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当代性,可以丰富摄影的表现题材,提升摄影艺术的精神内涵。本文从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代红色题材摄影要从当代意识、人文关怀、弘扬正能量等方面进行表现。提出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应该将红色经典题材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使大众能够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红色题材 摄影 当代意识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S28)]
红色题材以反映革命历史战争的较多。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摄影工作者拍摄了一系列反映当时战争的战地照片,这些红色影像在当时不仅鼓舞了士气,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而由此所形成的红色影像体系也对中国摄影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近年来红色题材再次掀起新的浪潮,红色影像又该以何种形式来表现,这是当代摄影师所要考虑的和面临的问题。江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在这块块红土地上拥有许多红色革命题材。如,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等每一个革命圣地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红色记忆。本文就以江西红色题材为研究对象,探讨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中的体现。
一、当代红色题材摄影的意义
摄影在中国属于舶来品,自上个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直到90年代后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的发展,摄影艺术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在题材的丰富性上,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方面都有着非常精彩的表现。影像的力量穿越社会各个领域弘扬人性的真善美。罗兰·巴特的文集中提到“摄影的实质就在于确认他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真实性”[1]。摄影艺术的发展,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应当与所处时代的背景相连,是所处时代的精神体现。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应当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坚守“本土化”和体现当代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了能很好的转换、重建意识形态体系和
价值体系,国家会从建立时期的文化资源中积极寻找有用有益的因素。红色经典从其诞生开始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其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不断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即使在当代,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仍能激励来者和感化后人。所以,红色经典的传播既是一种主流价值的弘扬,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传承。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更应该将红色经典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大众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
红色经典题材是当代摄影艺术的无尽源泉,其题材形式多种多样,内涵极其丰富的,可表现对伟大祖国的赞美、对革命历史的重温、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以及发扬革命精神。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摄影表现题材,提升摄影艺术的精神内涵,提高摄影工作者的素质。
二、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当代性体现
1.体现当代意识
法国理论家福柯说过,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时代。以往的生活现实和对美的追求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他们对审美需求的容量增大了,角度加宽了,深度也递进了。因此,那些长期以来摄影创作中雷同的模式化创作风气已经让人们感到厌倦,这也就使得现代人对当代摄影创作内容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商业化大潮来势汹涌,国人的心灵空间和价值标准已经受到动摇,中国面临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寻求民族精神潜力的意向也开始上升。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再次登上时代舞台,成为当代主流文化。因此,在当代红色题材摄影作品中,要改变以往统红色影像中歌颂由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长期整齐划一的独到风格,必须要体现当代意识,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要从丰富的历史材料中寻找最能触动当代观者情愫、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亮点,而这个亮点才能给予人们以新的感受和新的启示。例如,课题组所拍摄的巍巍井冈山的作品里,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映山红、那八百里井冈山上的翠竹和巍然屹立的山峰,让观者感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同时,也重拾在我们心中那永不褪色的红色革命记忆;而拍摄的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的现代景象,展现革命圣地在当代的发展和繁荣景象;我们还将红色事迹、红色故事通过拍摄记录制作后,进行宣传;将收集到的优秀的红色老照片进行重新翻拍制作,使人们在重温革命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祖国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也更坚定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体现当代意识的摄影作品,会在表现对象的历史性与其受众的当代性之间起到沟通作用。当代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必须站在当代意识的角度,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时代精神,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才能扩大红色题材创作的受众面;才能更好的宣传、弘扬红色文化,进而也提升摄影作品教育意义。
2.彰显人文关怀
红色题材大多是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红色题材在过去大多表现的是阶级斗争,是对战争和英雄的歌颂和欣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题材创作对人性的表现如果仍停留在对抗阶级性和政治化的层面,其内涵就显得过于单薄。人性本身是复杂、立体、多层次的,创作者应从中焠取出与当下需求相契合、感动当下的独特精神气质;要寻求一种超越时代与地区、民族与阶级、全人类性的普遍情感心理升化。因此,作为当代摄影艺术,应当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残酷战争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关怀。今天,那些曾经的英雄们已然是垂暮老者,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应得到关注。因此,课题组通过走访慰问拍摄记录了一些散落在全省各地的革命老人、退伍军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在拍摄制作后,当记载老兵现实生活的一幅幅照片出现在屏幕上时,那些经历了岁月风蚀的或激动或坚毅、或恬淡或沧桑的表情使观者的眼睛湿润了。这样的摄影不仅拍摄记录了这些革命人物的精神风貌,为社会留下一批珍贵的影像记忆,并使公众通过审视这些珍贵的影像,了解健在的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情怀,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这样摄影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真情和对生命的关照。人文关怀就在这里被彰显。 在岁月的长河中,政治、经济、军事的印痕都会渐渐褪色,而人性人情人格却可能历久弥新。虽然摄影作品会涉及到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种种是非,但它只是作品的底色,摄影师的目光应当穿越岁月风云,回归艺术本体,直击人性人情人格。只有摄影师的心中怀有人文精神,作品中才会体现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才不会只停留在题材的表象上。一位老编剧曾说,红色题材作品中,“有人性才真实,有人情才感人,有人格才崇高”。因此,无论是拍摄战争还是和平,只要把握好人性人情人格,人文关怀都能饱含其中。
3.弘扬正能量
“正能量”一词的流行是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意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随着“正能量”一词在中国的走红,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人们的渴望和期待。当前,中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时,那些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力量以及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正是人们所渴望和期盼的。
上世纪抗战时期,摄影师沙飞曾在文章《摄影与救亡》中说“摄影在救亡运动上既是这么重要,摄影作者就应该自觉起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重大的任务。将敌人侵略我国的暴行、我们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各地同胞起来参加救亡运动等各种场面通过照片迅速地呈现在全国同胞的眼前,以激发民族自救的意识,达到唤醒同胞共赴国难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摄影界当前所应负的使命”[2]。作为当代摄影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努力。在红色题材中,那些革命斗争史中的人和事,那些蕴含着对信仰的追求和奋斗、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光明的向往、以及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品质和精神价值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正能量。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更应该将红色经典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大众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摄影师可以从这些题材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内容,运用现代影像表现手法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传播。如,在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演出中,对其5个篇章拍摄了大量的剧照,反应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的艰辛探索,并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铸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从这些剧照中,让观者再次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不仅让人们回想以往,同时也给了人们以鼓舞。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自己。 一个忘记民族苦难和悲伤的民族, 是一个永远没有灵魂和永恒意志力的民族。我们不仅要牢记过去,更要开创未来;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审时度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当代红色题材摄影在创作中,也应该勇于创新,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红色题材真实再现,使大众能够更直接地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结 语
红色经典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品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她寄托了民族的精神和对这个国家的情感,寄托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信念与目标;她使中华儿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必须重新打量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她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有责任将红色经典的内涵与精神气质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在新时期,摄影艺术应以红色经典为名义,赋予红色革命以人性化的色彩,寻求符合当代需求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来诠释红色经典的内涵。
注释:
[1]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文集一明室摄影札记[M].赵克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4页
[2]摘自1937年8月15日《广西日报》
参考文献:
[1]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文集一明室摄影札记[M].赵克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闫现磊.“自”与“觉”:当代艺术在社会学转向中的身份定位与价值认同[J],青年文学家,2010
[3] [英]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4] 司苏实.红色影像对中国摄影的深远影响[J].艺术评论,2011
[5] 马玉玲,黄解明,彭海宝.“红色经典”主流价值与当下文艺创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
作者简介:
万彤,井冈山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红色题材 摄影 当代意识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YS28)]
红色题材以反映革命历史战争的较多。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摄影工作者拍摄了一系列反映当时战争的战地照片,这些红色影像在当时不仅鼓舞了士气,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而由此所形成的红色影像体系也对中国摄影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近年来红色题材再次掀起新的浪潮,红色影像又该以何种形式来表现,这是当代摄影师所要考虑的和面临的问题。江西是中国革命摇篮,在这块块红土地上拥有许多红色革命题材。如,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等每一个革命圣地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红色记忆。本文就以江西红色题材为研究对象,探讨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中的体现。
一、当代红色题材摄影的意义
摄影在中国属于舶来品,自上个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直到90年代后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的发展,摄影艺术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在题材的丰富性上,还是在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方面都有着非常精彩的表现。影像的力量穿越社会各个领域弘扬人性的真善美。罗兰·巴特的文集中提到“摄影的实质就在于确认他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真实性”[1]。摄影艺术的发展,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应当与所处时代的背景相连,是所处时代的精神体现。当代中国摄影艺术应当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坚守“本土化”和体现当代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了能很好的转换、重建意识形态体系和
价值体系,国家会从建立时期的文化资源中积极寻找有用有益的因素。红色经典从其诞生开始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其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不断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即使在当代,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仍能激励来者和感化后人。所以,红色经典的传播既是一种主流价值的弘扬,更是一种历史精神的传承。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更应该将红色经典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大众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
红色经典题材是当代摄影艺术的无尽源泉,其题材形式多种多样,内涵极其丰富的,可表现对伟大祖国的赞美、对革命历史的重温、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对英雄人物的歌颂以及发扬革命精神。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运用可以丰富摄影表现题材,提升摄影艺术的精神内涵,提高摄影工作者的素质。
二、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当代性体现
1.体现当代意识
法国理论家福柯说过,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时代。以往的生活现实和对美的追求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他们对审美需求的容量增大了,角度加宽了,深度也递进了。因此,那些长期以来摄影创作中雷同的模式化创作风气已经让人们感到厌倦,这也就使得现代人对当代摄影创作内容和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商业化大潮来势汹涌,国人的心灵空间和价值标准已经受到动摇,中国面临需要精神价值的时代,寻求民族精神潜力的意向也开始上升。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再次登上时代舞台,成为当代主流文化。因此,在当代红色题材摄影作品中,要改变以往统红色影像中歌颂由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长期整齐划一的独到风格,必须要体现当代意识,要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要从丰富的历史材料中寻找最能触动当代观者情愫、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亮点,而这个亮点才能给予人们以新的感受和新的启示。例如,课题组所拍摄的巍巍井冈山的作品里,那漫山遍野盛开的映山红、那八百里井冈山上的翠竹和巍然屹立的山峰,让观者感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同时,也重拾在我们心中那永不褪色的红色革命记忆;而拍摄的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的现代景象,展现革命圣地在当代的发展和繁荣景象;我们还将红色事迹、红色故事通过拍摄记录制作后,进行宣传;将收集到的优秀的红色老照片进行重新翻拍制作,使人们在重温革命历史的同时,也感受到祖国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也更坚定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体现当代意识的摄影作品,会在表现对象的历史性与其受众的当代性之间起到沟通作用。当代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必须站在当代意识的角度,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时代精神,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才能扩大红色题材创作的受众面;才能更好的宣传、弘扬红色文化,进而也提升摄影作品教育意义。
2.彰显人文关怀
红色题材大多是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红色题材在过去大多表现的是阶级斗争,是对战争和英雄的歌颂和欣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题材创作对人性的表现如果仍停留在对抗阶级性和政治化的层面,其内涵就显得过于单薄。人性本身是复杂、立体、多层次的,创作者应从中焠取出与当下需求相契合、感动当下的独特精神气质;要寻求一种超越时代与地区、民族与阶级、全人类性的普遍情感心理升化。因此,作为当代摄影艺术,应当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残酷战争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关怀。今天,那些曾经的英雄们已然是垂暮老者,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也应得到关注。因此,课题组通过走访慰问拍摄记录了一些散落在全省各地的革命老人、退伍军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在拍摄制作后,当记载老兵现实生活的一幅幅照片出现在屏幕上时,那些经历了岁月风蚀的或激动或坚毅、或恬淡或沧桑的表情使观者的眼睛湿润了。这样的摄影不仅拍摄记录了这些革命人物的精神风貌,为社会留下一批珍贵的影像记忆,并使公众通过审视这些珍贵的影像,了解健在的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与情怀,让革命先辈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这样摄影作品体现了对自然的真情和对生命的关照。人文关怀就在这里被彰显。 在岁月的长河中,政治、经济、军事的印痕都会渐渐褪色,而人性人情人格却可能历久弥新。虽然摄影作品会涉及到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种种是非,但它只是作品的底色,摄影师的目光应当穿越岁月风云,回归艺术本体,直击人性人情人格。只有摄影师的心中怀有人文精神,作品中才会体现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才不会只停留在题材的表象上。一位老编剧曾说,红色题材作品中,“有人性才真实,有人情才感人,有人格才崇高”。因此,无论是拍摄战争还是和平,只要把握好人性人情人格,人文关怀都能饱含其中。
3.弘扬正能量
“正能量”一词的流行是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意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随着“正能量”一词在中国的走红,正能量已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人们的渴望和期待。当前,中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时,那些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力量以及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正是人们所渴望和期盼的。
上世纪抗战时期,摄影师沙飞曾在文章《摄影与救亡》中说“摄影在救亡运动上既是这么重要,摄影作者就应该自觉起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重大的任务。将敌人侵略我国的暴行、我们前线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各地同胞起来参加救亡运动等各种场面通过照片迅速地呈现在全国同胞的眼前,以激发民族自救的意识,达到唤醒同胞共赴国难的目的。这就是我们摄影界当前所应负的使命”[2]。作为当代摄影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努力。在红色题材中,那些革命斗争史中的人和事,那些蕴含着对信仰的追求和奋斗、对信念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对光明的向往、以及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品质和精神价值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正能量。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更应该将红色经典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大众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摄影师可以从这些题材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内容,运用现代影像表现手法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传播。如,在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的演出中,对其5个篇章拍摄了大量的剧照,反应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的艰辛探索,并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铸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从这些剧照中,让观者再次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不仅让人们回想以往,同时也给了人们以鼓舞。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自己。 一个忘记民族苦难和悲伤的民族, 是一个永远没有灵魂和永恒意志力的民族。我们不仅要牢记过去,更要开创未来;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勇于审时度势、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当代红色题材摄影在创作中,也应该勇于创新,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红色题材真实再现,使大众能够更直接地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结 语
红色经典所蕴含的崇高精神品质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她寄托了民族的精神和对这个国家的情感,寄托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信念与目标;她使中华儿女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必须重新打量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她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有责任将红色经典的内涵与精神气质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在新时期,摄影艺术应以红色经典为名义,赋予红色革命以人性化的色彩,寻求符合当代需求的表现形式和语言来诠释红色经典的内涵。
注释:
[1]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文集一明室摄影札记[M].赵克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4页
[2]摘自1937年8月15日《广西日报》
参考文献:
[1]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文集一明室摄影札记[M].赵克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闫现磊.“自”与“觉”:当代艺术在社会学转向中的身份定位与价值认同[J],青年文学家,2010
[3] [英]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4] 司苏实.红色影像对中国摄影的深远影响[J].艺术评论,2011
[5] 马玉玲,黄解明,彭海宝.“红色经典”主流价值与当下文艺创作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
作者简介:
万彤,井冈山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