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辉:人总在试图了解自己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5年出生的周庆辉,1988年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退伍后即进入媒体工作,曾获台湾新闻年度摄影奖、“行政院”文建会主办“映像与时代—中华民国国际摄影艺术大展”的报道类银牌奖、台北摄影节报道类特别奖及金鼎奖等奖项。在媒体从事一年的“新闻劳作”后,而开始建构第一个长期摄影计划“停格的岁月—痳疯村纪事”,并于1995年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该展于次年在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展出。2002年,“消失的群像—劳动者纪事”在台北市立美术馆及平遥国际摄影节个展。2007年、2009年受邀参加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主要代表作品有《停格的岁月—麻风村纪事》《消失的群像—劳动者纪事》《野想—黄羊川计划》《人的庄园》。
  《消失的群像》对于你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拍完《消失的群像》后,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报道摄影在个人创作上的角色。我开始觉得报道摄影的创作方式无法满足我,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往下走。对我而言,报道摄影已经找不到那个着力点。加上我发现当代艺术的环境在改变,开始大量以摄影创作为手段,我就开始思考当代艺术与摄影之间的关系。
  《行过幽谷》展出后,受到广泛关注,首次的专题创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体悟到自己跟“报道摄影”的关系。我因为《行过幽谷》开始被台湾摄影界认识,这点很重要。我开始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透过摄影跟社会对话,我如何被关注到,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源,拍摄更大的专题,让自己对创作更有信心。这个系列去日本展览时,有人以为摄影师年纪很大,有一定的人生历练,这个主题才可以拍得这么深刻,可是那时候我才三十出头让他们非常惊讶。这一切都让我在影像创作的道路上,可以继续走下去。


  在《行过幽谷》后,如何发展出《消失的群像-劳动者纪事》(以下简称《消失的群像》)的拍摄计划?
  创作《消失的群像》这个主题,其实跟我的结婚蜜月有关。1993年,我去纽约度蜜月,朋友带我去费城美术馆看萨尔加多的个展《Worker》(劳动者),我极为惊讶和震撼。他拍第三世界的劳工如何被资本主义压榨,因为他是经济学者,透过摄影来表达他对社会、经济的关注,但是中国的工人他拍得不多。那时候中国正面临经济改革的开放,我就想说我可以拍中国的工人。但是我的观点跟萨尔加多不太一样,我的观点是“人发明机器,然后被机器取代”。
  如何在《黄羊川》计划结束后,如何发展出《人的庄园》的拍摄构想?


  其实拍完《黄羊川》之后,我有一整年都在做展览,没有新的拍摄计划,但是有在思考下一个主题。一次去动物园,那时候,我处在情绪比较低潮的状态。我一开始看到无尾熊(树袋熊)傻傻地抱着一棵树,就觉得很像大家在捷运(地铁)带着耳机手扣在杆子上,互相不认识,有点冷漠,想着自己的事,等待下车。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在无尾熊的牢笼里面,搭一个捷运车厢,人就像无尾熊一样挂在那边,这就是我最原初的想法。动物园的牢笼是有形的,人的牢笼是无形的,这就是怎么把“有形的”变成“无形的”课题。就像《黄羊川计划》如何把“想象”变成“具象”,《人的庄园》就是如何把“具象”变成“想象”,确定下来后,就往这个方向去做了。
  《人的庄园》一共讲述九个主题,它们是如何制订定出来的?
  有了“动物园牢笼”这个概念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人的牢笼?牢笼里面要放什么议题?如何运用动物园牢笼的地形特色跟我要讨论的社会问题很精准地扣连,而且恰如其分。所以,我们讨论的问题包括“饥荒”、“贫穷”、“资本主义”、“身材标准化”、“美学单一化”。例如:一个地区的美学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但是现在的美学都被标准化了,因为背后有个庞大的时尚工业在订标准,再透过时尚杂志强力行销,因为他要树立一套标准,才能把成衣卖给你。美学标准被统一,各地方的文化差异消失了,我觉得这就是个无形的框架。那讲到“身体美感”,我就想到“健身房”。我觉得“健身”这两个字,应该要呼吸新鲜空气、在山林间随着阳光作息,我们常说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随着太阳作息。但我们现在是太阳下山后,才开始运动,你看不到阳光,你只看到霓虹灯。在城市跑步,你看不到森林,但是你会看Discovery( 电视探索频道),想象自己在田野中奔跑。人类在21世纪的生活形态其实给了自己很多框架,我们是设计框架的人,也是把自己框起来的人。我们再回过头来探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问题?后来发现很多事情都跟“资本主义”有密切关系。最后,我们根据这些方向,把《人的庄园》分成三个类别,一是“身体意识”,探讨“性别”、“健身房”、“美容”;二是“生存意识”,包括“模组化生活”、“科技通讯”、“资本主义”;三是“集体行为意识”,包括“忧郁症”、“不孕症”和“老化社会”。




  《人的庄园》的摄影文本特色是什么?
  “报道摄影”强调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人的庄园》透过文本及脚本去塑造那个“决定性的瞬间”。无论是人物的造型、剧情的安排,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只在早晨和晚上拍摄)、有适当人物与律动、适当的空间与光线,按下快门。这个就是“报道摄影”的基本功。我觉得“人的庄园”在某种程度上,跟报道摄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报道摄影是长篇小说,编导式摄影更像诗一样精准。我在《消失的群像》之后,就在思考“报道摄影”与“当代摄影”的关系。我觉得“报道摄影”总是跟故事有关,人容易会被故事所吸引,过去拍摄“报道摄影”的十年经验,成为我的养分,所以我想要把报道摄影的温度、热情、人对于故事的好奇心带过来,融合在当代摄影的手段中。我在设定《人的庄园》主题,一定都跟现实环境有关,也会把故事带进来。《人的庄园》之所以会受到这么多关注,是因为这些故事都跟人有关,而人总是对自己感到好奇。
  从1995年至2015年,长达20年创作的四个不同的系列,却都不约而同地跟“人”这个主题有关,最后可以谈谈这个部分?
  我觉得人很奇怪,人总会看着镜子,然后百看不厌。其实人不了解自己,而且总是在试图了解自己。所以在整个美术史中,你会看到很多画家不断地画自己,或是画别人就像画自己一样。其实人类一直在探索我们是什么样的物种?我们是什么?其实人也是动物的一种,极度没有安全感,任何人都一样,又很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动物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所以人很复杂,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关于“人”这个题目将没有穷尽。
  我在《人的庄园》用一种“编导式摄影”的方式来创作,这就有人编,有人演。其实人到这个世界上,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假如人生是一个舞台的话,我们其实也是演员,很像在演舞台剧,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在台上演,有时候我们坐在台下看。你说什么是纪实,你在演你自己的时候,演你自己跟这个社会的互动,你就在当代社会的状态中,这不就是了吗?所以当你入戏的时候,这是纪实的状态。如果抽离自己,置身事外的观看与思考自己的生活,这个就是一个当代议题。有时候进去,有时候出来。人有时候是演员,有时候是观众。
  (采访/杜绮文)

其他文献
何伊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繁荣的音乐和时尚文化见证了商业摄影的兴盛,也见证了以托尼·雷-琼斯为代表的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的复兴。你在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影响下决心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随后在伦敦担任不同的摄影师的助理。为何选择重返马恩岛?你在拍摄《马恩岛》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基利普:我出生于1946年,父亲是一家位于道格拉斯和皮尔之间公路旁,名叫汉兰达小酒馆(Highlander Inn
期刊
李小镜1945年生于重庆,自幼随家人移居台湾。大学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主修西画,毕业后赴美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并定居纽约。李小镜在纽约以美术指导起家,1970年代末转任摄影师,曾从事时装及人文摄影多年,1980年代起他将摄影转移用在艺术创作的领域;1990年代兴起的电脑科技使他得以将绘画、摄影与创作等经验整合为一种独特的媒材。  2012年,李小镜的作品《源》受邀参加了第13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
期刊
台湾的摄影画廊很早就有了,从台北画廊、TIVAC画廊到1839画廊,台湾对摄影是有情感的,但是当成为专属摄影画廊的时候,能力却是有限的。因为,画廊还是要跟着艺术市场,摄影市场包括在整个地域的艺术市场里。台湾的艺术市场相对比较蓬勃,但只专注在摄影的时候,就可能会把其他藏家排除在外,这大概是一直以来,摄影画廊会变成摄影圈独有的平台的原因之一。这两年,台湾也逐渐有一些画廊在关注摄影,像台北的百艺画廊,台
期刊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前段时间,我用佳能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EOS 80D在国家大剧院拍摄了《丝绸之路》和《关公》两场舞蹈演出。试用后,这款新型数码单反相机的综合表现让我难忘,特别是它的瞬间捕捉能力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拍摄舞蹈演出,看似容易,其实也并非那么简单,尤其是捕捉精彩的动感瞬间更非易事。舞剧是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每一部剧的舞台布景、灯光、演员的
期刊
从牛津街地铁站熙攘的街头往托特纳姆宫路方向,路过一间人潮涌动的麦当劳,顺着一条狭窄的小巷纵深望去,一座点缀着白色方块字的五层现代建筑尤为引人瞩目。英国摄影家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于2010年搬迁至此,在过去五年间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国际展览和教育项目吸引来自英国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同时也通过年度的评选不断地刷新行业的标准。2013年,英国摄影师克里斯· 基利普(
期刊
大凡一件文化产品大卖畅销,总是有些值得怀疑,一本书也是如此。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7册“理想国·日本摄影家书系”,这套丛书包括《直到长出青苔》《迈向另一个国度》《漫步东京》《写真的话》等,其中还有被称为日本摄影评论权威学者饭泽耕太郎的《写真的思考—摄影的存在意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曾荣登某图书排行榜。  这本书,单看书名就有了歧义,这里的“写真”与“摄影”分别代
期刊
1956年,新西兰摄影师汤姆·哈金斯(Tom Hutchins)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因承担一项工作任务而前往中国,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记录他在这个当时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几乎隔绝的国家的所见所闻。回到新西兰后,汤姆想把他的作品结集出版为一本摄影书—但是没有成功。后来他就把这次旅行渐渐淡忘了。哈金斯把他的大部分摄影作品收藏在自己的房子底下,在随后几十年里几乎从不向人提起他的那次中国之旅。  这些照片
期刊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在大展厅呈现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 1925—2008年)的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 1981—1998年),该作品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这是该作品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展出。
期刊
尼康D500和佳能G5 X,同样都包含数字“5”,但它们的应用领域却迥然不同,前者属于尼康APS-C系统的旗舰单反机型,适合野生动物等需要高速抓拍的领域;后者是一款专业级便携机,作为人文摄影师的备机更加合适。  尼康D500  尼康D500是全画幅旗舰相机尼康D5的姊妹机,同时它也是2007年发布的尼康D300期待已久的接班人。尼康D500采用了APS-C画幅的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达2000万以上
期刊
最近这几年,由于智能手机的冲击以及其他情况,135画幅及以下的数码相机市场情况不太妙,那么中画幅相机的情况怎样呢?  最近这几年的情况之一,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就是“升级”。首先是从底层开始,再逐渐地升级和变化,比如从手机升级到单反,再从单反升级到感光元件面积更大的中画幅。你玩单反玩到头了,怎么办呢?于是就开始想更换中画幅。第二种情况是,大家更看好中画幅相机市场,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