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上的旅行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真正的书法教学,是文化的大餐,更是一场全语言的盛会——铺展创始语言、理趣语言、审美语言的全息化教学,让学生学到完整的汉字、有生命的汉字。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书法课幻化成一场令儿童无限向往的“笔尖上的旅行”。
  关键词:全语言 创始语言 理趣语言 审美语言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作家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书法课将儿童从写字课单纯的书写技法训练,引向一片广阔无垠的书法文化天地。如何让我们的书法课成为一场令儿童期待向往的“笔尖上的旅行”?
  在书法课堂上,我力求渗透汉字文化、书法审美及书法欣赏,让学生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获得汉字的“灵性与神性”,形成儒雅的气质品位和良好的写字素养,使个体蕴藏的潜能获得发展。
  其实,汉字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是字源、字理、字体的一体化。面对汉字,需要展开创始语言、理趣语言、审美语言的全息化教学,让学生学到完整的汉字、有生命的汉字。
  一、回溯汉字的“创始语言”
  五千多年前,汉字在天地之间创生。漫漫的岁月长河里,它在甲骨、青铜、碑石、竹简、纸帛上,被人们记刻书写,或厚重,或朴拙,或飞扬,或婉转,或严整,或奔放……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因此,在构思《会变的马》这节书法课时,我设计了“马字演变”这一环节,让学生从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中,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和“越来越简练”这一规律,了解文字传承中的文化意义,从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字体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密切关系。
  师 大家看大屏幕(PPT动画呈现:马字的演变。学生都被动画吸引住了,屏息凝神地看着)这一大堆文字,哪些是马字呢?这些都是马字,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字体的马字。老师给它们重新排排队。咦,为什么这么排列呢?
  生 这是汉字演变的顺序。
  师 前后比比,你发现汉字演变有什么特点?
  生 越来越简洁是汉字演变的一大规律。
  师 你最喜欢哪一种字体?为什么?
  生 甲骨文,惟妙惟肖,敦厚朴拙。
  生 隶书,蚕头燕尾,舒展壮阔。
  生 篆书,整齐匀称,遒劲圆润。
  生 楷书,横平竖直,方正美观。
  生 行书,笔画流畅,行云流水。
  生 草书,笔走游龙,灵动飘逸。
  师 每种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都能给人美的享受,老师告诉你们,楷书是练好这些字的基础。我们今天就研究楷书马及和它相关的字。
  ……
  有趣的动画演示,让汉字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发现,变得那么活泼而生动,既让学生获得生理心理的愉悦,更让课堂有了灵性,书写的训练也有了魅力和诗意。
  二、解读汉字的“理趣语言”
  书法课首先把实用书法——作为工具性的字写美观,同时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每个汉字的构成部件,基本笔画的书写,都蕴藏着中国文化的要素,都有着深厚的意蕴。在整体字的书写中,每个笔画都是和谐的,如果一个笔画安排不好,就会使整个字黯然失色,即“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就像个人离不开集体,家庭离不开祖国,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对整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都是重要的。汉字的结体规律与中国的“温良恭俭让”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师 在汉字大家族中,马不全是独来独往,还常常和伙伴结伴而行。看看这三个含有马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 马字旁在汉字中的位置不同,它的大小、形状、写法都有所不同。
  师 真是一匹会变的“马”啊!马在“驰”里是怎么变的呢?
  生 竖折折钩向下伸长。
  师 折为什么不往右延伸呢?
  生 要给右边的“也”字留出位置来。
  师 这叫避让,我们做人要互相谦让,字也要互相避让,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和谐。
  多么有团队意识的“马”字啊!大家看,驰里的“马”字旁和“也”就像两个小朋友背靠背靠近竖中线坐着,而提和竖弯钩就是这翘起来的脚。这样才显得更和谐,更紧凑。
  ……
  枯燥的字理,变成了“两个小朋友背靠背地坐着,两人把脚翘起来”——生动的游戏画面,学生不仅知道了做人要互相谦让,字也要互相避让,这样写出来的字才和谐。书法上“避让”,就这样牢牢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田,祖国文字的意蕴之趣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人文情怀也得到了滋养。
  接着,我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剩下“码、驾”的字理。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生 码,最后一横向左伸出,穿插到左边,托起石字。
  师 “穿插”,就是要让笔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做事需要团结,写字要注意穿插。
  生 驾:马头变扁,最后长横要舒展。
  生 整个字就像一个人在举杠铃,马要蹲下变扁,才能把它稳稳托举起来。
  ……
  “穿插”,多么了不起的发现!“托举”,多么了不起的想象。书法的技法,我没有做过深过繁的解读,但学生却体悟得如此之深。中国文化的元素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濡染着学生的心灵。仔细地观察,潜心地研究,大胆地想象,这不正是我们要着力对学生培养的核心素养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吗?
  三、品味汉字的“审美语言”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汉字是以形象符号为本源的符号,它有如绘画,是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书法家们在汉字的艺术化过程中,为了求得书法的神情妙状,会极力调动他的联想力,从外部世界大胆地摄取物象,然后通过书法线条的形式美、字体结构的姿态美,以及整体布局的章法,来展示自己的创意。每一幅作品,都体现着书法家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感知力。我们的学生只有充分展开审美想象,才能去参悟其中的奥秘和神奇,才会发现汉字的精妙和魅力。
  师 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马字(出示马的三个艺术字体),仔细看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那高高昂起的马首,那奋力扬起的马尾,那驰骋飞奔的马蹄。
  生 我觉得这些字就是一匹四蹄飞奔,栩栩如生,活力四射的马。
  生 这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道景。
  ……
  师 汉字还是神奇而美丽的。汉字书写是一门艺术,是最美的艺术。只要我们像马一样奋勇争先、勇往直前,像今天学马一样认真品读汉字后面的意蕴,用心书写,我们的笔下一定能绽放汉字的魅力。
  一声声惊叹中,几幅栩栩如生的书法作品“马”,让学生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匹匹正甩开四蹄在草原奔驰的骏马。书法家圆熟精纯的书艺技能挥洒出的汉字魅力,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溢满文化味的书法课堂,就是一座展览馆,让学生享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喜不自已,乐而忘返。
  作家贾平凹先生说:“如同在路上走,路弯弯曲曲,它们就是一棵棵树站在路的拐弯处,让我明确了方向,靠着歇气,乘凉,或者那树长得好,树梢上有鸟美丽的叫声。”一个中国人,如果笔尖下能寫出一手端庄美观的汉字,那我相信他的血液里融入的民族文化基因,播下的民族精神种子,将会在他身上打上中国的烙印,使他成为一个正宗的“中国人”。这无形的精神“护照”,会让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拥有一个美好丰满的精神家园。
  (姜新慧,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吴然儿童散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有着对美和生命的独特体验。其创作风格自然、清新,有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散文观念。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吴然儿童散文都追求“使人阅之自生美感”的美学原则。吴然在儿童散文的题材内容上坚持美的追求,在表现手法上探寻表达美感的途径。其作品选择具有浓郁云南特点的事物为表现对象,坚持对儿童散文语言的磨炼,尝试多种笔墨多种文类的融合,探索虚实相交的表现手法,为中国的儿童散文创作
期刊
摘 要:一所无比丰富的学校,学校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校长的丰富性。以扬州市梅岭小学70年波澜壮阔的办学历史为样本,重点聚焦其办学经验。经过70年办学历史的积淀,这所学校在文化创新、教育管理、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绿色质量的学生评价等领域都展示了超越人们想象的创造力。  关键词:梅岭小学 文化自觉 生态管理 绿色质量  正如陈文艳校长在梅岭小学70周年校庆活动上的致辞,“当记忆像河流缓缓穿越7
期刊
摘 要:确定乡村教育的方向必须建立在儿童权利本位的基础上。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每一个儿童的权利保障为前提,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和乡村文化的价值,以主体身份参与乡村文化课程,培育公民的品质与素养,成为新一代文化乡民。乡村文化一定有城市文化没有的功能,乡村教育也一定有城市教育欠缺的内容。对于政府来说,让乡村教师有尊严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关键;而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自我改善是乡村文化变革的开始。  关键词:乡
期刊
2019年第2期教育研究与评论关注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第2期【编者按】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重要内容,许多教师和学校纷纷展开实践探索。曹勇军老师和他的团队是其中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他们的读书课程在同行中和社会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们是怎样开发建设读书课程的?走过一条怎样的艰辛探索之路?取得了哪些成果?他们的读书课程包括哪些常规内容和做法?有哪些特色和亮点?今后还有什么
期刊
2017年,我读到的最有启发的一句话来自这个小故事:一位十岁孩子,第二天要交作业,是一份鸟类研究报告。此前他有三个月的时间写作业,但一直不顺利,没有进展。他坐在餐桌前,周围散放着作业簿、铅笔和一本本翻开的鸟类图书。面对眼前艰巨的任务,他不知如何是好,简直快哭出来。爸爸到他身边坐下,把手放在孩子肩上,说:“一只鸟接着一只鸟,伙伴。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按部就班地写。”爸爸讲的是写作业,其实读书也一样
期刊
喜欢电影,那种透过光影默默表达的冷与暖、情与爱、喜与悲,就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在无声地表达,哪怕一句话都没有,但就能直抵你的内心。优秀的电影总是有多元的信息传达:情感、文化、审美、艺术……目不暇接,令人痴迷。总想着把这样的美妙带给学生,于是,从一节光影读写课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选择之一:电影的内容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短小精悍的微电影非常适合课堂的限时教学,但选择的过程很纠结。  影片一:《鹬》。
期刊
摘 要:对未来学校的思考有很多角度,梅岭选择回到儿童,以“婴孩的目光”眺望未来学校。在以回到儿童为价值立点的未来学校建设上,以发现与尊重儿童的内在价值作为未来学校的逻辑起点,以适应与满足儿童的主动生长作为未来学校的行动旨归,以丰富与激发儿童的生命体验作为未来学校的实践方式,以实现与发展儿童的内在自由作为未来学校的终极目标。基于这样的思考定位,梅岭尝试从学校的空间、课程、文化三个纬度开展重构。  关
期刊
摘 要:选择扬州市梅岭小学作为具有70年内涵发展、品质发展、特色发展的典型样本,分别从卓越的文化创新旨在培育儿童的美好精神,卓越的课程教学旨在发展儿童的美好素养,卓越的教师学院旨在形成支持儿童的美好力量三方面,呈现了一所始终追求适合儿童卓越前行的美好学校。  关键词:适合儿童 卓越前行 美好学校 特色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学校生活需求与不
期刊
摘 要:15卷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形象展现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探索历程,具体展示了百年研究的丰硕成果。《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的出版,给了我们回首历史、审视当下、瞻望未来的参照。我们必须认真研读百年经典,以前人的研究为起点,汲取智慧,吸纳思想,记住教训,像前辈一样孜孜以求,兼收并蓄,由“照着说”的继承走向“接着说”的开创,去书写新的经典名著。  关键词:《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历史 照着
期刊
摘 要: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及现代化进程已持续了近两个世纪。这其中涉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冲突问题,也涉及古今观念转变的评价问题。而作为承载着诸多社会信息与作者意图的长篇小说,本身即可作时代转型分析。小说《死水微澜》聚焦于清末成都及其周边的风土社会,通过描写形形色色人物被卷入各种事件所激起的“微澜”,折射出当时当地的风俗、道德、阶层等种种变迁。  关键词:李劼人 《死水微澜》 近代化 义和团运动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