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霍建起作为当代中国影坛一位个性鲜明的导演,其作品不事张扬却频频获奖。温情题材与唯美表现,以及时时流露的具有散文或诗作意味的艺术情怀,成为自觉贯穿霍导创作始终的风格化印记。本文将从故事提炼、视听表达、文化积淀三个角度观照霍建起电影业已形成的独特审美风格。
[关键词]霍建起温情诗意电影
从处女作《赢家》到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暖》,甚至新作所谓商业转型片《情人结》,霍建起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不事张扬却频频获奖。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有评委称夺得最佳故事片奖的《那山那人那狗》“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度”;亦有学者称霍建起是“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群体范畴中,作品兼具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的最合适的人选。
纵观霍建起的影片序列,其间求变创新的创作探索令人惊奇。但其电影影像中浸透着高雅艺术之美与普通生活之真相胶着的品格,却如同灵魂一般灌注在每一部影片中。含蓄的基调和温情的表达成为霍建起电影的旗帜,而他也成长为超越一般青年导演个性与另类的稳健娴熟的风格化的电影作者。
一、故事提炼——温情脉脉的人文视角
尽管去年上映的《情人结》被称为霍建起的商业转型之作,早些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取得过骄人的票房成绩。但总体来说霍建起的影片不是一味迎合大众文化口味,而以艺术化的美学追求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其作品温情脉脉的颂赞现实中的真善美,流露出浓烈的人文气息。
善与美的艺术化现实
“艺术未必要直面现实”(霍建起语)。他的影片往往精心选择的叙事角度和手法,加上刻意设计的恬淡含蓄的影像,霍建起努力在给现实的残酷罩一层柔光镜。霍建起并不否认美化现实的倾向,他认为自己是个“心很软的人,没法去面对生活中太多残酷的东西,因此愿把环境营造得很美好”。
霍建起的电影总是能艺术化的将生活中最能体现善与美的部分敏感的表达出来。连被公认为是现实主义作品的《生活秀》也被打上了明显的霍建起印记。这部改编自池莉同名小说的电影,如同一片朴实的记叙文,闪耀着动人的生活火花。而另一部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暖》则最为典型的体现了霍建起处理影片主题时过滤残酷、美化生活的创作倾向。
《暖》的故事发展脉络基本与原作相同,但是主要基调在二度创作之后发生重大转向。原作犀利尖锐的批判演变成私人化的温情忏悔。小说写了生活的艰辛,理想的凋零,灵魂的受难。女主人公暖对未来充满了最美好的憧憬,却经历了两次漫长无果的等待以及命运的无情奚落:因荡秋千(这是她最为美好的回忆段落)摔落而被槐刺刺瞎了眼睛、破了相,而后“弯刀对着瓢切菜”阴差阳错地嫁给了粗鲁生横的哑巴。对美好爱情生活已无希望的她,转而寄希望于下一代,不科却一胎生了三个小哑巴。令人辛酸的是在小说结尾她请求曾经抛弃她的井河为她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电影中,瘸腿代替了“个眼”,会说话的可爱小女孩“丫”代替了三个又呆又傻的小哑巴,结尾是哑巴要井河带走“暖”和“丫”。电影通过情节的改编和诗意的镜头语言将小说中的残酷淡化为伤感。结尾的设计更传达出脉脉温情,使观众感动而非颤栗。
恬淡情节与真情抒发
霍导的影片摒弃注重戏剧情节、矛盾冲突的传统叙述手法,他力求化外在的叙述张力为内在的心理张力,注重琐碎细节场面的有效积累,在细腻自然中含蓄地表情达意,抒情大于叙事。
不难发现,单线索顺序叙事一直是霍建起擅长并喜好的结构模式,这点在《山那人那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影片刻意放弃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隔膜冲突,也淡漠了父亲与母亲、儿子与侗族姑娘之间本可以大肆渲染、极力营造的情感故事,没有传奇没有遭遇,甚至基本上没有情节,由此叙述过程中代之而起的便是邮路上父子之间的许多真实状态,在无言的情景交融中,传达出父子俩内心沉淀和共鸣的亲情挚爱。《蓝色爱情》是霍建起所有影片中叙事最为复杂的一部电影。叙事结构突破单线索模式,发展为破案侦查与舞台行为艺术两条线索。即便这样,简单平实还是叙事风格的主调,诸如刘云发现父亲之后的复杂情境仅被一缕光束所替代的弱情节化处理方式遍布全片,生活化、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巧妙地被包裹在外在的结构模式中。
少有令人称奇的戏剧冲突,鲜见夸张的视觉效果,霍建起的电影有的只是几个普通人的一些挥之不去的往事,以及在岁月的流逝里那份依然唯美的真情,就像一条流动的溪水,轻轻泻出被压抑甚至被遗忘的内心情感。
外静内动的浪漫人物
霍建起电影中的人物大都有着英雄主义、艺术气质,在喧嚣的钢铁城市中执拗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温馨和浪漫。外在故事的叙述张力更多的让位于人物内在的心理张力,人物戏剧化的外部动作最大可能地被潜在内藏的情感心绪所替代。表面上人物的生存空间平淡无奇,实质上心灵空间却意蕴无穷。再加上传统文化含蓄简练的一贯渗透,使得霍建起电影的主人公都呈现出非常内敛的特征,串联成一幅外静内动的人物镜像图。
《赢家》中的常平是一个凡间的英雄,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后来成为了世界冠军。他极少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总是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份,不仅是个超越自己的身体障碍的英雄,更是个道德和情感上的赢家。《那山那人那狗涯的父亲是农村里朴实无华的无名英雄。他当了一辈子的邮差,在一条寂寞的邮路上和一条狗相依相伴,他爱自己的工作,只要是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把它做好。霍建起电影中的常平和父亲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带给每个人的英雄梦想。
更有意味的是,他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艺术气质。《赢家》中的女主角渴望自己的男朋友成为艺术家,《歌手》中的阿兰本身就是著名的歌星,《蓝色爱情》中的刘云是个上过戏剧学院整天沉浸在行为艺术当中的话剧演员,就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最不容易产生艺术感的卖鸭颈的个体户来双扬也被他处理成喜欢看《复活》的女性。艺术成了主人公们行为的内在依据。
这些表现在霍建起影片人物上的外在形象其实都只是他温情、浪漫、唯美的美学追求的外化。在这个冰冷的现实世界里,霍建起影片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充满脉脉的温情。这样的温和同样体现在人物的塑造方式上,《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亲和儿子的形象是外静内动的典型。影片基本没有情节冲突的营造,人物最外在的动作就是他们在山林间的行走,但是他们原本隔膜继而相互理解的心理动作性却非常强烈。
二、视听表达——“柔光”效果的审美基调
美工出身的霍建起,为他电影的温情主题找到了绝好的诠释方式,他用精致的视听语言规避人物情感的剧烈冲突和现实残酷 性的叙事,追求一个人类精神家园的“理想国”。
不事张扬的唯美镜语
霍建起电影的画面总是唯美的,每个定格镜头都是一幅构图讲究的古典主义油画,每个长镜头都是一行对仗工整的小诗,影片往往节奏舒缓,情绪流畅,画面内的时间悠长,穿越了过去与现实。
霍建起曾经说过:“搞美术的人的视觉感官比较敏感,对一个建筑、季节的变化、自然景观都会有感触,并会有表达的愿望。霍建起影片的取景相当讲究,除了单纯的美感,更注重用其表达人物情绪。《那山那人那狗涯湘西的青山绿水和《暖》中的徽式小镇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墙黑瓦、青石铺路、小桥流水,《暖》的影像世界沉浸在“虚拟的想象”意蕴里,非常适合图解过去、回忆、记忆、梦境、幻想、理想等这样的词语,也就是与“现实”不发生关系,是用“唐诗宋词的意境”(霍建起语)拍摄出来的一个现代农村爱情故事。
除了场景选择的丰富意味,光影和色彩也是霍建起镜下的敏感原素。以《那山那人那狗》为例,影片多以自然光照明为主,真实再现自然光效的同时还注意到利用阴天、云天、清晨、黄昏、夜晚等不同光线效果展示自然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在表现父子关系时,光影的处理富有深意。父子间的几次对话发生冲突,这时光线明暗对比非常明显,画面中光影的大面积分割暗含了父子观念的格格不入和不协调。影片选择绿色作为基调,用以象征邮政、生命和成长。整部影片中暖色调的运用十分谨慎,而每次主人公思想的闪回都用了区别于绿色的其他色调。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时第一次出现了红色,在这组闪回的镜头里,妈妈身穿着红色上衣,红色的运用是亲情的爆发点。
平淡精炼的真实声音
霍建起影片多使用同期录音,自然真实的特点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无论是旁白、对白、音响效果、音乐,从未以强劲的响度使观众在某一时刻有过振聋发聩、惊心动魄的体验。
以《暖》为例,全片共有十几段旁白,以剧中男主角井河的第一人称的视点出现。相当数量的旁白段落在出现时并没有伴之以音乐。即使有音乐,也是以一种比较清淡的方式出现。因此旁白的释义作用以及那种娓娓道来的、与影片主题相符合的情境,较好地得到保留。片中的音响效果也是“偏静”、“偏缓”的。由于对白的短少,必然使人物对话中有许多空隙的地方,而偏僻山区乡村的周边环境无疑也是比较静谧安详的。于是声音节奏常常形成一种不时出现的缓慢或停顿。
影片的音乐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影片刚开始的字幕配以中国民族乐器箫的独奏,缓慢、简单,渲染了影片那中国乡土化的、民俗的淡雅情调。音乐给观众造成的听觉感受偏于“淡”、“轻”,没有“浓妆艳抹”、“惊心动魄”的音乐重场。
应当提到的是,在《暖》的抒情性段落中并没有借助多少音乐,而是配合画面运用了一此自然音效。通过真实、自然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情感表现作用,借此反映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体验。这最明显地表现在一些有关‘水”的镜头的使用中。
三、文化积淀——本土怀旧的诗意情怀
霍建起在其电影中的思考一直与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有些相逆相悖的,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进行着完美的坚守。当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标新立异的时候,他将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元来定位,湛透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和中国文化模式。
怀旧与乡愁的抒发
中国传统文化中弥漫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而当理想与现实出现错位,忧患意识便表现出来。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历史与时空的纠缠便成为文人哲学家的基本思维,怀旧于是产生了。
在《那山那人那狗》片中当儿子背起父亲过河时,流泪的父亲知道儿子拿糖葫芦骑在自己肩上逛集市的图景已成为发黄的记忆。这是一种生命轮回的感触,父亲有了儿子是生命的轮回,子承父业是事业或生命价值的轮回。
《暖》讲述的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地方的故事。影片第一次闪回的是秋千的主观镜头:集体经济时的场院,秋千上的井河和暖快乐地荡着。一种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很好地展现出来:物质生活的优越永远代替不了那段美好的秋千情结,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追忆成为人类共通的童年情景。《暖》的动人之处正是在于它以一个离开者的身份凝视那些驻守原地的人们,离开和驻守似乎都因为这十几年后的凝视重新显现。
儒家伦理观的传达
在怀旧色彩下,霍建起影片传达的是一种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提起《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获奖,大部分人都认识到现代日本人情冷漠的社会症候。而霍建起正是通过影片将亲情升华而大受日本人喜爱。初上邮路,儿子紧张地抛下邮包回身寻找落在身后的父亲。那场戏让我们在紧张之余也不乏感动。当儿子背起父亲趟过河水时父亲的眼泪不仅是养儿可防老的欣慰,更是生命交接仪式完成的感动;烤火时儿子对父亲说的一个“爸”字胜过千万句深情的呼唤:而一席土炕父子同寝,儿子将头拱进父亲胸怀的那一刻是多少在辈份观念影响下的严父所企盼而不可得的事。这样的情感经验会随时间推移而越发引人共鸣。同时,父亲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大同世界理想。他爱自已的工作,设身处地地为乡亲们着想,照顾孤老五婆却不习惯得到别人的回报,不让大家给自己写表扬信。而这一切可从乡亲们对他的尊敬中看出来。
《暖》中老人孩子聚拢到秋千边,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让人想到陶渊明的“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情境。又仿佛是柳永在《望海潮》中写到的“嬉嬉钓叟莲娃”。而当众乡亲送井河考大学时,大山依依,情意绵绵。好一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景观。《暖》中作为身残之人哑巴本已不幸,但忠恕之心让他做出了很多健全的生命所不能为之的事。类似的儒家思想的光辉时时闪耀在霍建起影片的人物身上。
法国印象派电影导演德吕克曾经说过:真正的电影是从现实的平民生活和大自然中发掘出诗与美的电影。就像沈从文用自己的笔端构筑着属于自己的希腊小庙一样,霍建起也用艺术和美在自己的电影理想国中建构起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无庸讳言,他的影片不能对生活当中那些可能是更真实、更残酷的一面挖掘的更加深刻,但是对于奔忙在喧嚣生活中的渴望温情的芸芸众生来说则是无限的慰籍。
[关键词]霍建起温情诗意电影
从处女作《赢家》到代表作《那山那人那狗》、《暖》,甚至新作所谓商业转型片《情人结》,霍建起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不事张扬却频频获奖。第十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选中,有评委称夺得最佳故事片奖的《那山那人那狗》“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度”;亦有学者称霍建起是“当代中国电影导演群体范畴中,作品兼具诗乐之唯美、平民之质朴的最合适的人选。
纵观霍建起的影片序列,其间求变创新的创作探索令人惊奇。但其电影影像中浸透着高雅艺术之美与普通生活之真相胶着的品格,却如同灵魂一般灌注在每一部影片中。含蓄的基调和温情的表达成为霍建起电影的旗帜,而他也成长为超越一般青年导演个性与另类的稳健娴熟的风格化的电影作者。
一、故事提炼——温情脉脉的人文视角
尽管去年上映的《情人结》被称为霍建起的商业转型之作,早些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取得过骄人的票房成绩。但总体来说霍建起的影片不是一味迎合大众文化口味,而以艺术化的美学追求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期“艺术电影”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其作品温情脉脉的颂赞现实中的真善美,流露出浓烈的人文气息。
善与美的艺术化现实
“艺术未必要直面现实”(霍建起语)。他的影片往往精心选择的叙事角度和手法,加上刻意设计的恬淡含蓄的影像,霍建起努力在给现实的残酷罩一层柔光镜。霍建起并不否认美化现实的倾向,他认为自己是个“心很软的人,没法去面对生活中太多残酷的东西,因此愿把环境营造得很美好”。
霍建起的电影总是能艺术化的将生活中最能体现善与美的部分敏感的表达出来。连被公认为是现实主义作品的《生活秀》也被打上了明显的霍建起印记。这部改编自池莉同名小说的电影,如同一片朴实的记叙文,闪耀着动人的生活火花。而另一部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暖》则最为典型的体现了霍建起处理影片主题时过滤残酷、美化生活的创作倾向。
《暖》的故事发展脉络基本与原作相同,但是主要基调在二度创作之后发生重大转向。原作犀利尖锐的批判演变成私人化的温情忏悔。小说写了生活的艰辛,理想的凋零,灵魂的受难。女主人公暖对未来充满了最美好的憧憬,却经历了两次漫长无果的等待以及命运的无情奚落:因荡秋千(这是她最为美好的回忆段落)摔落而被槐刺刺瞎了眼睛、破了相,而后“弯刀对着瓢切菜”阴差阳错地嫁给了粗鲁生横的哑巴。对美好爱情生活已无希望的她,转而寄希望于下一代,不科却一胎生了三个小哑巴。令人辛酸的是在小说结尾她请求曾经抛弃她的井河为她生一个会说话的孩子。电影中,瘸腿代替了“个眼”,会说话的可爱小女孩“丫”代替了三个又呆又傻的小哑巴,结尾是哑巴要井河带走“暖”和“丫”。电影通过情节的改编和诗意的镜头语言将小说中的残酷淡化为伤感。结尾的设计更传达出脉脉温情,使观众感动而非颤栗。
恬淡情节与真情抒发
霍导的影片摒弃注重戏剧情节、矛盾冲突的传统叙述手法,他力求化外在的叙述张力为内在的心理张力,注重琐碎细节场面的有效积累,在细腻自然中含蓄地表情达意,抒情大于叙事。
不难发现,单线索顺序叙事一直是霍建起擅长并喜好的结构模式,这点在《山那人那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影片刻意放弃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隔膜冲突,也淡漠了父亲与母亲、儿子与侗族姑娘之间本可以大肆渲染、极力营造的情感故事,没有传奇没有遭遇,甚至基本上没有情节,由此叙述过程中代之而起的便是邮路上父子之间的许多真实状态,在无言的情景交融中,传达出父子俩内心沉淀和共鸣的亲情挚爱。《蓝色爱情》是霍建起所有影片中叙事最为复杂的一部电影。叙事结构突破单线索模式,发展为破案侦查与舞台行为艺术两条线索。即便这样,简单平实还是叙事风格的主调,诸如刘云发现父亲之后的复杂情境仅被一缕光束所替代的弱情节化处理方式遍布全片,生活化、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巧妙地被包裹在外在的结构模式中。
少有令人称奇的戏剧冲突,鲜见夸张的视觉效果,霍建起的电影有的只是几个普通人的一些挥之不去的往事,以及在岁月的流逝里那份依然唯美的真情,就像一条流动的溪水,轻轻泻出被压抑甚至被遗忘的内心情感。
外静内动的浪漫人物
霍建起电影中的人物大都有着英雄主义、艺术气质,在喧嚣的钢铁城市中执拗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温馨和浪漫。外在故事的叙述张力更多的让位于人物内在的心理张力,人物戏剧化的外部动作最大可能地被潜在内藏的情感心绪所替代。表面上人物的生存空间平淡无奇,实质上心灵空间却意蕴无穷。再加上传统文化含蓄简练的一贯渗透,使得霍建起电影的主人公都呈现出非常内敛的特征,串联成一幅外静内动的人物镜像图。
《赢家》中的常平是一个凡间的英雄,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后来成为了世界冠军。他极少自暴自弃,自怨自艾,总是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份,不仅是个超越自己的身体障碍的英雄,更是个道德和情感上的赢家。《那山那人那狗涯的父亲是农村里朴实无华的无名英雄。他当了一辈子的邮差,在一条寂寞的邮路上和一条狗相依相伴,他爱自己的工作,只要是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把它做好。霍建起电影中的常平和父亲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带给每个人的英雄梦想。
更有意味的是,他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具有艺术气质。《赢家》中的女主角渴望自己的男朋友成为艺术家,《歌手》中的阿兰本身就是著名的歌星,《蓝色爱情》中的刘云是个上过戏剧学院整天沉浸在行为艺术当中的话剧演员,就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最不容易产生艺术感的卖鸭颈的个体户来双扬也被他处理成喜欢看《复活》的女性。艺术成了主人公们行为的内在依据。
这些表现在霍建起影片人物上的外在形象其实都只是他温情、浪漫、唯美的美学追求的外化。在这个冰冷的现实世界里,霍建起影片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充满脉脉的温情。这样的温和同样体现在人物的塑造方式上,《那山那人那狗》中的父亲和儿子的形象是外静内动的典型。影片基本没有情节冲突的营造,人物最外在的动作就是他们在山林间的行走,但是他们原本隔膜继而相互理解的心理动作性却非常强烈。
二、视听表达——“柔光”效果的审美基调
美工出身的霍建起,为他电影的温情主题找到了绝好的诠释方式,他用精致的视听语言规避人物情感的剧烈冲突和现实残酷 性的叙事,追求一个人类精神家园的“理想国”。
不事张扬的唯美镜语
霍建起电影的画面总是唯美的,每个定格镜头都是一幅构图讲究的古典主义油画,每个长镜头都是一行对仗工整的小诗,影片往往节奏舒缓,情绪流畅,画面内的时间悠长,穿越了过去与现实。
霍建起曾经说过:“搞美术的人的视觉感官比较敏感,对一个建筑、季节的变化、自然景观都会有感触,并会有表达的愿望。霍建起影片的取景相当讲究,除了单纯的美感,更注重用其表达人物情绪。《那山那人那狗涯湘西的青山绿水和《暖》中的徽式小镇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墙黑瓦、青石铺路、小桥流水,《暖》的影像世界沉浸在“虚拟的想象”意蕴里,非常适合图解过去、回忆、记忆、梦境、幻想、理想等这样的词语,也就是与“现实”不发生关系,是用“唐诗宋词的意境”(霍建起语)拍摄出来的一个现代农村爱情故事。
除了场景选择的丰富意味,光影和色彩也是霍建起镜下的敏感原素。以《那山那人那狗》为例,影片多以自然光照明为主,真实再现自然光效的同时还注意到利用阴天、云天、清晨、黄昏、夜晚等不同光线效果展示自然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在表现父子关系时,光影的处理富有深意。父子间的几次对话发生冲突,这时光线明暗对比非常明显,画面中光影的大面积分割暗含了父子观念的格格不入和不协调。影片选择绿色作为基调,用以象征邮政、生命和成长。整部影片中暖色调的运用十分谨慎,而每次主人公思想的闪回都用了区别于绿色的其他色调。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时第一次出现了红色,在这组闪回的镜头里,妈妈身穿着红色上衣,红色的运用是亲情的爆发点。
平淡精炼的真实声音
霍建起影片多使用同期录音,自然真实的特点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无论是旁白、对白、音响效果、音乐,从未以强劲的响度使观众在某一时刻有过振聋发聩、惊心动魄的体验。
以《暖》为例,全片共有十几段旁白,以剧中男主角井河的第一人称的视点出现。相当数量的旁白段落在出现时并没有伴之以音乐。即使有音乐,也是以一种比较清淡的方式出现。因此旁白的释义作用以及那种娓娓道来的、与影片主题相符合的情境,较好地得到保留。片中的音响效果也是“偏静”、“偏缓”的。由于对白的短少,必然使人物对话中有许多空隙的地方,而偏僻山区乡村的周边环境无疑也是比较静谧安详的。于是声音节奏常常形成一种不时出现的缓慢或停顿。
影片的音乐呈现出少而精的特点。影片刚开始的字幕配以中国民族乐器箫的独奏,缓慢、简单,渲染了影片那中国乡土化的、民俗的淡雅情调。音乐给观众造成的听觉感受偏于“淡”、“轻”,没有“浓妆艳抹”、“惊心动魄”的音乐重场。
应当提到的是,在《暖》的抒情性段落中并没有借助多少音乐,而是配合画面运用了一此自然音效。通过真实、自然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情感表现作用,借此反映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体验。这最明显地表现在一些有关‘水”的镜头的使用中。
三、文化积淀——本土怀旧的诗意情怀
霍建起在其电影中的思考一直与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有些相逆相悖的,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进行着完美的坚守。当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标新立异的时候,他将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元来定位,湛透和传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和中国文化模式。
怀旧与乡愁的抒发
中国传统文化中弥漫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古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而当理想与现实出现错位,忧患意识便表现出来。生命个体的存在意义历史与时空的纠缠便成为文人哲学家的基本思维,怀旧于是产生了。
在《那山那人那狗》片中当儿子背起父亲过河时,流泪的父亲知道儿子拿糖葫芦骑在自己肩上逛集市的图景已成为发黄的记忆。这是一种生命轮回的感触,父亲有了儿子是生命的轮回,子承父业是事业或生命价值的轮回。
《暖》讲述的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地方的故事。影片第一次闪回的是秋千的主观镜头:集体经济时的场院,秋千上的井河和暖快乐地荡着。一种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很好地展现出来:物质生活的优越永远代替不了那段美好的秋千情结,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追忆成为人类共通的童年情景。《暖》的动人之处正是在于它以一个离开者的身份凝视那些驻守原地的人们,离开和驻守似乎都因为这十几年后的凝视重新显现。
儒家伦理观的传达
在怀旧色彩下,霍建起影片传达的是一种传统的儒家伦理观念。提起《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获奖,大部分人都认识到现代日本人情冷漠的社会症候。而霍建起正是通过影片将亲情升华而大受日本人喜爱。初上邮路,儿子紧张地抛下邮包回身寻找落在身后的父亲。那场戏让我们在紧张之余也不乏感动。当儿子背起父亲趟过河水时父亲的眼泪不仅是养儿可防老的欣慰,更是生命交接仪式完成的感动;烤火时儿子对父亲说的一个“爸”字胜过千万句深情的呼唤:而一席土炕父子同寝,儿子将头拱进父亲胸怀的那一刻是多少在辈份观念影响下的严父所企盼而不可得的事。这样的情感经验会随时间推移而越发引人共鸣。同时,父亲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大同世界理想。他爱自已的工作,设身处地地为乡亲们着想,照顾孤老五婆却不习惯得到别人的回报,不让大家给自己写表扬信。而这一切可从乡亲们对他的尊敬中看出来。
《暖》中老人孩子聚拢到秋千边,仿佛一片世外桃源,让人想到陶渊明的“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情境。又仿佛是柳永在《望海潮》中写到的“嬉嬉钓叟莲娃”。而当众乡亲送井河考大学时,大山依依,情意绵绵。好一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景观。《暖》中作为身残之人哑巴本已不幸,但忠恕之心让他做出了很多健全的生命所不能为之的事。类似的儒家思想的光辉时时闪耀在霍建起影片的人物身上。
法国印象派电影导演德吕克曾经说过:真正的电影是从现实的平民生活和大自然中发掘出诗与美的电影。就像沈从文用自己的笔端构筑着属于自己的希腊小庙一样,霍建起也用艺术和美在自己的电影理想国中建构起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无庸讳言,他的影片不能对生活当中那些可能是更真实、更残酷的一面挖掘的更加深刻,但是对于奔忙在喧嚣生活中的渴望温情的芸芸众生来说则是无限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