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成百上千的人涌去德国魏玛城郊德绍,参观一栋新落成的大楼,通体落地玻璃,直角,平屋顶,袒露着管线,这座大楼是包豪斯学院。1933年,包豪斯学院关闭,大部分学院核心人物逃去了美国,把以前想的、正在想的、打算想的事带到了美国,延伸出的现代主义新建威盛行。人们没忘记当初的包豪斯,将它浓重地记入建威史史册。在交口称威中,渐渐大家喜欢说“包豪斯风格”,包豪斯风格的别墅、衣威、家具威威就好像它是一个名牌。
“包豪斯不是一个建威风格,我们从来不这么讲。”在盖房子,但说自己房子没盖好的张永和,从最近连续三个礼拜的强度焦虑中抽身出来,直截了当地否认“风格”这个概念。
“包豪斯变成一种教条,是后来人干的”
张永和喜欢说:“这事儿甭提多有意思了。”在他眼中,包豪斯更像是一种未成型的思想探讨。当时社会动荡、思想涌动,许多艺术派别争相出现,实在令人兴奋。包豪斯是其中之一,提出将艺术与技术结合,形式服从功能,实用为先,给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形成一种可识别的东西。建筑圈后来管这叫“经典现代主义”,而作为探索先驱的包豪斯本身,因为学校的解体、拥簇者的离开,已经分崩离析,被淹没在现代主义的汪洋中。包豪斯最初的理念在当时的德国左倾、激烈,是对几百年审美定势的一个批判,后来被它的拥簇者发扬光大,做出不同的解读,渗透到建筑、服装、产品多个领域。直至后来我们口口相传的“包豪斯”,其实是对包豪斯的一种误读。
所以张永和有种感觉,所谓的包豪斯建筑,就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造价低廉,建造工期短,没有壁柱、雕刻、花纹这种古典主义建筑常有的装饰,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和典范,更是现代建筑史上一个里程碑。
张永和并不理会建筑史对包豪斯的美誉。他觉得包豪斯并不是一个思想成熟的稳定状态,建筑方面的实例不多,“现代建筑早期的理念跟它有很大关联。但现代建筑出现一系列成熟的特征,如水平窗、房子被柱子抬起来,等等,并被总结成教条,是后来的事,是柯布西耶干的” 。张永和对 “798是包豪斯风格” 始终很纳闷儿,沾边吗?太不沾边了。他这么说。他讲了格罗皮乌斯去了美国之后的“有意思的事儿”,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太坚信建筑是集体创作活动的建筑师,要把个人在建筑实践里的痕迹全部去除。他成立了一个建筑师合作社,没叫它“格罗皮乌斯建筑合作社”,就叫“建筑合作社”(The Architects Collaborative, TAC),把自己名字从里面剔掉。张永和说:“结果他真的把自己干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最终没给他带来一个有意思的房子。
“德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意大利人对德国人的服装赤裸裸地嘲弄。张永和不是意大利人,但他跟着意大利人一起嘲弄。德国男人穿着的难看程度为欧洲之最,他们竟然喜欢酱紫色(江湖人称血肠色),且几乎成为德国服装的标志。张永和百思不得其解,看看周围的环境,那房子、日用品,没什么逊色,造出这些的人衣服却穿成这样,对不起德国式的技术含量。“德语欧洲(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建筑技术含量可是最高的。” 德语欧洲建筑特征明显,张永和觉得从 Form Follows Materials(形式服从材料)来的。这话是他发明的,他认同材料的核心价值。包豪斯在德国的服装上建树不多,但在当初教学时强调材料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已经显现出它的渗透性。张永和在德国有一个崇拜的建筑师,没太多人知道,去世已经十多年。喜欢用钢和砖头造房子,砖头承重墙的一边开小窗洞,钢框架的一边是大玻璃窗,形成强烈对比,他喜欢极了,虽然除了强调材料,跟包豪斯也没太多直接的关联。“德国建筑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地位很高。……辛克尔设计的柏林老博物馆,猛一看上去可能没什么,跟别的古典房子长得很像,可是所有的事儿,如比例、尺度,都更讲究一点,少花哨一点。那个劲儿我觉得影响了后来的德国。”
除了衣服,“德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看上去理性、控制、逻辑,却出了个皮娜鲍什。怎么会出这么一个人,张永和不知道。还有一个叫赫佐格的德国导演,拍了个疯狂的电影,名为Fitzcarraldo(《陆上行舟》),因为高潮是搬船过大山。一般的电影重现已经存在的现实,他拍一个不存在的现实,真的造了条大船,真找人搬过大山,电影拍完了,这个现实就存在了。这种既理智又疯狂让张永和觉得邪门。他其实头一次听说“德意志审美”这个词,觉得德国人在精神层面深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东西,有一种理性与极端的结合。
“材料是核心”
张永和说:“我这儿藏着好些秘密呢。”他的秘密是电脑里的图片。他给我们看PPT,在上海做的垂直玻璃宅,市区位置。外围是严丝合缝的实体墙,里面一层层的楼板都是玻璃,屋顶可以看到天空,一层地板可以看到地下。对外私密,对内通透。他去住了两天,一去就哗哗下雨,晚上出月亮,早上5点被江上汽笛声吵醒,看到天空慢慢变亮。“挺有意思。”
张永和说玻璃有两种属性,透明和反光,他分别做了尝试,垂直玻璃宅是利用透明,给奥迪新车做的汽车展台是利用了反光,数十片玻璃围成一圈,粼粼的反光让人产生一种车在动的错觉,这种炫酷让展台成为一个艺术装置作品。
格罗皮乌斯建的包豪斯大楼大面积使用了玻璃,张永和觉得此玻璃非彼玻璃,前者将玻璃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张永和则利用玻璃自身的属性。他感兴趣这种对表现材料属性的探究,要只是作为一种形式,他还觉得挺没意思的。
张永和尝试过各种材料,像长城脚下的公社二分宅里的夯土墙,是当地的材料。做土墙不能太薄,至少要有六七十公分厚。夯土的工艺完全失传,费了他们不少心思学习配土、夯出样板,再教给工人。后来觉得土墙保温,挺好,张永和于是又在云南造这种土墙房子。“对包豪斯来说,材料是核心,我是走这条线儿上的。有材料就会涉及手工艺。材料不只是看的,更是摸的,一块石头有多重,金属是不是冷的,做衣服时摸面料的触感……材料把所有的设计都串了起来。材料是设计的根儿。”
包豪斯对手工艺的强调,与现在的手工艺保护又有些不同,实则为了通过动手,理解材料,更好地服务于工业。“中国有个词叫yi 匠,yi既可以是‘艺’,也可以是‘意’,两个意思都包含,说明这个人跟物质世界有一种直接的关系。” 张永和有些沮丧,一位老木匠看他的手,说他动手能力不行。他挺伤自尊地赞同了。“如果要当一个好的包豪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应该是一个会动手的人,不是我这样的。” 这样的总结真是满怀调侃和感伤。
“包豪斯不是一个建威风格,我们从来不这么讲。”在盖房子,但说自己房子没盖好的张永和,从最近连续三个礼拜的强度焦虑中抽身出来,直截了当地否认“风格”这个概念。
“包豪斯变成一种教条,是后来人干的”
张永和喜欢说:“这事儿甭提多有意思了。”在他眼中,包豪斯更像是一种未成型的思想探讨。当时社会动荡、思想涌动,许多艺术派别争相出现,实在令人兴奋。包豪斯是其中之一,提出将艺术与技术结合,形式服从功能,实用为先,给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形成一种可识别的东西。建筑圈后来管这叫“经典现代主义”,而作为探索先驱的包豪斯本身,因为学校的解体、拥簇者的离开,已经分崩离析,被淹没在现代主义的汪洋中。包豪斯最初的理念在当时的德国左倾、激烈,是对几百年审美定势的一个批判,后来被它的拥簇者发扬光大,做出不同的解读,渗透到建筑、服装、产品多个领域。直至后来我们口口相传的“包豪斯”,其实是对包豪斯的一种误读。
所以张永和有种感觉,所谓的包豪斯建筑,就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造价低廉,建造工期短,没有壁柱、雕刻、花纹这种古典主义建筑常有的装饰,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和典范,更是现代建筑史上一个里程碑。
张永和并不理会建筑史对包豪斯的美誉。他觉得包豪斯并不是一个思想成熟的稳定状态,建筑方面的实例不多,“现代建筑早期的理念跟它有很大关联。但现代建筑出现一系列成熟的特征,如水平窗、房子被柱子抬起来,等等,并被总结成教条,是后来的事,是柯布西耶干的” 。张永和对 “798是包豪斯风格” 始终很纳闷儿,沾边吗?太不沾边了。他这么说。他讲了格罗皮乌斯去了美国之后的“有意思的事儿”,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太坚信建筑是集体创作活动的建筑师,要把个人在建筑实践里的痕迹全部去除。他成立了一个建筑师合作社,没叫它“格罗皮乌斯建筑合作社”,就叫“建筑合作社”(The Architects Collaborative, TAC),把自己名字从里面剔掉。张永和说:“结果他真的把自己干掉了。这种极端的想法最终没给他带来一个有意思的房子。
“德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意大利人对德国人的服装赤裸裸地嘲弄。张永和不是意大利人,但他跟着意大利人一起嘲弄。德国男人穿着的难看程度为欧洲之最,他们竟然喜欢酱紫色(江湖人称血肠色),且几乎成为德国服装的标志。张永和百思不得其解,看看周围的环境,那房子、日用品,没什么逊色,造出这些的人衣服却穿成这样,对不起德国式的技术含量。“德语欧洲(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建筑技术含量可是最高的。” 德语欧洲建筑特征明显,张永和觉得从 Form Follows Materials(形式服从材料)来的。这话是他发明的,他认同材料的核心价值。包豪斯在德国的服装上建树不多,但在当初教学时强调材料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已经显现出它的渗透性。张永和在德国有一个崇拜的建筑师,没太多人知道,去世已经十多年。喜欢用钢和砖头造房子,砖头承重墙的一边开小窗洞,钢框架的一边是大玻璃窗,形成强烈对比,他喜欢极了,虽然除了强调材料,跟包豪斯也没太多直接的关联。“德国建筑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地位很高。……辛克尔设计的柏林老博物馆,猛一看上去可能没什么,跟别的古典房子长得很像,可是所有的事儿,如比例、尺度,都更讲究一点,少花哨一点。那个劲儿我觉得影响了后来的德国。”
除了衣服,“德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 。看上去理性、控制、逻辑,却出了个皮娜鲍什。怎么会出这么一个人,张永和不知道。还有一个叫赫佐格的德国导演,拍了个疯狂的电影,名为Fitzcarraldo(《陆上行舟》),因为高潮是搬船过大山。一般的电影重现已经存在的现实,他拍一个不存在的现实,真的造了条大船,真找人搬过大山,电影拍完了,这个现实就存在了。这种既理智又疯狂让张永和觉得邪门。他其实头一次听说“德意志审美”这个词,觉得德国人在精神层面深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东西,有一种理性与极端的结合。
“材料是核心”
张永和说:“我这儿藏着好些秘密呢。”他的秘密是电脑里的图片。他给我们看PPT,在上海做的垂直玻璃宅,市区位置。外围是严丝合缝的实体墙,里面一层层的楼板都是玻璃,屋顶可以看到天空,一层地板可以看到地下。对外私密,对内通透。他去住了两天,一去就哗哗下雨,晚上出月亮,早上5点被江上汽笛声吵醒,看到天空慢慢变亮。“挺有意思。”
张永和说玻璃有两种属性,透明和反光,他分别做了尝试,垂直玻璃宅是利用透明,给奥迪新车做的汽车展台是利用了反光,数十片玻璃围成一圈,粼粼的反光让人产生一种车在动的错觉,这种炫酷让展台成为一个艺术装置作品。
格罗皮乌斯建的包豪斯大楼大面积使用了玻璃,张永和觉得此玻璃非彼玻璃,前者将玻璃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张永和则利用玻璃自身的属性。他感兴趣这种对表现材料属性的探究,要只是作为一种形式,他还觉得挺没意思的。
张永和尝试过各种材料,像长城脚下的公社二分宅里的夯土墙,是当地的材料。做土墙不能太薄,至少要有六七十公分厚。夯土的工艺完全失传,费了他们不少心思学习配土、夯出样板,再教给工人。后来觉得土墙保温,挺好,张永和于是又在云南造这种土墙房子。“对包豪斯来说,材料是核心,我是走这条线儿上的。有材料就会涉及手工艺。材料不只是看的,更是摸的,一块石头有多重,金属是不是冷的,做衣服时摸面料的触感……材料把所有的设计都串了起来。材料是设计的根儿。”
包豪斯对手工艺的强调,与现在的手工艺保护又有些不同,实则为了通过动手,理解材料,更好地服务于工业。“中国有个词叫yi 匠,yi既可以是‘艺’,也可以是‘意’,两个意思都包含,说明这个人跟物质世界有一种直接的关系。” 张永和有些沮丧,一位老木匠看他的手,说他动手能力不行。他挺伤自尊地赞同了。“如果要当一个好的包豪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应该是一个会动手的人,不是我这样的。” 这样的总结真是满怀调侃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