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蒙古族音乐的喜爱,源自一次旅行。那是一次梦幻般的旅程,我们一行人经长春,至松原,来到吉林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尔罗斯。 在我的印象中,白云蓝天、草原骏马是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坐在车上,我就一直思索前郭尔罗斯草原的风貌和那里人们的生活。“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的耳边不时响起运动人的歌声,我仿佛看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勤劳的牧人驰骋在成群的牛羊边,挥起手中的鞭子……那景象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在我的思索中,车子缓缓停下,路边一个巨大的石头垒成的敖包边,等待的蒙古族少女身穿盛装,手捧银碗与美酒,以蒙古族特有的祝酒歌迎接我们。
蒙古族人的心像草原一样广阔,蒙古族人的热情如八月的骄阳,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爱与憎。在这种热情的感染下,我们的豪情也提升了很多,把一碗烈酒和着阳光一同喝下。在我的心中,对此行的期待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的目的地是查干湖。它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据史籍记载,这里古称“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代自圣宗起,直到天祚帝,历代皇帝都要到这里巡游、春猎。
查干湖在蒙语里意思是白色的湖,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所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大都来源于蒙古古部落豁罗刺思,是哈萨尔及其后裔领地之一。哈布图,哈萨尔跟随其兄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大显雄才,并辅佐其兄登基汗位。成吉思汗为了奖赏他,把郭尔罗斯封归为他的属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们游牧狩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告诉我,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它产生于蒙古民族的祖先从游猎山林过渡到游牧草原之后,生产方式由以猎为主转到以牧为主,人对待鸟兽草木的态度由以夺为主转到以养为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蒙古族对长调有着这样的说法,它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它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我在一本书中也看到这样的说法: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离开草原是找不到长调感觉的,如果只有坐在沙发上的感觉,没有骑在马背上的感觉,是体会不到长调意境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漫步查干湖边,在享受轻风徐来、微波荡漾的美丽湖景时,也听到了悠扬的蒙古族长调。由于查干湖旅游节的缘故,蒙古族长调歌手赶来助兴,他们用自己草原一样辽阔的嗓子为我们送上了美妙的长调。
“走马中的快走马啊,我的那红走马啊,轻轻地提缰向前飞奔啊!莫道那路途遥远啊,勇往直前啊,不要失掉信心啊!”
长调的确是流淌在蒙古族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蒙古族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在这美妙的长调声中,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草原信马由缰式的旅行,任由马匹把自己带向远方。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长调整个曲调风格非常开阔,节奏非常自由,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令人陶醉。”旁边的文化局研究人员带着一种自豪感对我说。
长调和马头琴是蒙古族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长调属于声乐的范畴,而马头琴则是器乐。它们都属于草原,属于旷野的抒情。马头琴是蒙古民族艺人和牧民家中喜欢的乐器,马头琴的声音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前郭尔罗斯县文化大使社科院研究员刘富春告诉我,马头琴在前郭尔罗斯非常受欢迎,这里是全国马头琴之乡,每年都有上千人的马头琴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很难查阅史料。但是,它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年轻的牧人巴特尔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巴特尔跑到百里之外,找回失散的马群后,发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巴特尔将它带回家,相依为命。几年后,小白马成了一匹难得的好马,在一次那达慕大会上,巴特尔骑着它夺得了第一名。王爷见到这匹马后,满心欢喜,便派人强行抢走。但白马却难以制服,它扬蹄奋鬃,将王爷扔下马背。王爷气急败坏,下令用强弓射杀。白马虽被强弓射中,但仍然奋力突围而去,回到了巴特尔的身边,并在巴特尔的怀中闭上了眼睛。巴特尔守候白马三天三夜后,将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取下,挂在毡房中,然后安葬了白马。面对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巴特尔沉思了99天。他将后腿制成琴身,雕刻出白马的头部放在顶部,用马尾制成琴弦和琴弓,马头琴诞生了。大概巴特尔思念白马过于深切,也许白马富有灵性,因而,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如万马奔腾。
不管传说是否真实,但马头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一点不假。在它的演奏中,我们感受到了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和欢乐的牧歌。演奏结束后,一位老马头琴艺人对我说:“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共鸣箱为梯形且比原来大多了,琴身的长度增长两倍左右,这样声音也大,能发出更洪亮的颤音。马头琴的两个弦,粗弦为阳弦,由150根马尾组成,细弦为阴弦,由120根马尾组成,弓弦为90根马尾组成,全部加起来360根,正好一个圆圈的360度。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刘富春说:“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有很多艺术家曾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不过草原上的歌是不能没有马头琴伴奏的。‘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这是一首东蒙民歌,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名曲之一,在它的感召下多少人在歌声中沉醉,更加向往辽阔的草原。”
在草原上,歌声与美酒总是相连的。欣赏完蒙古族豪放的歌声和粗犷的马头琴表演,就是查干湖特色的全鱼宴了。清澈的查干湖水,不仅嘹亮了这里蒙古族人民歌唱的喉咙,也滋养了美味的查干湖鱼。每年的冬季,查干湖都要举办冬捕节,在冰天雪地的湖面上开启北方渔业的大门。可惜我们是在夏季到来,无法看到冬捕节的壮观景象了。据说,冬捕节最神秘的是“祭湖、醒网”仪式。按照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查干湖冬季捕鱼必须先举行祭祀湖神,唤醒冬网,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仪式主要包括跳查玛舞(一种蒙古族特有的宗教舞蹈)、诵佛经、鱼把头唱祭词,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壮行酒等。整个祭祀过程极具民族特色,内容相当丰富。通常情况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渔把头主持仪式,在开网眼的冰面上,摆放糖块、炒米、水果、奶干等供品,点燃香火、炭火锅,进行赞语祝辞,祝愿冬捕平平安安,多出鱼、出好鱼。德高望重的族人朗诵了祭湖词和醒网词,将贡品从凿开的冰洞抛进湖中,为渔民赏赐壮行酒。渔把头大喊一声“上冰”,参加冬捕的人跳上马车和爬犁,在鞭炮声中开赴冰上捕鱼。
刘富春告诉记者,吉林查干湖第四届冬捕节时,有360人参与冬捕,单网捕鱼量达到5万余公斤,这次冬捕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冬网捕鱼,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喝着大碗的查干湖烈酒,吃着美味的查干湖鱼,我的耳边一直回荡着长调和马头琴声。在这回忆中也更加明确了一个信念,明年我还要来查干湖,来领略蒙古族人民的豪放歌唱。
在我的思索中,车子缓缓停下,路边一个巨大的石头垒成的敖包边,等待的蒙古族少女身穿盛装,手捧银碗与美酒,以蒙古族特有的祝酒歌迎接我们。
蒙古族人的心像草原一样广阔,蒙古族人的热情如八月的骄阳,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爱与憎。在这种热情的感染下,我们的豪情也提升了很多,把一碗烈酒和着阳光一同喝下。在我的心中,对此行的期待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的目的地是查干湖。它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历史上就是天然的渔猎之地。据史籍记载,这里古称“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代自圣宗起,直到天祚帝,历代皇帝都要到这里巡游、春猎。
查干湖在蒙语里意思是白色的湖,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的所在。这里的蒙古族人大都来源于蒙古古部落豁罗刺思,是哈萨尔及其后裔领地之一。哈布图,哈萨尔跟随其兄成吉思汗征战四方,大显雄才,并辅佐其兄登基汗位。成吉思汗为了奖赏他,把郭尔罗斯封归为他的属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人们游牧狩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告诉我,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它产生于蒙古民族的祖先从游猎山林过渡到游牧草原之后,生产方式由以猎为主转到以牧为主,人对待鸟兽草木的态度由以夺为主转到以养为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蒙古族对长调有着这样的说法,它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它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我在一本书中也看到这样的说法: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离开草原是找不到长调感觉的,如果只有坐在沙发上的感觉,没有骑在马背上的感觉,是体会不到长调意境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漫步查干湖边,在享受轻风徐来、微波荡漾的美丽湖景时,也听到了悠扬的蒙古族长调。由于查干湖旅游节的缘故,蒙古族长调歌手赶来助兴,他们用自己草原一样辽阔的嗓子为我们送上了美妙的长调。
“走马中的快走马啊,我的那红走马啊,轻轻地提缰向前飞奔啊!莫道那路途遥远啊,勇往直前啊,不要失掉信心啊!”
长调的确是流淌在蒙古族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蒙古族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在这美妙的长调声中,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草原信马由缰式的旅行,任由马匹把自己带向远方。
“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长调整个曲调风格非常开阔,节奏非常自由,声音可以传得很远,令人陶醉。”旁边的文化局研究人员带着一种自豪感对我说。
长调和马头琴是蒙古族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长调属于声乐的范畴,而马头琴则是器乐。它们都属于草原,属于旷野的抒情。马头琴是蒙古民族艺人和牧民家中喜欢的乐器,马头琴的声音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前郭尔罗斯县文化大使社科院研究员刘富春告诉我,马头琴在前郭尔罗斯非常受欢迎,这里是全国马头琴之乡,每年都有上千人的马头琴表演,场面十分壮观。
马头琴的产生及其发展,很难查阅史料。但是,它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年轻的牧人巴特尔家世代为王爷牧马。在一个寒冷的初春,巴特尔跑到百里之外,找回失散的马群后,发现了一匹悲鸣的白色小马驹,巴特尔将它带回家,相依为命。几年后,小白马成了一匹难得的好马,在一次那达慕大会上,巴特尔骑着它夺得了第一名。王爷见到这匹马后,满心欢喜,便派人强行抢走。但白马却难以制服,它扬蹄奋鬃,将王爷扔下马背。王爷气急败坏,下令用强弓射杀。白马虽被强弓射中,但仍然奋力突围而去,回到了巴特尔的身边,并在巴特尔的怀中闭上了眼睛。巴特尔守候白马三天三夜后,将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取下,挂在毡房中,然后安葬了白马。面对白马的后腿骨和马尾,巴特尔沉思了99天。他将后腿制成琴身,雕刻出白马的头部放在顶部,用马尾制成琴弦和琴弓,马头琴诞生了。大概巴特尔思念白马过于深切,也许白马富有灵性,因而,马头琴的旋律,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勤劳、勇敢,也再现了深沉、粗犷、激昂,犹如万马奔腾。
不管传说是否真实,但马头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一点不假。在它的演奏中,我们感受到了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和欢乐的牧歌。演奏结束后,一位老马头琴艺人对我说:“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共鸣箱为梯形且比原来大多了,琴身的长度增长两倍左右,这样声音也大,能发出更洪亮的颤音。马头琴的两个弦,粗弦为阳弦,由150根马尾组成,细弦为阴弦,由120根马尾组成,弓弦为90根马尾组成,全部加起来360根,正好一个圆圈的360度。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刘富春说:“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蒙古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大放异彩,有很多艺术家曾在草原的歌海里采风,不过草原上的歌是不能没有马头琴伴奏的。‘蓝蓝的天空上飘着白云,白云的下面是洁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这是一首东蒙民歌,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名曲之一,在它的感召下多少人在歌声中沉醉,更加向往辽阔的草原。”
在草原上,歌声与美酒总是相连的。欣赏完蒙古族豪放的歌声和粗犷的马头琴表演,就是查干湖特色的全鱼宴了。清澈的查干湖水,不仅嘹亮了这里蒙古族人民歌唱的喉咙,也滋养了美味的查干湖鱼。每年的冬季,查干湖都要举办冬捕节,在冰天雪地的湖面上开启北方渔业的大门。可惜我们是在夏季到来,无法看到冬捕节的壮观景象了。据说,冬捕节最神秘的是“祭湖、醒网”仪式。按照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查干湖冬季捕鱼必须先举行祭祀湖神,唤醒冬网,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仪式主要包括跳查玛舞(一种蒙古族特有的宗教舞蹈)、诵佛经、鱼把头唱祭词,祭祀天父、地母和湖神,喝壮行酒等。整个祭祀过程极具民族特色,内容相当丰富。通常情况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渔把头主持仪式,在开网眼的冰面上,摆放糖块、炒米、水果、奶干等供品,点燃香火、炭火锅,进行赞语祝辞,祝愿冬捕平平安安,多出鱼、出好鱼。德高望重的族人朗诵了祭湖词和醒网词,将贡品从凿开的冰洞抛进湖中,为渔民赏赐壮行酒。渔把头大喊一声“上冰”,参加冬捕的人跳上马车和爬犁,在鞭炮声中开赴冰上捕鱼。
刘富春告诉记者,吉林查干湖第四届冬捕节时,有360人参与冬捕,单网捕鱼量达到5万余公斤,这次冬捕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冬网捕鱼,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喝着大碗的查干湖烈酒,吃着美味的查干湖鱼,我的耳边一直回荡着长调和马头琴声。在这回忆中也更加明确了一个信念,明年我还要来查干湖,来领略蒙古族人民的豪放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