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松弛会影响到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本文分析了目前计量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对策及措施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经验
一、分析仪表仪器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任何计量检测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体现着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虽然误差不可以消除,但是误差可以减小,通过对分析仪表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将仪表仪器的误差减小,提高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在计量检测工作中会出现测量不确定、检测结果不确定等现象,这是在分析仪表仪器使用之前没有对其进行调试,没有意识到计量检测工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在计量检测中的重要性,在计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出现测量不确定、测量误差等。误差越大,计量检测质量越差,误差越小,计量检测质量越高,但是在计量检测中,如果不知道不确定度,那么计量检测也有失去了意义。
定期对计量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调试,保证加量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计量检测要求,分析仪表仪器在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有计量基准以及计量检测标准,才可以保证仪表仪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计量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仪表仪器操作能力、思想认识等也是计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定期对计量检测人员的分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计量知识等进行培训,使得计量检测人员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计量检测工作,是为了保证我们日常生活水平的质量。
二、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 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校准、比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如果把一个施工企业的计量器具信息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系统,计量器具从进入该系统到离开该系统将经历建账、筛选、检定和删账等几个过程。要完成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这几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者来说,企业计量管理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成本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完成这几个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者的熟练度。认识这七个操作过程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操作成本。
(二)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电子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的效率进行定期的检定, 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电子仪器,对其检定周期可以设置为半年,而对一些准确度要求并不是太高的电子仪器可以将检定周期适当延长。同时检定周期的设定也需要与实际的生产情况来进行, 尽量使其与使用部门的其他一些机械设备同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而且对于检修期间的电子仪器, 则需要有备件进行更换, 从而保证其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三)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人员不仅要拥有计量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际操作的经验, 同时这些人员在计量检测工作中要受到必要的监督, 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而对于检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则具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注册计量师的资格才能胜任。
三、检测设备管理应加强
(一)加唯一性标志。用于计量检定、校准或测量的每台测量仪器,以及对检定或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都应具有唯一性标识,如设备编号。编号应与设备一览表相对应。
(二)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并保存对计量检定、校准或检测有重要影响的每台设备的档案,档案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的名称;(2)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志;(3)接受日期、启用日期、接受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4)目前存放地点;(5)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或使用说明书;(6)历次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和调试报告、验收准则和下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7)历次维修的日期和设备的维修计划;(8)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记录。
(三)设备管理与维护。为确保检测设备状态的完好和功能正常,对设备安全处置、运输、贮存、使用和维护应做出具体要求。(1)检定人员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状态和环境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后,填写使用记录,方可开机使用。(2)对于重要的仪器设备(如计量标准器),应制订详细的操作规程,检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四)不合格设备的控制。计量检定机构应编制“不合格工作的控制程序”,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和由其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实施控制。(1)在使用过程中,任何过载或误操作过的设备、得出可疑结论的设备、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的设备以及经检定有缺陷的设备,都应立即关机停止使用。若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工作时,应及时更换状态标志,存放到规定地点,直到修复为止。(2)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重新检定或校准,证明其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办理报废或降级使用手续。(3)必要时,应追溯到对以前检定和检测工作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五)做好设备状态标志。为区分检测设备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应对仪器设备的状态做出标志:(1)合格(绿色):经检定合格的设备,不需要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功能正常的设备,经验证合格的设备;(2)准用(黄色):多功能测量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需要使用的功能正常,并经检定合格的设备;仪器的某一量程不合格,但所需要的量程合格,降级使用满足要求的设备;(3)停用(红色):损坏的仪器设备,经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的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
四、结束语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平稳发展的基本条件。设备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危害性前提。
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因此,重视设备检测,并进行有效、合理的检测设备配置及实施,可以掌握运行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防止事故于未然,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提供保证。
关键词: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经验
一、分析仪表仪器计量检测的重要性
任何计量检测工作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体现着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虽然误差不可以消除,但是误差可以减小,通过对分析仪表仪器进行调试和测试,将仪表仪器的误差减小,提高分析仪表仪器的精度。在计量检测工作中会出现测量不确定、检测结果不确定等现象,这是在分析仪表仪器使用之前没有对其进行调试,没有意识到计量检测工具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在计量检测中的重要性,在计量检测的过程中出现出现测量不确定、测量误差等。误差越大,计量检测质量越差,误差越小,计量检测质量越高,但是在计量检测中,如果不知道不确定度,那么计量检测也有失去了意义。
定期对计量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和调试,保证加量检测工具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计量检测要求,分析仪表仪器在进行计量检测的过程中,有计量基准以及计量检测标准,才可以保证仪表仪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计量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仪表仪器操作能力、思想认识等也是计量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定期对计量检测人员的分析仪表仪器操作能力、计量知识等进行培训,使得计量检测人员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各种计量检测工作。计量检测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进行计量检测工作,是为了保证我们日常生活水平的质量。
二、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仪器的计量流程管理 。按照管理流程, 计量设备的维护管理通常包括:计量设备的选择和配备;计量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计量设备的入库验收、搬运装卸、贮存保护和领用发放等流转管理;计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志和封印;计量设备使用前和周期检定、校准、比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标志、记录、隔离、评价、处置和必要时的追溯。如果把一个施工企业的计量器具信息管理工作看作一个系统,计量器具从进入该系统到离开该系统将经历建账、筛选、检定和删账等几个过程。要完成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这几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对不同企业、不同管理者来说,企业计量管理质量的高低和管理成本的多少,往往取决于完成这几个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者的熟练度。认识这七个操作过程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操作成本。
(二)制定仪器计量维护周期 。电子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的效率进行定期的检定, 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而且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电子仪器,对其检定周期可以设置为半年,而对一些准确度要求并不是太高的电子仪器可以将检定周期适当延长。同时检定周期的设定也需要与实际的生产情况来进行, 尽量使其与使用部门的其他一些机械设备同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而且对于检修期间的电子仪器, 则需要有备件进行更换, 从而保证其可以保证生产的需要。
(三)配备合格的计量维护人员 。随着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计量检测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人员不仅要拥有计量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际操作的经验, 同时这些人员在计量检测工作中要受到必要的监督, 从而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而对于检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则具有更高的要求, 需要具有注册计量师的资格才能胜任。
三、检测设备管理应加强
(一)加唯一性标志。用于计量检定、校准或测量的每台测量仪器,以及对检定或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都应具有唯一性标识,如设备编号。编号应与设备一览表相对应。
(二)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并保存对计量检定、校准或检测有重要影响的每台设备的档案,档案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的名称;(2)制造厂名称、型号和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志;(3)接受日期、启用日期、接受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4)目前存放地点;(5)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或使用说明书;(6)历次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和调试报告、验收准则和下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7)历次维修的日期和设备的维修计划;(8)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进或修理记录。
(三)设备管理与维护。为确保检测设备状态的完好和功能正常,对设备安全处置、运输、贮存、使用和维护应做出具体要求。(1)检定人员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状态和环境条件,符合规定的要求后,填写使用记录,方可开机使用。(2)对于重要的仪器设备(如计量标准器),应制订详细的操作规程,检定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记录。
(四)不合格设备的控制。计量检定机构应编制“不合格工作的控制程序”,对不合格测量设备和由其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实施控制。(1)在使用过程中,任何过载或误操作过的设备、得出可疑结论的设备、出现故障和异常现象的设备以及经检定有缺陷的设备,都应立即关机停止使用。若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工作时,应及时更换状态标志,存放到规定地点,直到修复为止。(2)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重新检定或校准,证明其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办理报废或降级使用手续。(3)必要时,应追溯到对以前检定和检测工作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五)做好设备状态标志。为区分检测设备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应对仪器设备的状态做出标志:(1)合格(绿色):经检定合格的设备,不需要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功能正常的设备,经验证合格的设备;(2)准用(黄色):多功能测量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需要使用的功能正常,并经检定合格的设备;仪器的某一量程不合格,但所需要的量程合格,降级使用满足要求的设备;(3)停用(红色):损坏的仪器设备,经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的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
四、结束语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产平稳发展的基本条件。设备检测技术与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危害性前提。
现代设备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因此,重视设备检测,并进行有效、合理的检测设备配置及实施,可以掌握运行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防止事故于未然,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