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补花,我们大概会在眼前浮现起廉价而老气的桌布、床单之类,带着红布剪成的花瓣、绿布剪成的叶片,周围钉以粗疏的针脚,图案缺乏意趣,工艺毫不讲究。也或者会想到礼品店里绫绢贴成的俗气的装饰画。然而,假如你看到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羽毛贴花绢”,就会意识到,这一古老的工艺其实可以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
补花,也叫贴(花)绣、贴绫,明清时亦称其为绫纱堆花,是中国传统刺绣中常见的手法之一。其材料包括彩色织物如绫、绢、纱、罗、彩纸,乃至金箔、银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把这些材料加以剪裁,做成一组纹样的各个细节,一一贴到织物表面上,合成完整的形象,再以刺绣锁边。这一工艺的优势是搭配灵活,可以按照需要选择颜色适合的绫绢,再铰出各种形状,然后加以拼合。实际上,绣工常常是用颜料随心所欲地在素色织物或者白纸上涂染颜色,包括进行由深到浅的晕染,以此模仿肤色、花瓣等色泽的自然变化。如此对于用色的自由掌控,仅凭彩线完成的刺绣当然无法达到。另外,相比单纯的刺绣,贴绣远为省工省时,因此,传统上,这一工艺在室内装饰软材领域尤其大显身手,帐、帘、桌围以及吊屏等往往有其活跃的踪影。
现存最早的贴花精品为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羽毛贴花绢”,这一作品当初恰恰是作为帷幕置于内棺的顶盖之上。这片彩帷以素绢为地,绢面满满贴了一层羽毛形成的菱纹。20多个世纪前的奴隶工匠利用青黑色羽毛贴满菱纹的回路,再用橘红色羽毛填补菱纹中间的空白,然后以细长的绢条为黑色菱纹勾勒双道的边界。此外,还通过同样是绢地上贴羽毛的方式制作了一朵柿蒂形花饰,缀在整幅贴花绢的正中央。
说是菱纹,也被称为杯纹、方胜纹等,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其几何结构异常巧妙复杂,通过纹路之间的彼此盘绕、叠压,形成一种奇特的层次感与空间感,仿佛这些菱纹飘浮在一个回环扭曲的拓扑式时空当中。这一效果的生成,很大程度在于绢条勾边的连续与中断,就是这样简单与明确,西汉的想必“不识字”因而“没文化”的奴隶工匠,并且多半是几位女工,完成了一件超级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以战胜时间的胜利姿态,挑战着我们对于传统的认知。作为一则图案设计的杰出案例,它实在值得今天的设计师仔细加以品味。
羽毛贴花绢纯粹以“贴”的手法完成,并未辅以刺绣。到了后世,绣工们将之与刺绣结合,凭借丝线为贴花的轮廓锁边,甚至在贴花之上绣出更多的细节,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说的贴绣或补花。近代的考古发现让历代贴绣精品屡屡再现于世,其中,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服饰即最好的展示了传统贴绣的精美水平。
黄升墓出土的服饰所运用的技法多种多样,堪称宋代印染织绣工艺的样品宝库。其中一条用于嵌在衣领与双襟上的长花边——宋时称为“领抹”——运用贴绣法,将薄罗涂上色彩,剪为荼蘼花的花瓣与花托,贴到领抹的罗地上,并以彩色丝线绣出轮廓,以结子绣法做出花芯。叶片则用染色绵纸裁成,贴到领抹上后,凭金线锁边。柔长的花梗乃是以辫绣法绣成,形成贴与绣的灵巧结合,华丽而细腻。
黄升墓出土物中的荷包与香囊同样采用贴绣,值得注意的是,可以看出,往昔绣工之所以采用贴绣法,有时并非出于省工的目的,而是意在追求质感效果的变化,例如,荷叶的阳面为铺针绣、反面却是以金线勾边的贴绣,石榴、凌霄的叶子则反之而行,这显然是在利用绣与贴的不同肌理来制造丰富性,也让叶子的仰附之姿更为醒目。
贴绣由于特有的优势,长期应用于室内装饰软材,如《红楼梦》中就提到,修大观园时,为园内使用而准备的大小幔子中包括“堆”即贴绣制品。《金瓶梅》中则提到王六儿房里“挂着四扇各色颜色绫剪贴的张生遇莺莺蜂花香的吊屏儿”。同时,女性服饰也一向青睐这种装饰方法,尤其是明末至清初的一段时期内,一度盛行以“绫纱堆花”制作高档服饰。据说,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就曾命人用各种彩色绢罗剪成花叶,缝到半透明纱衣的面上,形成精美的花鸟纹样,然后在纱衣下衬以色彩既具对比又不失和谐的长衫,里外虚实相生,荡漾飘逸。
至晚在宋代,由贴绣又衍生出一种以贴金箔与刺绣相结合的技巧,称为“影金”。这一工艺的大致方法是,先用金箔在衣面上贴成金色纹样,然后在纹样的表面上施加刺绣,让绣线横跨在金箔之上,并且故意地排针较稀,追求金箔在彩色丝线的缝隙间隐约闪动的朦胧效果。黄升墓出土的一条领抹正是采用了这一手法,牡丹、莲花、山茶等的花瓣均用金箔(以纸为裱衬)贴成,金瓣之上横布一道道稀疏绣线,同时以绿色罗贴成叶片,并通过绣线来勾勒叶子的轮廓。
黄升墓领抹并非孤例,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黑龙江阿城金代齐国王墓中,出土有一对绿罗萱草纹绣鞋,同样采用了影金装饰。这一对大约是属于金代某位齐王妃的绣鞋,鞋帮的罗面上绣满萱草花纹,“采用规格不等的金箔,按花形所需,逐根剪制成萱草纹样,附于罗面上,再用稀疏的针脚将金箔花样绣钉”(《金代丝织艺术》,赵评春、赵鲜姬著,77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也就是说,鞋帮上的萱草纹,每一片花、叶都是用金箔贴成,然后,再在金箔上疏疏地绣以一道道丝线,让金箔在丝线的缝隙间闪光。
从宋词可以看出,影金绣法在那个时代颇为流行,高观国的《思佳客》一词有“合字香囊半影金”之句,杨炎正《柳梢青》则咏云:“生紫衫儿,影金领子。”与黄升墓出土的采用影金装饰的领抹实物惊人吻合。直到近代,这一技法仍然保留在粤绣中,就叫“影金绣”,也称为“皮金绣”:“在图案花纹上铺羊皮金作垫,再选择适宜针法刺绣,完成后的作品图案在绣线之间有金光浮现,现出明丽灿烂的艺术效果。”(《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张道一主编,27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可惜的是,在今天的生活中,似乎看不到传统贴绣得到精彩运用的例子,充斥我们经验的,只有那些工艺粗简的补花床罩、补花桌面之流或者俗气的装饰贴画,既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以美感打动人心。
补花,也叫贴(花)绣、贴绫,明清时亦称其为绫纱堆花,是中国传统刺绣中常见的手法之一。其材料包括彩色织物如绫、绢、纱、罗、彩纸,乃至金箔、银箔,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案,把这些材料加以剪裁,做成一组纹样的各个细节,一一贴到织物表面上,合成完整的形象,再以刺绣锁边。这一工艺的优势是搭配灵活,可以按照需要选择颜色适合的绫绢,再铰出各种形状,然后加以拼合。实际上,绣工常常是用颜料随心所欲地在素色织物或者白纸上涂染颜色,包括进行由深到浅的晕染,以此模仿肤色、花瓣等色泽的自然变化。如此对于用色的自由掌控,仅凭彩线完成的刺绣当然无法达到。另外,相比单纯的刺绣,贴绣远为省工省时,因此,传统上,这一工艺在室内装饰软材领域尤其大显身手,帐、帘、桌围以及吊屏等往往有其活跃的踪影。
现存最早的贴花精品为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羽毛贴花绢”,这一作品当初恰恰是作为帷幕置于内棺的顶盖之上。这片彩帷以素绢为地,绢面满满贴了一层羽毛形成的菱纹。20多个世纪前的奴隶工匠利用青黑色羽毛贴满菱纹的回路,再用橘红色羽毛填补菱纹中间的空白,然后以细长的绢条为黑色菱纹勾勒双道的边界。此外,还通过同样是绢地上贴羽毛的方式制作了一朵柿蒂形花饰,缀在整幅贴花绢的正中央。
说是菱纹,也被称为杯纹、方胜纹等,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其几何结构异常巧妙复杂,通过纹路之间的彼此盘绕、叠压,形成一种奇特的层次感与空间感,仿佛这些菱纹飘浮在一个回环扭曲的拓扑式时空当中。这一效果的生成,很大程度在于绢条勾边的连续与中断,就是这样简单与明确,西汉的想必“不识字”因而“没文化”的奴隶工匠,并且多半是几位女工,完成了一件超级具有现代感的作品,以战胜时间的胜利姿态,挑战着我们对于传统的认知。作为一则图案设计的杰出案例,它实在值得今天的设计师仔细加以品味。
羽毛贴花绢纯粹以“贴”的手法完成,并未辅以刺绣。到了后世,绣工们将之与刺绣结合,凭借丝线为贴花的轮廓锁边,甚至在贴花之上绣出更多的细节,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说的贴绣或补花。近代的考古发现让历代贴绣精品屡屡再现于世,其中,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服饰即最好的展示了传统贴绣的精美水平。
黄升墓出土的服饰所运用的技法多种多样,堪称宋代印染织绣工艺的样品宝库。其中一条用于嵌在衣领与双襟上的长花边——宋时称为“领抹”——运用贴绣法,将薄罗涂上色彩,剪为荼蘼花的花瓣与花托,贴到领抹的罗地上,并以彩色丝线绣出轮廓,以结子绣法做出花芯。叶片则用染色绵纸裁成,贴到领抹上后,凭金线锁边。柔长的花梗乃是以辫绣法绣成,形成贴与绣的灵巧结合,华丽而细腻。
黄升墓出土物中的荷包与香囊同样采用贴绣,值得注意的是,可以看出,往昔绣工之所以采用贴绣法,有时并非出于省工的目的,而是意在追求质感效果的变化,例如,荷叶的阳面为铺针绣、反面却是以金线勾边的贴绣,石榴、凌霄的叶子则反之而行,这显然是在利用绣与贴的不同肌理来制造丰富性,也让叶子的仰附之姿更为醒目。
贴绣由于特有的优势,长期应用于室内装饰软材,如《红楼梦》中就提到,修大观园时,为园内使用而准备的大小幔子中包括“堆”即贴绣制品。《金瓶梅》中则提到王六儿房里“挂着四扇各色颜色绫剪贴的张生遇莺莺蜂花香的吊屏儿”。同时,女性服饰也一向青睐这种装饰方法,尤其是明末至清初的一段时期内,一度盛行以“绫纱堆花”制作高档服饰。据说,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就曾命人用各种彩色绢罗剪成花叶,缝到半透明纱衣的面上,形成精美的花鸟纹样,然后在纱衣下衬以色彩既具对比又不失和谐的长衫,里外虚实相生,荡漾飘逸。
至晚在宋代,由贴绣又衍生出一种以贴金箔与刺绣相结合的技巧,称为“影金”。这一工艺的大致方法是,先用金箔在衣面上贴成金色纹样,然后在纹样的表面上施加刺绣,让绣线横跨在金箔之上,并且故意地排针较稀,追求金箔在彩色丝线的缝隙间隐约闪动的朦胧效果。黄升墓出土的一条领抹正是采用了这一手法,牡丹、莲花、山茶等的花瓣均用金箔(以纸为裱衬)贴成,金瓣之上横布一道道稀疏绣线,同时以绿色罗贴成叶片,并通过绣线来勾勒叶子的轮廓。
黄升墓领抹并非孤例,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黑龙江阿城金代齐国王墓中,出土有一对绿罗萱草纹绣鞋,同样采用了影金装饰。这一对大约是属于金代某位齐王妃的绣鞋,鞋帮的罗面上绣满萱草花纹,“采用规格不等的金箔,按花形所需,逐根剪制成萱草纹样,附于罗面上,再用稀疏的针脚将金箔花样绣钉”(《金代丝织艺术》,赵评春、赵鲜姬著,77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也就是说,鞋帮上的萱草纹,每一片花、叶都是用金箔贴成,然后,再在金箔上疏疏地绣以一道道丝线,让金箔在丝线的缝隙间闪光。
从宋词可以看出,影金绣法在那个时代颇为流行,高观国的《思佳客》一词有“合字香囊半影金”之句,杨炎正《柳梢青》则咏云:“生紫衫儿,影金领子。”与黄升墓出土的采用影金装饰的领抹实物惊人吻合。直到近代,这一技法仍然保留在粤绣中,就叫“影金绣”,也称为“皮金绣”:“在图案花纹上铺羊皮金作垫,再选择适宜针法刺绣,完成后的作品图案在绣线之间有金光浮现,现出明丽灿烂的艺术效果。”(《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张道一主编,27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可惜的是,在今天的生活中,似乎看不到传统贴绣得到精彩运用的例子,充斥我们经验的,只有那些工艺粗简的补花床罩、补花桌面之流或者俗气的装饰贴画,既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不能以美感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