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如历史总是在不断创新中进步,历史教学也在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焕发节节新枝。作为一位历史教学工作者,理应放下“历史包袱”,与时俱进,孜孜以求,努力在历史这条荒城古道上寻找出源头活水。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教学
一、“我是新课改的一粒石子,愿意投入到这平静的教学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在登上讲台最初的日子里,我虽然不遗余力的教导学生,但由于教学目标单一,刻意追求学生考出好成绩,再加上课程任务多,时间短,于时枯燥无味的把大量历史知识铺天盖地的向学生灌输,而学生呢?被老师逼迫,他们极其被动的接受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拼命的往脑袋里塞,于是他们讨厌历史,讨厌历史老师,害怕上历史课。这样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这段时间里,我就觉得自己生活在一汪死水里,而且是一汪绝望的死水。
新课改的提出,忽如一夜春风,吹开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独立,在独立中创新”。它仿佛一下子吹散了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在平静的心镜上激起了层层浪花。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做一颗新课改的石子,投身到新课改的洪流之中。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历史负责。
二、“我不是一件摆在讲台上的‘老古董’,而是一位历史的‘导游’,我的责任就是把‘游客’带入历史,而
不是让‘游客’记住历史。”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历史的知识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使它不能再现,了不会重演,与学生的距离遥远,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没有直观感觉,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相应的提高了教学要求。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呢?
所以我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微机、录音、录像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入,我首先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并发出模型、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哪次战争中首先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是导演吗?是。我是演员吗?是。我是观众吗?是。我是老师吗?当然是。”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共演一台戏。有时教师还要做学生忠实的观众。
作为导演,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作为演员,教师尽可能用准确的、历史的、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情感再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曲折多变的角色。如在讲秦始皇时,就应有一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抱负;讲陈胜起义,就应有挥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气概;讲屈原,就应油然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讲诸葛亮,心中充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讲戊戌变法,会为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结局而惋惜惆怅;从而使学生在精神上沟通了昨天与今天,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爱其所爱,憎所该憎。
有时教师还要做学生忠实的观众,发自内心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此才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按新课程的要求,要让学生敢想,要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做,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学生的实践者。
四、夯实基础,提升学生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历史教师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理解。这是对学科能力的高度要求,但没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要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比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史能力和读史效果,每学完一章或几章后,都可以安排一节复习巩固课,及时强化;而在某些专题性较强的章节中则可采用单元教学,即按单元而不是按课节来组织历史专题知识的学习,这样便可挤出一些课时来用于及时复习强化,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历史教学要避免陷入误区,即忽视“双基”而大讲素质,特讲能力,相反应该注重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
五、“课堂如战场,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能力的不同要求,形成一套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如在七年级展开竞赛式教学法,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喜欢听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于是每节课都设计十几个问题,然后按小组回答或抢答,将其得分记在黑板上。一分成绩要有一分辛勤付出,为了多得几分,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掀起学生历史的热潮。以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要为集体争光,老师即便不布置预习和复习,他们也会埋头书上,于是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对于初一学生十分有效。
而在八年级由进行乐学教学法,经过一年的竞赛式授课,效果虽说比较理想,但长期使用此方法,已经长大一岁的学生逐渐由兴趣到枯燥。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挖掘,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感知历史,思考历史的愉悦,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热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则采取探究式教学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较为成熟,而且时逢初三学的是《世界历史》,许多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时代节奏感强,他们努力去了解世界,但又不全明白事件的历史背景、发展方向和前景等,所以我尽量将初三的每一节课上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多问多答,即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回答,不完备之处再由老师补充。这种探究式教学法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极受学生欢迎。
六、“课堂就如一桌菜肴,全是大鱼大肉,难免腻而欲烦;尽是青菜萝卜,又淡而无味;唯有荤素搭配,才能余味无穷。”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只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的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和感觉疲劳。所以在一堂课中,我总是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
课堂讨论。这是我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为了使讨论的方法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较好的效果,教学们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将讨论分为全班、小组、四人小组和两人小组讨论,并对四种讨论形式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口头或书面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打破旧的学习方式,焕发出思维的活力。我们把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设计了一系列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辨能力的活动、课堂辩论、撰写小论文等。
上网收集并分析资料。学会收集资料是新课程在能力和技能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学生每学完一册的内容,都要制作一本有关本册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资料夹。在课堂上交流资料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资料来解释说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七、“将来就像被撕剩的日历,总是越来越少;历史则像被撕去的日历,总是越积越多。这一张张被撕去的日历,便是历史老师的源头活水。”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历史教材变动较大且较快,历史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现状,“吃老本”,不注意汲取专业知识的新营养,则必然被历史和时代所淘汰。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
八、“教无定法,也许‘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新课改必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些知识和技能也必须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强化和巩固。由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成绩不但会下降,反而会出现质的飞跃。
在新课改实施几年里,我不断运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把新课改精神应用于每一个45分钟。这是一个艰苦的播种、培育阶段,但是,汗水没有白流,辛勤没有白花,在一次次考试中,我的学生总能够斗志昂扬的进入历史考场,因为在他们心底,历史已不是重负,而是一种能力,而此时此刻正是他们发挥自己所能,收获的时刻。是的,他们收获了,而作为新课改的一颗石子,我又何尝没有巨大的收获呢?
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改工作并非坦途,我们必须看到这一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更不能走形式、赶潮流、走过场。一位教育家这样比喻新课程实验:“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蓝图。”因为“在路上”,因为是一个旅程,所以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都是在所难免的。许多问题是在过程中发现的,我们过程中收获,在校正中前进。而且,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甚至这一过程注定不会是一条坦途,而是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荆棘的道路。课程的发展没有终点,追求与探索便不会终止,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教学
一、“我是新课改的一粒石子,愿意投入到这平静的教学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在登上讲台最初的日子里,我虽然不遗余力的教导学生,但由于教学目标单一,刻意追求学生考出好成绩,再加上课程任务多,时间短,于时枯燥无味的把大量历史知识铺天盖地的向学生灌输,而学生呢?被老师逼迫,他们极其被动的接受那些枯燥的历史知识,拼命的往脑袋里塞,于是他们讨厌历史,讨厌历史老师,害怕上历史课。这样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这段时间里,我就觉得自己生活在一汪死水里,而且是一汪绝望的死水。
新课改的提出,忽如一夜春风,吹开千树万树梨花开。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独立,在独立中创新”。它仿佛一下子吹散了笼罩在我心头的阴霾,在平静的心镜上激起了层层浪花。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做一颗新课改的石子,投身到新课改的洪流之中。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历史负责。
二、“我不是一件摆在讲台上的‘老古董’,而是一位历史的‘导游’,我的责任就是把‘游客’带入历史,而
不是让‘游客’记住历史。”
历史讲述着人类的过去,它反映的是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客观事实。因此,过去性成为历史的知识特点之一。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使它不能再现,了不会重演,与学生的距离遥远,很多东西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没有直观感觉,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相应的提高了教学要求。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呢?
所以我在讲授历史知识时,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微机、录音、录像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知识,也可以把较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入,我首先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并发出模型、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哪次战争中首先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实物、声音的配合,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是导演吗?是。我是演员吗?是。我是观众吗?是。我是老师吗?当然是。”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共演一台戏。有时教师还要做学生忠实的观众。
作为导演,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的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作为演员,教师尽可能用准确的、历史的、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情感再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曲折多变的角色。如在讲秦始皇时,就应有一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抱负;讲陈胜起义,就应有挥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气概;讲屈原,就应油然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讲诸葛亮,心中充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讲戊戌变法,会为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结局而惋惜惆怅;从而使学生在精神上沟通了昨天与今天,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爱其所爱,憎所该憎。
有时教师还要做学生忠实的观众,发自内心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此才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按新课程的要求,要让学生敢想,要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做,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学生的实践者。
四、夯实基础,提升学生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历史教师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理解。这是对学科能力的高度要求,但没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历史学科教学质量,要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比如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史能力和读史效果,每学完一章或几章后,都可以安排一节复习巩固课,及时强化;而在某些专题性较强的章节中则可采用单元教学,即按单元而不是按课节来组织历史专题知识的学习,这样便可挤出一些课时来用于及时复习强化,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历史教学要避免陷入误区,即忽视“双基”而大讲素质,特讲能力,相反应该注重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
五、“课堂如战场,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几年的教学摸索中,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学科能力的不同要求,形成一套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如在七年级展开竞赛式教学法,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比较争强好胜,喜欢听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于是每节课都设计十几个问题,然后按小组回答或抢答,将其得分记在黑板上。一分成绩要有一分辛勤付出,为了多得几分,学生们自觉不自觉地掀起学生历史的热潮。以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现在要为集体争光,老师即便不布置预习和复习,他们也会埋头书上,于是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对于初一学生十分有效。
而在八年级由进行乐学教学法,经过一年的竞赛式授课,效果虽说比较理想,但长期使用此方法,已经长大一岁的学生逐渐由兴趣到枯燥。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度挖掘,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感知历史,思考历史的愉悦,从而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热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则采取探究式教学法。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身心较为成熟,而且时逢初三学的是《世界历史》,许多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时代节奏感强,他们努力去了解世界,但又不全明白事件的历史背景、发展方向和前景等,所以我尽量将初三的每一节课上的生动活泼,让学生多问多答,即一个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回答,不完备之处再由老师补充。这种探究式教学法目前正在进行之中,极受学生欢迎。
六、“课堂就如一桌菜肴,全是大鱼大肉,难免腻而欲烦;尽是青菜萝卜,又淡而无味;唯有荤素搭配,才能余味无穷。”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只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的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和感觉疲劳。所以在一堂课中,我总是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
课堂讨论。这是我在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为了使讨论的方法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较好的效果,教学们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将讨论分为全班、小组、四人小组和两人小组讨论,并对四种讨论形式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口头或书面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使学生打破旧的学习方式,焕发出思维的活力。我们把活跃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设计了一系列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辨能力的活动、课堂辩论、撰写小论文等。
上网收集并分析资料。学会收集资料是新课程在能力和技能方面对学生的要求,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学生每学完一册的内容,都要制作一本有关本册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资料夹。在课堂上交流资料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资料来解释说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七、“将来就像被撕剩的日历,总是越来越少;历史则像被撕去的日历,总是越积越多。这一张张被撕去的日历,便是历史老师的源头活水。”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历史研究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历史教材变动较大且较快,历史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现状,“吃老本”,不注意汲取专业知识的新营养,则必然被历史和时代所淘汰。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
八、“教无定法,也许‘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新课改必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些知识和技能也必须要求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强化和巩固。由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学成绩不但会下降,反而会出现质的飞跃。
在新课改实施几年里,我不断运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把新课改精神应用于每一个45分钟。这是一个艰苦的播种、培育阶段,但是,汗水没有白流,辛勤没有白花,在一次次考试中,我的学生总能够斗志昂扬的进入历史考场,因为在他们心底,历史已不是重负,而是一种能力,而此时此刻正是他们发挥自己所能,收获的时刻。是的,他们收获了,而作为新课改的一颗石子,我又何尝没有巨大的收获呢?
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改工作并非坦途,我们必须看到这一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更不能走形式、赶潮流、走过场。一位教育家这样比喻新课程实验:“变革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个蓝图。”因为“在路上”,因为是一个旅程,所以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都是在所难免的。许多问题是在过程中发现的,我们过程中收获,在校正中前进。而且,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然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甚至这一过程注定不会是一条坦途,而是一条崎岖不平、充满荆棘的道路。课程的发展没有终点,追求与探索便不会终止,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