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地处中华腹地,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异彩纷呈的河北民间艺术。各种地方戏曲、民间曲艺、工艺美术等历史绵长、文化醇厚、熠熠生辉。但是,长期以来,河北民间艺术的生命活力、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彰显和实现,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理论探究、实践开掘、现代意义的观照还显薄弱。在这种境域下,由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文会教授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北民间艺术及历史文化研究系列丛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这套丛书以整体性的视域俯瞰河北民间艺术,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曲阳石雕、唐山皮影、武强年画、定窑陶瓷、磁州窑造型艺术、河北剪纸、河北古建筑等河北民间艺术,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既具有理论的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又具有现代的张力。不但展现了河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更注重彰显其审美意蕴、开掘其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的视域是这套丛书贯穿始终的思维理路。追溯河北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寻觅其生成的母体和源头,不是简单地还原河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而是要发掘民间艺术的文化本原,凸显其文化滋养下艺术的生命,并在艺术生命中彰显其民族精神。在对河北民间艺术历史文化的梳理中,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民俗文化被看作为一种基源性的存在,是河北民间艺术生成的根基和沃土。比如被誉为“民俗生活的艺术画廊”的武强年画、被称作是“乡间飘逸的‘诗人’”创作出来的剪纸以及磁州窑、定窑的陶瓷、曲阳的石雕等民间艺术,都承载着民间艺人和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着各方乡土的风土人情。在对宗教文化的解读中,将佛教、道教以及民间神话传说等和民间艺术的发展、艺术风格的特征、审美心理、思想蕴含结合起来,使读者从更深广的意味上理解民间艺术,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视觉感受上。
艺术生态的视角,显示了这套丛书解读河北民间艺术的独到性。这种艺术生态观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以一种整体的视域俯瞰河北民间艺术,对其进行整体的观照,以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共生的生态观来面对民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在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纵览中,将民间艺术与哲学理念、美学观点、宗教文化、民俗生活以及神话故事等结合起来,不是就艺术而谈艺术,体现出一种大的人文生态理念;三是在对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解读中,融进其他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生态的视野中进行阐释。例如,在郄建业对武强年画的研究中,将年画和戏曲文学结合起来考察,探究了武强年画同戏曲艺术的文化渊源;陈文增将定窑装饰技法与中国书画、诗词之契合来彰显定窑陶瓷的人文理念及其艺术精神;张墨瑶则将剪纸、建筑雕花、陶瓷绘画、民歌俚曲、戏曲文学等融进皮影艺术的研究中。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艺术生态的思想视域。
艺术伦理观、教育观的进入同样是这套丛书引以关注的理论点。在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生成、创作、题材以及艺术功能的探究中,河北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教育的意义得到充分地强调。例如,唐山皮影艺术被作者称为“通俗的人文历史讲义”,具有塑造人生观及安身立命之意义;河北古建筑的作者赵晓峰在对古建筑艺术的探究中融进人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如此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丛书的作者并没有生硬地讲授河北民间艺术的这种道德教化功能,而是将这种艺术的“善”作为一种阐释的视角融进民间艺术的自身之中,使读者在了解相关的知识、品味艺术作品甚至是艺术制作中来感受到这种伦理价值的力量,体会到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生命伦理的意味。河北民间艺术反映着燕赵大地的生命情怀,这块土地上生民的信仰、情感、价值理念、生活情趣等,都孕育在这方土地生成的艺术中,他们的心路历程、生存状态,他们的庆贺娱乐、祈愿祝福,他们的稚朴天然、勤劳智慧等等,都通过民间艺术的各种形式播撒出来,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这香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熏染、感发众多的生灵。
面对如此悠久绵长、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瑰宝,传承和保护自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此套丛书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并进,传承与保护同行。关注当代河北民间艺术的存在境域,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显示了此丛书的一份忧患和担当。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流露于字里行间,落脚于当代境域的思考。在对曲阳石雕的研究中,作者阐述了石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对于定窑陶瓷,作者就其制作工艺、发展设想、新产品的创作等问题阐述了“当代定窑及其使命”;对于剪纸艺术,作者将剪纸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现代动画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观照,凸显了其“现代意义”;而武强年画的作者直视于“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分析了民间文化的生态保护和现状、武强年画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传习等问题,作者认为,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才是更为有效和至关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对于河北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确实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如何传承保护?又如何开发拓展?走进博物馆的民间艺术成为了文物但却不免孤独;民间艺术市场化被高价消费但却少了几分艺术魅力的感召;国家的巨资供养保障了资源的延续,但却消失了原生态的意味。如此等等,暂时的繁荣和表面的光耀中,失却的也许是民间艺术的根基,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民间艺术何以会走过历史的长河?支撑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她所扎根的土壤何在?如果这些被忽视,那传承和保护将会成为幻影,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出现诸多的泡沫。因此,所谓“民间艺术”之“民间”应引以重视,“河北民间艺术”之“河北民间”应引以深思。此套丛书的出版在学术上和专业实践上对上述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也将会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对河北民间艺术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系河北大学教授、哲学博士)
这套丛书以整体性的视域俯瞰河北民间艺术,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曲阳石雕、唐山皮影、武强年画、定窑陶瓷、磁州窑造型艺术、河北剪纸、河北古建筑等河北民间艺术,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既具有理论的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既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又具有现代的张力。不但展现了河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更注重彰显其审美意蕴、开掘其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的视域是这套丛书贯穿始终的思维理路。追溯河北民间艺术的历史文化,寻觅其生成的母体和源头,不是简单地还原河北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而是要发掘民间艺术的文化本原,凸显其文化滋养下艺术的生命,并在艺术生命中彰显其民族精神。在对河北民间艺术历史文化的梳理中,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民俗文化被看作为一种基源性的存在,是河北民间艺术生成的根基和沃土。比如被誉为“民俗生活的艺术画廊”的武强年画、被称作是“乡间飘逸的‘诗人’”创作出来的剪纸以及磁州窑、定窑的陶瓷、曲阳的石雕等民间艺术,都承载着民间艺人和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反映着各方乡土的风土人情。在对宗教文化的解读中,将佛教、道教以及民间神话传说等和民间艺术的发展、艺术风格的特征、审美心理、思想蕴含结合起来,使读者从更深广的意味上理解民间艺术,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视觉感受上。
艺术生态的视角,显示了这套丛书解读河北民间艺术的独到性。这种艺术生态观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以一种整体的视域俯瞰河北民间艺术,对其进行整体的观照,以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共生的生态观来面对民间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在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纵览中,将民间艺术与哲学理念、美学观点、宗教文化、民俗生活以及神话故事等结合起来,不是就艺术而谈艺术,体现出一种大的人文生态理念;三是在对每一种艺术形式的解读中,融进其他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生态的视野中进行阐释。例如,在郄建业对武强年画的研究中,将年画和戏曲文学结合起来考察,探究了武强年画同戏曲艺术的文化渊源;陈文增将定窑装饰技法与中国书画、诗词之契合来彰显定窑陶瓷的人文理念及其艺术精神;张墨瑶则将剪纸、建筑雕花、陶瓷绘画、民歌俚曲、戏曲文学等融进皮影艺术的研究中。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一种艺术生态的思想视域。
艺术伦理观、教育观的进入同样是这套丛书引以关注的理论点。在对河北民间艺术的生成、创作、题材以及艺术功能的探究中,河北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和人文教育的意义得到充分地强调。例如,唐山皮影艺术被作者称为“通俗的人文历史讲义”,具有塑造人生观及安身立命之意义;河北古建筑的作者赵晓峰在对古建筑艺术的探究中融进人的文化生命的存在,如此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套丛书的作者并没有生硬地讲授河北民间艺术的这种道德教化功能,而是将这种艺术的“善”作为一种阐释的视角融进民间艺术的自身之中,使读者在了解相关的知识、品味艺术作品甚至是艺术制作中来感受到这种伦理价值的力量,体会到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生命伦理的意味。河北民间艺术反映着燕赵大地的生命情怀,这块土地上生民的信仰、情感、价值理念、生活情趣等,都孕育在这方土地生成的艺术中,他们的心路历程、生存状态,他们的庆贺娱乐、祈愿祝福,他们的稚朴天然、勤劳智慧等等,都通过民间艺术的各种形式播撒出来,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这香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熏染、感发众多的生灵。
面对如此悠久绵长、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瑰宝,传承和保护自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此套丛书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并进,传承与保护同行。关注当代河北民间艺术的存在境域,探究其未来的发展,显示了此丛书的一份忧患和担当。忧患意识和使命感流露于字里行间,落脚于当代境域的思考。在对曲阳石雕的研究中,作者阐述了石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和问题;对于定窑陶瓷,作者就其制作工艺、发展设想、新产品的创作等问题阐述了“当代定窑及其使命”;对于剪纸艺术,作者将剪纸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现代动画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观照,凸显了其“现代意义”;而武强年画的作者直视于“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分析了民间文化的生态保护和现状、武强年画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传习等问题,作者认为,将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生活内容有机结合,才是更为有效和至关重要的保护和传承方式。
对于河北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确实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如何传承保护?又如何开发拓展?走进博物馆的民间艺术成为了文物但却不免孤独;民间艺术市场化被高价消费但却少了几分艺术魅力的感召;国家的巨资供养保障了资源的延续,但却消失了原生态的意味。如此等等,暂时的繁荣和表面的光耀中,失却的也许是民间艺术的根基,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民间艺术何以会走过历史的长河?支撑她生命的究竟是什么?她所扎根的土壤何在?如果这些被忽视,那传承和保护将会成为幻影,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出现诸多的泡沫。因此,所谓“民间艺术”之“民间”应引以重视,“河北民间艺术”之“河北民间”应引以深思。此套丛书的出版在学术上和专业实践上对上述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也将会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对河北民间艺术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系河北大学教授、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