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引企入校”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引企入校”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推进工学结合教学的一种途径进行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引企入校;工学结合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即16号文件,该文件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而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缺乏有力的政策、环境、资源等扶持,同时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缺乏长久目标,使得工学结合停留在某种形式和某一时段的合作成功,没有形成持续有效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喊的多、做的少,形式多于内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很难深入发展。
  近几年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推进课程改革,在“五位一体、工学结合、开门办学”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引企入校”的预备工作
  
  1.企业的选择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出发点是实现工学结合推进课程改革,更好地培养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引企入校”的前提是由学校提供生产场所,学校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如果“引企入校”后校内只是多了一个企业,没能建成以培养学生为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那么这种“引企入校”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引企入校”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与认证,不图名利,不求速度,引入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过程要跟专业培养目标相贴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设备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引入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也是考虑的内容,但并非企业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适合引入到学校[2]。
  2.建立长效的双赢机制
  企业是盈利为目的,企业并不认为多获利就应该多奉献,因此在“引企入校”之前必须先建立相关机制,明确责、权、利,制定管理制度、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应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合作开展的实训、实习项目及实施方案。要让企业认识到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认识到学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其生产过程与产品质量。实际上企业进校对企业具有多项优势,他可以获得:现成的厂房与基础设施;充足廉价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外部环境;优惠的税收待遇;减少人力资源培训成本;可以获得许多优秀的人才等。给企业创造的优势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资本,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本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双赢机制。
  
  “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目的是实现工学结合,其本质是校企合作,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投资主体是企业和学校,运作模式为校企合作、企业化管理。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企业在校内建立生产线;学校在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校的实验室、名师工作室成为校企共建产品研发部;学校的实训室成为校企共建设的岗前培训中心;学校的创业中心成为企业的销售与售后服务部门;校企共同开展“订单班”培养。优点是可以做到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和更新、实践师资投入有保障、规范管理高水平,责权利明晰,有利于提升实训基地水平,获得企业生产的部分转移,取得经济效益。
  
  “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的经营与管理
  
  1.相互渗透,各尽其职
  学校提供场地,从企业引入设备和生产线,在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术研发部门,满足校内顶岗实习和师生创业、创新、创造的要求。企业是通过商品生产来获得资本的升值,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先进科学的管理与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因此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的目标。
  让企业参与德育与主题班会课,给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理念,介绍企业生产规章制度、产品生产流程和车间管理等内容,让企业参与专业课教学,给学生讲授该企业产品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产品故障检测与维修,让企业参与实验、实训教学,仿真生产模式对学生企业化管理。总之要让企业参与到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教学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他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学校应合理安排,为企业创造条件,与企业共同做好方案,组织好教学,让企业有用武之地,有信心。
  学校也要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去,学校老师应担当三层身份,既是学校教师,又是企业管理者,同时还是师傅,教师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市场、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等企业活动的各个过程,教师按企业的要求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同时,还应像师傅一样认真指导学生,当然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应该做好教育工作,学生因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及企业严格的管理与高强度的工作量,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教师在学生心灵沟通与心理疏导方面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是生产的主体,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负责,企业应不断革新技术、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益、开发市场,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学校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与企业一起对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教学的时间进行研究与改造。
  2.效益共享、各得其所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强调行业企业的参与,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引入了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从企业引入设备和生产线到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学校设备跟企业设备资源共享。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的高技术教师成为企业技术能手或产品研发人员,学校的学生成为企业的顶岗员工,校企人力资源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生产性实训基地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2]
  
  “引企入校”工学结合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影响
  
  五年制高职是初中后的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学制最突出的优势是五年一贯制,初中后的学生年龄在15岁左右,五年制教育正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发展期,在培养过程中,通过引企入校,工学结合,让学生早日感受生活的压力和艰辛,自己要有所收获、有所成就,有所发展,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五年制高职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努力,生活作风又很松散。通过工学结合,让他们体验钱并不是那么好挣的,让他们感悟到社会的需求,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定位,自己在适应企业上有什么不足。从而使他们明白,自己要真正有所作为,必须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真正意义上实现“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校的教学模式能否适应生产性实训
  企业进入学校,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生产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完成生产任务与承担实训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针对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应该灵活多变,比如采用弹性学制等。要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倡导项目式、过程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如学校的组织实施不力,教学改革力度不强,校企间没有达成很好的实施方案,没有把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地结合,很可能,挫伤企业、学校、学生的积极性。[3]
  2.企业能否保证稳定的生产
  企业进校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学校引企入校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有实践实训的机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当企业效益不佳,或管理不善,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内容都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利益也就受到了伤害,造成“引企入校”实施上的困难。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引进企业时要慎重,要引进一些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与学校专业能够对口的企业。不要盲目引进,要使学生企业、学校、社会都成为受益者,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许万里.工学结合模式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7):21.
  [2]王志明,马广.“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8(9):35-37.
  [3]刘南槐.引企入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之路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2008(7):61-62.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监管体系愈加完善,建筑市场愈加规范,安全、质量、环境等管理规范也更加细化深入,想要通过低水平的供应商提供低质廉价的建筑产品来争取市场份额和利润已经逐渐成为
期刊
近年来,中国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招标投标电子化得到了积极的推进,各行各业在经历了半手工半自动的招标采购
期刊
自2013年《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颁布实施以来,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近两年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
期刊
一、交易规模rn2020年7月份中标金额累计4632.34亿元,成交标段数量49799个.rn1.各行业交易规模rn2020年7月份中标金额排名从高到低的前6名行业如图 1所示,各行业的中标金额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