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个性化服务生逢其时!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邮政史上应该牢记这一天--2001年8月22日,国家邮政局开办了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并决定由总公司进行试点,这表明中国邮政开始注意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早在1999年3月澳大利亚邮政就吹响了个性化邮票的号角,他们充分挖掘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在墨尔本举办国际集邮展览,将个人肖像印在和邮票连在一起的副票上,创造了邮政业务中的一个新物种。澳大利亚个性化邮票的成功发行,说明了个性化邮票在市场上的无限商机。个性化邮票发行后,立即在世界邮政中引起强烈反响,加拿大、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竞先效仿,分别推出了自己的个性化邮票,一时间个性化邮票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个性化邮票在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开办以来,发展的势头也不十分平衡,澳大利亚、香港邮政等由于同总公司合作,发行了一些适合在中国销售的个性化邮票,因而,这种将经营与服务相结合的个性化邮票就显得十分有生命力。相反以一些邮政纯粹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个性化邮票就显得业务量不足。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项业务需要第二次印刷才能完成,因此,成本很高,它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材料和人工投入。尽管世界各国邮政将此项业务的收费标准定的基本上是邮票面值的一倍,比如:澳大利亚一版面值9澳元,售价为21澳元;日本一版面值650日元,售价1100日元,但仍然入不敷出。香港邮政于去年2月开办这项业务时,从瑞士专门运送十几台印刷机,请来十几名印刷专家,而日本也为个性化的现场服务也投入了近1500万日元,总公司为这项业务进口的机器也近人民币280万元,由于投入成本太大,如果揽不到业务,无法形成规模经营,这项业务也就会被"饿死"。
  个性化邮票的迅猛发展,在中国集邮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有识之士在呼吁中国邮政开办这项业务。在最近几年举办的国际集邮展览上,外国同行对我们说:"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个性化邮票市场有中国这么广阔的前景,中国有1000多万人的集邮者作为基础队伍,每年都有热点事件,邮票在中国又有很高的威望,相信这项业务移植到中国去,一定成功,关键是中国邮政的个性化邮票业务开办后,如何尽快地对服务及经营领域进行充分的挖掘。"
  其实,中国邮政从澳大利亚首枚个性化邮票闻世后,就开始十分注意对这项业务的调查与研究,相关资料就已经由中国集邮总公司整理后送到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时刻跟踪着世界各国邮政开办这项业务的情况,并在总公司的配合下为这项业务的开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去年3月,国家邮政局召开了由中宣部、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邮票印制局、全国集邮联、邮票选题委员会等单位领导参加的论证会。论证会认为:中国邮政已具备了开办这项业务的条件,应积极准备,力争年内推出这项业务。
  后来的事情,广大集邮者都已经知道了, 去年8月21日举办了业务开办新闻发布会,聘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牛群为形象大使。8月22日,总公司利用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邮票,试办了中国邮政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在试办期的产品创意中,总公司十分注意创造自己应有的,最广泛的认知度,其产品如足球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获得公众的喜欢,其它产品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广大的消费者可以看得出来,中国邮政在开办这项业务时,并没有完全采取"拿来主义",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在业务名称上,外国一般称为:个性化邮票、照片邮票、我的祝愿邮票、肖像邮票等;而这项业务在中国被叫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强调的是服务;外国邮政的服务范围是个人,我们先面对的是公众人物,这也算作中国特色吧!
  业务开办以来,试办单位也收到了许多消费者的信函、电话,对个性化服务业务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其中最大的意见就是:这项业务何时可以为普通百姓服务,这句话是问到点上了。这一意见折射出我国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与国际上这项业务存在着差距。因此,今年我们努力地将这项业务面向大众、走向社会。今明两年要加大服务的力度,加强服务业务的细分化,可先分类服务,比如:在今明两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为人大、政协代表服务; "七一"前后,为新、老党员服务;"八一"前后,为部队干部、战士服务;寒暑假前后,可以深入学校,为新老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服务,使普通公众为这项业务的最终消费者。关于今明两年个性化服务业务邮资图的选择,国家邮政局已多次召开论证会,考虑过多种方案,比较成熟又切实可行的意见是发行一套《祝福》专用邮票,其中第一枚"如意"有望在今年4月底之前发行,其余几枚将在今年年底或晚些时候发行。
   对于这项业务的发展,邮政各经营部门除了有热情外,更重要的还是得有独特的经营策略和优质的服务意识。我们相信:这项业务在国家邮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邮政企业的配合下,在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下,这项业务一定能办好!(中邮供稿)
其他文献
2002年6月29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沙漠植物》邮票一套4枚,邮票中的沙漠植物选自沙漠各类生态环境中常见的或特别的优良固沙植物种类。  目前,我国国土沙漠化面积约为192万平方公里,这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并制约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治理沙漠已是当今刻不容缓的任务,保护沙漠植物及沙漠植被是治理沙漠的基本措施。  我国的沙漠植物以藜科、蒺藜科、柽柳、菊科、豆科、蓼科、麻黄科等为主,种类贫乏,大约
期刊
从接受设计《沙漠植物》邮票这个任务到完成设计稿,前前后后花费了我近三个月的时间。因为设计这套邮票,我也了解并学到了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生态与环境及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邮票上的4种沙漠植物是沙漠地区防沙造林的优良物种。沙漠是世界上动植物生存条件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一,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沙漠植物,一定要具备非凡的生命力。人们往往喜爱那些生长在青山碧水间的红花绿柳,却常常忘却了这些与自然力进行顽强抗争
期刊
由北京市邮票公司和《集邮》杂志联合举办的“北京市邮票公司最佳邮品评选活动”始于1993年,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它的举办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集邮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每一次的评选结果都给参加评选的集邮者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从1993年第一届评选出的最佳首日封《杉树》、邮折《昆虫》和邮册插页《国际空间年》,到去年的《君子兰》和《小鲤鱼跳龙门》,每一种中选邮品无不反映出集邮者对北京邮票公司邮品
期刊
女儿时常问我:“刻邮票、画邮票有意思吗?”“太有意思了!”其实作为一名从事专业邮票雕刻和设计的工作者来说,二十多年的追求与奋斗,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很难用“意思”两个字来说清楚的。  我于1975年到邮票发行局工作。当时对邮票雕刻和设计一无所知。当来到邮票雕刻老前辈高品璋、孙鸿年老师面前时,真是有点手无措的感觉。看到他们静静地伏在雕刻台上,借助高倍放大镜用刻刀在钢版上一刀下连成各种精细、长短、深浅不同
期刊
5月16日,沈阳。位于城市南郊的绿岛森林公园,风在轻声地鸣唱。中国邮政在这里揭幕建国以来首套圆形邮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为首次出征世界杯足球赛的国家队壮行,将44年的艰辛、梦想和期待凝固在国家的名片。  邮票首发式在国家足球队下榻的绿岛森林酒店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国家邮政局局长刘立清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怀远共同为邮票揭幕。刘立清局长代表祖国大陆、香港、
期刊
编者按:中国队参加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给中国集邮总公司提供了一个真情奉献的机遇。对于广大的中国邮迷来说,他们十分清楚,中国集邮总公司肯定不会失去这次机会,关键是它能拿出什么样的邮品奉献给大家。就像观众期待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员出场一样:悬念不在于他来不来,而在于他会用什么样的"真情"表现展现给大家……  世界杯足球赛,从来没有离我们中国这么近。不过,世界杯不仅是32支球队的世界杯,同时也是企业
期刊
新时期为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梦想和机遇。与此同时,中国集邮事业也不得不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和严峻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发挥集邮组织的核心力量和凝聚力,使我国的集邮队伍不断地巩固、发展和壮大,使我国的集邮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全国集邮联秘书处于2002 年4月24日至26日在国家邮政局石家庄培训中心召开了2002年度省级秘书长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全国行业性邮协的秘书长。  全国集邮联
期刊
拙作《天安门图普通邮票(1949-1954)》邮集在南京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获大镀金奖。以下谈谈编组这部邮集的过程和体会。    选好题目少走弯路    这部邮集的前身是一部题为《天安门》(初亦名为《雄伟的天安门》)的专题邮集。当时该邮集曾获1984年北京市集邮展览一等奖和1988年京津汉穗群众文化系列大赛集邮展览的第一名。为此我还应邀在《集邮》杂志1985年第4期上撰文介绍。可是接下来,
期刊
近20年来,贝多芬屡屡出现在中国专题邮集中。  最初是1983年全国邮展上,在"欧洲音乐史"一类的邮集中,曾将贝多芬作为一位音乐史中的巨人,置于醒目地位。  而后,在1989年全国邮展中,多部音乐类专题邮集,包括我的《维也纳的音乐故事》邮集,依然让贝多芬以音乐巨人的身份登上展框。      那些年里,我国专题邮集中的邮品以邮票为主体、为重心,伴以官方首日封及一般封片,专题集邮处于邮品单一的初始阶段
期刊
获得足球世界杯的决赛资格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历经了44年的努力。44年来中国队每逢重大比赛,特别是那些冲击世界杯的关键性赛事--再赢一场或平一场就能出线的比赛,都表现得特别失常,不是运动员屡屡失误,就是教练员临场指挥不当。为此,国家队的主教练换了一茬又一茬,国内教练"下课",国外教练"上课",但是,谁也迈不过中国队失败的门槛,淘汰的厄运总是伴随着国家队左右。广大的球迷们欲哭无泪,一次又一次失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