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经有两个月亮

来源 :悦读悦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6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的神话传说中,天上曾有九个太阳,使得大地干旱,最终被后羿射下了八个;新的科学理论中,地球曾有两个月亮,共存数千万年,最终相撞,合二为一。
  近日,科学期刊《自然》刊登了月球起源的新观点,文中指出远古时期地球存在两个月亮,它们发生了低速撞击,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月球。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月球正反两面地貌、矿物分布得明显不同,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艾瑞克·阿斯帕(Erik Asphaug)和瑞士伯恩大学的马丁·彻奇希(Martin· Jutzi)共同提出的。
  
  “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
  关于月球的起源,很多学者认同“撞击说”,即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散落在太空中,最终形成了月球。而最新的观点认为当时的撞击产生了一大一小两个月球,它们的体积比是3∶1,质量比则为25∶1。它们一起围绕地球旋转,却在45亿年前发生了“追尾”事件,融合成现在看到的月球。
  通过计算机数据模拟,艾瑞克认为两个月亮相互靠近的速度约为8000千米/时,这对于天体撞击是个很慢的速度,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岩石融化,而是“如苹果派砸向人脸慢慢化开”。其结果是小月亮消失了,而大月亮体积增加了3%,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畸形月亮”。
  为什么说月亮是“畸形”的呢?因为月球表面极不对称:近地端地势平坦,且富含磷、稀土等元素;而远地端高原山峦密布,据测量,远地端海拔高出平均水平1900米。
  “双月”理论需实地证实
  “双月”理论一经提出,引来很多关注,除了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改良版月球形成说之外,也有质疑之声。网上就有天文爱好者表示怀疑,认为月球不是气态或液态的星球,而是一个内部不存在液态岩浆活动的死亡星球,其实就是一块圆圆的固态大石头,这样的两块大石头相撞,不论冲击力大还是小,都不可能恰到好处地合并成一个圆圆的完整的新月亮。
  作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艾瑞克认为实地验证也很关键,他告诉记者,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9月8日开始新的探月计划,届时会有两个航天器加入月球研究,分析月壳结构并带回月球远端的样本,这些都将为今后验证“双月”理论提供帮助。
  月影重重,可否再现
  作为离地球最近的星体,月球一直备受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关注,也曾产生过“两个月亮”的设想。在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中就有“一旦踏入虚拟世界,天上会出现两个月亮”的情节。而网上更是多次流传“某日,火星离地球很近,将会呈现最明亮的样子,用肉眼来看,它会像月亮那么大,如同天上有两个月亮一样”这样的传闻。不过,两个月亮的奇观并未如期来临。
  为此,天文学家曾多次辟谣,表示地球处于太阳与火星之间时,火星离地球比较近,也是最亮的,但是看起来仍与月亮相差甚远,就像是月亮旁边的小黑点,因此不可能出现“两个月亮”的视觉效果。
其他文献
当初进二中时对寝室生活还是充满好奇的,尤其听说二中的寝室乃是标准的二室一厅。一个学子能坐拥一套二室一厅外带一个双便池的厕所,算是人生一大快事。进去之后才知道,二室一厅倒没开玩笑,只是要16个人一起坐拥。  相处一年半,大家笑过,闹过,吵过,打过,有没有哭过是被窝里的事情,我不知道。现在坐下来想想那帮子兄弟和他们固有的表情,都历历在目。现在换了一帮兄弟,但一样有趣,最大的乐趣是离寝室不远处出现了一个
期刊
2005年7月14日,32岁的江南春按响了纳斯达克股市的开市铃声,当天,他创立的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市值达到8亿美金,他的个人净资产也随即超过20亿元人民币。今年8月底,分众传媒发布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其第二季度营收已经达到1.79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280万美元。  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江南春的赚钱方式看似简单,分众旗下的液晶屏广告遍布了中国近百座城市的
期刊
家庭视频被星探发现  这个16岁的歌手从不握手,而是走上前去代以深深的拥抱。贾斯汀·比伯(Justing bieber)的唱片《我的世界2.0》,2010年3月一推出就登上美国billboard歌曲排行榜首位,并在5周内销售近85万套。他是那么矮,除非你是个未到青春期的女孩,否则你就要弯下腰来向他致意。  比伯带着一脸热情的微笑,第一眼看去,他与当今那些人造青春偶像——布兰妮、贾斯汀·廷布莱克、麦
期刊
我小时候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母亲和父亲,当年在南通新垦农场开荒,那里是一片新垦区,大家住茅棚,喝的是烂泥水,吃的都是食堂大锅菜,条件艰苦可想而知,带着孩子是不可能的。  小时候,母亲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温暖的想象。我很盼望母亲回来,每次母亲回来,我就跟她天生的亲,亲得只要待在一起一天,就会觉得分不开,分开就感觉心里被挖空了一样。那个时候,我大概三四岁。很多人那个时候没有记忆,但是,我有,我有对母亲
期刊
没有峰回路转盘山的气势,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纤巧。从湖北随州约行一小时车程,眼前出现的竟是一片无际大湖,在秋天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显得异常温暖、平静、安详,我的魂魄一下子就被勾去。   “啊!这就是琵琶湖?”从名字上推测,琵琶湖地质公园不该这样浩大。我原以为无非是地质公园中,一个小小的园中人工湖,当地人借此扬名而已。谁知反差会是这样大。  放下行装就问主人,这么大的一个园中湖,何以会叫琵琶湖,是不是
期刊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山人。画家中“山人”名号见过不少,“漫士”却没见过第二人,正好也说明米芾的浪漫、傲慢、漫散和卓尔不群。米芾祖上有功,得以世袭大宋官职。因为曾做过礼部“干部”,礼部有“南宫”别称,所以很多人称他“米南宫”。用官名称呼人的方式,历史上挺普遍,比如杜工部、王参军、董北苑、文待诏,此类等等,严肃地分析,这种现象,就如同现在人退休后还喜欢被称做这局长、那主任相仿,很官本位,很封
期刊
北大教授辜鸿铭在《建党伟业》中的桥段应该有不少人都有印象,这位留着辫子、喜欢纳妾和小脚女人的怪儒、狂儒却是一位学贯中西、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捍卫者。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有一个少男和一个少女。少男十八。少女十六。少男算不得英俊,少女也不怎么漂亮,无非随处可见的孤独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但两人都坚信世上某个地方一定存在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少女和少男。是的,两人相信奇迹,而奇迹果真发生了。  一天两人在街头不期而遇。  “真巧!我一直在寻找你。也许你不相信,你对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少男对少女说。  少女对少男道:“你对我也正是百分之百的男孩。从头到脚
期刊
每天发生的事,称为新闻,新闻中总会有点点滴滴的信息,使人在接触的当下深受感动。这种感动来得快,去得也快。久而久之,印象模糊,我们的生活态度依然故我。  由于教书的缘故,我与同学们在阅读经典时,分享了共同的感动。经典代表民族的传统,由经典而来的感动因而更为深刻持久。关键在于化古为今,设身处地想象文本中的意思。    一,孔子的温情  最初念《论语》是为了升学考试,认为那是八股教条,没有选择余地。后来
期刊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