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食物,要有时髦打法

来源 :女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灵光一闪的脑洞,赋予了食品“物尽其用”的机会,也让我们在获取更多新鲜健康食物的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关于如何做到食物零浪费,豆瓣某惜物主题小组有个高赞回答:包养几条流浪狗,剩下的食物都留给它们,万一哪天被女朋友甩掉或者挨甲方骂,至少回家还有个狗愿意跟你摇尾巴。虽然回答透露出一股城市单身男子的“自黑精神”,但也说明,大家为了“节约粮食”激发出了五花八门的脑洞。本期《生活灵感研究院》,我们就来充分了解一下“珍惜食物”还有哪些新打法。
  做饭不好吃,才是对食物的不尊重
  (KOUKO 28 岁 设计师)
  我挑食的小侄子有句名言,“每顿饭都做得很好吃,就不会剩下了。”这话我深以为然,毕竟他吃亲娘做的糖醋排骨,一碗饭都不够;吃亲爹做的烧丸子,一口饭就喊硌牙。
  回到食物怎么才能不浪费的话题。我当年在某大公司实习了三个月,没见过任何人倒饭,因为饭真的好吃,而且吃多少自己盛。早上有煎饼果子、厨房自制的酸奶、米线、葱花饼、胡辣汤等等;中午鱼、虾、鸡、牛、羊,还有凉菜、水果和汤,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热门菜稍微少了厨房就端一盆出来满上,愿意多排一会队还可以等牛肉面、刀削面。这种食堂谁要是敢倒饭,那是要遭到同事们集体白眼的——吃不完为什么要取这么多?
  自那以后,如果哪个高校、公司、餐厅曝出浪费粮食严重的新闻,我第一直觉都是,大厨应该反思一下大家为什么要倒饭,用幼儿园小朋友的话来说:做饭不好吃,就是对食物最大的不尊重。
  每一次节约粮食,都是给地球的未来充电
  (比拜 26岁 NGO运营)
  小时候在上海世博会的石油馆里,馆长给我们一群小屁孩上了深刻的一课:一个人一生吃的食物,需要几百公斤的石油配合才能生产出来,比如运输、农药制造之类的。虽然听上去不是很贵,但毕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污染环境,自那时起,我就成了坚定的环保型节食者。
  其实,每一份食物被送到餐桌,就已经耗费掉不少地球上的有限自然资源,我们吃下去的每一颗米,都需要用农业用地种植、用水资源灌溉。
  前年我看到一份报告,科学家估计,每年浪费的粮食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的二氧化碳。被我们扔掉的食物雖然会分解,尘归尘土归土,但食物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氧气,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并且腐烂的食物会滋生各种微生物,还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水资源。
  比起整天喊口号,我觉得普及整个食物产业链背后的运作,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节约”背后的意义。
  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岛,喊节约不只为那半碗饭,或者是几块钱,更多是为了夏天不那么热、地下水污染少一些、南极冰川融化慢些。或者说,每一次节约,都是给地球的未来充电。
  法国   未卖完的食物必须捐掉
  法国在阻止浪费食物这件事上走得很远,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超市丢弃或销毁未卖掉食物的国家。如果食物未能卖掉,超市必须要把食物捐给慈善机构或食物银行,让相关机构把食物交到贫穷的人手上。只要超市面积超过400 平方米,老板就必须要和这些机构签订协议,否则会面临 3750 欧元的罚款。
  
  荷兰 食物盲盒成为新宠
  荷兰有个很流行的手机应用软件——“别浪费”。
  打开该软件,可以看到一些面包店、餐厅、超市甚至酒店出售“食物盲盒”,里面可能是咖啡、面包、乳制品、蔬菜或其他已经做好的饭菜。它们都是商家当天没有卖完但仍然可以安全食用的商品,价格通常为3~5欧元,只有原价的1/3,甚至更低。
  荷兰每年扔掉的食物总量加起来有8亿公斤,总计价值250亿欧元,有了盲盒APP后,浪费大幅削减了不说,商家和买家都获得了实惠。
  意大利  剩余食物回收率超23%
  在意大利,每年的2月5日是“全国反对食物浪费日”,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轻松又有创意的视频,教人们如何把剩菜剩饭或是食物的边角料做成精美的菜肴。
  比如,把剩余的意大利面做成煎饼,将吃不完的玉米粥做成焗烤饭等。有的超市还很擅长打情怀牌,在农产品货架前的显示屏上显示在售的蔬果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种植者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以及如何被运送到货架上,看完以后,你都不好意思扔掉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的农作物了。
  西班牙  把节约食物纳入学生教育中
  据西班牙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西班牙每年浪费的食物超过13亿公斤。于是,政府立下了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将食物浪费减少一半。
  他们的做法是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开展爱惜食物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校通过语言、绘画、实物教学等形式,向孩子们解释食物的来源、作用,还经常出一些以食物为主题的黑板报,如“我们吃什么”“食物是怎么来的”等,引导孩子们珍惜食物。
  通过了解食物的价值,孩子们意识到浪费食物不仅意味着粮食、金钱、人工、能源的消耗,还会污染环境、导致气候变化,从而逐步形成节约食物的观念。
  回转小火锅,是节约粮食的经济学样本
  (卡卡  36岁 学者)
  我是学经济学的,粮食是资源的一种,而经济学正是一门研究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降低成本是我的专长。
  针对节约粮食,我的英国同行做过一个惠而不费的方案:减小盘子尺寸。盘子直径减小3厘米,食物垃圾能减少26%。这与心理学上的“德波夫错觉”有关——当食物放在大盘子里时,人们可能会因为食物“看起来没多少”而拿得更多、吃得更多、剩得也更多。反过来,只要将盘子尺寸改小,就能有效缓解错觉带来的无意识浪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几年中国流行的旋转小火锅,堪称是节约界的清流啊。分量小,火力口味菜量自己调节,一张长桌上认识不认识的男男女女相对而坐,三两个人头碰头窃窃私语,像名画《最后的晚餐》里的场景,只是没有犹大慌乱之下碰倒盐瓶。回转小火锅,平价中又有构图美学,简直是诗意的经济学资源配置样本。   荷兰每年扔掉的食物总量加起来有8亿公斤,总计价值250亿欧元,有了盲盒APP后,浪费大幅削减了不说,商家和买家都获得了实惠。
  意大利  剩余食物回收率超23%
  在意大利,每年的2月5日是“全国反对食物浪费日”,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轻松又有创意的视频,教人们如何把剩菜剩饭或是食物的边角料做成精美的菜肴。
  比如,把剩余的意大利面做成煎餅,将吃不完的玉米粥做成焗烤饭等。有的超市还很擅长打情怀牌,在农产品货架前的显示屏上显示在售的蔬果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种植者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以及如何被运送到货架上,看完以后,你都不好意思扔掉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的农作物了。
  西班牙  把节约食物纳入学生教育中

  据西班牙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西班牙每年浪费的食物超过13亿公斤。于是,政府立下了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将食物浪费减少一半。

  他们的做法是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开展爱惜食物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学校通过语言、绘画、实物教学等形式,向孩子们解释食物的来源、作用,还经常出一些以食物为主题的黑板报,如“我们吃什么”“食物是怎么来的”等,引导孩子们珍惜食物。
  通过了解食物的价值,孩子们意识到浪费食物不仅意味着粮食、金钱、人工、能源的消耗,还会污染环境、导致气候变化,从而逐步形成节约食物的观念。
  回转小火锅,是节约粮食的经济学样本
  (卡卡  36岁 学者)
  我是学经济学的,粮食是资源的一种,而经济学正是一门研究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降低成本是我的专长。
  针对节约粮食,我的英国同行做过一个惠而不费的方案:减小盘子尺寸。盘子直径减小3厘米,食物垃圾能减少26%。这与心理学上的“德波夫错觉”有关——当食物放在大盘子里时,人们可能会因为食物“看起来没多少”而拿得更多、吃得更多、剩得也更多。反过来,只要将盘子尺寸改小,就能有效缓解错觉带来的无意识浪费。
  从这个角度来看,前几年中国流行的旋转小火锅,堪称是节约界的清流啊。分量小,火力口味菜量自己调节,一张长桌上认识不认识的男男女女相对而坐,三两个人头碰头窃窃私语,像名画《最后的晚餐》里的场景,只是没有犹大慌乱之下碰倒盐瓶。回转小火锅,平价中又有构图美学,简直是诗意的经济学资源配置样本。
  韩国  提高家庭食物垃圾丢弃门槛
  在韩国,想要扔掉剩饭,可能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首先,食物垃圾必须用专用垃圾袋丢弃,垃圾袋上印有城区名字,不能跨区使用。要是把剩饭混在其他垃圾里扔掉,查出来会被“退货”,不仅在小区丢人现眼,还会面临高额罚款。
  其次,韩国对食物垃圾的处理也有严格限制,比如韩式炸鸡,根据分类规定,骨头算一般垃圾,是不能混入厨余垃圾的,扔垃圾的时候,骨头上要是还有肉,需要先剔下来再扔。可谓“剩饭一时爽,收垃圾百般苦”,在韩国,丢弃的食物垃圾越多,就需要花越多的钱、费更多的工夫。
  丹麦  “歪瓜裂枣”也有春天
  蔬果总有卖相不好的,“歪瓜裂枣”其实也不影响食用。但是,欧盟对蔬果外观有一套评估体系,貌美的蔬果才能摆上欧盟国家的货架,“歪瓜裂枣”则被丢弃。仅在丹麦,从农场到餐桌的整条价值链中,每年就有16万吨蔬果是因颜值“抱歉”而不能“登堂入室”。
  一家名为“吃丑”(EAT GRIM)的丹麦公司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GRIM在丹麦语里意为“丑陋的”,该公司恰恰要为那些丑陋蔬果寻找出路。“吃丑”公司直接与农场合作,收购外观不符合市场标准或大众审美的蔬果,经过分类装箱后直接送到顾客手中。虽然不保证颜值,但保证它们百分百有机和新鲜。
  我跟日本主妇学节约大法
  (西西  31岁  自由职业者)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跟房东太太学过很多精打细算的节省食物大法,最重要的心得就是——少买一点。
  很多日本主妇会为每周的饮食做精确计划,然后只买所需的东西,不贪图便宜买特价商品。临期的牛奶买一送一、100日元三大包的豆芽大促,都是主妇们踩过的坑。
  房东太太还给我传授过很多存储剩饭剩菜的办法,比如将多余的水果和蔬菜妥善储存在密闭容器中放入冰箱,48小时内食用完;将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调到4摄氏度,让食物保存的时间更久一些。
  可能是当地人都比较省,所以胖子比较罕见。从这个角度说,我有了新的节省灵感,前“火箭少女”们重组一下,今年集体到春节晚会上唱一遍《卡路里》,杨超越那销魂一嗓子“燃烧我的卡路里”,估计胖子听了恨不得马上在跑步机上跑个三天三夜,年夜饭后的宵夜都不吃了。这才是节约粮食的时髦打法!
其他文献
罗拉:业内知名广告人,自由撰稿人。知名国际广告集团前创意总监,现为文案工作室创始人。在hard职场模式中摸爬滚打数十年,资深职场文化研究者,助你职场不焦虑。  如果以董明珠为原型拍职场剧,谁可以演董小姐?网上讨论最多的是刘涛,因为《欢乐颂》里的安迪就是“经典的职场女强人形象”。影视形象当然有夸张的成份,但折射出的是大众对职场女性领导者极其脸谱化的刻板印象——穿着浮夸的硬朗垫肩西装,涂后妈色口红,对
期刊
高璨:青年诗人、作家,就读于德国弗莱堡大学,出版有《梦跟颜色一样轻》《语言,众人的密谋》等二十一部作品集。  一开灯屋里的夜色  猫儿般跃出窗,盘踞在  冲淡月色的露台上,向里窥望  我光明的小房间于微凉之夏夜  似一块方糖,稀釋溶解,几绺飘散  触到遥遥星子喟叹之息  如几颗葡萄,滚至茂盛的葡萄架下  温馨是足以,却仍被震慑,那些  比遥远更缥缈的事物,投它们不悲不喜的  影,在人间喜怒哀乐之烟
期刊
指导专家  魏腊云: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这些天引起最多讨论的社会新闻要数“父母将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其赡养弟弟”,最终,法院判父母胜诉,女孩作为姐姐要抚养弟弟。对此结果,网友们愤愤不平,纷纷为女孩感到委屈。但法院的判决是有法律依据的,《婚姻法》及明年实施的《民法典》里都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所以大家看热闹的
期刊
宽宽: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潜心于东方美学领域研究、撰述、传播。自媒体公众号“好好虚度时光”联合创始人,著有作品《36岁,人生半熟》。  我的一個朋友,自从当了全职妈妈,就爱上了职场型高跟鞋。  回归家庭之前,她的工作成绩就很亮眼,回家以后,两个孩子竟也带得得心应手。我常感叹,能干的女人,在哪儿都玩得转。  去年她乔迁新家,我去做客。走至主卧,看到床对着的那整面墙挂了厚厚的白色帘子,我正纳闷什么神秘
期刊
文锦玲  陕西省礼仪协会执行会长,IPA少儿礼学教育师导师,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高级测评师,陕西省著名节目主持人。被评为2018年西安市“孝老爱亲模范”、2018年西安市“最美女性”、2018陕西省红凤工程爱心大使、2018陕西省妇联三八红旗手。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大家投身中国梦建设。  作为陕西省著名主持人,在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二十余年间,文锦玲不断努力,践行着一位新闻工作者
期刊
她像一颗星星般,在夜空中闪耀出无法忽视的光。  ●策划 朱禹宣 ●时装编辑 尹妍闻 ●助理服装 Chenghan Yu ●摄影 江民仕  ●化妆师 陈佳惠 ●发型师 Jacobs Hsieh from ZOOM Hairstyling ●摄像/剪辑 Lightning Lai  ●采访 何新岭 刘昆 ●编辑 杨光  “我想我是一个倔强又平凡的人。我要经历的,我正经历着。”  ——杨丞琳《像是一颗
期刊
魏灵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五届中青科协副秘书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多年来一直从事设施园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二十余项,在“智能植物工厂”、“都市型设施园艺”、“植物LED光环境调控”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
期刊
喜欢一个人,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你不能搬走它。  1.情书  我大约是爱情绝缘体,一直到二十岁,我都没有迎来我的初恋。  我从小就跟个假小子似的,喜欢穿运动服,喜欢穿跑鞋,喜欢登高喜欢爬树,浑然不知爱情为何物。我在十七岁时,收到了第一封情书。写信者是个调皮鬼,我担心他是在耍我,拿着他写给我的情书,看看前面,又看看背面,然后问燕子,我要不要接受他。  燕子撇撇嘴,不屑地说,他也配?  当
期刊
最近一阵子,看社会新闻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儿。那些家长里短、鸡飞狗跳的故事看多了,就会感慨:人间不值得。还好我们有书,我们总能从中找到智慧、包容、耐心、希望,以及最重要的爱。本期我们和你分享四本能带来暖意的书,愿在这个深秋时节给你一点暖。  《秋园》  作者:杨本芬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
期刊
出镜:霜霜全职妈妈,日常照顾两位小朋友。带娃是升级打怪刷副本,一关更比一关难,在社区妈妈群里养娃,育儿和Social 两不误,群友有时候还是最佳辅助。在社群social 中消解焦虑  霜霜在做全职妈妈之前,在国外的华企当翻译。如同大多数全职妈妈的初衷一样,辞职是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成长。然而有了娃之后,焦虑如影随形——孩子出生后,焦虑母乳不足;孩子6个月后,焦虑不会做辅食,让孩子营养跟不上;孩子一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