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境引入,营造活力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一定要在“开始”培养,所以有一个能激起兴趣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引入,本文主要从直观形象的图画、作品的情感、设疑解答、真情融入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兴趣 情境 引入
  
  应试教育的要害在于“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而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那如何才能达此境界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兴趣一定要在“开始”培养,如果在学的开始就没了兴趣,那还有学下去的可能吗?因此,对于天真活泼的低年级孩子来说,有一个能激起兴趣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纵观各种“引入”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同一目的,就是尽快让学生产生兴趣并投入到学习中去。而要让学生“投入”,就犹如演戏一般,要想办法创设出尽可能的“真实”,使演员“投入”角色,进入到那样的环境中去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何谓“情境”?简而言之,就是作品中的社会、自然环境及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心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只有将学生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使其在不经意之间得到最真切、最深刻的体会,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那怎样将学生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呢?我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直观形象——情境创设的窗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注意状态仍以无意注意为主,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因此,要将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就必须给学生开辟走进文本的“窗口”,从“窗口”入手。如果可以把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作品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变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将学生引入情境。特别是对于一些看图学文,我们可以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在真实的视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
  例如我在教学《秋游》时,由于我们地处长江边,而且又生活在城市,很多孩子根本没见过生长在北方的玉米,也不了解。所以,我找来了大量关于这些农作物的图片和资料,以及当地农民秋天收割的影片。这样,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了,就可以尽情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了,更不以学习这篇课文为负担,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又如《青蛙看海》一课,本来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讲读课文,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会很浓,但因为这篇故事较长,如果只由学生自己去读的话,可能读到一半就不能坚持下去了,所以在导入时,我就以讲故事的形式,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看着动画去学讲故事,使学生在投入故事后去学习课文,很容易就悟出道理。
  二、作品情感——情境创设的依据
  作品中抒发的情感是作品的价值所在,情感是阅读教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个性目标,如果连作品中表达的情感都不了解,又如何进入情境呢?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抓准其情,巧妙引入。例如:《青松》一课,作者用这首五言诗让人感受青松的独特美,学习青松不畏艰难,在逆境中生长得更挺拔、更高洁的品质。我在教学时播放青松身姿挺拔,傲立于风雪中的场景,利用万物的颓废与它的鲜明对比,让学生通过双眼感受到青松不畏风雪、傲立风雪的顽强品质,心中自然对青松产生敬佩之情,充分理解这首诗所隐喻的内涵。又如《孔繁森》一课,课文通过叙述抚养孤儿和献血助学这两件事,赞颂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但是孔繁森离孩子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为了使学生进入情境,了解孔繁森,我先播放了一曲《公仆赞》,渲染气氛,把孩子们带入赞美和缅怀孔繁森的情景中。并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孔繁森的生平,让学生带着对孔繁森的崇敬之情学习课文,效果特别好。
  三、设疑解答——情境创设的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让问题的设置给学生以新鲜感,能引起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带着疑问和悬念进入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是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例如,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己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一个个提出了疑问:这蝈蝈是谁送给盲婆婆的?他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蝈蝈可以为盲婆婆做什么呢?学生们提的问题真实而有效,接下来我顺势利导:你们提的问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赶紧去读课文,你们就能明白了。这样,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习效果很不错。
  四、真情融入——情境创设的关键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可以用恰切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学的情境之中,这是最省时省事的。
  如在教学《孔繁森》一课时,我在带领学生理解“曲尼、曲印和贡桑三个藏族孩子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这句话,通过孩子们对孤儿的了解深刻感受孤儿的不幸生活。但是,学生一个个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无法深刻理解孤儿的苦难生活。于是我就通过音乐的渲染,在《假如爱有天意》的悲情音乐声中,用一段深情的描述,向孩子们再现了孤儿的三个生活场景。学生们在我的深情叙述中,流下了热泪。语言和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教学效果有目共睹。
  如果要把学生带进“戏”之中,让他入“戏”甚至能演戏,成为主角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这部“戏”的“导演”,他要教学生入“戏”。“导演”是“作品”与“演员”之间的中介人,“导演”要教“演员”入“戏”,先要他自己入“戏”,正所谓: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有些老师往往口中在喊“感动”“美”“爱”“好”“悲惨”等,可自己却一点被触动的表现也没有,难怪学生体会不出作品的真正感情来。要将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就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舍得“情感投入”,融作品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使作品、教师、学生产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使学生真正进入情境,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如凭借讲解、分析、描绘、伴音朗读、简笔图示及电教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图示)自己在作品中所体味到的真正情感,尽可能达到传神的地步。仅以朗读为例,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手段之一。它是最简单直接的,而又最有用的,运用其它引入手段也不能离开朗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乐”,无须多说,已把学生引入到作品中去了。只有熔作品之情、教师之情于一炉,才能把学生引入作品——以炼其心。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就要把学生带入情境。教师要运用适当的引入方法,把学生带入作品之中,让其亲身体会,这胜于千言万语的解说。只有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注重情境的引入,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得到真正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得好坏、成效如何,会对新生的学习、生活及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就新生需要怎样的入学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教育内容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经过高考洗礼,大批学子迈入大学校园。大一的新生需要调整、适应、转变的东西很多,为帮助新生转变角色,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各高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师生关系冷漠、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空间狭隘等方面因素,已经严重制约了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提升,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教学中加以改进与优化。  一、转变教育理念,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尊重”  1.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初中生已经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希望在学习中得到教师的尊重。事实上,许多后进
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
摘 要: 如何教育学生,方法有很多,但爱是最好的处方。怎么爱学生,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而发挥无穷的力量,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爱心 《爱心服务手册》 艺术    爱是连接师生的纽带,爱是教育中最美的语言。只有教师爱学生,师生之间才能有情感的交流,教育学生才不会苍白无力。没有情感的教育像是平静的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缺乏爱的教育注定是贫乏无力的,也一定是失败的。教师如何实施爱的教育呢?
摘 要: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过程都应充盈着爱,在多年的教学第一线工作中,本文作者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你的机遇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坚信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关键词: 班主任 后进生 爱心 成长    现代家庭生活的富裕,社会生活的丰富,使现代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等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也在无形中冲击着学校的教
摘 要: 本文作者分析了《词汇教学技巧》的写作特色,并对各章节都进行了评价和介绍,认为该书内容丰富,所探讨的词汇教学技巧方式多样,可操作性强,对词汇教学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是各级英语教师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  关键词: 《词汇教学技巧》 评论 介绍    如果将学好英语比作建好一座大厦的话,那么一个个的英语词汇就好比建造大厦不可缺少的一块块砖块。结合多年从事一线英语教学工作的实践,我发现,相
摘 要: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阶级意识呈螺旋式上升,在小说《柏油娃》中较前几部产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从主题、人物塑造与黑人斗争性质等层面进行了论证,并对小说中代表不同阶层的主要角色进行了分析,以反映莫里森高度自觉的阶级意识。  关键词: 小说《柏油娃》 阶级意识 阶级冲突 黑人性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在思想内容和叙述手法的运用上都
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紧扣文本,从字词语句着手,挖掘文本的语言含义,要求去品位赏析语句,强调咬文嚼字,注重知识的传授;另一种意见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育人”,语文教学不仅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要从情感上熏陶学生,从思想上引领学生。强调的是对文本情感的感悟,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追求的是“春风化雨”。双方各
摘 要: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塞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之深,恨之切,当爱遭到背叛,狂热的爱变成无边的恨。他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 凯塞琳 爱 恨    英国作家毛姆在谈到《呼啸山庄》时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必要补充。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动画等功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思考和学习的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Go for It 英语教学 多媒体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