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被阳光直接照射,皮肤中会合成一种营养素——维生素D。幼儿缺乏维生素D导致软骨病(又称“佝偻症”),而对成人来说,即便是轻度的维生素D缺乏,也会较大程度地增加骨折风险。
皮肤的最外层,即表皮层细胞,可产生一种名叫“7-脱氢胆甾醇”的物质,与紫外线光产生反应后形成维生素D前体,肾脏将这种维生素D前期物质转为活性形式,與肠道和骨骼内的受体结合起来,帮助调节体内的钙水平。
相对于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新的研究发现带给我们更多“阳光福利”。
晒太阳竟然可以降血压
英国爱丁堡大学皮肤科医生理查德·韦勒带领团队,三年来追踪了美国 2000个地区、34万人的血压状况,并根据年龄和皮肤类型等变量进行调整。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血压较低,原因非常简单——皮肤接受阳光照射。
和许多人一样,多年来,韦勒一直相信太阳光线具有破坏性的说法。“我不是天生的反叛者。但对于维生素D的全新认识,来自于数据追踪,而非哗众取宠。”他解释道。
韦勒的怀疑始于2010年左右,当时他正在研究一氧化氮——一种人体内产生的分子,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他发现了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生物途径:皮肤可以利用阳光来制造一氧化氮。
此前有研究发现,离阳光充足的赤道越远,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的患病率和总死亡率越高,即便在光线较暗的月份,这一比例也会上升。于是,韦勒推测,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是否可以降低血压呢?
当他让志愿者不涂防晒霜,在夏日阳光下暴露30分钟后,他们体内的一氧化氮水平上升,血压下降。
但是,日晒会导致皮肤癌啊!那么,在靠晒太阳降血压的同时,是否也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呢?
日晒导致皮肤癌?没那么简单
黑色素瘤,一种致命的皮肤癌,非常罕见,只占新发皮肤癌的 1%至3%。令人困惑的是,户外工作者患黑色素瘤的概率只有室内工作者的一半。
一般来说,晒黑的人发病率较低。韦勒说:“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似乎是间歇性的阳光照射并导致晒伤,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有证据表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不包括晒伤)反而会减少黑色素瘤的发生。”
在美国,每年大约每十万人中有300人死于心血管病,比死于皮肤癌的人数要高出100倍。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皮肤癌不止黑色素瘤一种,最为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但它们几乎不会致命。
所有早期人类都是在热带阳光照射下的户外进化而来的。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阳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还进化出了一种保护皮肤不受过多辐射的方法——黑色素,是一种天然防晒霜。我们黑皮肤的非洲祖先就产生了太多的黑色素,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日晒问题。
有色人种很少罹患黑色素瘤,该病的发病率在白种人中为每10万人有26人,在西班牙裔中为每10万人有5人,在非裔美国人中为每10万人有1人。
同时,由于深色皮肤的人黑色素基因水平较高,因而需要更多阳光照射才能产生像维生素 D这样的化合物,而他们在阴暗日子里储存这种维生素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太阳光带给他们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非裔美国人患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内脏癌症等疾病比率较高,有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有关。
关于日晒,有哪些新的官方建议?
很多国家的医学专家已经认识到日晒的好处,并影响了官方指南:阳光充沛的澳大利亚于 2005年就已经改变了态度。
澳大利亚癌症协会的官方文件(由澳洲皮肤科学院认可)指出:“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既有有利影响,也有有害影响……过度的日晒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而充足的日晒则能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两者之间需要取得平衡……应该注意的是,日晒的好处不仅仅是合成维生素D,其他可能的好处还包括降低血压、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改善情绪等。”
所以,澳大利亚的官方建议是:
1.当紫外线指数低于3时(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紫外线指数为3),
2.除非靠近积雪或其他反射表面,否则不建议使用防晒措施;
3.每天中午花一些时间在户外,裸露部分皮肤,以促进维生素 D的产生;
4.即使在盛夏,也要每天晒几分钟太阳。
新西兰也发布了类似的建议。
美国的日晒指南似乎是为地球上肤色最白的人编写的,防晒依然是重中之重。但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直接反驳了美国官方的立场:“安全地享受阳光,同时注意不要被晒伤,有助于维生素D的生成,而不会过度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是否需要防晒,人们会因季节、纬度、肤色、个人经历、人生观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而作出不同的决定。每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官方不可能给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最终还是得由你自己来拿主意。
但各国的指南中有一些共识:
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注意防晒,这个时期遭受的晒伤是难以修复的。
如果日晒强度很大,建议别涂防晒霜,而是穿上衬衫、戴上宽边帽子,它们是更安全的防晒选择。
皮肤的最外层,即表皮层细胞,可产生一种名叫“7-脱氢胆甾醇”的物质,与紫外线光产生反应后形成维生素D前体,肾脏将这种维生素D前期物质转为活性形式,與肠道和骨骼内的受体结合起来,帮助调节体内的钙水平。
相对于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新的研究发现带给我们更多“阳光福利”。
晒太阳竟然可以降血压
英国爱丁堡大学皮肤科医生理查德·韦勒带领团队,三年来追踪了美国 2000个地区、34万人的血压状况,并根据年龄和皮肤类型等变量进行调整。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阳光充足地区的人血压较低,原因非常简单——皮肤接受阳光照射。
和许多人一样,多年来,韦勒一直相信太阳光线具有破坏性的说法。“我不是天生的反叛者。但对于维生素D的全新认识,来自于数据追踪,而非哗众取宠。”他解释道。
韦勒的怀疑始于2010年左右,当时他正在研究一氧化氮——一种人体内产生的分子,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他发现了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生物途径:皮肤可以利用阳光来制造一氧化氮。
此前有研究发现,离阳光充足的赤道越远,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的患病率和总死亡率越高,即便在光线较暗的月份,这一比例也会上升。于是,韦勒推测,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是否可以降低血压呢?
当他让志愿者不涂防晒霜,在夏日阳光下暴露30分钟后,他们体内的一氧化氮水平上升,血压下降。
但是,日晒会导致皮肤癌啊!那么,在靠晒太阳降血压的同时,是否也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呢?
日晒导致皮肤癌?没那么简单
黑色素瘤,一种致命的皮肤癌,非常罕见,只占新发皮肤癌的 1%至3%。令人困惑的是,户外工作者患黑色素瘤的概率只有室内工作者的一半。
一般来说,晒黑的人发病率较低。韦勒说:“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似乎是间歇性的阳光照射并导致晒伤,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有证据表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不包括晒伤)反而会减少黑色素瘤的发生。”
在美国,每年大约每十万人中有300人死于心血管病,比死于皮肤癌的人数要高出100倍。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皮肤癌不止黑色素瘤一种,最为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但它们几乎不会致命。
所有早期人类都是在热带阳光照射下的户外进化而来的。像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阳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类还进化出了一种保护皮肤不受过多辐射的方法——黑色素,是一种天然防晒霜。我们黑皮肤的非洲祖先就产生了太多的黑色素,他们从来不用担心日晒问题。
有色人种很少罹患黑色素瘤,该病的发病率在白种人中为每10万人有26人,在西班牙裔中为每10万人有5人,在非裔美国人中为每10万人有1人。
同时,由于深色皮肤的人黑色素基因水平较高,因而需要更多阳光照射才能产生像维生素 D这样的化合物,而他们在阴暗日子里储存这种维生素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太阳光带给他们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非裔美国人患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内脏癌症等疾病比率较高,有专家推测,这可能与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阳光照射有关。
关于日晒,有哪些新的官方建议?
很多国家的医学专家已经认识到日晒的好处,并影响了官方指南:阳光充沛的澳大利亚于 2005年就已经改变了态度。
澳大利亚癌症协会的官方文件(由澳洲皮肤科学院认可)指出:“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健康既有有利影响,也有有害影响……过度的日晒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而充足的日晒则能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水平,两者之间需要取得平衡……应该注意的是,日晒的好处不仅仅是合成维生素D,其他可能的好处还包括降低血压、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改善情绪等。”
所以,澳大利亚的官方建议是:
1.当紫外线指数低于3时(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来表示,通常,夜间的紫外线指数为0,热带、高原地区晴天时的紫外线指数为15,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紫外线指数为3),
2.除非靠近积雪或其他反射表面,否则不建议使用防晒措施;
3.每天中午花一些时间在户外,裸露部分皮肤,以促进维生素 D的产生;
4.即使在盛夏,也要每天晒几分钟太阳。
新西兰也发布了类似的建议。
美国的日晒指南似乎是为地球上肤色最白的人编写的,防晒依然是重中之重。但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直接反驳了美国官方的立场:“安全地享受阳光,同时注意不要被晒伤,有助于维生素D的生成,而不会过度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是否需要防晒,人们会因季节、纬度、肤色、个人经历、人生观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而作出不同的决定。每个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官方不可能给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最终还是得由你自己来拿主意。
但各国的指南中有一些共识:
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注意防晒,这个时期遭受的晒伤是难以修复的。
如果日晒强度很大,建议别涂防晒霜,而是穿上衬衫、戴上宽边帽子,它们是更安全的防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