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养心之道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对于夏季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其意是,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果,长势旺盛,人们应该晚一些进入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可见,不论哪个季节的养生,顺应天时都十分重要。从五行对应关系来看,夏季应心,因此盛夏时节尤其要注重养心。
  饮食养心
  炎夏时节,清热消暑自然成了重中之重,传统医学素来注重食养,因此,夏季的饮食对于养心十分重要。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的功用,然而心火味苦,也就是说过多摄入苦味之物易使心之阳气过于亢盛,因此不建议夏季过食,当然,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来养肺气。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大蒜、洋葱、韭菜、大葱这些辛味食物对各种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是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省苦增辛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酸味的食物。《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酸味的收敛之性不仅治疗心气涣散不收而且固护肌表,汗为心之液,酸味食物可以防止汗出过多耗伤心气。其次还应该适当地增加咸味食物,《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心火亢盛而急,咸味能软其急,泻其火,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咸味食物能补充汗出丢失的盐分。根据《本草纲目》和《食疗本草》的记载,柠檬、乌梅、酸枣仁、石榴皮、山楂、橙子、猕猴桃、马齿苋等都属于酸性的食物;紫菜、海带、猪脚、蛤蚧、鹿茸、淡菜、海蜇等都是咸味的食物。
  夏季的饮食宜清淡,并且注意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瓜果,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其次,要注意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此外,适宜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尽管夏季不易大肆进补,但也需要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可以选择鱼、瘦肉、蛋、奶类等,这些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
  从容“宁心”
  现代研究发现,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易使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大脑兴奋性过高,引起焦虑,出现烦躁不安、易发怒等不良的情绪状态,这就是心理学家常说的“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症”)。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症状:一是情绪烦躁,动辄发火;二是内心烘热,思维紊乱,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健忘;三是情绪低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此种情况早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四是行为异常,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甚至擦洗鼻子。
  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心火夏旺,心主神明,心气过盛就会扰动心神,故夏日应安宁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万物正处于蓬勃生长的时期,天地之气交合,人体阳气旺盛,调节情志,应保持恬静愉快的心境、宽阔的胸怀、饱满的精神、舒畅的志意,对外界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使人体气机得以宣泄畅达,心神得养。
  起居调摄
  除了精神调摄,努力做到内心恬淡从容,正确地释放情绪之外,还需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故夏季尤应给自己安排一个严格的起睡时间。
  夏季昼长夜短。由于气候炎热,难以入睡,人们往往睡得很迟,通常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眼质量不高。夏季气温高,容易出汗,体力消耗大,人容易感觉疲劳。特别是中午,人体散热量增大,体表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大量地集中于体表,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人就会感到精神不佳,昏昏沉沉。因此,午睡在夏季尤其重要,中医认为,一日之中,午时与心相应,适度的午休有益于养心。
  午睡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但是也应该注意正确的午睡方法。首先应保持午睡环境的安静和清凉,避免直接吹电风扇和空调,注意腹部和胸背部的保暖,以防寒湿之邪在机体毛孔腠理开泄的时候入侵,引发感冒、腹泻等疾病;其次要注意午睡的姿势,不宜俯卧或伏在桌子上午睡,俯卧或伏睡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使机体神经肌肉得不到放松休息,以侧卧或平卧为宜。除此之外,也不应该在吃完午饭后立刻躺卧,这样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午饭吃八分饱为宜,并在午饭后散步片刻再午睡,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
  尽管夏季天气炎热,耗伤气阴,容易令人感到疲乏,但是适度的锻炼,可以使筋骨强健,气血通畅,才能有益健康。《养性延命录?教诫篇》载:“能动能静,所以长生”,“能中和者,必久寿也。”然而由于夏季生长旺盛的阳气作用于人体,使人易出汗,在发汗的过程中,阳气随汗而失,易致机体阳虚,因此夏季的锻炼应注意适当减少活动量,降低体耗。为避免日晒过多,宜在早晨和傍晚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锻炼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也不宜过大。
  夏季气候炎热,周身汗毛孔张开,风邪易入内而引起病患。《摄生消息论》曰:“檐下、过廊、弄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另外,《寿养丛书?四十篇》有“勿当风卧,勿眠中使人挥扇,汗体毛孔开展,风邪易人,犯之使人患风痹不仁,手足不遂,言语謇涩之患。”可见,夏季尤其应注意避免“贼风”的侵扰,不宜直对电扇或靠近空调器散风口纳凉,同时要注意胸背部和腹部的保暖。《老老恒言》曰:“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保护胸腹部和背部,避免直接暴露于外,对于夏季的起居养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屠亦文供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郝瑞福供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SUN健康管理实践俱乐部特聘专家
其他文献
生于1984年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许并不是最先有实名社交网站设想的人,但是他凭借技术和坚持,成为了领先者。Facebook,创立刚7年,尚未上市,市场估值已达500亿美元,超过了雅虎和eBay的市值。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其背后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什么,反映出来的现代公司与资本市场关系可以给予我们哪些启示?    始于哈佛宿舍的创业  2004年1月,哈佛大学上大二的扎克伯
北美传统的调车机车通常装用一台有8个不同的功率挡位和一个空转位、柴油机转速范围为250~900r/min、标定功率为1125~1500kW的EMD12或16缸645E型柴油机。各功率设定值(挡位)按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仍存在显著不足,完成“十二五”规划仍有许多路要走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但中国债券市场长期以来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何推进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备受包括决策层在内的理论和实务界人士关注。    债券市场现状堪忧    债券市场呈现分割状态。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被分割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这种分
公共建筑的设计应遵循其所处的城市街区环境,结合地形因地制宜,规避不利因素,发挥优势条件,圆满地解决功能需求并达到理想的效益.重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努力达成建筑与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可利用能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致使原本就十分有限的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社会发展与资源日益枯竭的矛盾越发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
购物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生活形态,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现今的城市购物中心具有不同于一般商业建筑的复杂结构和多元化,在宏观层面上具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文章利用城市规划
福建土楼至今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建筑,且绝大多数保存完好,说明福建土楼在现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反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本设计尊重土楼文化的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生活、办公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质量过关、实用、可靠之外,还要求美观、节能降耗等,这就催生了新型建材在建筑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