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一颗童心,快乐做人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zhichao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教育家、翻译家,他养育的七个子女,每一位都是行业里的佼佼者。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说,外祖父一直以来最重视的并不是孩子取得多大的成绩,而是孩子是否快乐。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感到快乐,才会对未来产生无限期待。
  不愿孩子成为小大人
  丰子恺出生于浙江桐乡石门镇,家里从事染坊生意,五六岁时,他便开始用颜料到处涂涂画画。丰子恺9岁时,父亲死于肺病,全家人的重担便都落在了母亲身上。转入私塾上学的丰子恺,课间拿出自己描画的《芥子园画谱》给同学看,大家都夸他画得好。老师发现他的才能后,便让他给学校画一幅放大的彩色孔子像。小小的丰子恺有些紧张地接了活,后在姐姐的帮助下完成了这幅画。他笔下的孔子像很有几分庄严肃穆的圣人气象,此后便有了“小画家”的称号。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丰子恺结识了此生对他最为重要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从两位老师那里,丰子恺学会了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毕业后,他跟同学一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亲任图画老师。这一年,他和徐力民结婚成家。
  徐力民怀上第二个孩子时,丰子恺赴日本学习绘画和英语。回国后,他陆续发表了多篇新作,这种简洁明了但立意悠远的绘画风格,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反响,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漫画”这种新事物。
  1932年,日本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丰子恺被迫从上海回到老家。他用多年积攒的稿费在家乡建了一座房,取名“缘缘堂”,在这里潜心创作。此时,他身边已经有了六名子女:丰陈宝、丰宛音、丰宁欣(丰子恺大姐丰满之女,一直跟随丰子恺长大)、丰华瞻、丰元草、丰一吟,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3岁。孩子虽多,但丰子恺从来没觉得闹腾,只要有空他就会陪孩子们一起玩,甚至和他们一起“开发”新游戏。
  丰子恺专门辟出一间房作为图书屋,每天晚上领着孩子们看书,孩子们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看得起劲,丰子恺会把一些名人或名著,以故事的形式说给孩子们听。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得到一颗糖,或者跟丰子恺玩一个游戏,图书屋里常常传出孩子们的笑声。
  一次,家门口来了卖小鸡的商贩,走一路吆喝一路:“卖小鸡仔喽!卖小鸡仔喽!”年幼的丰元草听到后,拉着爸爸的衣袖说:“我要买小鸡。”说完就往门外跑。没一会,几个孩子都挑好小鸡,就等丰子恺来付款了。见孩子们都迫切想卖,商贩坐地起价。追着孩子们而来的丰子恺想要还价,便故意对孩子们说:“待会还有人来卖,我们买下一家,这家太贵了。”他想拉着孩子走,以此让商贩降价。谁知道,孩子们根本不配合,全都大哭起来。商贩不肯降价,挑起担子昂然前行。丰子恺安慰孩子们:“你们大家说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一会儿再来买吧,但下次……”他说不下去了。他在《做父亲》一文中反思自己: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漂泊十年快乐同伴
  1937年,丰子恺编成的《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这一年,抗战全面爆发,丰子恺只能带着全家逃难。临行前,全家人检点行李,发现除了几张用不得的公司银行存票外,家里只有数十元现款。这时,六个孩子齐声说道:“我们有。”说完,他们把每年生日父亲送的红纸包统统打开,竟然有四百多元,解决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这件事让丰子恺颇为感慨,他说:“只有珍惜眼前的一切,不管是钱、人或者事,才能得到福报。”
  全家人先是躲到了江西萍乡,借住在朋友家。很快老家传来消息,缘缘堂被炸毁,这让丰子恺伤心了很久。看着几个孩子跟着大人一起受尽苦累,丰子恺特别心疼。为了驱散战争带来的恐惧,丰子恺尽全力在贫困中给孩子创造出惊喜。离开萍乡后,他们又辗转去了湘潭、长沙。
  1938年春,丰子恺来到武汉,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当年4月6日台儿庄大捷。丰子恺兴奋不已,画了一棵大树,并题上一首诗:“大树被斩伐,生机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丰子恺曾对好友宋云彬、傅彬然说:“我虽没能真的投笔从戎,但我相信以笔代枪,凭我五寸不烂之笔,努力从事文艺宣传,可以使民众加深对暴寇的痛恨。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抗战必能胜利。”
  离开武汉后,全家人又去了桂林、遵义等地。眼见孩子们大了,却没有固定的学校可读书,丰子恺十分烦恼。无奈之下,他只好自己教孩子诗词、写作。除了命题作文之外,他还采用给孩子讲故事,然后让他们凭记忆写下来的办法,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一次,丰子恺竟然让孩子们写一篇搓麻将的说明书,孩子们听后哈哈大笑。丰子恺解释道:“麻将本身无罪,要看人们如何对待它。至于我们要写的说明书,是因为写说明书和写作文不同,要写得一看就懂,并能应用。”
  在丰子恺的安排下,逃难生活虽然苦,但从未少了生活的乐趣。丰家孩子面对苦难从容不迫的个性,便是在那时候养成的。
  和七名子女“约法六章”
  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丰子恺大喜,当即创作了《卅四年八月十日之夜》,抒发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在外漂泊了约十年后,丰子恺携全家人再次回到上海。虽然是租来的房子,不过总算有了临时的家。
  1947年,丰子恺刚好50岁,此时,儿女们均已长大。丰子恺便与子女们“约法六章”:
  年逾五十,齿落发白,家无恒产,人无恒寿,自今日起,与诸儿约法如下:
  一、父母供给子女,至大学毕业为止。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
  二、大学毕业后倘能考取官费留学或近于官费之自费留学,父母仍供给其不足之费用,至返日为止。
  三、子女婚嫁,一切自主自理,父母无代谋之义务。
  四、子女独立之后,生活有余而供养父母,或父母生活有余而供给子女,皆属友谊性质,绝非义务。
  五、子女独立之后,以与父母分居为原则。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六、父母双亡后,倘有遗产,除父母遗嘱指定者外,由子女平分受得。
  这种不靠父母,自力更生的家风,深深影响了丰家每一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丰子恺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几年后,丰子恺用积蓄购买了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一幢三层小楼。由于在二楼屋内的阳台上,通过天窗可从不同角度看日出日落,丰子恺为其取名“日月楼”。
  这段安稳的时光是丰子恺创作的鼎盛期,他翻译了俄文《猎人笔记》、日文《源氏物语》,写下了《缘缘堂随笔》和《续笔》等文章,出版了《丰子恺画集》和《子恺儿童漫画》,并完成了《护身画集》的第五集和第六集。
  随着孙辈们的降临,丰子恺成为爷爷和外公。在小辈们的印象中,他们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日月楼”。据宋雪君回忆,那时一到寒暑假,他就和兄弟姐妹去外公家小住,因为外公家地方大,有吃不完的零食。其中,最吸引孩子的就是外公喜欢带他们去书店,孩子们选什么他都会付款。那段时间,宋雪君几乎把所有好看的小人書都看了,大多是外公给他买的。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病逝于上海华山医院。七个孩子从未放松过在学术上的追求,他们始终记着父亲教给他们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这句箴言。
  如今,丰子恺的后代人丁兴旺,分布于全国各地,还有的在美国、日本发展,不乏在各自岗位做出令人瞩目业绩者。
  2006年,丰子恺的骨灰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迁回浙江桐乡石门镇,一代大家风雨漂泊几十年,终于叶落归根。
  宋雪君说,他依然能梦到小时候在外公家的情形,外公在书房画画,他们在外屋玩耍,有时候球滚到了书房里,外公会笑着帮他们捡起来,那慈祥和蔼的样子,至今难忘。(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范石钟从小对画画充满兴趣,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一时在同学的引导下,报名参加了全国手工艺设计大赛,他的民族风首饰设计在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并获得1万元奖金。  这次成功给范石钟带来极大信心,接下来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比赛中去,但在随后的十多项工业设计比赛中,均以失败告终。  范石钟停下参赛脚步,沉下心查找落败原因。他发现自己创作的东西由于缺乏工业设计知识支撑,同
期刊
103场线下活动,50场线上活动,组织了数次规模较大的网络盛会——这是栗子公会成立4年来交出的成绩单。栗子公会是南京本地的互联网社群,通过线上线下付费活动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社群,已成功联合苏宁易购主办两届中国内容生态峰会、新媒体大咖会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栗子公会联合创始人韩小敏介绍道:“我们的‘新媒体编辑’以及‘抖音训练营’常年爆满,仅仅是学员抖音矩阵粉丝量就突破了3
期刊
做精益求精的工匠,用心雕琢艺术。  被网友调侃为“一看就不正经”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近两年来,凭借三首爆红神曲颠覆了大家对合唱的认识。笑中带泪、鸡皮疙瘩掉一地的魔性歌词均出自合唱团指挥金承志之手。  接地气的神曲  2016年1月11日,有人将一个合唱音乐视频传到了网上,有趣直白的歌词,新奇搞怪的曲风,瞬间激起了网友的狂热追捧。瞬间,2016年的第一首神曲——《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
期刊
《柯云路改革四部曲》  柯云路 著 江蘇凤凰文艺出版社  本作品由《新星》《夜与昼》《衰与荣》《龙年档案》四部小说构成。以一个县城为背景,浓缩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基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社会生活。  《上大学值得吗?》  【美】彼得·卡佩利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大学是整个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如今的大学教育究竟能够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带来什么?阅读该书无疑有助于理清思
期刊
摘 要: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热播使得当下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这一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笔者通过分析该剧对观众期待的预估和对女性意识的理解,指出都市女性在社会文化、价值衡量标准日益多元的当下社会要面临社会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双重挑战,处于生存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之中,并探讨当下社会女性独立的新内涵。  关键词:电视剧 女性意识 女性危机  都市题材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讲述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全职主妇遭到丈夫遗
期刊
也许你现在的状况不错:家庭和睦,事业有成,朋友众多……你仿佛什么都不缺,却感觉不到快乐,你感觉心中好像有一个缺口,幸福永远塞不满你的心,甚至一直往外漏。  我的一个朋友,是外企高管,年薪百万,妻子是银行部门主管,温柔贤惠,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可以说,这位朋友是成功男士的典范。然而一天他告诉我,他过得并不开心,常常有一种想逃离现实的想法。  我不解地问他:“你是男的嫉妒,女的羡慕,有什么不开心
期刊
对知识充满渴求  被中国粉丝亲切地称为“劈柴”的桑达尔·皮查伊,1972年出生于印度东南部的金奈。父亲收入不高,母亲一直生病吃药,一家人居住的地方非常狭小,皮查伊和弟弟只能睡在客厅的地板上。父亲常年出差,通常只好由年幼的皮查伊去领取母亲的血液检查结果,从他家到医院需要坐 80 分钟公交车,抵达医院后还要排队一个小时,时常排到后被告知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  皮查伊 12 岁那年,家里才买了拨号盘式电
期刊
他把生意做到中国的同时,也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恩之心。  医学院里的电脑生意  迈克尔·戴尔出生在美国休斯顿的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喜欢和邮票打交道,12岁时就在集邮杂志登广告做邮票生意,并赚了2000美元。  初涉商海,戴尔尝到了甜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6岁上初中时,戴尔勤工俭学推销《邮报》,因为有了第一次做生意的经验,他把重点放在如何打开销售局面上。戴尔经过调查发现,新婚夫妇是订阅报纸的最佳客户,
期刊
处于劣势的人,如果选择躲避,就是逃跑。  在互联网最具想象力的风口——云计算领域,全球目前只有中美两国能玩。而中国之所以没有掉队,要感谢阿里巴巴的王坚。因为王坚,在云计算这个互联网基础设施战场上,中国才得以位列前茅,直追亚马逊和谷歌。提起王坚,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用智者、先知、堂吉诃德、云计算之父来褒奖他,然而,他曾背负了八年的“骗子”骂名。只是,对于这个被称为中国十年来最成功CTO(首席技术官)的男
期刊
我总是慢一拍,前几天才追完热播网剧《白夜追凶》。剧集结尾,刑警队前支队长关宏峰因被人设套涉嫌一桩灭门案而被拘捕,但最后手戴镣铐对着观众高深莫测一笑的却是其孪生弟弟关宏宇。正如剧中现任支队长周巡所说,涉及生死的关键时刻,双生也比常人更多了一种优势。  似乎是民间约定俗成,双生子(女)在成年有自主权之前,连穿着打扮都要一样。因为双生,已经与众不同,这种习惯更让他们被众多目光从人群中“提”出来,虽不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