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难缠的同事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与令人讨厌的人共事过——这些人考验我们的耐心、自信心和领导技能。但不管他们是你的上司还是同事,这些人都不应阻挡你的成功进程。
  作为领导者,你是为团队设定基调的人。团队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有难相处的人参与团队的“化学反应”。因此,你要学会引导他们的精力,让整个团队仍能高效运作。
  以下是四种麻烦人士的例子和对付他们的一些妙招。
  1. 爱泼冷水的人 这种人对所有的事都能说出几句难听话。每当有人介绍新事物,他就会告诉你这事行不通。
  这种人在开会时总是在各种话题上唱反调。然后,团队可能会讨论他的反面观点是否有积极意义,结果所有人都偏离了最初的主题,正能量很快转化为负能量。
  与这种人打交道时,你要仔细听他们的观点,但别被他们引向歧途。如果其中有可取之处,就请他们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找一个适当的时机与他们单独谈一谈,让他们知道如果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表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周围的人对他们的消极观点不买账,他们就算无法改变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改变行为。重要的是专注于解决方案。
  2. 爱找借口的人 这种人会令人抓狂。你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可他们要么根本不露面,要么拖拖拉拉不按时交差。你一找他们谈话,他们就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你该怎么办?
  一开始就将岗位、职责和截止期限白纸黑字写下来,而且务必要抄送给所有相关人员。
  明确告知你对他们的期望,以及他们从你这里可以得到哪些支持。
  要求他们向管理层提交一份报告,这将鞭策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果他们再次为自己找借口,就与他们面对面地谈一次,向他们传达出果断而直接的信息,让他们明白自己必须为团队的成功尽一份力。要表达自己的失望,但不要一味责怪。要明确告诉他们,你需要他们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务。
  让自己的上司对这个问题心中有数,并争取得到他的支持。这些爱找借口的人往往业绩糟糕,有负众望。
  3. 事必躬亲的上司 当我问求职者“哪种上司会让你发疯”时,大多数人都说“我不喜欢为总是探头探脑、指手画脚的人工作”。但是,没有几个事必躬亲型管理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自知之明。他们以为这样就能确保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实际上,给予团队一定的自主权反而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他们之所以事必躬亲往往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因此,要和他们打好交道,就必须给他们更多安全感。
  如何与事必躬亲型管理者有效合作?首先,你要知道他们在担心些什么,随时向他们汇报情况。有了成功记录后,再向他申请更多的自主权,明确告诉他,你将为确保成功采取哪些行动,以及你将以何种方式向他汇报进展。向他说明只要在业务操作上获得更多自由,你的工作就会更加出色。一旦出了差错,你要第一个向上司汇报,并提出补救方案。
  员工辞去的不是工作,而是不能尊重他们的上司。不要尝试躲避这种上司,要尽量打消他们的忧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事必躬亲型管理者,可以问问自己是否不敢去度假,生怕自己不在时会出乱子,或者,你是否认为如果自己不给出答案,所有的事都没法拍板。如果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十有八九你就是这种管理者了!所以,你务必建立足够的系统、培训和团队决策机制,让团队能够独立运作。
  4. 不会处理冲突的领导者 回避冲突是领导
  会议上的突出现象。如果你不愿看到公开的分歧,也不能容忍观点的对抗,你的下属就不会汇报问题,也不会有人去直接应对冲突。结果,争议双方只会与自己的同盟谈论对方,而不是直接与对方沟通。冲突如果得不到解决,最终就会酿成致命之祸。
  由于没有设立解决问题的流程,个人的小算盘会比解决你的问题更重要。那些与你单独会面的管理者对冲突避而不谈。因此,组织无法从中学习,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在有些管理者眼中,你成了一个阻碍进步的老好人。
  如果你不善于处理冲突,可以建立一些鼓励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系统。试试以下小技巧:
  果断解决问题。鼓励同僚之间的合作。
  建议团队(包括那些厌恶冲突的管理者)参加团队建设练习,强化解决冲突的能力。
  做同僚之间的调解人。协助他人解决冲突。
  既然冲突无法避免,你就要学会在出现冲突时解决问题。要为那些厌恶冲突的上司做出表率,但注意不要对他们产生威胁。
  你不可能亲自挑选所有与你共事的人,但同难相处的人打交道时,你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要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个人——在描述问题时要持客观态度,不要责怪对方。
  要始终果断自信——无论你是否习惯,讲话时都要果断自信,因为这会极具说服力。
  尽可能直接与得罪你的人打交道。讲话时不要咄咄逼人——不要对人横加指责,只陈述自己的观点。
  让所有人对职业行为承担同等的责任——无论他们是否容易相处。
  不要让消极的人对你或团队施加太多影响——要限制他们的影响力。
  我在纽约市乘地铁时发现,那些横冲直撞的人总是能抢到座位。这正是领导者常见的行为。但你可以有效地管理难以相处的人,无论这些人是你的上司还是同事。既然你在一生中有大把的时间都要在职场中度过,何不让自己的体验愉快一些呢?
其他文献
2000年南康科技公司开始做起了调研软件的生意,依靠超强的研发实力成为国内行业老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2014年,南康科技的副总裁徐宝臣开始担心跨界竞争,他发现依靠现有业务模式很难实现飞跃。得到南康科技高层的支持,徐宝臣成立了独立运作的子公司,研究如何主动拥抱互联网。  其实早在2012年南康就有一队人马独立出来搭建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网站——调查宝,模
期刊
“顾客在哪里集中,就把店开到哪里。”这是全世界一流零售商的实用主义策略。只要能够在企业和顾客之间架起桥梁,任何渠道都可以是好渠道。  未来几年,消费者的特征和习惯将发生巨大变化。  在成熟经济体中,消费者一般不愿花钱,除非赶上打折季,出门旅游,或者遇到特别的日子和场合。  今天的消费者总是在去往某个地方的路上,因此最好把移动设备做成顾客接触点。  大多数人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普通电脑,和外界保
期刊
茵曼,一个专注于棉麻女装的互联网原创设计品牌,从一个小众市场起步,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原创棉麻女装品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零售服装品牌之一,服务全国600多万顾客,2013年销售额为7.6亿元,2014年超过10亿元。在2013年“双十一”活动中,茵曼以1.2亿元的单日销售额勇夺女装品类冠军,2014年继续位列女装三甲。  作为一个小众品牌,茵曼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它会碰到发展瓶
期刊
小陈先后在三家公司工作。在前两家公司,她都因能力无法施展而离开。她告诫自己不能再重蹈覆辙,要耐得住性子。进入第三家公司后,她一直在同一个领导手下工作。领导的家长式管理风格在初期对她帮助很大,但当她升任中层管理之后,这种管理风格再次限制了她的能力发挥。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春华:知道了自己的职场或人生规划,也清楚了上司对她的角色定位,小陈去或留应该不会这么纠结了。  章俊:我以
期刊
所有人都希望幸福,然而幸福与金钱无关。既然如此,幸福的秘诀何在?怎样做才能更加幸福?  围绕这一话题,人们发表了无数文章、书籍。有一项做了30多年的研究,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谁感到幸福?”获得答案的方法之一就是直接问:“你幸福吗?”有些研究则对核磁共振结果进行分析,或让夫妻分别就自己和配偶的幸福感打分。这些研究基本指向同一个结果:约35%的人“很幸福”,15%左右的人“不幸福”,其余的人介于两者
期刊
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一直为人诟病:管得太细、太死,员工失去活力和主观能动性。可是在本文作者看来,管理过细的危害远小于管理不足的危害。有太多的管理者未能尽到管理职责,他们没有掌管起日常工作,没有向员工解释每一步期望取得的结果,也没有持续跟踪下属的绩效,纠正错误,奖励成功。所有的工作场所都严重缺乏对员工日常工作的引导、指示、反馈和支持,这非常令人震惊。  管理不足每天都会给组织造成巨大损失。一些小问题本
期刊
俄勒冈州惠普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和生产经理鲍勃·维齐在参加了“世界咖啡”社群的一次对话后,猛然领悟到组织结构图中的一个个方框其实就像是对话网络。每天,员工就不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对话中,不同想法互相激荡、启发,有时又出乎意料地连接在一起,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人们从中发现行动机会。  鲍勃后来受命作为领导人之一负责全公司的安全项目,在他的领导下,该公司遍布全球生产工厂的5万多名员工就安全隐患以及如何解决这些
期刊
早在2008年郁壮鸿和他的合伙人夏宁峰就萌发了创业的念头。彼时,郁壮鸿还在替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AIG打工。当年6月,北美著名旅行保险品牌Travel Guard被AIG高价收购。Travel Guard模式的成功极大地触动了郁壮鸿,于是筹备三年,2011年,意时成立。  受到Travel Guard的启发,意时从旅行保险切入。旅行保险产品相对简单标准化、单价低、使用频率高,单点切入,基于互联网
期刊
两年前的夏初,我去了一趟蒙古,去参加GE公司蒙古代表处揭幕仪式。因为是第一次去蒙古,所以去之前我有点茫然,对那里的情况毫无概念。谁知当车子一驶出乌兰巴托机场,一路上看到的景致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在澳大利亚的第一份工作。  18岁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周游世界。念完高中后,本来我是要在英国读大学的,但我决定推迟入学,利用“间隔年”(Gap Year)* 出去看看世界。我一直觉得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魅力无
期刊
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会议,等等,都是当今职场上组织用来在团队间传达和协调任务的常用数字工具。它们既有助于组织运行,又可以削减成本,凡此种种益处尽人皆知。然而,技术进步也可能会扰乱公司运行,甚至严重损害公司利润,对此人们则比较陌生。  根据十年来的研究,我们发现数字化关系既能解决问题,又会引发问题。新技术会导致信任危机,给跨时区或跨文化沟通带来困难,并对异地工作交流提出挑战。鉴于这些情况,新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