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铃铃铃……”上课了,我早早地站在音乐教室门口,满脸微笑看着学生。这一节是六年级的音乐课,他们也已端端正正坐好。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教室,伴着《草原晨曲》的旋律,“aaa……”地哼唱,我开始了今天的教学。
突然,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我故意清清嗓子以示提醒,杂音果然消失了。可是没二分钟,那议论声还是很不小心地再次进入我的“耳廓”。我一停下声音马上没有,可钢琴声一响,那声音同步“跟进”。如此数次反复。
“干什么?你们在讲什么?”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平时以“绅士”自誉的我大声吼到。教室里马上鸦雀无声,所有的眼光一齐聚焦那个角落:角落中的那几个“肇事者”则个个低下了头,不知所措。
“我们在讲‘中国好声音’。”其中一个稍微胆大一点的女同学小声说到。
“‘中国好声音’有什么好讲的?”还真敢回答,真是胆大到天上去了,我更生气了,音量再次提高。
“我喜欢‘中国好声音’,四个评委会不会转身,这样比赛很刺激。”谁知胆子最小的李薇竟然站了起来说。其它同学竟然点头赞同,有几个甚至也小议论起其中的谁谁最厉害,他们最崇拜谁。
是呀,近段时间“中国好声音”这个栏目正在热播中,此节目不仅吸引了孩子,也吸引着成年人,我家三口就是此栏目的粉丝。每每歌手唱到一半时,那个场面很惊险,当第一个嘉宾评委转向时,现场的观众会特别激动,选手唱得也就会特别带劲。若是四个评委全面转身,选手往往会喜泪满面。想到这儿,我的情绪马上平复下来,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不能简单处理。对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追星心理和爱比拼特点来激活音乐课呢?我的心不由一动,脸上的表情由僵硬变柔和,同时开始课堂教学思路的调整。
哈哈,有了!我灵机一动,故作神秘的说:“我们把‘中国好声音’请进来好不好?”
“耶——”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的欢呼声马上响起。
“但是——”课堂里又突然鸦雀无声。一双双急切地眼睛望着我,我还未讲什么,有的已开始点头,怕我食言。
“但是什么呀?”一男生迫不及待了,大声嚷嚷,“老师快说,老师快说!”
“肯定是叫我们上课认真听什么的。”另一位大男孩站起来说。
我一看,马上走到这位学生面前,与他握握手,微笑着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反应真快,已符合‘招考’条件,老师为你‘转身’,吸收到我的学员队伍里来。是的,上课认真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好声音’招生的第一条。”
这时全班同学好像都傻了,一个个望着我:老师怎么会说他声音好听呢?太突然了,这是‘好声音’导师在考核吗?
“还有没有更美的声音呢?”我趁机发问,学生们也意会了我的意思,纷纷发言,自己提出了上音乐课的要求。
哇,真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错。我心里暗自高兴。对了,五、六年级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觉得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不好听,我何不利用此机会转变?想到这儿,我又趁热打铁,笑着对学生说:“我们的歌手必须会唱课本里歌曲。再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自己演唱的歌曲要经过考核组审核。”有几个学生又问为什么。
“为什么呢,我的学生你们有知道的吗?”我再次将问题抛给了学生。
发出不和谐声音的角落有一个男生举手了:“老师是怕我们小孩子唱不健康的歌曲!”
哇,太妙了!我冲到他面前给他一个拥抱。课堂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下次老师为你转身,你可以安全晋升一次。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如被导师认为是优秀的学员,还可以与我们的王校长合影,并在学校英雄栏展出。”我大声宣布说。学生们听了,个个兴奋不已。
“现在我们开始学唱歌曲,看谁能赢得我的转身。”我趁机将学生引入课堂。
接下去的课堂,学生十分投入,小嘴一张一合,一手一拍一举,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节课就不知不觉下课了。而孩子似乎意犹未尽,刚出教室就和我交流下节课如何开展好声音竞赛活动。
按孩子的建议,在以后的音乐课中,专辟十分钟好声音学员招收和竞赛时间,同时把‘中国好声音’改为‘龙游好声音’。而每到这个环节,学生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按要求先唱当天所学的课本歌曲,再唱自己准备的歌曲。听到唱的好的同学。老师会大喊一声“好”,并且马上转身。与他一起激情歌唱(模仿中国好声音四个导师那样激动与疯狂)。学生会乐得合不拢嘴,会自发鼓掌,拍手叫好。而当初那几个课堂小声议论的男孩子,现在则是课堂最为活跃的学生。也成了学校“明星”人物了。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爱上了音乐课。而我,也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倍感觉欣慰。是呀,“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于“中国好声音”“超女”等都特别的感兴趣。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刚好步入青少年的行列,对于明星、歌星等特别的崇拜。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教师在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适时适度加以引导,紧抓教育契机,如此以来,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激情,而且会提质课堂绩效。本事例中,当老师发现孩子课堂有异时,开始多次暗示,甚至发火,不仅没有改变课堂现状,反而学生讲话频率不断提高。后来的处理中,教师意识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不仅不再批评,反而把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引进课堂,及时调整策略。这样做,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程,反而掀起学生认真学唱平时不爱唱的教材歌曲,甚至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音乐课,这不能不说是一良策。
其实,教有多法,教无定法。只要有益于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十里铺小学)
突然,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我故意清清嗓子以示提醒,杂音果然消失了。可是没二分钟,那议论声还是很不小心地再次进入我的“耳廓”。我一停下声音马上没有,可钢琴声一响,那声音同步“跟进”。如此数次反复。
“干什么?你们在讲什么?”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火气,平时以“绅士”自誉的我大声吼到。教室里马上鸦雀无声,所有的眼光一齐聚焦那个角落:角落中的那几个“肇事者”则个个低下了头,不知所措。
“我们在讲‘中国好声音’。”其中一个稍微胆大一点的女同学小声说到。
“‘中国好声音’有什么好讲的?”还真敢回答,真是胆大到天上去了,我更生气了,音量再次提高。
“我喜欢‘中国好声音’,四个评委会不会转身,这样比赛很刺激。”谁知胆子最小的李薇竟然站了起来说。其它同学竟然点头赞同,有几个甚至也小议论起其中的谁谁最厉害,他们最崇拜谁。
是呀,近段时间“中国好声音”这个栏目正在热播中,此节目不仅吸引了孩子,也吸引着成年人,我家三口就是此栏目的粉丝。每每歌手唱到一半时,那个场面很惊险,当第一个嘉宾评委转向时,现场的观众会特别激动,选手唱得也就会特别带劲。若是四个评委全面转身,选手往往会喜泪满面。想到这儿,我的情绪马上平复下来,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我不能简单处理。对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追星心理和爱比拼特点来激活音乐课呢?我的心不由一动,脸上的表情由僵硬变柔和,同时开始课堂教学思路的调整。
哈哈,有了!我灵机一动,故作神秘的说:“我们把‘中国好声音’请进来好不好?”
“耶——”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的欢呼声马上响起。
“但是——”课堂里又突然鸦雀无声。一双双急切地眼睛望着我,我还未讲什么,有的已开始点头,怕我食言。
“但是什么呀?”一男生迫不及待了,大声嚷嚷,“老师快说,老师快说!”
“肯定是叫我们上课认真听什么的。”另一位大男孩站起来说。
我一看,马上走到这位学生面前,与他握握手,微笑着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反应真快,已符合‘招考’条件,老师为你‘转身’,吸收到我的学员队伍里来。是的,上课认真是我们学习最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好声音’招生的第一条。”
这时全班同学好像都傻了,一个个望着我:老师怎么会说他声音好听呢?太突然了,这是‘好声音’导师在考核吗?
“还有没有更美的声音呢?”我趁机发问,学生们也意会了我的意思,纷纷发言,自己提出了上音乐课的要求。
哇,真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错。我心里暗自高兴。对了,五、六年级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觉得音乐课本中的歌曲不好听,我何不利用此机会转变?想到这儿,我又趁热打铁,笑着对学生说:“我们的歌手必须会唱课本里歌曲。再可以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自己演唱的歌曲要经过考核组审核。”有几个学生又问为什么。
“为什么呢,我的学生你们有知道的吗?”我再次将问题抛给了学生。
发出不和谐声音的角落有一个男生举手了:“老师是怕我们小孩子唱不健康的歌曲!”
哇,太妙了!我冲到他面前给他一个拥抱。课堂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下次老师为你转身,你可以安全晋升一次。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如被导师认为是优秀的学员,还可以与我们的王校长合影,并在学校英雄栏展出。”我大声宣布说。学生们听了,个个兴奋不已。
“现在我们开始学唱歌曲,看谁能赢得我的转身。”我趁机将学生引入课堂。
接下去的课堂,学生十分投入,小嘴一张一合,一手一拍一举,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节课就不知不觉下课了。而孩子似乎意犹未尽,刚出教室就和我交流下节课如何开展好声音竞赛活动。
按孩子的建议,在以后的音乐课中,专辟十分钟好声音学员招收和竞赛时间,同时把‘中国好声音’改为‘龙游好声音’。而每到这个环节,学生们都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按要求先唱当天所学的课本歌曲,再唱自己准备的歌曲。听到唱的好的同学。老师会大喊一声“好”,并且马上转身。与他一起激情歌唱(模仿中国好声音四个导师那样激动与疯狂)。学生会乐得合不拢嘴,会自发鼓掌,拍手叫好。而当初那几个课堂小声议论的男孩子,现在则是课堂最为活跃的学生。也成了学校“明星”人物了。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爱上了音乐课。而我,也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倍感觉欣慰。是呀,“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于“中国好声音”“超女”等都特别的感兴趣。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刚好步入青少年的行列,对于明星、歌星等特别的崇拜。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教师在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适时适度加以引导,紧抓教育契机,如此以来,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激情,而且会提质课堂绩效。本事例中,当老师发现孩子课堂有异时,开始多次暗示,甚至发火,不仅没有改变课堂现状,反而学生讲话频率不断提高。后来的处理中,教师意识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不仅不再批评,反而把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引进课堂,及时调整策略。这样做,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程,反而掀起学生认真学唱平时不爱唱的教材歌曲,甚至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音乐课,这不能不说是一良策。
其实,教有多法,教无定法。只要有益于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十里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