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之我见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51667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国别英语变体,简要探讨了中国英语之由来、回顾了中国英语研究的历史、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英语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研究 国别变体
  一、中国英语之由来
  中国和英国之间最早的接触是17世纪英国船队来华运茶,双方接触必然就涉及到语言问题,英国人学汉语,中国人学英语,可以说英语在中国环境下的使用此时也就开始了,因此,在中国环境中使用的英语也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种语言在一个环境下使用必然会受到这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环境下使用的英语必然受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受中国环境影响的英语持一种负面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冠之以“洋泾浜英语”或“中式英语”等称呼。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除公认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外,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原英国殖民地国家,已经开始宣布自己的“英语”独立,就连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家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杜瑞清、姜亚军 2001)。国际英语研究界掀起了世界英语的研究浪潮,很多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等角度研究世界英语,有关英语变体的模型也提上日程。在世界英语研究的浪潮之下,逐渐有学者意识到需要为在中国环境下使用的英语正名,承认它是一种客观实在,以“中国英语”的身份加入世界英语的大家庭。
  二、中国英语之研究现状
  中国英语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葛传提出。按年代划分,国内中国英语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965年——1991年)、争鸣时期(1992年——2001年)
  三、突飞猛进阶段(2002——至今)。
  (1) 初始阶段(1965年——1991年)
  虽然1980年中国英语的概念首次提出,但对中国英语变体的关注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尚未明确定义,相应的中国英语变体被认为是错误并被纠错或纠正。葛传槼正式提出中国英语的概念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纷纷对中国英语进行定义。李文中(1983)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英译、借译及语义再生诸阶段进入英语交流,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孙骊(1989)探讨了英语国别变体的研究与英语在中国的情况,第一次从英语变体的角度考察英语在中国的现状。榕培(1991)认为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同时指出中国英语是个客观存在。
  (2)争鸣时期(1992年——2001年)
  这一时期的前期还是主要围绕着中国英语的定义展开,且只是在少数学者之间讨论。进入1998年后,关于中国英语的研究逐渐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截止到2001年底,相关的研究成果有44篇发表,数量几乎是前5年的一倍。杜瑞清与姜亚军(2001)撰文回顾了“中国英语”研究近2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英语音位、词汇和语篇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3)突飞猛进阶段(2002——至今)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努力,中国英语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迷茫与探索,终于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关于中国英语研究的成果如雨后春笋,大批以往被忽视的文献得到引用,各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研究方法被应用到中国英语问题的研究之中,多体系多分支的研究状态开始逐步形成。
  回顾中国英语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中国英语已经从最初的怀疑甚至否定到最终的接受,今天中国英语研究的风貌已焕然一新这当中无不倾注着学者的努力,无不附带着时代的烙印,从本质来看,对中国英语研究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人们对英语的一种世界观的改变(韩玲 2007)。
  四、中国英语之我见
  1、中国英语是一种国别变体
  中国英语并不是不正确的英语,不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而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必然产物。英语的国际化必然会引起英语的本土化,新西兰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甚至是日本英语的提出就是英语本土化的典型事例,所以中国英语作为一种国别变体而存在也就无可非议了。Kachru研究英语变体时,提出三个同心圈的变体模型,包括内圈(如英国)、外圈(如肯尼亚)和扩展圈(如中国),这也可以作为中国英语作为一种国别变体存在的理论依据。其实,中国英语是否存在并不取决于人们是否承认了它的这一身份,这一身份不是由任何人和组织赋予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中国英语是中国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随着英语热的兴起,中国英语教学在中国如火如荼,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大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但是中国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给人费时低效的印象。同时,在中国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几乎都是西方文化的讲授,中国文化严重缺席。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正视中国英语的地位,要认识到中国英语是中国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认识中国学生由于母语干扰所导致的在诸如语音、语篇等方面出现的合理偏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交际能力。同时,要加大中国文化的讲授,在此过程中,从最直接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英语的实际存在,真正发挥中国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提高国家软实力。
  3 注重中国英语的研究
  虽然中国英语目前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但在研究理论、方法、视角等各个角度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研究薄弱、概念混淆、研究方法单一、标准不统一等。我们认为,在中国英语研究过程中,要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相结合,研究范围应将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研究方法要注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同时加强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Kachru. The Hand Book of World Englishes[C]. HongKong: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2]杜瑞清,姜亚军. 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
  [3]孙骊.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
  [4]孙骊. 英语国别变体的研究和英语在中国[J]. 外国语,1989(2).
  [5]榕培.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
其他文献
液态金属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于其独特的物化性质而备受关注。当液态金属接触到氧气之后会形成一层自限制的氧化膜,通过一定的剥离手段可以得到二维(two-dimensional,2D)金属氧化物薄膜,这种剥离手段为二维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策略。注气法剥离是指将O_2注入液态金属后,在金属表层形成金属氧化物,同时通过液态金属上层的分散剂将2D氧化物进行剥离并分散。本论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优化注气
固载型催化剂解决了均相催化剂有毒、难回收以及难以循环使用等问题,因此成为了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聚丙烯腈纤维具有强度高、抗酸碱、高柔韧性和廉价易得等优点,并且其表层具有大量的氰基和酯基功能基,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可以将其转化为酰氨基、羧基以及偕胺肟基等基团。因此,腈纶纤维具有成为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的潜力。相比于其他催化剂载体,腈纶纤维的功能化不仅仅发生在载体表面,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修饰。在溶剂的溶胀作
对硝基苯酚(4-nitrophenol,4-NP)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行业。随着工业用量的增加,4-NP也多途径地进入到环境中。4-NP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毒性、致癌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环境中4-NP的定量分析因而变得非常重要。本论文主要发展了一种基于改性荧光碳点的荧光传感法用于4-NP的定量分析及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探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
碳量子点是一种具有发光范围广、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良好的水溶性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自从200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碳量子点已经在信息加密与防伪、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光动力学治疗以及光催化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纯固态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很低,以及发光机理不明确。由于固态碳量子点常常存在聚集诱导猝灭效应,严重影响了固态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农村中学而言,更应该从农村初中生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期刊
【摘要】教学是一项活动,但如何能打动人心,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增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技巧,加强规范自己的动作行为,此外更应注重完善个人修养。所谓“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正确非言语行为产生的源头,教师应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个人品格,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师表 身教重于言教 敬业爱岗 爱生乐教  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
期刊
在教学工作中,领导经常讲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视学生为朋友,不能歧视差生、后进生。这些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在众多的学生中,不免有一些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学生,这些学生一旦得不到教师信任甚至受到歧视,便会极度逆反或自暴自弃。如果相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很多的奇迹。 下面我就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如下: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创
期刊
由于化石燃料的逐渐消耗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新储能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大倍率性能而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网和便携式设备中。但是,典型的常规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较低(372 m Ah g~(-1))和快速的容量衰减,限制了它们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更大容量和更高稳定性的新型负极材料迫在眉睫。作为新型负极材料,具有两种金属阳离子的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存在区域性和间歇性等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转化得到清洁的二次能源电源,经由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高效转化实现能量的存储和利用将会大大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有效缓解目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电催化在清洁能源转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技术中,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和水分解制氢均可获得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