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发展农业保险是我国对农业扶持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性,再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的状况,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意见,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保险; 风险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2-0124- 01
1 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农业风险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已显得非常必要。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必需要保险保障。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生产周期长,不定因素多,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投放回收,物料的消耗,产品的收获等,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
农业保险顺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加大了,通过农业保险提供经济补偿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农业保险能促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农业生产单位缩小,家庭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参与竞争,承担的风险相对增大了,需要在农牧业生产和采用新技术方面得到经济保障。
发展农业保险是落实国家对农业扶持的有效政策。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农业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针对自然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人们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防范、控制和管理,引入保险机制,按商业运作模式,能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公开、公平和公正地使用,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抵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 我国农业保险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保险意识不足致使农业保险需求不够。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心存侥幸。加之当前在农业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宣传,未能引起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足够认识。另一方面保险购买能力低下,作为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农业损失率相当高保险费率高昂,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现处于供求双冷的局面。
2.2 现阶段农业保险的质量不高。
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过高和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要求高是导致农业保险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制度至2004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人共计90.98亿元,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保险53.15%的平均水平。同时农业保险需要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来对平均保额损失率予以估计,但我国这方面还比较缺乏。
2.3 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方法有待完善。
缺乏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所以高赔付率、高费率的局面不能得到缓解。以灾害救济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需要,我国自然风险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灾害救济方式,灾害救济存在诸多弊病:无偿给予性质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救济数量有限,只能弥补小部分损失;救灾资金在层层下拨过程中易被挪作他用,难以到位;事后补偿性质与我国农业发展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不相适应。
3 农业保险发展的探索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发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政府、农民和保险公司都要做出努力。
3.1 政府的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出台新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对以前的做出完善,规范农业保险管理制度,确保整个体系的顺利建立,以及业务的协调运作。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农业保险政策属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化解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与经营主体商业性的矛盾。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运作方式。
(2)加大资金支持,增加农业投入,加强科技指导,提高农业的综合抗灾能力和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3)出台保费补贴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政府应对涉农的各类保险公司根据其作用大小确定差别比例的费用补贴,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为了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自我积累能力,降低保险费率,政府应给予其优惠的税收政策。
(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农民的主动防范与规避风险的意识,调动投保积极性,扩大需求,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消费者的总量。
(5)加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增加农业保险承保险种的数量种类,以所有农业生产者为保障对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增加有效供给。
3.2 在农业保险组织上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坚持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思想,商业性保险为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合作保险体系,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联合共保。在这个大的路线下,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加快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创新
将大型农业风险的分散放到实力强大的证券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和证券化设计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互动型金融产品,利用证券市场分散保险风险,从而达到解决大型农业风险的保险问题。这种技术创新为解决农业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2)建立灵活多样农业保险组织模式
农户愿意参与且买得起,而保险公司愿意经营的制度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针对现阶段我国实际,应该在现有的试点模式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农业保险模式的经验总结和试点推广,因地制宜推进区域保险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市场化商业运行组织形式,以及由政府组建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者以政府补贴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为主体的多种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积极探索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参与度,而绝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陈岩.发展农业保险落实农业扶持政策[J].北京农业,2008,(27)
[2]凌云莉.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林学智. 关于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探讨[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5)
(责任编辑:邢海兰)
【关键词】 农业; 保险; 风险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2-0124- 01
1 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农民是最大的受害者,农业风险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已显得非常必要。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必需要保险保障。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生产周期长,不定因素多,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投放回收,物料的消耗,产品的收获等,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
农业保险顺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加大了,通过农业保险提供经济补偿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农业保险能促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巩固和完善。农业生产单位缩小,家庭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参与竞争,承担的风险相对增大了,需要在农牧业生产和采用新技术方面得到经济保障。
发展农业保险是落实国家对农业扶持的有效政策。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农业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针对自然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人们可以通过政策手段加以防范、控制和管理,引入保险机制,按商业运作模式,能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公开、公平和公正地使用,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抵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 我国农业保险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保险意识不足致使农业保险需求不够。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心存侥幸。加之当前在农业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宣传,未能引起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足够认识。另一方面保险购买能力低下,作为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农业损失率相当高保险费率高昂,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现处于供求双冷的局面。
2.2 现阶段农业保险的质量不高。
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过高和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要求高是导致农业保险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制度至2004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人共计90.98亿元,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保险53.15%的平均水平。同时农业保险需要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来对平均保额损失率予以估计,但我国这方面还比较缺乏。
2.3 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方法有待完善。
缺乏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所以高赔付率、高费率的局面不能得到缓解。以灾害救济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需要,我国自然风险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灾害救济方式,灾害救济存在诸多弊病:无偿给予性质加重政府财政负担;救济数量有限,只能弥补小部分损失;救灾资金在层层下拨过程中易被挪作他用,难以到位;事后补偿性质与我国农业发展对风险保障的需求不相适应。
3 农业保险发展的探索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发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政府、农民和保险公司都要做出努力。
3.1 政府的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出台新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对以前的做出完善,规范农业保险管理制度,确保整个体系的顺利建立,以及业务的协调运作。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农业保险政策属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化解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与经营主体商业性的矛盾。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运作方式。
(2)加大资金支持,增加农业投入,加强科技指导,提高农业的综合抗灾能力和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3)出台保费补贴制度、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政府应对涉农的各类保险公司根据其作用大小确定差别比例的费用补贴,帮助其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为了提高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自我积累能力,降低保险费率,政府应给予其优惠的税收政策。
(4)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农民的主动防范与规避风险的意识,调动投保积极性,扩大需求,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消费者的总量。
(5)加强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增加农业保险承保险种的数量种类,以所有农业生产者为保障对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增加有效供给。
3.2 在农业保险组织上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坚持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思想,商业性保险为辅,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合作保险体系,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联合共保。在这个大的路线下,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加快农业风险管理与保险技术创新
将大型农业风险的分散放到实力强大的证券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和证券化设计出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互动型金融产品,利用证券市场分散保险风险,从而达到解决大型农业风险的保险问题。这种技术创新为解决农业巨灾损失的补偿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2)建立灵活多样农业保险组织模式
农户愿意参与且买得起,而保险公司愿意经营的制度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针对现阶段我国实际,应该在现有的试点模式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农业保险模式的经验总结和试点推广,因地制宜推进区域保险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市场化商业运行组织形式,以及由政府组建专业农业保险公司,或者以政府补贴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为主体的多种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积极探索推动商业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参与度,而绝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陈岩.发展农业保险落实农业扶持政策[J].北京农业,2008,(27)
[2]凌云莉. 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3]林学智. 关于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探讨[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5)
(责任编辑:邢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