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江苏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创新型城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实证研究;发展体系;创新工程;评价体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低碳化、智慧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是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无锡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创新要求,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等(如图1所示)。
一、 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
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明确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发展中心。在明确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体系,主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
1. 总体目标。国家创新型城市要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城市,引领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是整个省市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其发展定位应该是全国一流的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搭建良好的科研转化平台,建设成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型城市。无锡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城市,把无锡建设成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幸福和谐的创新型城市符合无锡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自身优势,率先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带领周边城市进行创新发展。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应发展成为江苏省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实现从“苏州制造”演变成“苏州创造”,并逐步形成新型产业群,发展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中心,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成为旅游文化名城。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不断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创新型城市在开放的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竞争,要从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
2. 创新型城市发展体系。
(1)实施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大,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转变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定要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强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
(2)培育创新主体。必须强化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要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需求主体、科技研发的投入主体、创新发展的活动主体和成果转化的应用主体。
(3)集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主要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制度创新快速集聚和高效利用,特别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走创新国际化道路,最大程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4)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环境,重点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创新型城市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积极营造围绕创新、推动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健全全省信用服务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营造服务创新的金融环境。建立起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为主导、银行和担保为支撑、产权交易所为交易和退出平台的一整套创新金融体系,为城市创新创造优越的“土壤环境”。
二、 创新工程
1. 经济发展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首要的任务是经济发展的创新,重点是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持续创新。
(1)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应重点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此外,企业创新要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措施有:吸引海外及本土科技人员创业,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形成领军人才培养链;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政府促进创办科技企业的政策,如制订优惠政策刺激科技型小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需求;强化科技产业化,要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对接,促进研发技术工程化,实现技术产业化;同时政府要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包括投资、政策、环境等各方面的服务。
(2)产业创新。创新型城市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产业创新可以从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方面考虑。第一,培育新兴产业要突出重点领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攻克核心技术,增强新兴产业竞争力;要加大产业集群培育,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要扩大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实施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工程,发现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积极推进产品应用。第二,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重点产业智能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进支柱产业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为主过渡。第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优势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软件与服务外包、旅游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升生产性服务水平;加快商品市场、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实证研究;发展体系;创新工程;评价体系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伴随着低碳化、智慧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是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和无锡3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进行调研分析,结合江苏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创新要求,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等(如图1所示)。
一、 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
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明确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发展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创新型区域发展中心。在明确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体系,主要是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
1. 总体目标。国家创新型城市要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城市,引领一个地区的创新发展。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是整个省市及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其发展定位应该是全国一流的创新中心,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搭建良好的科研转化平台,建设成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型城市。无锡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城市,把无锡建设成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幸福和谐的创新型城市符合无锡发展的内在要求。并结合自身优势,率先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带领周边城市进行创新发展。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苏州应发展成为江苏省经济圈的核心城市,实现从“苏州制造”演变成“苏州创造”,并逐步形成新型产业群,发展成为新型产业的集聚中心,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成为旅游文化名城。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不断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核心。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同时创新型城市在开放的市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竞争,要从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
2. 创新型城市发展体系。
(1)实施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明显加大,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转变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势。建设创新型城市一定要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强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
(2)培育创新主体。必须强化企业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要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需求主体、科技研发的投入主体、创新发展的活动主体和成果转化的应用主体。
(3)集聚创新资源。创新资源主要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通过制度创新快速集聚和高效利用,特别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走创新国际化道路,最大程度地吸纳和利用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4)营造创新环境。构建创新环境,重点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创新型城市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积极营造围绕创新、推动创新的政策环境。完善股权、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健全全省信用服务体系,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探索营造服务创新的金融环境。建立起以政府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为主导、银行和担保为支撑、产权交易所为交易和退出平台的一整套创新金融体系,为城市创新创造优越的“土壤环境”。
二、 创新工程
1. 经济发展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首要的任务是经济发展的创新,重点是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持续创新。
(1)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应重点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培育创新型企业家,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此外,企业创新要大力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主要措施有:吸引海外及本土科技人员创业,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形成领军人才培养链;创办科技型企业,实施政府促进创办科技企业的政策,如制订优惠政策刺激科技型小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需求;强化科技产业化,要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对接,促进研发技术工程化,实现技术产业化;同时政府要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包括投资、政策、环境等各方面的服务。
(2)产业创新。创新型城市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产业创新可以从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方面考虑。第一,培育新兴产业要突出重点领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攻克核心技术,增强新兴产业竞争力;要加大产业集群培育,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要扩大市场需求,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通过实施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工程,发现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积极推进产品应用。第二,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重点产业智能信息化改造,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推进支柱产业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向高端化和精细化发展;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为主过渡。第三,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打造优势服务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软件与服务外包、旅游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升生产性服务水平;加快商品市场、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升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