,应把扩充和整顿社会教育设施作为社会教育行政上的一大要素来抓,可以进—步挖掘、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发展、完善各种活动设施;在一些设施缺乏、无力建造社区教育专用设施的地区,可争取“假日开放”的形式,利用比较完备的中、高职业学校的实训设施,使一些技能培训能在规范的据点内实施,以提高社区教育培训的效果。
4.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要想法筹划、积极吸纳、多方调动社会教育力量。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是办好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从美国的经验看,社会知名人士、政府领导人的推动、社区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以及社区教育成功典型的示范作用都能有力推进发展。社会各界对社区学院普遍予以关心和支持,各种基金会提供资助,由企业提供相关的教学设施等。社区教育的工作者队伍是专职、兼职和志愿志相结合,具有多结构性特点。其中,专职为骨干、兼职和志愿者为数量主体。政府也可以为当地高职院校增设专门编制,以便从高职院校选派教师和干部轮流到基层社区从事社区教育工作。协助办学机构从市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的培训技师等。
二、社区办学机构的转变点
1.要用社区教育的廉价性促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化发展。发达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廉价性保障了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而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的费用相对来说还比较昂贵。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收费低廉,学生入学就近,且入学条件相对宽泛,学校还可以对学生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并容易寻求与小企业合作。多科性技术培训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低级水平收入者继续接受高级培训的需求而举办的。社区学院应普遍与当地中小企业签订合同,采取工读交替的方式培养人才,让学员在实习期间即可获得报酬,以解决个人的经济问题。因为主要是帮助待业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学习社会急需工种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再就业率,因此,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对象就是下岗谋业人员和待业青年,可以说囊括未经系统培训就业的劳务市场。其最根本的责任在于根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劳动力市场和技能开发的需要做出反映,使下岗谋业人员和待业青年掌握新技能或更新知识技术。
2.社区学院教育应把职业技术培训作为重头戏抓好。社区学院办学宗旨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主要应是帮助待业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学习社会急需工种的知识和技能,扩大再就业率,职业技术培训也应是社区学院(教育中心)、社区学校的重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就要根据社区经济和社区居民谋生的需求而确定,办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在于针对性和适应性。即是适应社区工商业及其他行业人才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建立在当地工商业需求、就业需求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加、更新专业和课程,以适应科学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学员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条件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日本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先后发展了短期大学和面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修学校,高职教育培训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并始终保持与其社会实际需求相吻合,我们应借鉴其经验。
3.社区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用学科要占据主导地位,并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适应老年居民需求上课程内容要丰富多样,开设具有审美性乃至养闲性的课程,如音乐、美术欣赏、娱乐、保健等。但区县级社区学院(教育中心)、镇级社区学校的课程主要内容,还应根据社区、乡镇的经济状况、资源状况、职业结构设计、居民的教育需求等因素决定。既要开办以文化教育为目的的基础培训(如读、写、算),也要开办以培养某种专长和技能为目的的实用型的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如职前、职后教育以及不断适应企业需求的就业和再就业教育,与企业联合开办的专业培训等;社会的职业类型不断增多,社区教育的技术含量也应不断加大。与社区、乡镇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多样性相关,社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课程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工农业应用技术、电工、钳工、汽车维修保养、计算机、财务会计等一直到旅游、服装剪裁、面点、烹饪、摄影、绘画、民间工艺等等职业选择型内容。在全域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的当前强化这些应用学科就更加重要。
4.要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相对稳定和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是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条件。这支队伍不仅是热爱社区教育事业,熟悉社区教育的特点和基本规律,长于组织各种社区职业技术实训活动。更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多面的技能,以便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和培训的研究、设计、传授和评估等工作。大量而优秀的兼职教师才能使社区学院办学效益得到提高。在师资来源上,高职院校除了专职教师外,还要大量聘用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实践能力的人来充当兼职教师,组成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投入到各种专业的教学中,如请企业经理教管理,律师教法律,会计师教财会等。这些兼职教师对于社区教育的师资培训和实训指导来说也更为适宜。争取与这样的兼职师资队伍衔接,可能赋予社区教育以更大的行业适应力和更强的办学活力。
5.应积极建设开放的教育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社区自主建设教育管理体制主要体现在:社区自主决定培训目标、计划、内容和教材、培训过程和质量,自主形成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自主发展社区教育的条件设施、自主制定社区教育的配套政策等等。但社区办学机构应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应当汲取高职院校办学经验做为引擎提升社区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水平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发展,在办学方面,高职院校已非常强调工学结合、理实一体,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方面的特色是:①实验实习条件好。如机械加工制造、汽车维修等大型实训场地,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而且动手时间往往比课堂时间还多。②实践教学的职业岗位模拟性强。如建有物流、旅游、老年养护等模拟实训室等等。社区学院和社区学校应借鉴这样的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可在周边建立多个“工商实习中心”,一方面可以供商业经济专业学生实习,一方面又可以与高职院校交互利用,从而达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与高职院校的互补和双赢。
6.加强社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紧密衔接。世界发达国家大都实施高职教育发展体系的多样化,高职教育主体是多元的。大都重视高职与各类教育的衔接,从而使高等教育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其衔接主要通过衔接协议和“技术准备”计划来实现。社区学院一般为两年制高等教育机构,为所在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任务是转学性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和工程硕士教育已经联通,正在研究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学院自主招收高职学院毕业生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不仅与其普通高等教育密切联系,而且与中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紧密衔接,社区学院也应尽早为将来实现转学性教育打好基础。
三、地方高职院校的拓展点
1.地方高职院校应引领社区教育资源开拓的充分化。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盘活、整合和共享,要具有专业高度和行业规模的特点,充分达到技术、技能培训的最佳效果,因而社区教育对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重组、整合和优化配置需得到地方高职院校的帮助和携领。地方各高职院校都应从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和服务社会的多角度考虑,积极主动打通各类教育资源使用和配置的界限,使双方教育资源都能得到共享和充分利用,为社区学员提供高质量、均衡化的成人教育和高水平、丰富多彩的职业技术培训的可利用资源。应积极开拓社区内外非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建立起一批面向校内外的系列化的教育共享资源互动互惠模式。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拓展了社区教育职能,能使得自身高一层次的兼有学术性和技术应用性特点得到发挥发散。
2.地方高职院校要重视引领社区教育重视学术性课程与职业性课程的整合。社区学院通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以更好地整合文化课程和职业课程,以使学生既再度提高文化学术基础,又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把文化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部分。在加强文化学术课程与职业使用课程的整合方面应强调职业课程与文化学术课程的相互渗透,同时改变职业课程和文化学术课程的内容,把这两种课程变成一个连续的课程序列,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单个独立的课程门类,真正体现理实一体化特点。新职业教育论中曾指出,职业的整合应是垂直整合(技师,工程师,科学家),而不是水平整合(水管工人,木匠,电工),整合的课程应强调所有的工作领域,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各种职业是如何组织和相互关联的,才能拓宽学生各自的就业宽度。这也是我国高职院校需要不断与社会接轨才能探索解决好的课题。
3.地方高职院校要开展社区教育干部和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可增加以社区学院为主要对象、设置对应的专业和进修班,承担一些为社区学院培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双师型”师资的任务。从社区教育所需要的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等都需要提高,尤其是那些缺乏正规教学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帮助社区办学机构建设高素质的社区教育专门队伍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能将办学机制引向社会各行各业,促进内部职能部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增强学院整个教育系统的社会适应性。与其他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面向社区工作者开展信息技术与软件资源建设等培训,加之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众多应用专业的“双师型”师资优势,应该能探索出针对社区学院或社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不断充实社区教育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4.地方高职院校协助社区教育网络完善和手段信息化。随着社区内各种教育机构的组织网络日趋紧密,建立社区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信息库,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互联网,形成一个覆盖面宽、功能强、效率高、满足度大的社区终身教育网络任务紧要。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等现代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必须具有完备的信息联络中介系统以完成各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加工。地方高职院校应结合城乡社区教育实验区发展规划,帮助进行社区内现代网络学校的建设实验,逐步建立社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形成新的社区教育的手段和载体,使社区教育机构建立起具有实体型、网络性特点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尤其是应把一些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各种课件推广给社区教育,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这些对于边远、贫困地区尤为重要。
5.地方高职院校要引领社区教育评价逐渐向行业技能标准方向发展。随着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的不断建设发展,社区教育总体的评价标准、内部各要素的评价要求也应日趋提高。目前,国家要求高职教育须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行业提出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培养目标,评价标准也必是看是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与新科技密切结合。因此,在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考级标准等方面,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社区办学机构联手共同制定、相互参考评价才好。通过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以保障政府统筹、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市场调节、学校自主的运行机制。努力争取社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也符合统一的设置标准、统一的评价内容、统一的管理规范,以“统一”促进统筹,早日实现职业行业培养目标的“社会一致化”。
6.地方高职院校应牵头带动进行系统而深度的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研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相对成型,但对社区教育、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还差得远,且许多领域和问题还未及研究。今后需要将研究深化并拓宽。以大教育观为指导,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从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相统一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尤其是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本质、要素、特征、结构、功能、目标的研究。开展社区教育的应用研究,包括对社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战略、评价体系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再研究,以及在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如何开展城市社区职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社区培训、社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等各类各层次社区教育研究,还应开展高职学历教育与社区培训教育的比较研究等等,高职院校都应与社区教育等相关机构携手进行,共同开创我省社会化大职教的新境地。
参考文献:
[1] 潘士君,周东.辽宁省社区教育调查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2] 梁新潮,刘丹.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M].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31.
[3] 肖化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4,(5):9.
[4] 范传伟.国外社区学院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关系[J].北京成人教育,1999,(6);28.
[5] 沈岩.美国社区教育经验值得借鉴[J].福建交通职业教育,20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