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责任感的培养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我很重要”是生命主体在社会背景环境下,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知、发现与肯定,体现的是一种对基于个体自我价值提升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本文主要从学校的文化濡染、课程优化及评价激励三个实践层面,来阐释以“我很重要”为标识的基于自我价值提升的责任教育策略。
关键词:我很重要;自我价值;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56-04
认识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难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和谐统一,引导每一个师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作用于社会的发展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的本质表征。
教育的原点是人,其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应与人的生命轨迹同步,让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的独特生命节律实现带有个性烙印的发展,让每个人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提出以“我很重要”为标识的责任教育,是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生命价值及行为能力被自我充分认识并得到尊重的一种生命自觉的主观唤醒,以期激活人所普遍具有的创造潜能,引导个体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纳于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之下,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应是当下教育的选择之一。
一、“我很重要”的内涵诠释
学校教育生活是唤醒个体生命意识、滋养个体生命成长、形成个体生存方式、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一种生命资源。“我很重要”,旨在引导每一个师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唤醒每一个师生自信、自强、自尊、自重的生命自觉,将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促进社会发展相融合,回归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一)“我很重要”是一种生命自觉的唤醒
唤醒,就是让每个人在原有无意识之下的成长状态,通过外在的一种暗示,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很重要”,是基于遵循生命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认识个体生命的重要为起点,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关注自我人性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健全与终身发展,自觉认识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必然,最终指向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以至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实现人生意义与境界的提升。
(二)“我很重要”是一种创造潜能的激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生命个体的创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我很重要”,一方面在于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力,引导教师自主、自觉的学习和研究,来重建自我的精神生活,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并应用于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体验和实践上;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追求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通过自我创造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进而实现自我、造福社会的人生境界。
(三)“我很重要”是一种责任情怀的彰显
“我很重要”不是强调个人主义,不是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我很重要”是生命主体在社会背景环境下,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知、发现与肯定,体现的是一种对基于个体自我价值提升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行为和自身专业发展负责,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努力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从教师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要不断强化对教育事业负责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对每一个家庭幸福负责的自觉意识,掌握履行责任的知识与技能,走上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进而创造美好未来的责任人生;从学生的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生活,牢固树立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回馈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
二、“我很重要”为标识的学校责任教育实践探寻
(一)文化濡染,营造责任与价值一体的“精神家园”
如何围绕“我很重要”赋予责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创造潜能,提升自我价值,需要走出大众文化的盲目追求困境,寻觅自身的文化个性,在创生学校文化的进程之中,完成对师生自我角色的责任唤醒。
1.群体参与,践行责任认同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可以断言,比学校文化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师生建设与认同的文化形成过程。因此,我们从办学理念的确立与诠释,“三风一训”的征集与论证,学校校标、校报、校服、师生誓词的设计与形成,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及定稿,校园建筑路道的命名与表述,均是基于全体师生的群策群力上的共同创造,群体参与的过程,也是对“我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投射和自我认同,更是建设与发展学校的责任使命的自我价值体现。
2.制度构建,内化责任意识
无论是静态的“文本”制度文化,还是动态的“执行”制度文化,其重要的是制度的价值取向。学校以“责任担当”为主线,构建“责任目标—责任履行—责任评价”的制度体系,引导教师认识到“我很重要”在自身岗位责任中的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教职工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使制度规范内化为教师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明责—履责—尽责”效应,提升学校“责任管理”效能。
3.文化叙事,唤醒责任自觉 “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3]学校在每次教师例会上设立了“校园故事”固定栏目,宣讲者有普通教师,也有行政人员,甚至食堂员工,以对自己的校园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的陈述,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以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及他人的责任感,感悟“我很重要”在看似庸常的故事背后的意义。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然而大大小小的“校园故事”逐渐丰盈起学校的责任文化气场,在叙述和发现中寻觅出精神动力,唤醒自身成长的责任内需。
4.自我评价,自省责任担当
自我评价往往折射出个体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态度。进行自我评价,那就意味着个体要进行自我导向与控制,自我审视与诊断,自我促进与激励。为此,学校变革了教师评价方式,每学期通过《教师学期履责自我评价》和《教师个人成长重要成绩与事件回顾记录》,让每位教师对自身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岗位职责进行自我评价,记录下个人专业成长中的各种成绩和重要事件,在自我评判和反省中,增强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对个体价值的理性认识,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课程优化,培植德性与智性融合的“责任素养”
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立体,它由道德、文化、智力、体力等多个环节构成,而责任素养则是这立体结构的中心环节。通过课程的优化,培植德性层面上的责任意识,以及培育智性层面上的履责能力,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
1.学科渗透,探索德智相融的“责任课堂教学”
“责任课堂”含蕴着立志与力行的哲思。诚然,挖掘各学科的责任感因素,认清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责任担当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是学科渗透责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必然。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自我负责的内驱力,让学生树立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负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学生将来履责积淀智性能力,是学科“责任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即:欲要实现“我很重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则必须好好学习,诚如明代王守仁所言:“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其力以为之,虽欲立志,亦乌在其为志乎!”
2.德育深化,打造情理共生的“责任体验活动”
学生道德的自我修养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责任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责任心”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一点一滴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体会不同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为此,学校设立了《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依照学生年龄设立序列层次,即:对自我的责任心、对家庭的责任心、对同伴的责任心、对集体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心、对自然生态的责任心。再将每个层次分解成相应的要求,如“对自我的责任心”中,低中高年级分别为:①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②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③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等,以期有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地对其进行责任心教育,逐步明晰“我很重要”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意义。
与之配套的是,学校还开发多层次的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提升自我价值。如:定期举行消防、防震演习,唤醒生命安全责任意识;开展“今天我当班长”、“我做家庭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活动,指导他们自觉参与班级常规管理,家务承担,唤醒自我养成责任意识;以“我与小树共成长,争做优秀毕业生”和“感恩母校、添彩崇明”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唤醒学生学习责任意识;开展献爱心明信片、爱心一元捐系列活动以及“捐赠一本书,传递一份爱,成就一个梦”等活动,唤醒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开展诸如“唱响国歌、向祖国献礼”等主旋律教育,唤醒效力祖国情怀;结合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策划“灯谜开启新学期 花种寄语崇明人”、“种子的力”、“种子成长记”等系列活动,通过种植花种、记录成长过程等方式,培植学生关注生态的责任意识。各项活动不求轰轰烈烈,不走形式主义,只为责任意识为活动之先,责任素养蕴养于活动之中,责任情怀成为活动终极。
3.活化资源,开发知行合一的“责任实践空间”
活化课程资源,构筑开放的教育生活空间,让师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我”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价值。为此,“学校讲坛”应运而生:语文学科的经典导读,英语学科的中西差异,常识学科的生态养殖,老年教师“说三国”,青年才俊“向西游出发”,乃至优秀学生的学习秘诀,学生家长的亲子阅读、礼仪用餐、花卉栽培,均在“学校讲坛”纷纷登场,可谓“老幼皆可、包容兼蓄、个性纷呈”的“百家讲坛”。学校还开展“太阳鸟”志愿者行动,走出校园,开展环保行动,清洁环境,向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与社区多家单位密切联系,成立了“气象科普实践基地”、“地震科普实践基地”、“农科所、农林学院实践基地”等多个社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考察、体验、探究、实践等系列活动,唤醒学生的公民道德责任意识。
(三)榜样激励,催生个体与群体共生的“责任情怀”
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追求荣誉的天性,每个人也都希望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而履行责任就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树立爱因斯坦、鲁迅、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文学界巨擘的榜样,固然能彰显只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事业有成,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为万人所景仰,才能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然而回归教育的常态生活,树立师生之中履行责任的榜样典范,使师生个体与群体获得触手可及的正面激励,更有利于催生内心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学校年度“责任担当·校园人物”评选中,民主推选出了心怀使命、引领学校发展的校长,关爱学生、默默奉献的普通教师,以及臂膀骨折仍坚持学习的学生,甚至学校的一位钟点工也榜上有名。这使得全体师生感悟到榜样不是遥不可及,也逐渐认识、理解了“我很重要”的责任自觉的常态体现。 综上所述,将师生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实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很重要”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师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和事业负责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履责本领,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3).
[3]杨明全.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J].全球教育展望,2007(3).
[4]陆士桢.给未来一份责任──中小学该如何抓好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人民教育,2010(4).
责任编辑:丁伟红
Practice of Schoo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Based on Self Value Promotion
GE Zhi-hua
(Chongming Primary School, Jurong 212400, China)
Abstrac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the important goal of all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I am very important is one’s cognition, discovery and affirmation of his or her own values against the social background, embodying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taking.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from school culture shaping,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and assessment motivation.
Key words: I am important; self value;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关键词:我很重要;自我价值;责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5-0056-04
认识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难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和谐统一,引导每一个师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让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作用于社会的发展才是积极、向上的人的本质表征。
教育的原点是人,其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应与人的生命轨迹同步,让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的独特生命节律实现带有个性烙印的发展,让每个人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2]提出以“我很重要”为标识的责任教育,是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生命价值及行为能力被自我充分认识并得到尊重的一种生命自觉的主观唤醒,以期激活人所普遍具有的创造潜能,引导个体将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纳于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之下,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也应是当下教育的选择之一。
一、“我很重要”的内涵诠释
学校教育生活是唤醒个体生命意识、滋养个体生命成长、形成个体生存方式、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一种生命资源。“我很重要”,旨在引导每一个师生充分认识自我,清楚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唤醒每一个师生自信、自强、自尊、自重的生命自觉,将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促进社会发展相融合,回归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一)“我很重要”是一种生命自觉的唤醒
唤醒,就是让每个人在原有无意识之下的成长状态,通过外在的一种暗示,达到自我意识的觉醒。“我很重要”,是基于遵循生命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认识个体生命的重要为起点,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关注自我人性的提升、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健全与终身发展,自觉认识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必然,最终指向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以至影响到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实现人生意义与境界的提升。
(二)“我很重要”是一种创造潜能的激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生命个体的创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技巧和艺术,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我很重要”,一方面在于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力,引导教师自主、自觉的学习和研究,来重建自我的精神生活,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并应用于培育学生生命自觉的体验和实践上;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追求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通过自我创造潜能的充分发展,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进而实现自我、造福社会的人生境界。
(三)“我很重要”是一种责任情怀的彰显
“我很重要”不是强调个人主义,不是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我很重要”是生命主体在社会背景环境下,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认知、发现与肯定,体现的是一种对基于个体自我价值提升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从学校教育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行为和自身专业发展负责,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努力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奠基;从教师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要不断强化对教育事业负责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对每一个家庭幸福负责的自觉意识,掌握履行责任的知识与技能,走上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进而创造美好未来的责任人生;从学生的层面来讲,“我很重要”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生活,牢固树立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回馈社会、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
二、“我很重要”为标识的学校责任教育实践探寻
(一)文化濡染,营造责任与价值一体的“精神家园”
如何围绕“我很重要”赋予责任教育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唤醒生命自觉,激活创造潜能,提升自我价值,需要走出大众文化的盲目追求困境,寻觅自身的文化个性,在创生学校文化的进程之中,完成对师生自我角色的责任唤醒。
1.群体参与,践行责任认同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传承者。可以断言,比学校文化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全体师生建设与认同的文化形成过程。因此,我们从办学理念的确立与诠释,“三风一训”的征集与论证,学校校标、校报、校服、师生誓词的设计与形成,学校发展规划的讨论及定稿,校园建筑路道的命名与表述,均是基于全体师生的群策群力上的共同创造,群体参与的过程,也是对“我很重要”的一种心理投射和自我认同,更是建设与发展学校的责任使命的自我价值体现。
2.制度构建,内化责任意识
无论是静态的“文本”制度文化,还是动态的“执行”制度文化,其重要的是制度的价值取向。学校以“责任担当”为主线,构建“责任目标—责任履行—责任评价”的制度体系,引导教师认识到“我很重要”在自身岗位责任中的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教职工完善自我、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使制度规范内化为教师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明责—履责—尽责”效应,提升学校“责任管理”效能。
3.文化叙事,唤醒责任自觉 “鲜活的故事只不过是教育意义披在身上的一件漂亮外衣……而在于发现和阐释故事背后的意义。”[3]学校在每次教师例会上设立了“校园故事”固定栏目,宣讲者有普通教师,也有行政人员,甚至食堂员工,以对自己的校园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的陈述,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以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及他人的责任感,感悟“我很重要”在看似庸常的故事背后的意义。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然而大大小小的“校园故事”逐渐丰盈起学校的责任文化气场,在叙述和发现中寻觅出精神动力,唤醒自身成长的责任内需。
4.自我评价,自省责任担当
自我评价往往折射出个体对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态度。进行自我评价,那就意味着个体要进行自我导向与控制,自我审视与诊断,自我促进与激励。为此,学校变革了教师评价方式,每学期通过《教师学期履责自我评价》和《教师个人成长重要成绩与事件回顾记录》,让每位教师对自身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岗位职责进行自我评价,记录下个人专业成长中的各种成绩和重要事件,在自我评判和反省中,增强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对个体价值的理性认识,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二)课程优化,培植德性与智性融合的“责任素养”
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的立体,它由道德、文化、智力、体力等多个环节构成,而责任素养则是这立体结构的中心环节。通过课程的优化,培植德性层面上的责任意识,以及培育智性层面上的履责能力,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
1.学科渗透,探索德智相融的“责任课堂教学”
“责任课堂”含蕴着立志与力行的哲思。诚然,挖掘各学科的责任感因素,认清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责任担当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是学科渗透责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必然。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对自我负责的内驱力,让学生树立对自己的现在与未来负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学生将来履责积淀智性能力,是学科“责任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即:欲要实现“我很重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则必须好好学习,诚如明代王守仁所言:“有其志矣,而不日用其力以为之,虽欲立志,亦乌在其为志乎!”
2.德育深化,打造情理共生的“责任体验活动”
学生道德的自我修养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的过程。责任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责任心”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一点一滴地陶冶孩子的情操,帮助他们体会不同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为此,学校设立了《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依照学生年龄设立序列层次,即:对自我的责任心、对家庭的责任心、对同伴的责任心、对集体的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心、对自然生态的责任心。再将每个层次分解成相应的要求,如“对自我的责任心”中,低中高年级分别为:①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②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③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等,以期有目的、有重点、分阶段地对其进行责任心教育,逐步明晰“我很重要”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意义。
与之配套的是,学校还开发多层次的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生命意义,提升自我价值。如:定期举行消防、防震演习,唤醒生命安全责任意识;开展“今天我当班长”、“我做家庭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活动,指导他们自觉参与班级常规管理,家务承担,唤醒自我养成责任意识;以“我与小树共成长,争做优秀毕业生”和“感恩母校、添彩崇明”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唤醒学生学习责任意识;开展献爱心明信片、爱心一元捐系列活动以及“捐赠一本书,传递一份爱,成就一个梦”等活动,唤醒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开展诸如“唱响国歌、向祖国献礼”等主旋律教育,唤醒效力祖国情怀;结合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策划“灯谜开启新学期 花种寄语崇明人”、“种子的力”、“种子成长记”等系列活动,通过种植花种、记录成长过程等方式,培植学生关注生态的责任意识。各项活动不求轰轰烈烈,不走形式主义,只为责任意识为活动之先,责任素养蕴养于活动之中,责任情怀成为活动终极。
3.活化资源,开发知行合一的“责任实践空间”
活化课程资源,构筑开放的教育生活空间,让师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我”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价值。为此,“学校讲坛”应运而生:语文学科的经典导读,英语学科的中西差异,常识学科的生态养殖,老年教师“说三国”,青年才俊“向西游出发”,乃至优秀学生的学习秘诀,学生家长的亲子阅读、礼仪用餐、花卉栽培,均在“学校讲坛”纷纷登场,可谓“老幼皆可、包容兼蓄、个性纷呈”的“百家讲坛”。学校还开展“太阳鸟”志愿者行动,走出校园,开展环保行动,清洁环境,向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与社区多家单位密切联系,成立了“气象科普实践基地”、“地震科普实践基地”、“农科所、农林学院实践基地”等多个社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服务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考察、体验、探究、实践等系列活动,唤醒学生的公民道德责任意识。
(三)榜样激励,催生个体与群体共生的“责任情怀”
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追求荣誉的天性,每个人也都希望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而履行责任就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树立爱因斯坦、鲁迅、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文学界巨擘的榜样,固然能彰显只有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事业有成,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为万人所景仰,才能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然而回归教育的常态生活,树立师生之中履行责任的榜样典范,使师生个体与群体获得触手可及的正面激励,更有利于催生内心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学校年度“责任担当·校园人物”评选中,民主推选出了心怀使命、引领学校发展的校长,关爱学生、默默奉献的普通教师,以及臂膀骨折仍坚持学习的学生,甚至学校的一位钟点工也榜上有名。这使得全体师生感悟到榜样不是遥不可及,也逐渐认识、理解了“我很重要”的责任自觉的常态体现。 综上所述,将师生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实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很重要”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师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生和事业负责的责任情怀、担当精神,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创造美好生活的履责本领,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3).
[3]杨明全.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J].全球教育展望,2007(3).
[4]陆士桢.给未来一份责任──中小学该如何抓好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人民教育,2010(4).
责任编辑:丁伟红
Practice of School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Based on Self Value Promotion
GE Zhi-hua
(Chongming Primary School, Jurong 212400, China)
Abstract: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s the important goal of all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I am very important is one’s cognition, discovery and affirmation of his or her own values against the social background, embodying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taking.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from school culture shaping,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and assessment motivation.
Key words: I am important; self value;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