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演奏技艺的探讨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经典的体裁形式。本文着重对四重奏的特点、中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的地位、排练前的训练以及运弓与力度、音准与音量、弦律与节奏等技巧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四重奏 中提琴 重奏技艺
  弦乐四重奏从形成至今,经历了300 余年的历史。它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合、最经典的组合。毫无疑问,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大师奠定了弦乐四重奏的基石。进入20世纪,巴托克又将弦乐四重奏从陈腐的古典形式中解放出来,他在作品形式上的探索可与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相媲美。当前,弦乐四重奏作为室内乐的一种形式,正逐步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从高雅的音乐殿堂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本文以从事多年弦乐四重奏演奏的经验,对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某些技艺问题进行探讨。
  一、四重奏的特點
  众所周知,正统的弦乐四重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组成。由于所用的四件乐器都是提琴家族的成员,他们之间有着相同的特质,所以整体音色表现最为“纯粹美丽”。四重奏由于不讲究排场、气势,因此它与编制的乐队形式有以下不同的特点:1、不设指挥,演奏者必须以良好的默契让音乐进行;2、各演出声部的地位相互平等,强调整体表现的均衡,避免过分的个性张扬;3.对合奏者音乐风格的统一性要求极高;4、演奏显得感情更细腻、含蓄,更注意发挥每件乐器的技巧和表情,对各个声部乐器在组合关系上也更加精雕细琢。
  上述特点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具体性、协调性和均衡性。四重奏中的四个人就象四个好朋友一样,是否默契,是否有团队精神,往往就成了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中提琴演奏员要始终记住这一体裁的特点,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丰富文化、音乐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掌握重奏的基本技能;2、在演奏中即要善于谛听整个重奏的音响,又能从整个音响中听出自己的声部,并且随时调整自己的音响,使之适应总的音响效果;3、要善于在重奏时随机应变,使自己的一举一动与其他重奏者协调一致;4、要具备即是独奏者又是伴奏者的能力,善于迅速地、完整地从执行一种任务改变为执行另一种任务。
  二、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地位
  四重奏虽然是四个人密切配合演奏的一种形式,但每个演奏员在重奏中也都有自己声部的任务和目的,艺术表现也有各自的特性。第一小提琴通常担负着演奏弦律的主要任务,“四重奏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一小提琴手的个性。大提琴通常担负低音声部的职能,要“掌握节奏”,控制和调整整个音乐的进行。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内声部则主要担负着大量伴奏和特殊织体的任务。
  随着四重奏这一体裁的发展,内声部的功能愈来愈扩大。在大多数重奏作品中,中提琴的作用非常明显,它对音乐节奏的情绪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提琴的特殊音色也增强了它在重奏中演奏旋律的地位。由于音区的限制,中提琴演奏者也需要在伴奏与旋律声部的关系方面起到随机应变的融合能力,即要注意第一提琴的旋律,又不可忽视低声部,同时又要和第二小提琴演奏出来的每一个和弦音互相协调一致。
  对于中提琴演奏员来说,了解上面所说的任务分配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位演奏员在练习之前都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在重奏组中的位置,这对于四个人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是很有帮助的。
  三、重奏技巧
  重奏与独奏不同。独奏可以在理解、分析作品的基础上,运用熟练的技巧,
  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地展示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而在重奏中,则更强调的是各演奏员之间的协调性、均衡性。这方面在前面反复做过说明。这里再着重谈谈几点关键性技巧问题。
  1、重奏作品排练前的准备。中提琴演奏员在排练每一部作品前都应做好以下
  准备:1)从整体出发去了解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创作意图、音乐风格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一些重要因素。研究作品的历史时代和作曲家的创作传记对了解作品内容与风格有很大帮助;2)认真研究和熟悉总谱和分谱,了解声部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对照着其他声部来看和听自己的声部。通过熟悉过程,我们心目中就会对乐曲产生鲜明的、内心的概念并对所奏音乐的性质获得正确理解;3)除了演奏自己的分谱外,还要和其他成员一起对整部作品的节奏、力度、速度等有关因素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作进一步讨论、研究、分析,互相检查帮助。当达成共识后,就可以集体制定该乐曲演奏的布局,并把集体所拟定的弓法、指法、表情记号、力度符号等标记在自己的分谱上。
  2、运弓与力度。运弓是提琴得以振动的演奏基础。掌握弓的每一部分的运弓艺术,对于中提琴演奏员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要做到完美的运弓,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运弓要“直、平、稳。”所谓直就是弓始终要保持与琴码的平衡;所谓平就是要适度保持弓在奏四条弦时各自的水平面;所谓稳就是要保持弓在弦上的稳定性。由于在四重奏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弓法对比,中提琴手需要练就弓在不同部位灵活自如地演奏各种弓法,如连弓、换弓、分弓、跳弓、连顿弓、抛弓等等。2)要清楚弓在不同位置的声音特点。我们知道,弓子可以运动的范围是琴码至指板之间的区域。在这区域内,如果弓速和压力保持一致,当弓毛逐渐靠近琴码时,音色就变得越清晰明亮;反之,当弓毛逐渐靠近指板时,音色就变得越来越灰暗,此时的右手需要将弓子的重量悬起才能保持纯净的音质;声音越强,运弓的位置越要靠近琴码,反之亦然;换把时,运弓的位置也要改变。在较高把位,应把弓靠近琴码;在较低把位,要把弓挪近指板。3)注意运弓的力度与运弓的速度之间的关系。加大运弓的压力和运弓的速度,音量便增加,反过来效果就相反。但这种配合如果超过限度就会产生不协调。要记住,声音不是靠压力产生的,来自弓子的任何死的重量会立即使琴弦的自如振动停下来。只有握弓的手、手指和手臂,通过使用正确的肌肉运动,动作变得很轻松,以致由此产生了一种在空间运行的感觉时,才能去掉人为的动作与压力。此外,力度的层次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改进力度的层次感对不同力度标记的演奏做到 明显的区别,将会使音乐更富立体感和色彩。   总之,任何一种弓法都是用来表现音乐的一定性质。在不同作品中,在同一作品的不同段落中,弓法都是千变万化的。四重奏艺术的特点,仍然是在于全体成员在演奏性质和手法上要准确地协调一致,运弓的弓段、力度与位置都应该统一。
  3、音准和音量。四重奏的音准,无论是在演奏技术还是音乐表现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精准的音准,也就不可能准确的揭示作品的内容。然而音准又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变的音准,要用变化的、联系的科学观点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对待音准。音准永远取决于音乐的艺术表现实质和音乐的音调结构。中提琴演奏员在音准技术上常出现的问题,一是发音过响,使得听觉不能准确的辨别音高;二是按弦力度过大出现音准的偏差;三是速度过快,使人不能立刻把握住句中所有各种音乐要素;四是不正确的揉弦,使音准模糊。这些问题大多是演奏员在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所造成的。
  中提琴演奏员要解决音准问题,首先是要建立起对曲调特点的内心听觉观念,深刻地理解音准与曲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奏作品的曲调结构;第二,必须经常把握住整个片段的曲调,而不是把握住个别乐音或音程的音准,在辨别某个乐音、音程与和弦是否准确时,同样也不能割裂它们同整个乐句的联系;第三,要掌握所有重奏分谱的曲调结构,听出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必须随时倾听合作者的演奏并使自己的音准适当地适应合奏时总的音响。也就是常说的要相互靠。
  音量的比例平衡是四重奏演奏的一个重要因素,音量“均匀”也是相对的概念。四重奏的所有乐器一般是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音量的。因此,音量均匀这个概念,应该理解为重奏乐器之间一定的音量比例关系。四重奏各声部的音量分配有着自己典型的特点。中提琴与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及音量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中提琴处于内声部,声音中庸。音量常容易被其他声部掩盖。尽管谱面力度是“P”但它的“P”是相对的,从听觉角度看。音量要略大于“P”中提琴的八分音符给旋律和大提琴二提琴声部的长音以节奏的律動支持,这时虽然谱面力度“P”演奏时音量不能弱于旋律声部,而要稍大于旋律声部的音量。
  例1: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24—25小节
  中提琴演奏员要时刻知道什么时候处于什么声部,应该用什么音量去演奏。高度的平衡是四重奏的关键所在,中提琴演奏员一定要和其他几位合作者配合,运弓的力度和揉弦要非常均匀,达到四把琴的音量和音色平均,各个声部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4、弦律与节奏。众所周知,整个声部艺术主要的美与魅力都表现在弦律之中;没有旋律的话,即使和声再严谨,对位与配器再奇妙,一切都会黯然无光,
  死气沉沉。因此,在四重奏中对旋律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当由不同声部演奏同一旋律时,要注意旋律在各乐器间的“转换”艺术。在旋律由几个声部分别演奏时,暂时没有伴奏,研究一下如何求得旋律线的连贯性和共同性是有好处的。每一个节奏旋律的演奏者,在另一个声部已经开始之后,就应该细心倾听(甚至在心里唱)和参加到旋律的整个表演过程中来,千万不要在前一声部已经停止时才开始演奏自己的旋律片段,中提琴要稍早一些开始准备。以免各个声部的旋律在连接之间形成间断。
  例2:鲍罗丁《第二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174小节——180小节
  旋律本身有两个要素,即音高和节奏。人在对旋律的感受中是依靠自己的听觉经验,逐步形成对音乐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组合能力。所以,中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旋律时,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听觉的控制下进行。这就要求:1)注意听完整的旋律线条,准确地划分旋律的乐句,细心地听旋律的每一个音,听各声部之间的衔接;2)细心倾听旋律的表情,把握住旋律的风格,领会旋律的语气韵味以及旋律的力度变化、音色变化、轻重缓急、起伏跌宕。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把它比作音乐的脉搏是很恰当的。它作为音乐的基点和支柱,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不亚于旋律。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甚至在一部作品内的各个不同段落中,音乐节奏都有着不同韵律。中提琴声部常出现固定音型的伴奏型,应在节奏准确的基础上,加以揉弦。即充实了音色又增加了音乐的倾向性。和声变化与节奏变化配合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中提琴在重奏中充实中声部的作用。中提琴在节奏上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1)发音迟缓,由于中提琴比小提琴体积大,弦距长的特点,弓子有时难以准确地让琴弦振动开,使节奏点落在主导声部的后面。为了避免发音的滞后,可以将弓子提前放在弦上;2)缺乏时值感,乐曲中的一些音没有演奏够音符的时值便匆匆接下去;3)对休止符不够重视,一到休止符便把拍子强过去;4)不注意延长记号。克服上述问题的首要办法,是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研究和对待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记号,做到一丝不苟。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合奏中必须要求获得统一的“集体”节奏,还要有特殊的节奏灵活性,善于根据乐曲的要求,在“主导”节奏和“从属”节奏之间进行转换。
  结语
  重奏不同于独奏,重奏更强调团队精神,更强调四个演奏员之间的协调合作和声音的均衡。这是中提琴演奏员重奏中必须要遵循的最主要准则。中提琴演奏员要想在重奏中发挥得更加出色,使中声部的作用更加鲜明、亮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音乐修养和思想修养,经常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每一部四重奏作品并进行正确的练习,同时还要熟练自如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有关的演奏技巧并同其他合作者充分协调。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阿普尔鲍姆等.世界著名弦乐艺术家谈演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匈)卡托.哈瓦斯.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蒋维达.小提琴学习与演奏知识综述[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苏)C.波尼亚托夫斯基.中提琴艺术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5〕赵海鹰.弦乐重奏演奏者听觉能力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2);
  〔6〕韩丹.如何培养学生中提琴在重奏中的演奏能力.辽宁高职学报,2006(6)。
  作者简介:陈晓梅(1969--),女,中提琴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中提琴协会会员,广州小提琴协会会员,从事中提琴演奏30年,有丰富的演奏经验和教学经验,曾出访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瑞士,澳洲,新西兰,埃及,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多次赴港澳台三地演出,足迹布满世界五大洲。现任职广州交响乐团。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配套的相关公共设施也逐步在完善。就公共文化设施来说,它对广大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区域内社会风气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公共设施面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后的管理及服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检验,以便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开放;管理;服务  随国家对群众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视,国家
期刊
[摘 要]公益培训是文化馆在公共服务、保障群众享受最基本文化权益、免费开放中重要的一项。由于业务还在逐步完善提高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开放服务时间短、服务供给错配、培训力量薄弱等不足。文化馆还需在人才培养机制、有效供给,激发社会积极性和凸显广东特色等方面改进,从而提高公益文化培训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文化馆;公益培训;群众文化;文化职能  前言  公益培训是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
期刊
[摘 要] 文化馆作为提供基本文化服务的社会公共文化建设阵地之一正面临“免费开放”的新考验,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开放,本文分析其内涵,从工作本质出发,尝试为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探索可行有效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文化馆;新形势;免费开放  文化的建设是一国发展的关键,经济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政治建设是经济、文化建设的保证,文化建设则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灵魂,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文化
期刊
[摘 要]广东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文化发展战略助力广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但有利于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修复,还有利于拓展文化空间,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能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本文基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视角下,通过对广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状、优势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有利于广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
期刊
[摘 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文化系统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文化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是更大的考验。笔者认为,文化馆人需要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危机意识。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五种意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活动对于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因为基层社会管理的主体就是群众,只有增强管理人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才能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效率,推进基层文化的发展,优化发展模式,所以,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要对群众文化活动加以重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群众文化活动;创新途径  在基层社会管理过程中,群众文化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相关
期刊
[摘 要] 总—分馆制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对实现文化馆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促进的意义。本文介绍总—分馆制这种管理形式,并阐述在这个背景下建立数字文化馆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化馆;总—分馆制;资源共建共享;数字文化馆  为了更好地实施广东省委和政府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将 “十件民生实事”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文化馆站的服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制定適合佛山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开发模式,以期为佛山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指导。  [关键词] 佛山民间艺术 产业开发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开发模式  一、引言  佛山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镇之一,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丰富,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文化的变迁,众多民间艺术品类濒临灭绝。在此情境下,佛山民间艺术如何借位于产业化发展之举再
期刊
东北地区气候高寒,许多民间习俗都与气候相关联。由于天寒地冻,东北人维持生存的首要任务是想方设法驱寒取暖。衣、食、住、行,都以防御严寒为准则。所以东北民俗中,绝不是仅有“三大怪”,在人们耳濡目染中最少有“十大怪”。如东北民居习俗中的:“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在外”;“半里半外土仓子,地里窝棚当日盖”;“对面大炕屋子暖,老冬狗子雪里埋”。穿戴方面:“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腰里捆个大腰带
期刊
[摘 要]瑶族是中国南方山居民族,长期过着频繁迁徙的游耕生活。瑶族分为平地瑶、布努瑶、茶山瑶和盘瑶四大支系。瑶族传统舞蹈是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是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抽象表现。从舞蹈表现内容、表现特征上,意蕴着粤北瑶族舞蹈的文化内涵,从表现形式上剖析瑶族民俗文化元素的两个维度,梳理瑶族舞蹈特征及保护传承现状,是目前亟需展开的工作。  [关键词] 瑶族舞蹈 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 保护传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