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就开始出现的水墨画的萌芽,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中国画的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比较文人士大夫和现当代水墨画作品,来给大家呈现出当代水墨画的创新和发展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水墨画;文人画;中国画;艺术特征
经历了近百年的争辩,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而非传统的“现代水墨”、“实验性水墨”在诸多质疑声中得到了很多肯定与赞赏。它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水墨画已经趋于成熟,其也有很多不足、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其的不成熟使它更有前进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文人画自汉末到明初的萌芽发展,再到明清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其兼有书法,文学,诗词等形质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依据,形成独特的形态特征。而當代水墨画从20世纪末至今在中国画领域已然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创作形式。画家林风眠在当代水墨画之初就对中国水墨画做了探索实践,其后经由画家李伯安等持续、集中的实践与创作,当代水墨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状态。也让人们对当代水墨画和传统的人文画的各个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比较,让人们对当代水墨画有了更对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文人面对官场的沉与浮、朝代的更迭等现实问题虽有报国之志,却都没有发挥用武之地。这也导致他们好多人躲到山里隐居或者直接遁入空门。现实的无奈,使得他们只好借笔,写胸中郁闷与愤慨。这样就是传统的文人画所呈现的虽有绝尘不忘社稷、隐逸不甘沉沦的情绪之发散,却又无可奈何、洁身自好的精神状态。到明清文人画中,人物画衰微,山水花鸟反之变得多了起来,加之众多以“竹林贤士”、“山高居士”等为题,以“幽远”、“淡泊”、“清雅”为境作品中,都可以看的出来士大夫们隐居山林,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节操。可以说山林、佛门是失意不得志的文人们逃离世俗纷扰的地方。现在的都市文明使得世俗的文化无所不在,当代的画家再没有一个可以隐逸身心的避栖之地,在某些佛门之地也夹杂这利欲的味道。当代人正遭受着精神上的困惑,这是当代水墨画的创作者们只能通过绘画来反映当代社会所呈现的问题。所以当代水墨画作品部分也呈现了玩世不恭、消极之态,但也有别于那种贫弱无为的精神形态。更多的画家则是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直面人生、追求真理的精神状态并表现在其的创作中。所以生活状态与境遇的不同,画家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文人的笑傲尘上的高尚的操守和当代画家们的心无旁鹜的直面现世的勇气,都显现出中国画家们所独特的精神品质。
一、语言结构特征
以往的传统文人画是有一群士大夫作为绘画主题的,他们不与宫廷画匠为伍,耻于“与诸工巧杂处”。文人士大夫提倡将诗、画、书、印等为一体的综合的艺术语言。绘画和书法同构,诗情与画意想结合,外加金石印点缀,共同构成了传统的人文画,也使其绘画语言更加的综合化。文人画家这种综合性语言特征,有其自身独特性,同时却也弱化了绘画视觉的追求,使得文人画走上一条远离绘画本体的、由较多庞杂语言元素构成的不再纯粹的视觉艺术之路。
在这样由多种语言形式融合而形成的艺术特征前,当代画家只能望尘莫及。究其原因,文化变迁,审美感受的转移,毛笔的实用书写功能的丧失等诸多因素都是文人画的综合艺术语言在当代日渐趋于弱化的历史原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学科分类日渐细化的今天,我们只能将书法、诗词作为画画所必须的技能而可以的去学习研究,而这早已违背了文人士大夫的初衷。人们在将诗、书、画、印能力视为独特传统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传统在绘画本体形式语言上也日趋弱化的历史进程。所以,在我们强化中国画形式上的张力的同时,还应该以相对单纯的语言方式,传达丰富深邃的精神意旨,就成为传统文人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得以拓展与延续的形式空间。所以,我认为各个情况的不同会有绘画特征,而凸显绘画语言的形式功能,正是当代水墨画朝向绘画终极语言意义迈进的坚实步伐。
二、笔墨形态的特征
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与当代的水墨画的“笔墨”在样式上有很大的反差,而这也正是当代水墨画不能够在短时间消除与观者间的屏障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当代水墨画饱受质疑的主要因素。
在当代画家们打破了“笔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形式准则,而把“笔墨”理解成为了一种表现画面的语言方式,是可继承、延续的,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所以,在语言形态上当代水墨画就有了更多的实验、探索性。我们看到,当代水墨画家已经不再对绘画法则谨守、对笔墨样式的传摹,更多的是在传统的语言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思维创造。“外师造化终得心源”,在当代水墨画中更加的呈现出来,画家通过完善绘画语言的特征改变笔墨的排列或干脆把笔墨作为符号不断的放大,诚然也是离不开传统的绘画艺术的,也是对西方形式的借鉴与探索。
三、当代水墨画的艺术功能
那么,我们如果说文人画是具有在无奈中透着叛逆的品质的话,当代水墨画也传承并拓展了这以特征。文人画受道家的影响,画面中审美,轻功利,使得其艺术功能远离了现实更加的接近画家的内心独语。这种“向内”的艺术功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水墨画。但当代水墨画在对个性发散的时候更多是的建立在关怀现实甚至是在体验世俗与现世交织中反复摩擦、碰撞出来别样的思绪。
当代水墨画有的是对于宇宙的思考;有的逝去情怀的回忆;有的是对内心世界的独白,但更多是现实世界的尘嚣、世俗文化的反问、对生活现状的质疑与反思。当代水墨画以现实文化为见证人与批评者的姿态,实现着鞭挞时弊、重塑理想的使命性的艺术功能,并以此增加了水墨画现世的审美功能。
假若我们认为绘画不是远离现世的把玩之物,而是敢于直面当代、追求真理的精神历练,那么有关当代水墨画的质疑必将涣然冰释。当代水墨画必以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去探索和实验,其强大的发展潜质必将会得到相应的文化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伯安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2]郑晓慧:《林风眠绘画鉴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许华新:《画苑:中国水墨60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玉娟, 女,研究生在读,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画创作 。
【关键词】水墨画;文人画;中国画;艺术特征
经历了近百年的争辩,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而非传统的“现代水墨”、“实验性水墨”在诸多质疑声中得到了很多肯定与赞赏。它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水墨画已经趋于成熟,其也有很多不足、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其的不成熟使它更有前进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文人画自汉末到明初的萌芽发展,再到明清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其兼有书法,文学,诗词等形质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依据,形成独特的形态特征。而當代水墨画从20世纪末至今在中国画领域已然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创作形式。画家林风眠在当代水墨画之初就对中国水墨画做了探索实践,其后经由画家李伯安等持续、集中的实践与创作,当代水墨画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状态。也让人们对当代水墨画和传统的人文画的各个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比较,让人们对当代水墨画有了更对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多传统的文人面对官场的沉与浮、朝代的更迭等现实问题虽有报国之志,却都没有发挥用武之地。这也导致他们好多人躲到山里隐居或者直接遁入空门。现实的无奈,使得他们只好借笔,写胸中郁闷与愤慨。这样就是传统的文人画所呈现的虽有绝尘不忘社稷、隐逸不甘沉沦的情绪之发散,却又无可奈何、洁身自好的精神状态。到明清文人画中,人物画衰微,山水花鸟反之变得多了起来,加之众多以“竹林贤士”、“山高居士”等为题,以“幽远”、“淡泊”、“清雅”为境作品中,都可以看的出来士大夫们隐居山林,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节操。可以说山林、佛门是失意不得志的文人们逃离世俗纷扰的地方。现在的都市文明使得世俗的文化无所不在,当代的画家再没有一个可以隐逸身心的避栖之地,在某些佛门之地也夹杂这利欲的味道。当代人正遭受着精神上的困惑,这是当代水墨画的创作者们只能通过绘画来反映当代社会所呈现的问题。所以当代水墨画作品部分也呈现了玩世不恭、消极之态,但也有别于那种贫弱无为的精神形态。更多的画家则是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直面人生、追求真理的精神状态并表现在其的创作中。所以生活状态与境遇的不同,画家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传统文人的笑傲尘上的高尚的操守和当代画家们的心无旁鹜的直面现世的勇气,都显现出中国画家们所独特的精神品质。
一、语言结构特征
以往的传统文人画是有一群士大夫作为绘画主题的,他们不与宫廷画匠为伍,耻于“与诸工巧杂处”。文人士大夫提倡将诗、画、书、印等为一体的综合的艺术语言。绘画和书法同构,诗情与画意想结合,外加金石印点缀,共同构成了传统的人文画,也使其绘画语言更加的综合化。文人画家这种综合性语言特征,有其自身独特性,同时却也弱化了绘画视觉的追求,使得文人画走上一条远离绘画本体的、由较多庞杂语言元素构成的不再纯粹的视觉艺术之路。
在这样由多种语言形式融合而形成的艺术特征前,当代画家只能望尘莫及。究其原因,文化变迁,审美感受的转移,毛笔的实用书写功能的丧失等诸多因素都是文人画的综合艺术语言在当代日渐趋于弱化的历史原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学科分类日渐细化的今天,我们只能将书法、诗词作为画画所必须的技能而可以的去学习研究,而这早已违背了文人士大夫的初衷。人们在将诗、书、画、印能力视为独特传统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传统在绘画本体形式语言上也日趋弱化的历史进程。所以,在我们强化中国画形式上的张力的同时,还应该以相对单纯的语言方式,传达丰富深邃的精神意旨,就成为传统文人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得以拓展与延续的形式空间。所以,我认为各个情况的不同会有绘画特征,而凸显绘画语言的形式功能,正是当代水墨画朝向绘画终极语言意义迈进的坚实步伐。
二、笔墨形态的特征
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与当代的水墨画的“笔墨”在样式上有很大的反差,而这也正是当代水墨画不能够在短时间消除与观者间的屏障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当代水墨画饱受质疑的主要因素。
在当代画家们打破了“笔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形式准则,而把“笔墨”理解成为了一种表现画面的语言方式,是可继承、延续的,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所以,在语言形态上当代水墨画就有了更多的实验、探索性。我们看到,当代水墨画家已经不再对绘画法则谨守、对笔墨样式的传摹,更多的是在传统的语言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思维创造。“外师造化终得心源”,在当代水墨画中更加的呈现出来,画家通过完善绘画语言的特征改变笔墨的排列或干脆把笔墨作为符号不断的放大,诚然也是离不开传统的绘画艺术的,也是对西方形式的借鉴与探索。
三、当代水墨画的艺术功能
那么,我们如果说文人画是具有在无奈中透着叛逆的品质的话,当代水墨画也传承并拓展了这以特征。文人画受道家的影响,画面中审美,轻功利,使得其艺术功能远离了现实更加的接近画家的内心独语。这种“向内”的艺术功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水墨画。但当代水墨画在对个性发散的时候更多是的建立在关怀现实甚至是在体验世俗与现世交织中反复摩擦、碰撞出来别样的思绪。
当代水墨画有的是对于宇宙的思考;有的逝去情怀的回忆;有的是对内心世界的独白,但更多是现实世界的尘嚣、世俗文化的反问、对生活现状的质疑与反思。当代水墨画以现实文化为见证人与批评者的姿态,实现着鞭挞时弊、重塑理想的使命性的艺术功能,并以此增加了水墨画现世的审美功能。
假若我们认为绘画不是远离现世的把玩之物,而是敢于直面当代、追求真理的精神历练,那么有关当代水墨画的质疑必将涣然冰释。当代水墨画必以强大的生命力继续去探索和实验,其强大的发展潜质必将会得到相应的文化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伯安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2]郑晓慧:《林风眠绘画鉴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许华新:《画苑:中国水墨60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玉娟, 女,研究生在读, 湖北美术学院 ,中国画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