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望地上颜色与天空的距离,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近一些!
尽管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信誓旦旦地宣称:“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象征简约为美),令我一度恋慕极简主义黑白光影所呈现的自我独白与余韵的想象空间,但我总是赫然想起小时候常听坊间电台卖药广播谆谆告诫“人生应该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这句俗谚,因而每每无法自拔地更加迷醉于那些极尽色彩绚烂瑰丽、波光粼粼宛如银钩铁画的字符线条,仿佛径自带你通往一个孩子眼中童话般的梦幻世界。
特别是在某些传统古典文字语言当中,其指涉颜色命名之典雅而绝美,像绀碧、瑠璃、青磁、桔梗、露草、若竹、蔷薇、珊瑚、菖蒲、琥珀、焦茶、亚麻、薄墨、海松、孔雀石绿等,不禁让人萌生一股如诗意般的情境,以及芬芳的气味。
环顾近代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我最私心偏爱的几位“老派”设计家几乎毫不例外都是有着一身高超的手绘技艺,同时擅长将各种颜色“玩”到出神入化、喜好异质图像混搭的“色彩魔术师”,包括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于台湾出版界、晚年自嘲为“好色之徒”(意味喜好“把玩颜色”)的图案(装饰)画家廖未林(1922-2011),以及九十年代风靡巴黎时尚界、素有“调色大师”美誉的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Christian Lacroix,是在台北松江路的信鸽法国书店,那是法国袖珍书出版社(Le Livre de Poche)于2011年圣诞节推出的、由Christian Lacroix跨刀绘制封面插图的经典文学口袋书(文库版)。此一书系共编选了九部小说,分别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简·奥斯汀的《爱玛》、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莫泊桑的《人生在世》、费兹杰罗的《夜未央》、拉斐特夫人的《克利夫斯公主》、薇塔·萨克维尔(Vita Sackville-West)的《激情耗尽》、刘易斯·卡洛尔的《艾丽斯梦游仙境》以及梅里美的《卡门》。
翻览书页,但观其装帧之华美,极尽超现实想象之浪漫,标题字体则为轻盈的手书线条,正所谓“书衣缤纷,时装如戏”,透过Christian Lacroix灵光闪现的画笔,那些衣装华贵绚烂的封面女子均有着神话般的花影光泽,似乎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隐隐听见柔滑布料的娑沙声,与精细的花边呼吸,像松糕的味道,抑或文学的气味?引领你穿梭于现实和幻想之间,屡屡令人沉醉其中,恍如亲临了一场假面舞会的盛宴、一场华丽的游园惊梦。
我尤其喜欢Christian Lacroix流传的一句话:“让旧事物无休止地复兴”,他声称做服装设计乃是为了“寻找那些逝去的时光”,据说这也是他的设计秘诀。其作品向以华丽见称,常见充满缤纷的桃红、艳丽的橙黄与浓郁的紫,且钟爱使用绸缎、丝绒等布料,而像这样瑰丽明艳的色感,毋宁大多源自于他对故乡的记忆。
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出生在法国南部边城、比邻地中海的阿尔斯(Arles),该地自古便有多个民族融居,山色瑰丽、风景宜人。Christian Lacroix从小即常流连于吉普赛人与西班牙人驻足的蔚蓝海岸,并且热爱观看斗牛、歌剧以及戏剧演出。童年时,曾经从祖母家的阁楼里找到一份创刊于十九世纪末(1860年)的老杂志《La mode illustree》(插画时尚),该套杂志内容汇集了许多古老的女装礼服石印版画、手绘插图(他曾坦言忘不了书中所刊载的一件鲑鱼粉色礼服与偏巧克力的紫色摩洛哥蛋糕裙),让他对早期的服装设计有了初步的美学启蒙。高中毕业(1969)进入蒙彼利埃大学(Montpellier)修习艺术史课程,并以“十七世纪绘画中的服装”作为论文题材。二十二岁那年(1973)他前往巴黎,旋即在索邦大学(La Sorbonne)研究十八世纪法国油画人物穿的衣裳,接着到罗浮宫学校(Ecole du Louvre)念博物馆学,自许有朝一日能成为博物馆馆长与策展人。
随之,就在Christian Lacroix如愿通过博物馆策展人资格考试后,他与未来的太太法兰索娃丝(Fran?oise)邂逅,且受她鼓励而逐渐转往时装界发展。于是乎,经友人介绍,三十七岁的Lacroix进入知名品牌公司爱马仕(Hermès)工作,自此开启了他的时装设计生涯。1981年又在巴黎老牌时装尚巴度(Jean Patou)担纲设计师,1987年创立个人品牌,出售高级订制服装。由于师出名门,又拥有厚实的艺术功底,因此除了活跃于本业之外,Christian Lacroix更不断积极地投入各种跨界设计,举凡服装饰品、瓷器餐盘、家具灯饰、香水、磁砖、壁纸、笔记本、书籍装帧,甚至包括法国高速铁路TGV的车厢装潢、法国航空公司的制服、巴黎玛黑区小磨坊旅馆(Hotel du Petit Moulin)的室内设计等,皆由Christian Lacroix一手包办,简直是将“做设计”玩上了瘾!同时他还是一位古董衣的狂热收藏者。
在最走红的那几年间,Christian Lacroix可以说是法国(时尚)设计文化的代名词(他在2002年获颁法国骑士勋章)。
2005年,Lacroix为法国拉鲁斯出版社(Larousse)绘制了一款法文图说辞典《Le Petit Larousse illustré》(百年纪念版)绘本,无论封面设计还是内页插图,其色彩和风格都一如他的高级时装,极致艳丽、华美。然而,大约自九十年代中期以降,Lacroix的公司开始面临亏损,除了当时吹起“极简风潮”,也因为Lacroix在商业竞争之下,掌握不住品牌的方向,致使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成了压垮Christian Lacroix的最后一根稻草,于翌年(2009)向法院诉请破产。事业遭受重挫的他,破产后依然积极做了不少突破性的设计,诸如精品旅馆室内装潢、翻新老牌Elsa Schiaparelli等作品。2013年,他又推出了一套两款结合立体书与笔记本的《Voyage》(旅游)精品书系,书页里俯拾皆是如宫廷般瑰丽的印刷图案,充满了戏剧性与神秘感的纸上场景,好似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潜意识的交错,从南法到西班牙,从罗马到墨西哥,仿佛Christian Lacroix的调色盘里早已容纳了整个世界的幻想地图。
尽管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信誓旦旦地宣称:“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象征简约为美),令我一度恋慕极简主义黑白光影所呈现的自我独白与余韵的想象空间,但我总是赫然想起小时候常听坊间电台卖药广播谆谆告诫“人生应该是彩色的,而不是黑白的”这句俗谚,因而每每无法自拔地更加迷醉于那些极尽色彩绚烂瑰丽、波光粼粼宛如银钩铁画的字符线条,仿佛径自带你通往一个孩子眼中童话般的梦幻世界。
特别是在某些传统古典文字语言当中,其指涉颜色命名之典雅而绝美,像绀碧、瑠璃、青磁、桔梗、露草、若竹、蔷薇、珊瑚、菖蒲、琥珀、焦茶、亚麻、薄墨、海松、孔雀石绿等,不禁让人萌生一股如诗意般的情境,以及芬芳的气味。
环顾近代书籍装帧艺术史上,我最私心偏爱的几位“老派”设计家几乎毫不例外都是有着一身高超的手绘技艺,同时擅长将各种颜色“玩”到出神入化、喜好异质图像混搭的“色彩魔术师”,包括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于台湾出版界、晚年自嘲为“好色之徒”(意味喜好“把玩颜色”)的图案(装饰)画家廖未林(1922-2011),以及九十年代风靡巴黎时尚界、素有“调色大师”美誉的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Christian Lacroix,是在台北松江路的信鸽法国书店,那是法国袖珍书出版社(Le Livre de Poche)于2011年圣诞节推出的、由Christian Lacroix跨刀绘制封面插图的经典文学口袋书(文库版)。此一书系共编选了九部小说,分别是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简·奥斯汀的《爱玛》、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莫泊桑的《人生在世》、费兹杰罗的《夜未央》、拉斐特夫人的《克利夫斯公主》、薇塔·萨克维尔(Vita Sackville-West)的《激情耗尽》、刘易斯·卡洛尔的《艾丽斯梦游仙境》以及梅里美的《卡门》。
翻览书页,但观其装帧之华美,极尽超现实想象之浪漫,标题字体则为轻盈的手书线条,正所谓“书衣缤纷,时装如戏”,透过Christian Lacroix灵光闪现的画笔,那些衣装华贵绚烂的封面女子均有着神话般的花影光泽,似乎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隐隐听见柔滑布料的娑沙声,与精细的花边呼吸,像松糕的味道,抑或文学的气味?引领你穿梭于现实和幻想之间,屡屡令人沉醉其中,恍如亲临了一场假面舞会的盛宴、一场华丽的游园惊梦。
我尤其喜欢Christian Lacroix流传的一句话:“让旧事物无休止地复兴”,他声称做服装设计乃是为了“寻找那些逝去的时光”,据说这也是他的设计秘诀。其作品向以华丽见称,常见充满缤纷的桃红、艳丽的橙黄与浓郁的紫,且钟爱使用绸缎、丝绒等布料,而像这样瑰丽明艳的色感,毋宁大多源自于他对故乡的记忆。
Christian Lacroix 1951年出生在法国南部边城、比邻地中海的阿尔斯(Arles),该地自古便有多个民族融居,山色瑰丽、风景宜人。Christian Lacroix从小即常流连于吉普赛人与西班牙人驻足的蔚蓝海岸,并且热爱观看斗牛、歌剧以及戏剧演出。童年时,曾经从祖母家的阁楼里找到一份创刊于十九世纪末(1860年)的老杂志《La mode illustree》(插画时尚),该套杂志内容汇集了许多古老的女装礼服石印版画、手绘插图(他曾坦言忘不了书中所刊载的一件鲑鱼粉色礼服与偏巧克力的紫色摩洛哥蛋糕裙),让他对早期的服装设计有了初步的美学启蒙。高中毕业(1969)进入蒙彼利埃大学(Montpellier)修习艺术史课程,并以“十七世纪绘画中的服装”作为论文题材。二十二岁那年(1973)他前往巴黎,旋即在索邦大学(La Sorbonne)研究十八世纪法国油画人物穿的衣裳,接着到罗浮宫学校(Ecole du Louvre)念博物馆学,自许有朝一日能成为博物馆馆长与策展人。
随之,就在Christian Lacroix如愿通过博物馆策展人资格考试后,他与未来的太太法兰索娃丝(Fran?oise)邂逅,且受她鼓励而逐渐转往时装界发展。于是乎,经友人介绍,三十七岁的Lacroix进入知名品牌公司爱马仕(Hermès)工作,自此开启了他的时装设计生涯。1981年又在巴黎老牌时装尚巴度(Jean Patou)担纲设计师,1987年创立个人品牌,出售高级订制服装。由于师出名门,又拥有厚实的艺术功底,因此除了活跃于本业之外,Christian Lacroix更不断积极地投入各种跨界设计,举凡服装饰品、瓷器餐盘、家具灯饰、香水、磁砖、壁纸、笔记本、书籍装帧,甚至包括法国高速铁路TGV的车厢装潢、法国航空公司的制服、巴黎玛黑区小磨坊旅馆(Hotel du Petit Moulin)的室内设计等,皆由Christian Lacroix一手包办,简直是将“做设计”玩上了瘾!同时他还是一位古董衣的狂热收藏者。
在最走红的那几年间,Christian Lacroix可以说是法国(时尚)设计文化的代名词(他在2002年获颁法国骑士勋章)。
2005年,Lacroix为法国拉鲁斯出版社(Larousse)绘制了一款法文图说辞典《Le Petit Larousse illustré》(百年纪念版)绘本,无论封面设计还是内页插图,其色彩和风格都一如他的高级时装,极致艳丽、华美。然而,大约自九十年代中期以降,Lacroix的公司开始面临亏损,除了当时吹起“极简风潮”,也因为Lacroix在商业竞争之下,掌握不住品牌的方向,致使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成了压垮Christian Lacroix的最后一根稻草,于翌年(2009)向法院诉请破产。事业遭受重挫的他,破产后依然积极做了不少突破性的设计,诸如精品旅馆室内装潢、翻新老牌Elsa Schiaparelli等作品。2013年,他又推出了一套两款结合立体书与笔记本的《Voyage》(旅游)精品书系,书页里俯拾皆是如宫廷般瑰丽的印刷图案,充满了戏剧性与神秘感的纸上场景,好似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潜意识的交错,从南法到西班牙,从罗马到墨西哥,仿佛Christian Lacroix的调色盘里早已容纳了整个世界的幻想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