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互相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只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鸿沟,从而使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迎刃而解。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强,人们的交流和接触也空前频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但是学习语言时,不仅要学习语言形式,而且还应包括其文化内容,充分注意相互间文化渗透,否则就无法解释语言。如中国人往往把海燕(petrel)看作值得学习的榜样。殊不知,西文人对海燕并无好感。1976年出版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说:暴风雨中的海燕有“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事或幸灾乐祸的人”之义。可见两种差别有多大。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讲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再如“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用这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可能是:(你管得着吗!)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感谢
英语里的Thankyou,和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但在西文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3、赞美
在赞美问题上,也反映出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漂亮。”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國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没什么特别的。”在这个例子里,这位中国女子的回答可能被人误解。别人也许以为青年妇女的回答是说这位美国妇女鉴赏能力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此外,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除非对方表示不介意,这些情况也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因此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就避免提下列问题,尽管中国人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5、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1、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在学习每篇新材料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这无疑是一种直接,快捷的文化导入策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将中西文化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外活动中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在西方节日来临之际,参加英语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可设计一些网上交友项目,让学生用英语直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增强,人们的交流和接触也空前频繁。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但是学习语言时,不仅要学习语言形式,而且还应包括其文化内容,充分注意相互间文化渗透,否则就无法解释语言。如中国人往往把海燕(petrel)看作值得学习的榜样。殊不知,西文人对海燕并无好感。1976年出版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中说:暴风雨中的海燕有“预示灾难、纠纷、暴力行动即将出现的事或幸灾乐祸的人”之义。可见两种差别有多大。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讲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再如“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用这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可能是:(你管得着吗!)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感谢
英语里的Thankyou,和Please比汉语的“谢谢”和“请”用得更加广泛。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求人帮点小忙,比如借支铅笔,问个路,传个话,叫人来接电话等,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中国人常常不说这些客气话,特别是对亲属和好朋友,更不用这样客气。但在西文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
3、赞美
在赞美问题上,也反映出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衣服。当别人对她说:“这件衣服真漂亮。”这位中国青年妇女很高兴,但有些不好意思,就按中國习惯回答说:“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没什么特别的。”在这个例子里,这位中国女子的回答可能被人误解。别人也许以为青年妇女的回答是说这位美国妇女鉴赏能力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此外,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除非对方表示不介意,这些情况也不宜过问,否则就是失礼。因此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就避免提下列问题,尽管中国人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5、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1、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在学习每篇新材料之前,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知识进行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主旨,并达到扩展这方面知识的目的。这无疑是一种直接,快捷的文化导入策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将中西文化的差异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外活动中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在西方节日来临之际,参加英语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可设计一些网上交友项目,让学生用英语直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要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