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以生为本”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控习惯,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应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理论、心理品质道德、法律等相关知识,收获如何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还会得到品质、品味的提升,这样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德育功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提高教学掌控能力
端正对思品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把握好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以创新的精神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联系農村实际进行社会调查……想方设法使思想品德课既能有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以学习者的知识的主动积极发展为目标的课堂里,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一个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主动的发挥,让每个学习者都能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45分钟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是否感到安全,能否与教师、同学和谐相处,认真讨论,能否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处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演算的碰撞与融合,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的方向。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对学生进行積极性的评价与鼓励,激励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氛围。有教学的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一致、支持性的学习氛围。
三、精致备课是前提
新课程理念下要树立大备课观。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状态,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诸多问题。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四、精美的导入艺术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五、了解学生的关注点
1.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2.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3.发现独特性,由“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善于发现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这样既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程的德育目标。
总之,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和教师的适当引领进行思品认知,激发健康的道德情感,生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应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得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理论、心理品质道德、法律等相关知识,收获如何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能,还会得到品质、品味的提升,这样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德育功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提高教学掌控能力
端正对思品教学的认识和态度,把握好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以创新的精神运用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扩大知识容量、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联系農村实际进行社会调查……想方设法使思想品德课既能有思想教育性和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以学习者的知识的主动积极发展为目标的课堂里,教师的根本责任是让每一个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主动的发挥,让每个学习者都能从自身的实际与需要出发,在45分钟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是否感到安全,能否与教师、同学和谐相处,认真讨论,能否没有顾虑或顾虑较少地处由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真正打开思想的闸门,积极主动地实现认识或情感演算的碰撞与融合,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教师而言,首先就是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思维方式和自身发展的方向。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对学生进行積极性的评价与鼓励,激励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氛围。有教学的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和谐一致、支持性的学习氛围。
三、精致备课是前提
新课程理念下要树立大备课观。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状态,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诸多问题。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四、精美的导入艺术
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外转移到课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五、了解学生的关注点
1.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2.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3.发现独特性,由“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善于发现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政材料,这样既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在校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举办安全讲座、演讲比赛、创建平安校园手抄报比赛、政治小论文征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这正是新课程的德育目标。
总之,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学生应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和教师的适当引领进行思品认知,激发健康的道德情感,生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