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高层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技术综合、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0.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2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1.2基础埋置深度深
  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m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1.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1.4施工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2.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2.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2.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加大筒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2.3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 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工作、学习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个人将来成就的高低。早期阅读也越来越收到人们重视。
初三毕业班的同学,心理情绪往往最易波动。当他们遭遇困难与挫折时,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特别在面对意义重大的考试时,这种不良情绪会表现得更为强烈。这可能与他们缺乏足够的自信与良好的心态有关。因此,及时调整心理状况,笑傲考场、从容面对是十分必要的。  俗话说:“心态好,不怕考。”面对考试,如何有个好心态?几条建议,免费派送如下:  制订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凡
声乐学习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师,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视唱、歌唱语言、音乐表现力等基本素质,对激发幼师对于音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好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量的巨增和大吨位重型车辆的不断增加,对公路修建质量是一严禁的考验。公路路面的损坏,暴露出基层强度不足,所以对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现状、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
星期天下午,妈妈要带我去剪发。  我很不乐意:“为什么要剪啊?好不容易才留了这么长的头发。”我赶快跑到镜子面前把头发整理好,用讨好的表情对妈妈说:“看我的头发梳得多好,不用剪了吧?”妈妈说:“夏天天气热,短发比较合适,再说,今年短发可是流行趋势呢!”  妈妈只要决定的事情,肯定是很难改变了。平时活蹦乱跳的我今天就像70岁的老太太一样,腿像灌了铅似的有千斤重,被妈妈拉到理发店,愁眉苦脸地听理发师安排
初中语文迎合素质教育时,应着实落脚在对学生实践性学习和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区别.开发、树立对语文正确价值观的学习
【摘 要】桥式起重机作为起重机械中最常见的一个大类,广泛的用在了生产建设的各个领域。在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桥式起重机事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本文结合桥式起重机的发展历程及使用现状,介绍了桥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及检验工作内容。根据多年来的检验情况,总结了在桥式起重机检验中常见的问题。按照起重机检验规程的要求,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检验;问题  引言  在
【摘 要】框架结构在现代的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埂分广泛,同时在施工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此类常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使施工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剪力墙;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在现代的技术中应用非常的普遍,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框架结构、平面框架结构分析系统、计算机网络框架结构等。总的来说,框
【摘 要】桥式起重机是起重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特种设备,因为桥式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会受到某些损伤,尤其是服役多年的桥式起重机械,如是受损后没有及时发现,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本文以受损的桥式起重机为对象进行使用性能评估,对其进行应力测试和强度计算,并结合起重机的实际工况进行安全性测试和评估,从而为起重机可能的再服役时间进行判定。  【关键词】受损;桥式起重机
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在看电视。新闻报道说:一位80岁老太太在马路上被自行车撞倒,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扶起了老太太。结果,老太太的家人误以为是女士撞倒的,向女士索取了将近3万元人民币赔偿费。  这时,妈妈说:“所以,以后一定不能扶。”爸爸说;“为什么不扶?你没听说过广州一名老爷爷跌倒数小时后,因没人扶,失血过多而死亡了吗?”妈妈针锋相对地说:“那你就像那位女士一样被人冤枉,再赔钱?”听着他们的争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