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不只是博学,更重要地是创新意识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创新之源,小学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把语、数、外、社、美、英、科学课程的书本知识综合转化为内在素质,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挖掘体验、整合感悟资源获得新知。但这门课程无现成教材可用、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科学的评价体系,致使一些教师无所适从。在此,我就开放活动时空,打破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性,将学生的书本知识与自然、社会、生活、事物以及评价过程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六点做法与同事交流。
一、挖掘书本资源,突出内容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现成教材做参考怎么办?千篇文章各有套,看你用得妙不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及认识特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学生已有的书本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中,不断探究出新成果。而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内容丰富多彩,重在学以致用。
二、挖掘自然资源,突出目标开放性
自然是创意的基础。人们常见的经典建筑、奇山异景、乡村特产等耳闻目睹的主题素材数不胜数。 让学生选择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自然资源为主题,进行开放性的交流,把活动推向主题的高潮。在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和灵活性,预设开放性的目标,使学生巧妙地利用交流资源的互补性,实践创新过程。
三、挖掘社区资源,突出活动自主性
学校、家庭、社会分别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所彰显文化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社区的风情,这种风情是长时间自主的定式延习而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节日文化,民间风情资源预设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主题,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通过自主实践的过程,达到本人的意愿和要求。
四、挖掘生活资源,突出实践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从生活实践开始的。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旋律,其素材无所不有。教师要利用社会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活动提供详尽、生动、具有人情味的环境,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用心体验和感悟新知识新技能。从社会生活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使学生关注社会、体验角色、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的、自由而负责的、理智而有创意的生活。
五、挖掘事物相互联系资源,突出整合性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丰富的想象是灵感的阶梯,事物之间的秘密需要想象中的灵感去整合与创新,就能获得新的成果。而综合实践课正好为教师引领学生凝聚事物间的优势原理进行整合开发,实现资源最大效能化的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教师如何抓住机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如了解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动力进化史时:①说说这三种车的动力来源(人力传递、内燃机动力、电磁波动力)。②太阳能动力运用正在开发之中,以上三种车的主动力朝着省力、节能、环保型更新。预测下一步车的动力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太阳能动力)?③试描述自行车发展为摩托车到电动车主要更新哪些方面(动力机和制动设备)抓住某些事物发展间的联系,明确整合目标,分层递进,产生新奇感、成就感,激发创新兴趣。
六、用好激励资源,突出评价的多样性
激励是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作为上的质的肯定。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主体,是评价激励的对象。而评价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因此,评价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一方面既把目光投放在全过程考量,又要重视在环节的闪光点上下注。另一方面,当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时发出的寄语,要具有肯定与期望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评价达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并用激励资源为创新推波助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最具有活力的学科,它取材广泛,开发性强,富有实践内涵和创新之韵。只要我们多方思考、合理挖掘资源、明确活动目标、精心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无”课程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真正得到发展。
教育的目标使人聪慧,博学注重传承,创新突现发展。传承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创新体现聪慧,可见没有实践创新意识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滨区大河镇蒿溪小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
一、挖掘书本资源,突出内容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现成教材做参考怎么办?千篇文章各有套,看你用得妙不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及认识特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将学生已有的书本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中,不断探究出新成果。而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基本特征,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内容丰富多彩,重在学以致用。
二、挖掘自然资源,突出目标开放性
自然是创意的基础。人们常见的经典建筑、奇山异景、乡村特产等耳闻目睹的主题素材数不胜数。 让学生选择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自然资源为主题,进行开放性的交流,把活动推向主题的高潮。在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创造性和灵活性,预设开放性的目标,使学生巧妙地利用交流资源的互补性,实践创新过程。
三、挖掘社区资源,突出活动自主性
学校、家庭、社会分别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所彰显文化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社区的风情,这种风情是长时间自主的定式延习而成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社区的节日文化,民间风情资源预设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活动主题,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通过自主实践的过程,达到本人的意愿和要求。
四、挖掘生活资源,突出实践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从生活实践开始的。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旋律,其素材无所不有。教师要利用社会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活动提供详尽、生动、具有人情味的环境,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用心体验和感悟新知识新技能。从社会生活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使学生关注社会、体验角色、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的、自由而负责的、理智而有创意的生活。
五、挖掘事物相互联系资源,突出整合性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丰富的想象是灵感的阶梯,事物之间的秘密需要想象中的灵感去整合与创新,就能获得新的成果。而综合实践课正好为教师引领学生凝聚事物间的优势原理进行整合开发,实现资源最大效能化的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教师如何抓住机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如了解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的动力进化史时:①说说这三种车的动力来源(人力传递、内燃机动力、电磁波动力)。②太阳能动力运用正在开发之中,以上三种车的主动力朝着省力、节能、环保型更新。预测下一步车的动力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太阳能动力)?③试描述自行车发展为摩托车到电动车主要更新哪些方面(动力机和制动设备)抓住某些事物发展间的联系,明确整合目标,分层递进,产生新奇感、成就感,激发创新兴趣。
六、用好激励资源,突出评价的多样性
激励是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作为上的质的肯定。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主体,是评价激励的对象。而评价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体验、发展的过程。因此,评价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一方面既把目光投放在全过程考量,又要重视在环节的闪光点上下注。另一方面,当教师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时发出的寄语,要具有肯定与期望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评价达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并用激励资源为创新推波助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最具有活力的学科,它取材广泛,开发性强,富有实践内涵和创新之韵。只要我们多方思考、合理挖掘资源、明确活动目标、精心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无”课程一定会上的有声有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会真正得到发展。
教育的目标使人聪慧,博学注重传承,创新突现发展。传承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创新体现聪慧,可见没有实践创新意识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滨区大河镇蒿溪小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