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渝北区白云山上,有一座刚完工的傣族风格的小竹楼,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静静地站在楼前。
老人名叫李洪福,退休前是重庆图书馆馆长。只因爱妻的一句话,这位已经74岁高龄的老人费尽心思,用200余根竹子,亲手搭建起这座小竹楼。
而今竹楼已经完工,妻子却看不到了。
3天的美好时光,胜过平淡30年
李洪福出生在北碚区太平乡(原属于四川省江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16岁的李洪福担任江北二中(现渝北中学)学生会主席,认识了能歌善舞的学生会文体部部长肖远霞。李洪福的朴实、勤劳打动了肖远霞,而肖远霞的自信也给李洪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53年,李洪福在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1954年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俄文,1955年被送到苏联哈尔科夫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留学。肖远霞当时则在重庆大学深造。两人开始鸿雁传书。李洪福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封国际信件的邮费是5角4分,为此,肖远霞常常饿肚子。李洪福有些不忍,让她少写几封信,可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精神食粮比物质食粮更重要。”
1958年,品学兼优的肖远霞被打成“右派”,分配到云南昆明第二机床厂工作。她将此事写信告诉了仍在苏联学习的李洪福。在信中,她说:“你忘了我吧。”但,李洪福知道,忘记一件事容易,要忘记一段感情,忘记曾经的恋人,好难好难。
1960年7月,学成归国的李洪福回到北京,被分配到第八机械工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担任水稻拔秧机和插秧机研究课题负责人后,他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探亲假,便迫不及待地回到重庆,向父母表达了准备和肖远霞结婚的意愿。父母强烈反对:“和‘右派’结婚是一件多么冒险的事情!你刚从外国留学回来,大好前途不能因此葬送!如果你们结合,你们的子女就是‘黑五类’。政审过不了关,成绩再好也上不了大学,身体再棒也参不了军!”李洪福清楚,父母反对是为了他好,但他坚持自己的选择:“我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除了她,没有谁能够与我共度一生!”
当时从重庆去昆明,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一路上要换好几样交通工具,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李洪福去昆明和恋人相聚的决心。
1960年10月1日,李洪福和肖远霞在昆明登记结婚。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亲戚和朋友前来祝贺,但他们很幸福。在肖远霞的3天婚假时间里,两人在云南四处游览——滇池、大观楼、石林、黑龙潭,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共唱“滇池圆舞曲”,一起吃云南名小吃“饵块”、“过桥米线”和“红薯饭”……
“这3天的美好时光,胜过平平淡淡30年。它简直就是一部百万字的经典,我一辈子都读不完。”说起当时的情景,李洪福仍有些激动,“因为‘右派’不能进京,而按当时国家出台的‘留苏毕业生要集中使用’的规定,我也不能去昆明,所以婚后3天,我们俩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风雨中,他们的心贴得更近
1962年9月,李洪福作为专家组成员,被单位派遣到江西省南昌市,协助创建农业机械部南方水稻机械研究所,具体负责筹建科技情报研究室。爱妻肖远霞也于当年10月调到南昌。夫妻俩终于生活在一起,有了真正的家,并于1963年、1966年先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可宁静幸福的生活很快再次面临考验。“文化大革命”期间,肖远霞因为是老“右派”,再次被揪出来批斗。李洪福则因为曾留学苏联,被诬陷为“苏修特务”。1969年,两人被下放到江西农村。
从此,两个知识分子和当地的农民一样,耕地、种田、养猪、喂鸡、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生活条件很艰苦,屋顶长期漏水,下雨时,两个人只好撑着雨伞睡觉。
在农村的日子艰苦但甜蜜。1971年,他们家又添了一个女儿。
1973年,两人回到南方水稻机械研究所。至此,历经磨难的他们,才开始步入生活正轨。在妻子的全心照顾下,李洪福先后担任江西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84年,李洪福被调入江西大学,任图书情报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1989年,他被评为研究馆员,被聘为江西大学教授,同年3月,调任重庆图书馆馆长。夫妻俩终于回到故乡重庆。
在李洪福家里,每个房间都挂满了肖远霞在不同时代拍摄的照片。李洪福说,在他眼里,妻子是最优秀、最漂亮的女人。
1994年,李洪福退休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爱妻身上。他为爱妻做饭,因为他舍不得她再受烟熏火燎;他陪着她四处旅游,为她拍了很多漂亮的相片;他陪着她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上老年大学、唱歌跳舞、四处参观学习、步行爬山……他们还坚持每天手牵手地走1万步路健身。
“孩子们的发展都不错,不需要我们操心。”说起儿女们,老人笑了。大儿子是个厂长,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在重庆安了家,过上了一家三口安稳幸福的日子;小儿子是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双料博士,现在在加拿大定居;女儿、女婿都是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生(女儿现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广州也工作得很不错。
但安享晚年的李洪福夫妇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寻找自己最后的归宿。
经过反复商量,夫妻俩决定把遗体无偿捐献给重庆市红十字会,供医疗教学、科研单位作医学解剖,同时捐献眼角膜。夫妻俩说服了子女,办理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手续。2002年5月8日,解放碑广场,李洪福老人在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仪式上郑重宣布:“我和老伴肖远霞死后将无偿捐赠器官、遗体!”他说,“捐献器官和遗体,这实际上是让生命延续,这是我们老两口的心愿。”
在人生的尽头也要微笑
2006年3月6日,李洪福像往常一样,陪着老伴在枇杷山公园唱歌跳舞。肖远霞老人的胃突然疼得厉害,于是两人到附近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切片检查结果为胃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印戒细胞癌,已是中晚期。
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远在加拿大和广州的子女迅速赶回重庆。2006年4月26日早上8点,肖远霞老人被送进中山医院手术室。下午4点,听到主刀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后,一直守在手术室门外的李洪福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前一直是她在照顾我,我欠她的实在太多。她不能这么早就走了,我还有很多事没为她做。”
今年1月,肖远霞旧病复发,身体迅速消瘦。李洪福每天为老伴熬一小碗粥,一口一口地喂她:“再吃不下也得吃啊,胃里没有东西怎么行?”
儿女们闻讯,纷纷买好机票,要回家看望,却被肖远霞坚决拒绝。电话里,在加拿大的儿子哭着求她:“妈,让我回来看看你吧。”肖远霞说:“好好上班,否则,你回来我也不见你。”事后,肖远霞哭着对老伴说,她不想让儿女看见自己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希望他们心目中的母亲,永远漂亮。
3月初,肖远霞的病情再次加重。望着疲惫不堪的老伴,她要求放弃治疗,并在老伴的陪伴下,住进了渝北区白云山上妹妹家的土房。曾在云南工作多年的肖远霞在一次闲聊中说,她特别喜欢傣族的小竹楼。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李洪福就向老乡借来工具,砍下老伴妹妹家的200余根竹子,开始搭建小竹楼。因白天要陪妻子,给妻子熬药煮粥,李洪福每天只有趁妻子睡着时才工作。
“别给孩子们讲我现在的样子,洪福,谢谢你一直陪着我。”4月8日下午5点42分,肖远霞艰难地对李洪福展开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笑脸——她不知道,她梦中的小竹楼,已指日可待。
李洪福静静地拨通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这是妻子的心愿。但在送走爱妻的遗体前,他要再为她做一件事。他知道,爱美的妻子一定不喜欢普通的寿衣,一是不好看,二是质量不好,穿在身上也不舒服。他为爱妻穿上她最喜欢的衣服:纯白色中式丝绸衣服,白色舞鞋,再搭配上从国外带回来的围巾和头巾。临走前,妻子也是最美的。
一小时后,肖远霞的遗体被送走,李洪福才发现,相识、相知、相濡以沫57年的妻子,连张遗照都没留下。他便搬出上万张妻子和亲友的照片,要为亡妻做一本特殊的影集。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两人的欢乐时光,李洪福一边整理,一边流泪,常常哭得无法继续。一个月下来,照片终于整理完毕,但李洪福的眼睛早已肿得不成样子。他联系了一家影楼,将照片编辑成5本小册子,分别名为“丽人”、“贤妻”、“良母”、“智婆”、“挚友”,重现了肖远霞的人生历程。李洪福将这套特殊的影集取名为“微笑人生”,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妻子美丽的微笑常留亲人心中。
除了翻看影集,李洪福老人现在经常静静地站在那座小竹楼前。多少次,他梦见妻子站在他亲手搭建的竹楼前,对着他微笑。
老人名叫李洪福,退休前是重庆图书馆馆长。只因爱妻的一句话,这位已经74岁高龄的老人费尽心思,用200余根竹子,亲手搭建起这座小竹楼。
而今竹楼已经完工,妻子却看不到了。
3天的美好时光,胜过平淡30年
李洪福出生在北碚区太平乡(原属于四川省江北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16岁的李洪福担任江北二中(现渝北中学)学生会主席,认识了能歌善舞的学生会文体部部长肖远霞。李洪福的朴实、勤劳打动了肖远霞,而肖远霞的自信也给李洪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1953年,李洪福在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被选拔为留苏预备生,1954年到北京外语学院学俄文,1955年被送到苏联哈尔科夫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学院留学。肖远霞当时则在重庆大学深造。两人开始鸿雁传书。李洪福还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封国际信件的邮费是5角4分,为此,肖远霞常常饿肚子。李洪福有些不忍,让她少写几封信,可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精神食粮比物质食粮更重要。”
1958年,品学兼优的肖远霞被打成“右派”,分配到云南昆明第二机床厂工作。她将此事写信告诉了仍在苏联学习的李洪福。在信中,她说:“你忘了我吧。”但,李洪福知道,忘记一件事容易,要忘记一段感情,忘记曾经的恋人,好难好难。
1960年7月,学成归国的李洪福回到北京,被分配到第八机械工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担任水稻拔秧机和插秧机研究课题负责人后,他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探亲假,便迫不及待地回到重庆,向父母表达了准备和肖远霞结婚的意愿。父母强烈反对:“和‘右派’结婚是一件多么冒险的事情!你刚从外国留学回来,大好前途不能因此葬送!如果你们结合,你们的子女就是‘黑五类’。政审过不了关,成绩再好也上不了大学,身体再棒也参不了军!”李洪福清楚,父母反对是为了他好,但他坚持自己的选择:“我知道她是个怎样的人。除了她,没有谁能够与我共度一生!”
当时从重庆去昆明,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一路上要换好几样交通工具,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李洪福去昆明和恋人相聚的决心。
1960年10月1日,李洪福和肖远霞在昆明登记结婚。没有举行婚礼,也没有亲戚和朋友前来祝贺,但他们很幸福。在肖远霞的3天婚假时间里,两人在云南四处游览——滇池、大观楼、石林、黑龙潭,处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共唱“滇池圆舞曲”,一起吃云南名小吃“饵块”、“过桥米线”和“红薯饭”……
“这3天的美好时光,胜过平平淡淡30年。它简直就是一部百万字的经典,我一辈子都读不完。”说起当时的情景,李洪福仍有些激动,“因为‘右派’不能进京,而按当时国家出台的‘留苏毕业生要集中使用’的规定,我也不能去昆明,所以婚后3天,我们俩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风雨中,他们的心贴得更近
1962年9月,李洪福作为专家组成员,被单位派遣到江西省南昌市,协助创建农业机械部南方水稻机械研究所,具体负责筹建科技情报研究室。爱妻肖远霞也于当年10月调到南昌。夫妻俩终于生活在一起,有了真正的家,并于1963年、1966年先后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可宁静幸福的生活很快再次面临考验。“文化大革命”期间,肖远霞因为是老“右派”,再次被揪出来批斗。李洪福则因为曾留学苏联,被诬陷为“苏修特务”。1969年,两人被下放到江西农村。
从此,两个知识分子和当地的农民一样,耕地、种田、养猪、喂鸡、上山砍柴、下河抓鱼……生活条件很艰苦,屋顶长期漏水,下雨时,两个人只好撑着雨伞睡觉。
在农村的日子艰苦但甜蜜。1971年,他们家又添了一个女儿。
1973年,两人回到南方水稻机械研究所。至此,历经磨难的他们,才开始步入生活正轨。在妻子的全心照顾下,李洪福先后担任江西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84年,李洪福被调入江西大学,任图书情报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1989年,他被评为研究馆员,被聘为江西大学教授,同年3月,调任重庆图书馆馆长。夫妻俩终于回到故乡重庆。
在李洪福家里,每个房间都挂满了肖远霞在不同时代拍摄的照片。李洪福说,在他眼里,妻子是最优秀、最漂亮的女人。
1994年,李洪福退休后,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爱妻身上。他为爱妻做饭,因为他舍不得她再受烟熏火燎;他陪着她四处旅游,为她拍了很多漂亮的相片;他陪着她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上老年大学、唱歌跳舞、四处参观学习、步行爬山……他们还坚持每天手牵手地走1万步路健身。
“孩子们的发展都不错,不需要我们操心。”说起儿女们,老人笑了。大儿子是个厂长,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在重庆安了家,过上了一家三口安稳幸福的日子;小儿子是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双料博士,现在在加拿大定居;女儿、女婿都是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生(女儿现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广州也工作得很不错。
但安享晚年的李洪福夫妇还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寻找自己最后的归宿。
经过反复商量,夫妻俩决定把遗体无偿捐献给重庆市红十字会,供医疗教学、科研单位作医学解剖,同时捐献眼角膜。夫妻俩说服了子女,办理了自愿捐献遗体、器官手续。2002年5月8日,解放碑广场,李洪福老人在有关部门组织的活动仪式上郑重宣布:“我和老伴肖远霞死后将无偿捐赠器官、遗体!”他说,“捐献器官和遗体,这实际上是让生命延续,这是我们老两口的心愿。”
在人生的尽头也要微笑
2006年3月6日,李洪福像往常一样,陪着老伴在枇杷山公园唱歌跳舞。肖远霞老人的胃突然疼得厉害,于是两人到附近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切片检查结果为胃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印戒细胞癌,已是中晚期。
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远在加拿大和广州的子女迅速赶回重庆。2006年4月26日早上8点,肖远霞老人被送进中山医院手术室。下午4点,听到主刀医生说“手术很成功”后,一直守在手术室门外的李洪福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前一直是她在照顾我,我欠她的实在太多。她不能这么早就走了,我还有很多事没为她做。”
今年1月,肖远霞旧病复发,身体迅速消瘦。李洪福每天为老伴熬一小碗粥,一口一口地喂她:“再吃不下也得吃啊,胃里没有东西怎么行?”
儿女们闻讯,纷纷买好机票,要回家看望,却被肖远霞坚决拒绝。电话里,在加拿大的儿子哭着求她:“妈,让我回来看看你吧。”肖远霞说:“好好上班,否则,你回来我也不见你。”事后,肖远霞哭着对老伴说,她不想让儿女看见自己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希望他们心目中的母亲,永远漂亮。
3月初,肖远霞的病情再次加重。望着疲惫不堪的老伴,她要求放弃治疗,并在老伴的陪伴下,住进了渝北区白云山上妹妹家的土房。曾在云南工作多年的肖远霞在一次闲聊中说,她特别喜欢傣族的小竹楼。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李洪福就向老乡借来工具,砍下老伴妹妹家的200余根竹子,开始搭建小竹楼。因白天要陪妻子,给妻子熬药煮粥,李洪福每天只有趁妻子睡着时才工作。
“别给孩子们讲我现在的样子,洪福,谢谢你一直陪着我。”4月8日下午5点42分,肖远霞艰难地对李洪福展开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笑脸——她不知道,她梦中的小竹楼,已指日可待。
李洪福静静地拨通了红十字会的电话,这是妻子的心愿。但在送走爱妻的遗体前,他要再为她做一件事。他知道,爱美的妻子一定不喜欢普通的寿衣,一是不好看,二是质量不好,穿在身上也不舒服。他为爱妻穿上她最喜欢的衣服:纯白色中式丝绸衣服,白色舞鞋,再搭配上从国外带回来的围巾和头巾。临走前,妻子也是最美的。
一小时后,肖远霞的遗体被送走,李洪福才发现,相识、相知、相濡以沫57年的妻子,连张遗照都没留下。他便搬出上万张妻子和亲友的照片,要为亡妻做一本特殊的影集。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两人的欢乐时光,李洪福一边整理,一边流泪,常常哭得无法继续。一个月下来,照片终于整理完毕,但李洪福的眼睛早已肿得不成样子。他联系了一家影楼,将照片编辑成5本小册子,分别名为“丽人”、“贤妻”、“良母”、“智婆”、“挚友”,重现了肖远霞的人生历程。李洪福将这套特殊的影集取名为“微笑人生”,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妻子美丽的微笑常留亲人心中。
除了翻看影集,李洪福老人现在经常静静地站在那座小竹楼前。多少次,他梦见妻子站在他亲手搭建的竹楼前,对着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