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树苗本来是有一点自我管理能力的,比如一周作业一发下来,周一就完成了。但是随着课外活动增加(周一钢琴,周三晚足球),以及他自己要看的书阅读量挺大,同时他也想看看儿童电视,逐渐他就忘了自己该干什么了。难道要我每天喊几十遍:你该练琴了!你为什么还不练琴?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谁吃得消。
这时候就使用“活动·记分卡”。
我基本是个80%散漫,20%有效率的人。我的体会,是有效率的时候其实内心自在,幸福程度比较高,散漫的时候多数都在自责——拖延——更自责的泥潭里。所以“最后期限”对我来说,就是把我从泥潭里拖出来的大手。
用“活动·记分卡”,是基于对某些本性的了解。
小孩为什么磨蹭?小孩磨蹭,就和大人拖延一样,基本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不确定要做什么
不确定这个事情是否值得做
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它
所以内心不想动了,说让我在这里再躺会。所以他们一刷牙刷半个小时,就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想不想上床,上床有什么好处。事实上,除了饿了要吃饭,看到玩具就立即想玩之外,很多非本能反应的活动都是要在内心讨价还价半天的。
所以需要引入“活动·记分卡”。
第一,卡上都是每天要做,但是需要一点动力的事情。比如7点之前起床,而不是6点起床并写100个字。
第二,列的活动是有结构性的,从早上睁眼到晚上上床,不要太多,繁琐的事坚持不了。
第三,按照需要动力大小来定分数。给树苗有个“自由活动时间”,就是完成所有事项后可以自由活动到8点半,这个项目没有分数。
第四,一定要打印出来或画下来,增加形式感。这个效果,就是:
小孩子清楚自己下一件事该干什么。这和学校里有课程表是一样的,很好接受。这种可视的概览永远是很好的管理和自我管理工具。
因为有分数,所以“值不值得做”这个理由就消失了。分数换成什么奖励其实不重要。因为那种打分的即时满足,爽,所以一定会做。
因为是每天都要做的,所以“有没有能力完成” 这个疑问也消失了。
自从使用“活动·记分卡”,树苗每天过得那叫一行云流水,以前8点起床,三催四请,现在每天早起要和我去跑步。我内心叫苦连天:本来是准备下午跑,并没有准备每天早上6点半和你去跑步的!回来以后自己查事项,一一做完,就享受“自由活动时间”。以前因为磨蹭,所以睡觉前总吵:今天还没有看iPad、某某书等等,这一周这个抗议消失了。
本来每天催他弹琴是个磨人的活,现在分解成上学前15分钟,放学后30分钟。他似乎也挺高兴碎片时间还能挣两次工分。
有朋友问,分数要不要折算成物质奖励?以前和树苗搞积分去游乐场活动,积满500以后因为还没机会兑现就停了。这次他倒也没有问这些分攒起来干啥用的。据我观察,有表,知道自己该干啥,每天可以打几个勾,对他来说已经足够爽了,或者是一种对自己活动有概览有方向感和操控感的满足。
有朋友说:太严格了云云。我想这其实只是呈现一个真实:每天时间就这么多,一旦决定了每天做这些事,就不要每件事前都再论证一次。磨蹭了就没法干你真正想干的事。做那些你需要、值得也能做的事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的,这个“活动·记分卡”表就是所需要的办法。希望孩子们以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新的办法。
这时候就使用“活动·记分卡”。
我基本是个80%散漫,20%有效率的人。我的体会,是有效率的时候其实内心自在,幸福程度比较高,散漫的时候多数都在自责——拖延——更自责的泥潭里。所以“最后期限”对我来说,就是把我从泥潭里拖出来的大手。
用“活动·记分卡”,是基于对某些本性的了解。
小孩为什么磨蹭?小孩磨蹭,就和大人拖延一样,基本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不确定要做什么
不确定这个事情是否值得做
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它
所以内心不想动了,说让我在这里再躺会。所以他们一刷牙刷半个小时,就是不确定自己到底想不想上床,上床有什么好处。事实上,除了饿了要吃饭,看到玩具就立即想玩之外,很多非本能反应的活动都是要在内心讨价还价半天的。
所以需要引入“活动·记分卡”。
第一,卡上都是每天要做,但是需要一点动力的事情。比如7点之前起床,而不是6点起床并写100个字。
第二,列的活动是有结构性的,从早上睁眼到晚上上床,不要太多,繁琐的事坚持不了。
第三,按照需要动力大小来定分数。给树苗有个“自由活动时间”,就是完成所有事项后可以自由活动到8点半,这个项目没有分数。
第四,一定要打印出来或画下来,增加形式感。这个效果,就是:
小孩子清楚自己下一件事该干什么。这和学校里有课程表是一样的,很好接受。这种可视的概览永远是很好的管理和自我管理工具。
因为有分数,所以“值不值得做”这个理由就消失了。分数换成什么奖励其实不重要。因为那种打分的即时满足,爽,所以一定会做。
因为是每天都要做的,所以“有没有能力完成” 这个疑问也消失了。
自从使用“活动·记分卡”,树苗每天过得那叫一行云流水,以前8点起床,三催四请,现在每天早起要和我去跑步。我内心叫苦连天:本来是准备下午跑,并没有准备每天早上6点半和你去跑步的!回来以后自己查事项,一一做完,就享受“自由活动时间”。以前因为磨蹭,所以睡觉前总吵:今天还没有看iPad、某某书等等,这一周这个抗议消失了。
本来每天催他弹琴是个磨人的活,现在分解成上学前15分钟,放学后30分钟。他似乎也挺高兴碎片时间还能挣两次工分。
有朋友问,分数要不要折算成物质奖励?以前和树苗搞积分去游乐场活动,积满500以后因为还没机会兑现就停了。这次他倒也没有问这些分攒起来干啥用的。据我观察,有表,知道自己该干啥,每天可以打几个勾,对他来说已经足够爽了,或者是一种对自己活动有概览有方向感和操控感的满足。
有朋友说:太严格了云云。我想这其实只是呈现一个真实:每天时间就这么多,一旦决定了每天做这些事,就不要每件事前都再论证一次。磨蹭了就没法干你真正想干的事。做那些你需要、值得也能做的事是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的,这个“活动·记分卡”表就是所需要的办法。希望孩子们以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新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