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当前电力系统存在相应的问题,导致线路损耗加大,直接造成经济与资源的双重浪费现象,更是导致电力电量的失衡,影响国家电网整体的不稳定发展。因此,本文就对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线损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1.1 低压集抄系统
低压集抄系统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且将二者进行结合,此系统通过采集客户的用电数据信息,从而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处理。此系统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系统的设置,分析线损、统计流量以及电表数,通过完成这些工作,最终实现为整个系统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进而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与此同时,还能用于电力营销服务工作。
1.2电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电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能够对负荷量、线损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还可以对电网的电量进行分析,此系统能够实现电站的自动遥控。多数变电站中电能表的生产厂家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对遥测终端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注意抄表通道的多样性,当然还需要满足多表计的功能需求。此外,在选择变电站的遥测终端通信方式的时候,还应当利用太网专线与主站去完成。
1.3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能够帮助电网实现实时的检测,功能性是非常强大的,此系统将通信功能、异常报警功能、在线监测功能集中到一起,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准确的采集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既减少了线损的问题,也预防了偷电事故的出现,对于整个系统的发展是有重要的意义。
1.4负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检测,包括对计量装置、供电质量、负荷控制等的监测,同时还能够对运行中的错误进行发现,及时发现计量的错误、用电异常等问题并实施报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供电质量。用户负荷管理系统将用户的用电情况与客户抄表结合到一起,这样在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完成收费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对用户收费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用户用电负荷的控制来进行合理的用电分配。
2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确保供电正常的唯一途径,电力企业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电力线损降到最低。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还未取得相对有效的成果,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的管理方式太多落后,不符合当前智能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导致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2.1线损计算存在偏差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降低线损工作主要步骤为:首先同步收集电表相关数据;其次对线损进行相关计算;最终取得造成线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线损现象的产生。但由于当前电力企业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的过程中易受相关因素所影响,使计算数据缺乏同步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从而无法及时避免线损现象的发生。
2.2无法制定减损方案
由于线损计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到产生线损的准确位置,进而无法第一时间对线损原因进行分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降损方案的时间与精力,使损方案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导致降损管理工作失去实际意义,电力企业线损现象逐渐频发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严重威胁着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3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3.1远程抄表
线损管理早期仅仅依靠单一的人工核算方式,因此,时效性将直接影响电能的直接损耗,因此,远程抄表便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节省资本投入,无论是在人力资本还是在时间资本的投入上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可以缩减线损。
3.2防窃电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引用在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频次。以往仅仅依靠人员的监管,很难预防偷电事件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无形之中增加处理问题的难度。针对现有社会现状,电力企业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应运而生,该项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不仅能实时监管信息的动态,同时也能设置一定的标准,去应对用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形成自动报警装置,避免偷电、漏电的产生。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反窃电的作用,同时也间接保护了线路免受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3.3功率因数管理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改善了功率因数,进而帮助提升线损率。功率因数是最直接的反映变压器的用电状况,其因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电能的消耗程度。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有效的引用到线损管理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有效解决。电力计量系统的运用,能大大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节约电力资源,优化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如果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功率因数配置,将可以实现对功率的远程监测,实现对用户设置合理有效的因数配置,避免无效的电能损耗。
4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的应用步骤
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当出现线损时,需要统计每个计量点的用电情况,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相关资料,形成有效的线损模型,并简单计算出线损的大小。
4.1分析线损问题
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必然导致其使用功能下降。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计划并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导致计量结果不够准确,统计的用电情况不准确,计量中出现的异常难以被检查出来,无疑中增加了电能损耗的风险。同时,对线路的使用安排不合理,导致设备长期处在超负荷或轻负荷的状态中,也会增加了线损。当变压器在工作中不处于最佳运行的状态时,会导致出现轻载的情况,增加变压器的损耗。一些变电站的功率因数过低,还有一些用户出现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存在无补偿的情况。也有一部分用户虽然安装了无功补偿设备,但是对装置没有正常使用,导致装置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所以必须解决线路损耗率高的问题,保证对线损的有效控制。
4.2建立线损模型
在计算线损率时,一般需要建立线损模型。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计量点、变电站以及用户因素关系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线损模型。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模型的有关信息。线损计算工作中,需要对线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各个计量点的用电量建立起有效模型。实际上,在四分线损管理中,计算线损率使用的公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通用模型。对线损的对象进行确定并分析,对分析对象的名称、所属类别以及电压等级等基本属性有所了解。線损的分析对象还包括子线损分析。很多电量的明细会组成完整的线损对象。供入和供出是电量的两种类型,引用的对象也有两种类型,包括子线损分析和计量点,可以任选其中一个类型选择作为计量点。
结语
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电网的稳定运行。线损问题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影响,我们需要明确线损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对计量点的有效管理,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志军.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8):298.
关键词:线损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概述
1.1 低压集抄系统
低压集抄系统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且将二者进行结合,此系统通过采集客户的用电数据信息,从而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处理。此系统的主要工作包括对系统的设置,分析线损、统计流量以及电表数,通过完成这些工作,最终实现为整个系统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进而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与此同时,还能用于电力营销服务工作。
1.2电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
电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能够对负荷量、线损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还可以对电网的电量进行分析,此系统能够实现电站的自动遥控。多数变电站中电能表的生产厂家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对遥测终端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注意抄表通道的多样性,当然还需要满足多表计的功能需求。此外,在选择变电站的遥测终端通信方式的时候,还应当利用太网专线与主站去完成。
1.3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能够帮助电网实现实时的检测,功能性是非常强大的,此系统将通信功能、异常报警功能、在线监测功能集中到一起,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准确的采集到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异常情况的处理,既减少了线损的问题,也预防了偷电事故的出现,对于整个系统的发展是有重要的意义。
1.4负荷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检测,包括对计量装置、供电质量、负荷控制等的监测,同时还能够对运行中的错误进行发现,及时发现计量的错误、用电异常等问题并实施报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供电质量。用户负荷管理系统将用户的用电情况与客户抄表结合到一起,这样在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完成收费工作的时候就非常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对用户收费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用户用电负荷的控制来进行合理的用电分配。
2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确保供电正常的唯一途径,电力企业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电力线损降到最低。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还未取得相对有效的成果,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的管理方式太多落后,不符合当前智能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导致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2.1线损计算存在偏差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降低线损工作主要步骤为:首先同步收集电表相关数据;其次对线损进行相关计算;最终取得造成线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线损现象的产生。但由于当前电力企业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的过程中易受相关因素所影响,使计算数据缺乏同步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从而无法及时避免线损现象的发生。
2.2无法制定减损方案
由于线损计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到产生线损的准确位置,进而无法第一时间对线损原因进行分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降损方案的时间与精力,使损方案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导致降损管理工作失去实际意义,电力企业线损现象逐渐频发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严重威胁着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3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3.1远程抄表
线损管理早期仅仅依靠单一的人工核算方式,因此,时效性将直接影响电能的直接损耗,因此,远程抄表便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节省资本投入,无论是在人力资本还是在时间资本的投入上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可以缩减线损。
3.2防窃电
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引用在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频次。以往仅仅依靠人员的监管,很难预防偷电事件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无形之中增加处理问题的难度。针对现有社会现状,电力企业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应运而生,该项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不仅能实时监管信息的动态,同时也能设置一定的标准,去应对用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形成自动报警装置,避免偷电、漏电的产生。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反窃电的作用,同时也间接保护了线路免受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3.3功率因数管理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改善了功率因数,进而帮助提升线损率。功率因数是最直接的反映变压器的用电状况,其因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电能的消耗程度。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有效的引用到线损管理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有效解决。电力计量系统的运用,能大大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节约电力资源,优化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如果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功率因数配置,将可以实现对功率的远程监测,实现对用户设置合理有效的因数配置,避免无效的电能损耗。
4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的应用步骤
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中,当出现线损时,需要统计每个计量点的用电情况,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相关资料,形成有效的线损模型,并简单计算出线损的大小。
4.1分析线损问题
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必然导致其使用功能下降。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计划并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导致计量结果不够准确,统计的用电情况不准确,计量中出现的异常难以被检查出来,无疑中增加了电能损耗的风险。同时,对线路的使用安排不合理,导致设备长期处在超负荷或轻负荷的状态中,也会增加了线损。当变压器在工作中不处于最佳运行的状态时,会导致出现轻载的情况,增加变压器的损耗。一些变电站的功率因数过低,还有一些用户出现没有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存在无补偿的情况。也有一部分用户虽然安装了无功补偿设备,但是对装置没有正常使用,导致装置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所以必须解决线路损耗率高的问题,保证对线损的有效控制。
4.2建立线损模型
在计算线损率时,一般需要建立线损模型。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计量点、变电站以及用户因素关系的分析,建立起相应的线损模型。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模型的有关信息。线损计算工作中,需要对线损率进行计算,并根据各个计量点的用电量建立起有效模型。实际上,在四分线损管理中,计算线损率使用的公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通用模型。对线损的对象进行确定并分析,对分析对象的名称、所属类别以及电压等级等基本属性有所了解。線损的分析对象还包括子线损分析。很多电量的明细会组成完整的线损对象。供入和供出是电量的两种类型,引用的对象也有两种类型,包括子线损分析和计量点,可以任选其中一个类型选择作为计量点。
结语
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电网的稳定运行。线损问题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影响,我们需要明确线损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对计量点的有效管理,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志军.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用电管理上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7(1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