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物理是主要的理科学科之一。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初中学生步入高中后更为深奥复杂的物理知识学习打好基础。而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习,初中物理教学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
在初中的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知识内容较为深奥,但同时与生活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而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也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进而逐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1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可以在课堂上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得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培养,对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物理教学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创设问题情境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新的途径,从而让师生进行更加有效、频繁的沟通,对增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2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事项
2.1问题情境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对物理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机的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课堂是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从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初步的了解课程内容。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考虑问题与实际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也就难以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对教学内容了解程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注意充分的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2.2问题情境深度应该恰到好处
在初中物理教学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如果没有准确的控制问题的深度,在将问题情境实际应用到教学工作时,教学效果往往无法保证。如果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学生虽然可以在短时间解决问题,但是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的层次较浅,学生也会降低对课程内容的重视,从而课堂中的积极性也就无法保证,这对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反过来,如果教师设置了难度过高的问题,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无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学生虽然努力的进行了思考,但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是毫无头绪,从而使学生的信心收到打击,逐步的降低了学生的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了将问题情境创设对物理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对问题的难度设置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3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3.1在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论是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讨等学习方法,教师应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疑问,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予以解决,组织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以“电磁振荡”部分的教学中,课程内容中的震荡电流知识相对抽象,而震荡电路中的电场、电场能、磁场等物理量是持续变化的,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对其中的重点知识和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实验等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合理划分各种物理量并对能量转化的过程详细的展现出来,联系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点逐步的解决课程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实验活动,对电流指针的摆动情况在实验中可以明确的观察到,电流指针的摆动幅度明显降低并逐渐停止,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提出“对电流的变化的规律可以用怎样的图形形式进行描述”“对电流指针的摆动情况,如何进行调整能使其相同?”这两个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提出“电流在电路中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验证电流的变化规律”这两个问题。在实验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实际的物理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另外,以“浮力”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实现选择两个相同重力的铁盒和铁块,将两个物体同时放入水中,学生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虽然物理的重力相同,但由于铁盒是中空的所以会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会直接沉入水中。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有趣的现象进行讨论,从而有效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系统性探究
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梯度,先设置简单的问题并逐步的提升难度,并确保对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设置难度,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在对抽象物理知识进行教学时,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详细的划分为几个小部分,从而降低了知识的学习难度,在各部分细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逐渐发现其中的联系,从而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一物理抽象知识。以“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灯泡的亮度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步的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并对电流变化的因素予以明确,同时组织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实际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来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3.3有针对性地提问,目标要明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科学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摒弃随时想到随时问的思想,通过针对性明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只有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因此,教师要更加明确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例如,在讲“压力和压强”时,如果教师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学生就会有多种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受力面积等不同的因素.显然,这是一个没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两个因素有关?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物理教学是新开设的课程,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逐渐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实现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在不断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物理的信心也逐渐增强,从而让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庆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5,(2):111-111.
[2] 雒其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界,2015,(20):172.
[3] 江银燕.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
[4] 陈显杞.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33).
作者简介:
常青(1978年6月),男,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太原师范学院毕业,山西长治市潞州区王庄中学教师,科目:初中物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
在初中的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知识内容较为深奥,但同时与生活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而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也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进而逐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1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可以在课堂上充分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得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培养,对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使物理教学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创设问题情境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新的途径,从而让师生进行更加有效、频繁的沟通,对增进师生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2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注意事项
2.1问题情境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对物理问题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机的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课堂是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的,从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初步的了解课程内容。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考虑问题与实际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的效果也就难以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无法达到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对教学内容了解程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注意充分的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2.2问题情境深度应该恰到好处
在初中物理教学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教师如果没有准确的控制问题的深度,在将问题情境实际应用到教学工作时,教学效果往往无法保证。如果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学生虽然可以在短时间解决问题,但是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的层次较浅,学生也会降低对课程内容的重视,从而课堂中的积极性也就无法保证,这对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反过来,如果教师设置了难度过高的问题,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无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学生虽然努力的进行了思考,但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是毫无头绪,从而使学生的信心收到打击,逐步的降低了学生的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了将问题情境创设对物理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就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对问题的难度设置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
3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3.1在实验中创设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和合作討论是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讨等学习方法,教师应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疑问,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予以解决,组织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探讨,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以“电磁振荡”部分的教学中,课程内容中的震荡电流知识相对抽象,而震荡电路中的电场、电场能、磁场等物理量是持续变化的,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对其中的重点知识和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实验等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合理划分各种物理量并对能量转化的过程详细的展现出来,联系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点逐步的解决课程内容中的难点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实验活动,对电流指针的摆动情况在实验中可以明确的观察到,电流指针的摆动幅度明显降低并逐渐停止,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提出“对电流的变化的规律可以用怎样的图形形式进行描述”“对电流指针的摆动情况,如何进行调整能使其相同?”这两个问题,之后再进一步提出“电流在电路中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怎样验证电流的变化规律”这两个问题。在实验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实际的物理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并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另外,以“浮力”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实现选择两个相同重力的铁盒和铁块,将两个物体同时放入水中,学生可以明显的观察到,虽然物理的重力相同,但由于铁盒是中空的所以会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会直接沉入水中。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一有趣的现象进行讨论,从而有效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系统性探究
教师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梯度,先设置简单的问题并逐步的提升难度,并确保对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设置难度,让学生都可以参与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在对抽象物理知识进行教学时,在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详细的划分为几个小部分,从而降低了知识的学习难度,在各部分细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会逐渐发现其中的联系,从而全面正确的认知这一物理抽象知识。以“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这部分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灯泡的亮度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等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步的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并对电流变化的因素予以明确,同时组织相应的实验,让学生实际连接一个串联电路,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调节来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3.3有针对性地提问,目标要明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科学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摒弃随时想到随时问的思想,通过针对性明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只有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构建高效的互动课堂.因此,教师要更加明确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例如,在讲“压力和压强”时,如果教师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学生就会有多种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受力面积等不同的因素.显然,这是一个没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两个因素有关?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物理教学是新开设的课程,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逐渐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思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物理问题,实现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在不断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学习物理的信心也逐渐增强,从而让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庆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5,(2):111-111.
[2] 雒其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界,2015,(20):172.
[3] 江银燕.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
[4] 陈显杞.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33).
作者简介:
常青(1978年6月),男,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太原师范学院毕业,山西长治市潞州区王庄中学教师,科目: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