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湖北移动集团市场为基础,通过对新的竞争形势、业务发展趋势以及集团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已经具备的优势,发现依然存在的瓶颈,从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阶段入手,提出有效的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关键词】 集团市场 竞争能力 能力提升
一、引言
中国移动从“衔玉而生”的创业期,到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头把交椅,历经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自2010年全面运营3G业务以来,原本由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构成的“一大一小”市场格局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三分天下。尽管中国移动的实力仍然占据优势,但在3G技术以及成熟度上并不占优势的TD-SCDMA归由中国移动运营,为另外两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运营商看到了机会。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一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而中国联通3G业务在自身收入增量的贡献中一直稳居第一位,开始逐步摆脱了发展困境。反观中国移动,对于因业务的依赖以及3G网络的滞后使得尽管在收入和利润上仍然无法被撼动,但2G时代的领先地位正逐步弱化,用户份额自2008年以来逐年走低,收入也持续下滑,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对传统电信业务的猛烈冲击,中国移动正所谓是“内忧外患”。
如何迅速摆脱困境,中移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战略转型。鉴于集团客户对电信运营商的特殊重要性,必然成为了各大运营商争夺的重点。本研究以湖北移动集团市场为基础,通过对新的竞争形势、业务发展趋势以及集团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已经具备的优势,发现依然存在的瓶颈,从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阶段入手,提出有效的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二、新竞争格局下运营商业务发展趋势
2009年之前,运营商及设备支持商雄踞整个电信价值链的上游位置,但随着2010年3G业务的全面运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电信价值链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终端及业务提供商不断接近上游,并不断打压着运营商的价值空间。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运营商已认识到传统的语音及通道业务已成红海,要恢复昔日电信业的龙头位置,必须从多方面整合资源,开创新的价值蓝海。
三、集团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3.1 移动集团竞争优劣势分析
移动发展集团业务具备的三大优势:(1)品牌优势。移动经历多年的发展,在个人用户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口碑和品牌,比如资费规范、信号稳定、业务丰富、应用方面等等优势。(2)网络优势。移动具有PTN及SDH二张承载网平面,相对联通、电信营运商而言,网络的先进性与丰富性已经远远超越其它二个营运商。(3)合作伙伴。经过多年的发展,移动已积累了一大批应用类合作伙伴 、设备类合作伙伴、管理咨询机构、市场调研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等。
集团业务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瓶颈:(1)集团业务优势缺乏,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优势;(2)集团业务套餐缺乏,创新产品少,业务单一;(3)基于PTN先进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导致主动服务方面没有拉开与电信、联通传统网络的竞争优势;(4)集团业务维护力量不足。
3.2 集团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针对移动集团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并放大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同时采用多元手段打破逐步打破瓶颈,从而不断提升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能力。
售前阶段:提供多业务一站式接入,推广多种移动套餐,绑定多种集团信息化业务,大力推进预覆盖工程,引入具备监控功能的客户端多业务平台设备,快速开通。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基于PTN/OTN网络丰富的大颗粒接口,移动完全可低成本提供更高带宽,以同样的专线价格提供比联通、电信高2-10倍的带宽,从而快速拉开差距,抢占市场。
售中阶段:统一集团业务分级接入模式,加快网络建设规范化的进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管线资源方面,移动从2012年起开始大力推进预覆盖工程,使得全业务资源覆盖能力不断增强;设备方面,配合PTN网络使用的客户端多业务接入平台,可一次性完成语音、数据及视频的一站式接入。
售后阶段:新建用户根据网络支持状况和投资效益,选择智能接入方式将客户直接纳入网管,实现集团客户可管可控功能;建立网格化维护体系,分权分域;实时测试直接用户线路质量及数据流量,可定时告诉用户是否需要升级带宽。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移动基于集团业务特点及类型以及网络发展现状提出的新一代的智能接入网演进方案,大大提升了已有客户的“忠诚度”,减少客户流失;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消除了“哑设备”对于用户感知和运行维护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另外两家运营商为了低成本快速开通,“哑设备”的使用仍然普遍。
四、结论
中国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中虽然占据品牌、网络和合作伙伴三大优势,但同时存在集团业务优势缺乏,套餐缺乏,PTN先进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维护力量不足等发展瓶颈。我们只有牢牢抓住并放大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个阶段分别制定应对策略,体现差异化竞争能力,才能逐步打破瓶颈,从而不断提升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集团市场 竞争能力 能力提升
一、引言
中国移动从“衔玉而生”的创业期,到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头把交椅,历经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自2010年全面运营3G业务以来,原本由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构成的“一大一小”市场格局变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三分天下。尽管中国移动的实力仍然占据优势,但在3G技术以及成熟度上并不占优势的TD-SCDMA归由中国移动运营,为另外两家规模相对较小的运营商看到了机会。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一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而中国联通3G业务在自身收入增量的贡献中一直稳居第一位,开始逐步摆脱了发展困境。反观中国移动,对于因业务的依赖以及3G网络的滞后使得尽管在收入和利润上仍然无法被撼动,但2G时代的领先地位正逐步弱化,用户份额自2008年以来逐年走低,收入也持续下滑,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对传统电信业务的猛烈冲击,中国移动正所谓是“内忧外患”。
如何迅速摆脱困境,中移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战略转型。鉴于集团客户对电信运营商的特殊重要性,必然成为了各大运营商争夺的重点。本研究以湖北移动集团市场为基础,通过对新的竞争形势、业务发展趋势以及集团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已经具备的优势,发现依然存在的瓶颈,从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阶段入手,提出有效的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二、新竞争格局下运营商业务发展趋势
2009年之前,运营商及设备支持商雄踞整个电信价值链的上游位置,但随着2010年3G业务的全面运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近年来,电信价值链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终端及业务提供商不断接近上游,并不断打压着运营商的价值空间。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运营商已认识到传统的语音及通道业务已成红海,要恢复昔日电信业的龙头位置,必须从多方面整合资源,开创新的价值蓝海。
三、集团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3.1 移动集团竞争优劣势分析
移动发展集团业务具备的三大优势:(1)品牌优势。移动经历多年的发展,在个人用户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口碑和品牌,比如资费规范、信号稳定、业务丰富、应用方面等等优势。(2)网络优势。移动具有PTN及SDH二张承载网平面,相对联通、电信营运商而言,网络的先进性与丰富性已经远远超越其它二个营运商。(3)合作伙伴。经过多年的发展,移动已积累了一大批应用类合作伙伴 、设备类合作伙伴、管理咨询机构、市场调研机构、合作金融机构等。
集团业务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瓶颈:(1)集团业务优势缺乏,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优势;(2)集团业务套餐缺乏,创新产品少,业务单一;(3)基于PTN先进功能未能完全发挥,导致主动服务方面没有拉开与电信、联通传统网络的竞争优势;(4)集团业务维护力量不足。
3.2 集团市场竞争能力提升方案
针对移动集团市场竞争环境,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并放大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同时采用多元手段打破逐步打破瓶颈,从而不断提升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能力。
售前阶段:提供多业务一站式接入,推广多种移动套餐,绑定多种集团信息化业务,大力推进预覆盖工程,引入具备监控功能的客户端多业务平台设备,快速开通。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基于PTN/OTN网络丰富的大颗粒接口,移动完全可低成本提供更高带宽,以同样的专线价格提供比联通、电信高2-10倍的带宽,从而快速拉开差距,抢占市场。
售中阶段:统一集团业务分级接入模式,加快网络建设规范化的进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管线资源方面,移动从2012年起开始大力推进预覆盖工程,使得全业务资源覆盖能力不断增强;设备方面,配合PTN网络使用的客户端多业务接入平台,可一次性完成语音、数据及视频的一站式接入。
售后阶段:新建用户根据网络支持状况和投资效益,选择智能接入方式将客户直接纳入网管,实现集团客户可管可控功能;建立网格化维护体系,分权分域;实时测试直接用户线路质量及数据流量,可定时告诉用户是否需要升级带宽。
差异化竞争能力体现:移动基于集团业务特点及类型以及网络发展现状提出的新一代的智能接入网演进方案,大大提升了已有客户的“忠诚度”,减少客户流失;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消除了“哑设备”对于用户感知和运行维护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另外两家运营商为了低成本快速开通,“哑设备”的使用仍然普遍。
四、结论
中国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中虽然占据品牌、网络和合作伙伴三大优势,但同时存在集团业务优势缺乏,套餐缺乏,PTN先进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维护力量不足等发展瓶颈。我们只有牢牢抓住并放大已经具备的竞争优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个阶段分别制定应对策略,体现差异化竞争能力,才能逐步打破瓶颈,从而不断提升移动在集团市场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