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加强自身修炼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组工干部,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修炼,“三学”提升思想素养,“三转”夯牢务实作风,“三严”确保政令畅通,“三廉”守住廉洁底线。
  “三学”提升思想素养
  学习问题,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基层组工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拿出实际行动愿学、勤学、深学、善学,才能更好地履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端正态度愿学。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增长知识、提升本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不以事务繁忙为客观理由,勇于进取,有所作为。
  养成习惯勤学。要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做到“三勤”:勤读,把经典和理论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营养大餐;勤思,对照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勤用,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实际。
  突出重点深学。作为基层组工干部,当前要重点学习十八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八项规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等,结合工作实际学深学透,指导自己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进步。真正把“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落到实处。坚持“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要善于向书本学,还要善于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自然学。时间不够,要善于“挤”;难度太大,要善于“钻”。
  “三转”夯牢务实作风
  基层组工干部要保持作风纯洁,必须实现“三转”。
  转角色,适应新形势。新形势下,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组工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各项决策部署。
  转作风,强化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没有落实,再好的思路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再正确的政策措施也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基层组工干部抓落实,要有真抓的态度,将一丝不苟、细致认真的态度贯穿于工作谋划上,体现在工作决策上,落实到工作推进的各个环节上;要有敢抓的勇气,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麻烦,始终保持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
  转方法,注重工作实效。要健全工作制度,把各项工作分解到部门,具体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以制度强化责任,以责任促进落实,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了解进展、跟踪指导,发现问题、促进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要广泛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善于从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集中精力抓好群众关心的大事、要事和难事,努力做到干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一件。
  “三严”确保政令畅通
  严明的纪律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十八大报告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严明政治纪律。要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保证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经得起考验。
  严肃组织人事纪律。要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带头严格遵守中央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确保干部人事调整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做到组工干部作风清正。
  严守保密纪律。正确对待和处理发扬民主与保守秘密的关系,既大力推动组织工作公开透明,破除组织工作神秘感,让干部群众走近和了解组织部门、组工干部,又要严守组织人事工作保密底线,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三廉”守住清廉底线
  廉洁从政是党员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底线,守住这条底线,则家庭美满,亲人幸福。守不住,轻则名誉受损,家人蒙羞,重则身陷牢狱,祸及家人。俗话说得好,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带头学廉。基层组工干部要带头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打下扎实的廉政思想理论基础。
  主动述廉。利用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自我剖析“思廉”——常思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认真反思总结“述廉”——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述自己如何做;深化学习成果“讲廉”——讲廉洁故事,讲廉政党课。
  模范守廉。时刻坚守住廉洁这条底线,分清什么是一时之快,什么是长久的幸福,时刻警醒,严格自律,不越雷池,不蹈悔海,常算政治、经济、亲情、名誉、家庭、健康、自由七笔账,走好人生每一步。
  (作者系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
其他文献
渝北辖区,拥有江北国际机场,是重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渝北处于“主城北扩”的桥头堡。因此,渝北将自身定位为“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要打造对外开放的经济高地,人才培养首当其冲。”渝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绍新说。于是,“开放型干部培养工程”应运而生。2008年,渝北区投入培训经费330余万元,累计培训各类人员8940余人。  “渝北区‘开放型干部培养工程’,为渝北新一轮开放和发展夯实了基础、提供
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来说,背部疼痛是常有的事情,很多人放任不管,留下了更多的后遗症。推荐给大家一套缓解背部疼痛的物理疗法,简单易学。  增加下腹部力量:仰卧,举腿,直到大腿与腹部垂直,小腿要与大腿成直角。努力把大腿垂直上举,直到臀部微离地面,但背部不能离开地面。  抻拉下背部:平躺,弯曲膝盖,双手紧抱膝盖并往肩部运动,头部不可离地,这样就能抻拉腰部。  伸展背部:用手和膝盖撑地。将左臂和右腿同时水
吃空饷   吃空饷现象,在永州一些县已是公开秘密。在职教师碍于同事情面,不好举报;校长们利益攸关,捂住不报;离职教师吃到甜头,能瞒则瞒;主管部门念及贴补教育经费,    产品召回  一家日本汽车制造企业最近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问题汽车,但中国市场再次“例外”,不在召回之列。  ——在诸多全球召回面前,中国缘何频频例外?首先是因为相关法律不完善,我国对企图隐瞒缺陷的汽车制造商,最高罚款才三万元
一座流动的影院,在他的肩上翻山越岭。  一种文化的传播,在他的脚下愈传愈远。  34年,上万部电影,几万部拷贝,他用光影照亮了山村,也映亮了自己的人生。  他就是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程烈超——江津区蔡家镇山村电影放映员。  光影使者  2012年6月10日,夜幕降临,蔡家镇文昌村一个场坝内。  白色银幕上,光影随着故事情节不断变幻。  银幕之下,观众痴痴地盯着银幕,脸上忽明忽暗。那一刻,世界仿佛静止
在党的旗帜树起来之后,如何让党组织与企业融为一体引领企业快跑,成为“两新”党建的一道新课题。  项目管理,效益核算。大渡口区委组织部和“两新”工委,将经济管理的思想引入党建工作,运用企业管理方法,像推进项目一样推进党建工作。  这种方法创新,给正面临融入难题的“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提供了一种借鉴。    ■ 一次革新,“逼出来”的工作法    2009年初。“两新”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让分管
3月1日,春寒料峭。  大渡口区八桥镇,一树桃枝在风中探出星星花苞。汪代明深深地嗅了一下花苞,转身爬上梯子,拿起锤子,为公司Logo钉下第一枚钉子。  “亿捷通”三个字,在花枝掩映下,生意盎然。  汪代明或许并不知道,一股不可小觑的集聚力量,在他敲下最后一锤后,已如龙似虎般奔腾开去。这股力量,将为金融危机下行业如何抱团取暖,启开一扇“阳光窗”。    ■ 从“散兵游勇”到“联合舰队”    天使后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近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总书记一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朴实、亲切,说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窝里。  “老乡”这个词,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带着深厚感情的,让人想到的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画面,想到的是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浓浓情谊。但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了,交通便利了,信息发达了,一
有关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的话题,一直围绕和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常常,国有企业不是被指责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就是被指责拖了经济增长的前腿。当然,国有企业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说中国的市场经济不需要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怎么让国有经济更好服务于经济增长并造福民生,可能是更具实质性的问题。  令人欣喜的,最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国有经济实践让人看到了一种新的国有经济活力,尤
辛勤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铸就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热爱劳动、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品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焕发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比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就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用辛勤劳动创造伟大事业的真实写照。在“两弹一星”伟大事业的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和考验,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2005年10月,九龙坡区含谷镇党委筹集10万元党内帮扶金,启动了由9位镇领导干部、10位科室负责人、23位企业主组成的“一位镇级领导干部、一名科室负责人、一位企业老总帮扶一户贫困党员”的“3 1”帮扶活动。    ■ 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周应钦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村里宣传十七大精神,他用朴素的语言阐述科学发展观,用蹒跚的脚步促进乡村和谐。  这位老人就是含谷镇建新村七组年逾七旬的老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