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复读生。高考一天天逼近,我整天却松松垮垮,百无聊赖,上课听不懂或者干脆不听。去年高考我只考了300分,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整个高中生活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多次发誓要改变,都是坚持一阵子后一切又是老样子。刚复读的时候,我立下誓言,一定努力考400分。开始,自己的精神状态极佳,学习很卖力,不久,发现成绩没有起色。大家也不在乎我,我的心就渐渐地暗淡下来。
我感觉学习上的苦恼与我为人处事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我好炫耀自己,总想找到自己的位置,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的重视和肯定会让我信心百倍,别人的忽视和否定会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于是就靠在班里打闹或讲究穿戴来引人注意,明知道这样不好,却无可奈何。
初二时父亲托关系,老师让我当了班干部。可同学们根本不服我,让我的情绪和成绩一落千丈。我中考失败了,父亲花钱让我进了高中。我想一定要搞好同学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和一些淘气的、好玩的同学交朋友。不久,我的考试成绩到了最后几名。家长的批评让我痛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可是随后的考试我的成绩还是倒数,我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些朋友又嘲笑我。我脆弱的心被击垮了。我放弃了学习,开始混天,生活变得百无聊赖。我努力结交“狐朋狗友”,甚至包括校外的“小混混”,这样在班里似乎有了地位。可是,后来还是感到厌倦空虚,最后我退学了。现在我回到学校,似乎生活没有多大变化,一样让人生厌,在班里没有几个朋友。我有一种看不起他们的感觉,因为他们个个家里都很穷。可似乎他们又看不起我,因为我在班上倒数第一。
我的叙述没有逻辑性,不知您能否看出我痛苦的根源?我希望得到您彻底地分析而不是安慰,告诉我怎样才能有勇气面对困难。一颗迷茫的心渴望着您的指点。
迷茫的男孩 林双丰
林双丰同学:
你好!读了你长长的来信,马老师非常理解你的迷茫。因为马老师初读来信都感到迷茫:这个男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什么帮助?这不是由于你的叙述没有逻辑性,而是你的心很乱。反复研究,我终于可以看清你迷茫背后的症结所在。
这个症结是什么呢?是学习的困扰,是考试成绩的倒数。学生是干什么的?是学习的。正如军人打了败仗,农民没了收成,商人赔了老本,眼看高考了,让一个学生面对成绩倒数第一,怎不心烦意乱,怎不心陷迷茫?迷茫中很容易百无聊赖。你不满意这样的心态,你想改变自己。于是你屡次发誓,希望靠短暂的努力就有很大成功。这自然有好的一面,说明你有自救的意识和行动。但是任何成功都需要很多的努力,任何收获都需要洒下漫长的一路汗水,学习也一样,不可能在短期出现奇迹。你高考的300分,是你几年放松的结果。怎么可能几天时间就完全补偿回来?于是,你感到再次受到了打击。对学习你想放弃又不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样的学习上的苦恼呢?
很高兴你“希望得到我彻底地分析而不是安慰”,下面马老师就要实话直说了,相信你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心。
你说在意同学关系,喜欢自我炫耀,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及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年轻人难免遇到的,都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这都不是问题,都不是导致你今天这样的根本原因。但是,你为什么特别强调同学关系等因素对你的影响呢?是你潜意识里的自我心理防卫——我学习不好是因为外因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归因于外,好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但这并不管用,于是,你的心还是迷茫。
那么,导致你的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性格。导致你今天这样的结果的性格是什么?是你最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缺乏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的一种意志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御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容易而感兴趣的任务,而且也能以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精力投身于困难重重、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古今中外成就大业有所作为的人,都表现出高度的坚持性。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经28年,徐霞客33年风餐露宿广游全国才有《徐霞客游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构思到完稿用了40年,马克思也花了40年时间才写出科学巨著《资本论》……没有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哪会有他们的成就?数学家张广厚的切身体验是:“科学的成就是毅力加耐性。”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则说:“告诉你使我到达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就是这样,任何人要想作出点成绩,都离不开坚持性,都必须靠坚持精神。要取得学业的进步和成功,当然也是如此。不想持之以恒,还好高骛远,想靠几天的劲头就让成绩由倒数变成正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说到这里,你也许问,还有两个月就高考,我没希望了?不。现在你一样有希望,只是希望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就是说,只要你从现在起持之以恒,两个月的时间里,你还可以做很多事,还可以学很多知识,还可以有很多收获。
现在你该怎么做?对策是:学会运用心理除法,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有些同学不会把学习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个学期开始了,给自己定的目标倒是够远大的。而后,经常是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发愁,总想着一下子实现大目标,却又不可能,于是,白白地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还有的同学目标定得挺大,可就是不肯做好眼前一件一件的极小的事,比如,弄懂一道习题,记好一个英语单词,学会一个成语。这些事情虽小,可远大目标正是靠它们累积起来的。而这些小目标又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什么不尽力达到小目标而空为大目标发愁呢?看来,有些心理负担是自己制造的。人生的成败,常常在于能否做好应该做的一件件小事。学业的成败不也是如此吗?何必为大目标徒增心理压力?所以,越是到了最后的总复习阶段,越是需要这样学会运用好“心理除法”,关注一个个的小目标。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越能给你信心和力量,越没有心理压力,就越能轻装前进,一步步走向你的大目标。
只要从现在持之以恒,必有收获,今年能比去年考得好。更重要的是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让你收获多多。当我们要说再见的时候,马老师知道你的心已经走出了迷茫,走向了希望。
马志国
您好!我是一名复读生。高考一天天逼近,我整天却松松垮垮,百无聊赖,上课听不懂或者干脆不听。去年高考我只考了300分,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整个高中生活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多次发誓要改变,都是坚持一阵子后一切又是老样子。刚复读的时候,我立下誓言,一定努力考400分。开始,自己的精神状态极佳,学习很卖力,不久,发现成绩没有起色。大家也不在乎我,我的心就渐渐地暗淡下来。
我感觉学习上的苦恼与我为人处事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我好炫耀自己,总想找到自己的位置,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别人的重视和肯定会让我信心百倍,别人的忽视和否定会让我一下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于是就靠在班里打闹或讲究穿戴来引人注意,明知道这样不好,却无可奈何。
初二时父亲托关系,老师让我当了班干部。可同学们根本不服我,让我的情绪和成绩一落千丈。我中考失败了,父亲花钱让我进了高中。我想一定要搞好同学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和一些淘气的、好玩的同学交朋友。不久,我的考试成绩到了最后几名。家长的批评让我痛下决心,要认真学习。可是随后的考试我的成绩还是倒数,我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那些朋友又嘲笑我。我脆弱的心被击垮了。我放弃了学习,开始混天,生活变得百无聊赖。我努力结交“狐朋狗友”,甚至包括校外的“小混混”,这样在班里似乎有了地位。可是,后来还是感到厌倦空虚,最后我退学了。现在我回到学校,似乎生活没有多大变化,一样让人生厌,在班里没有几个朋友。我有一种看不起他们的感觉,因为他们个个家里都很穷。可似乎他们又看不起我,因为我在班上倒数第一。
我的叙述没有逻辑性,不知您能否看出我痛苦的根源?我希望得到您彻底地分析而不是安慰,告诉我怎样才能有勇气面对困难。一颗迷茫的心渴望着您的指点。
迷茫的男孩 林双丰
林双丰同学:
你好!读了你长长的来信,马老师非常理解你的迷茫。因为马老师初读来信都感到迷茫:这个男孩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什么帮助?这不是由于你的叙述没有逻辑性,而是你的心很乱。反复研究,我终于可以看清你迷茫背后的症结所在。
这个症结是什么呢?是学习的困扰,是考试成绩的倒数。学生是干什么的?是学习的。正如军人打了败仗,农民没了收成,商人赔了老本,眼看高考了,让一个学生面对成绩倒数第一,怎不心烦意乱,怎不心陷迷茫?迷茫中很容易百无聊赖。你不满意这样的心态,你想改变自己。于是你屡次发誓,希望靠短暂的努力就有很大成功。这自然有好的一面,说明你有自救的意识和行动。但是任何成功都需要很多的努力,任何收获都需要洒下漫长的一路汗水,学习也一样,不可能在短期出现奇迹。你高考的300分,是你几年放松的结果。怎么可能几天时间就完全补偿回来?于是,你感到再次受到了打击。对学习你想放弃又不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你有这样的学习上的苦恼呢?
很高兴你“希望得到我彻底地分析而不是安慰”,下面马老师就要实话直说了,相信你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心。
你说在意同学关系,喜欢自我炫耀,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及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都是年轻人难免遇到的,都是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这都不是问题,都不是导致你今天这样的根本原因。但是,你为什么特别强调同学关系等因素对你的影响呢?是你潜意识里的自我心理防卫——我学习不好是因为外因的干扰和影响。这样归因于外,好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但这并不管用,于是,你的心还是迷茫。
那么,导致你的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性格。导致你今天这样的结果的性格是什么?是你最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缺乏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的一种意志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御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容易而感兴趣的任务,而且也能以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精力投身于困难重重、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古今中外成就大业有所作为的人,都表现出高度的坚持性。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经28年,徐霞客33年风餐露宿广游全国才有《徐霞客游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构思到完稿用了40年,马克思也花了40年时间才写出科学巨著《资本论》……没有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哪会有他们的成就?数学家张广厚的切身体验是:“科学的成就是毅力加耐性。”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则说:“告诉你使我到达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就是这样,任何人要想作出点成绩,都离不开坚持性,都必须靠坚持精神。要取得学业的进步和成功,当然也是如此。不想持之以恒,还好高骛远,想靠几天的劲头就让成绩由倒数变成正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
说到这里,你也许问,还有两个月就高考,我没希望了?不。现在你一样有希望,只是希望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就是说,只要你从现在起持之以恒,两个月的时间里,你还可以做很多事,还可以学很多知识,还可以有很多收获。
现在你该怎么做?对策是:学会运用心理除法,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
有些同学不会把学习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个学期开始了,给自己定的目标倒是够远大的。而后,经常是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发愁,总想着一下子实现大目标,却又不可能,于是,白白地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还有的同学目标定得挺大,可就是不肯做好眼前一件一件的极小的事,比如,弄懂一道习题,记好一个英语单词,学会一个成语。这些事情虽小,可远大目标正是靠它们累积起来的。而这些小目标又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什么不尽力达到小目标而空为大目标发愁呢?看来,有些心理负担是自己制造的。人生的成败,常常在于能否做好应该做的一件件小事。学业的成败不也是如此吗?何必为大目标徒增心理压力?所以,越是到了最后的总复习阶段,越是需要这样学会运用好“心理除法”,关注一个个的小目标。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越能给你信心和力量,越没有心理压力,就越能轻装前进,一步步走向你的大目标。
只要从现在持之以恒,必有收获,今年能比去年考得好。更重要的是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会让你收获多多。当我们要说再见的时候,马老师知道你的心已经走出了迷茫,走向了希望。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