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心像和意境 提升诗词鉴赏力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境是一个艺术空间,其中包含两种境界,一种是心境,一种是意境。古代文论家普遍认为,诗言志,但如何在诗词中寄予自己的志向,诗人们并不是通过直白的表达,而是借助一个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合的艺术之境,来进行内心情感和志向的抒发和外显。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从客观景物中感受意境,打开意境之门,而后才能够从已经中体会诗人的心境,最终破译诗人内心的神秘世界,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了人生况味的审美空间,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力。现从自己的实践入手,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搜寻意象,找到诗中之物
  在诗词中,诗人为了要表达内心的情感,需要借助一个外物来进行抒写。此时此刻,写进诗词中的外物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外物,而是一个给予了微妙情志的载体。意境附着在物象上,更加耐人寻味,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物象,从诗词中搜寻物象,挖掘其中的意义,体会物象中蕴藏的诗人的个性、精神、风格等。只有通过这些直观的表面物象,找到诗中之物,才能打开意境和心境的广阔空间。
  在鉴赏中,学生会发现诗人是以一种特有的心境来观物象,赋予物象各种审美意涵,由此让物象和意象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互通互透的丰富意境。如柳永的《雨霖铃》中,诗人要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离别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种情感从何而来?柳永选用了丰富的物象:寒蝉、千里烟波、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醉等。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些意象,就可以发现,在杨柳岸和晓风残月中,能够传递的是一种不圆满、缺损和忧伤,再看千里烟波这个物象,给人传递的是一种浩淼的分离感,并不是春花烟雨的空濛和美丽。
  通过仔细感知,学生会发现这些外物给人的感受,并不是相聚时候的喜悦和激动,而是离别后的伤情和悲叹。这种情感是通过对物象的折射而反映出来,由此会深入体会到诗词的意境。
  二、感悟心境,找到诗中之景
  在古诗词中,诗人要表达出来的情感,是借助外在的景物来进行外显的。这个景物是诗人情感表达的媒介,诗人借助虚拟或者白描,创造出一个虚虚实实的内在环境。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环境要表现的可能是自然景物,也有可能是当时的时代局势。不管是什么,最终这些心境都具有象征意义和指向作用。因为这些景物正是心境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在古诗词中,常常诗中有画,这些画中往往充满丰富的外景意象,与诗词中的意境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诗画一体来进行引导,让学生搜寻诗词中的物象,感受物象营造出来的内在环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建构一种意境。
  例如,在王维的《渭城曲》中,在诗的前面起首两句,点名了地点,而且选用了柳色来进行景色渲染,营造一个特定的情感场域。柳色代表着留恋和分别,古人曾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此时此刻,诗人又选用了“雨”、“客舍”、“轻尘”等意象。学生可以运用想象进行体验:在翠绿的茅屋前,两个人即将分别。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原本是美好的早晨,却毫无预兆地下了一场雨,作者迎着这场雨,送别昔日的老朋友。想到昔日老友再也不能相见,内心的情感就被牵动着,一时之间,感概万千。再仔细品读下去,就可以发现在诗的最后两句中,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种表达,是一种深情的劝慰,是对友人的深深誓言。再循着这个情感的脉络,就能够感悟到诗人的内在心境:一场不期而至的雨,经历这场不想经历的分别,内心充满了惆怅。但“尊前江汉阔。后会且深期。”诗人笔锋一转,显得无比豪迈,表现出诗人旷达的情怀。
  由此,通过对诗词中的景物的仔细分析和品味,可以搜寻到诗词的心境,让诗词中的艺术感染力深入内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语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领悟力,同时也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体味诗境,评说诗中之美
  在高中诗词鉴赏中,学生能够从中体味诗境,感知诗意,从多个方面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力。因而,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就要从诗词的意象中体味,感知其中的物象和心境,将两者有机调和并内化于心,由此才能体味诗歌之境,评说和赏鉴诗词之美。
  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把握诗词的意象,感知诗词的意境,不能一蹴而就。诗词的感染力是建立在深厚的审美基础之上的,只有引导学生搜寻物象、构建意象,才能进入诗词境界,和诗人的心境有所共鸣,而后根据审美的高下进行评说,理解诗词中展现的艺术价值,从而让诗词入心,实现陶冶性情、滋润心田的作用。
  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词,诗词中描绘的是作者孤老贫病客居他乡的寂寥情怀,流露的是对自己飘零身世的感叹。在起首的两句中,诗人写到外在的环境: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这个环境中,风浪巨大,猿哀鸣,鸟飞回。看到这样的画面,内心里会有一种忧伤和落寞的情感。紧接着,诗人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出了长江之水,这种就好比哀愁,不停奔涌而来,情感几乎难以自抑,这些描写加强了诗歌的主题气氛,烘托出一幅寂寥的情感画面。诗词中传递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沧桑感,诗词的意境,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很大提升。
  总之,在高中诗词鉴赏中,教师要立足于诗词的外在物象和内在心境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跨越心象和意境,聚焦在诗词境界的挖掘层面,不但能够找到外在物象,而且能够将意境和心境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联,这样就真正完成了一次艺术审美之旅,让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得到滋润,情感得到陶冶。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立意相当于施工图纸,确定了写作大方向。安排写作思路和结构才有可能。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tistical model for forecasting heavy rain in South Korea. For the 3-hour weather forecast system, the 10 km×
水轮机水导轴径磨损是水电站经常遇到难题,本文阐述了研磨、电镀、镶套、热喷涂等几种工件表面磨损修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大轴实际损坏程度对冯家山一级电站轴径磨损
A limited-area 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role of the β-effect and a uniform current on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nsity.It is found that TC
在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培养要求下,一种新式的课堂分组式讨论法取代“一言堂”的传统模式应运而生。但老师们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往往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而收场却冷清,更无法实现课堂的高效。究其原因,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对课堂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认识不够,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分组式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分组讨论法的意义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
九龙滩水电站原有设计存在缺陷,设备工作效率低下。通过现场测试,对该电站的工作水头和河道年均水流量进行复核,重新选择了合适的水轮发电组机型号,达到了增容改造的目的。阐述了
10月15日,陶小年副会长出席2015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式并参观了博览会。本次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持,杭州日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2010年5月6日表示,2010年汛期中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淮至华北南部地区,登陆中国的热
摘 要:中学历史教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积累,还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历史教师应不断审视历史教学现状,进行创新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8.10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教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结合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究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英语教学的游戏性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爱好,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一、语文教学移用英语游戏性教学的内在价值  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