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HBV感染为其发生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acid) analog,NAs]的应用使抗HBV感染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种NA有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以及新上市的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等.目前,虽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NAs的应用可延缓HBV相关肝脏疾病的进展,减少肝功能衰竭及肝癌的发生,降低肝癌发生风险,但这并没有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且这些研究大多数为回顾性研究,缺乏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要证明抗病毒治疗是否会真正减少肝癌的发生率有较大难度. 关键词:癌,肝细胞;肝炎病毒,乙型;抗病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