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几项英语技能也是学生们大学英语学习阶段要掌握的主要技能,其中听说能力在这五项技能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关于这一点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提高听说能力,也是中国广大英语教师们正在努力探寻的一项重要教学课题。
[关键词]听说能力 教学目标 教师素质 学生素质 教学环境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受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语言的学习环境方面加以探讨。
大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对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在中、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英语应试教育的倾向较为突出。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阶段,即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于受中考、高考两个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的影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与中学英语学习阶段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至在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和学生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语法、词汇、阅读以及大量的模拟练习题等项考试的主要内容上,可以说中、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师生的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两个考试的准备上,听说能力无暇顾及,所以学生的听说能力自然较差。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考试中能得到高分,但是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做不了,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交流了。
不同英语学习阶段教师素质的差异对听说教学的影响。在教师素质上,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师的情况是好一些,毕竟在用人的选择上较为严格,但有些教师的素质仍有待提高。在中、小学情况还不尽人意。有些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并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是由于工作上需要,只作过简单的英语培训,就上岗教学,这情况还是比较多的。由于他本人就是个外行,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有的教师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准确,能把词句正确地读出来已经是不错了,自己的听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试想这样的英语教师怎么能培养和训练学生们较好的听说能力呢?甚至有些教师的英语发音都会受到学生的嘲笑,这样的教师在学生们的心中没有了吸引力和表率的作用,学生们对于他所教的学科也会慢慢失去兴趣。这种情况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严重和突出。这种现象在作者十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感触颇深,学生们来自我国的各个不同省份和地区,他们的英语发音也是南腔北调。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国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差异。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种情况就必须扭转。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英语的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它直接关系着学生们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这一阶段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错了词句的读音,以后也很难改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应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从小学阶段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开始。
学生的自身素质对听说教学的影响。除了受词汇量、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外,学生的听就能力的好坏与其性格、自信心和英语的学习目的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一个学生活泼、开朗、大方,爱讲话、爱发言,爱与人交流,这样的学生往往口语能力较好,反之则口语能力较差。同时,自信心对于口语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有很多学生尽管记住的词汇不少,语法知识也很扎实,考试的英语成绩也很好,但是口语能力却不尽人意,这样的学生往往是不敢于在人多的时候说英语,总是害怕犯错误,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嘲笑。换言之,就是缺乏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提问,多鼓励,多给机会让他们做口语方面练习,创造良好的练习口语方面的氛围,解除学生们的恐惧心理,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调动学生们提高听说技能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习目的方面,有些学生较为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有些学生受到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上了大学以后,在大学的英语习阶段也没有真正重视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仍然把通过四、六级考度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标,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地帮助纠正这种错误认识,使其真正意识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进行听说方面的练习,以此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语言学习环境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对于语言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也无疑会受课堂教学环境、校园学习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学生之间应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双方不断进行有意识的协商和交互调整,来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是指教师能否用目标学习语言授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组织和开展有助于语言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目前大学阶段由于受自身教师队伍素质影响,要想做到全英文授课也很难,这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些高校仍然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应试练习和培训,对于听说能力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学生们也产生了误导的作用。校园语言环境是指整个学校给学生们创设的的语言学习环境。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语言学习环境并不理想,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语言实验室硬件设施陈旧或者语言实验室的数量严重不足,这总情况导致学生们训练听说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学校还没有设立自己的语音室,这些情况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想真正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听说领先的的教学目标,各高校就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为广大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学习、进修机会的同时,创设更多的现代化语言实验室、语言学习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借助网络和信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听说能力的语言学习环境,把目标语言以良活多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社会语言环境对听说能力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的交往,求职、就业和社会的人材需求等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现阶段社会上的许多行业仍然把学生是否获得了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用人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这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一个误导的作用。尽管现在实验阶段的四、六级网考也正逐步加大了听力理解能力的检测,但是口语方面的评测还没有在测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考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口语能力的检测的实际操作也俞加困难。如何科学公正地检测学生的口语能力,特别是面对数量宠大的大学英语修读学生,如何找到一种有效,可信,实用的大规模进行听说能力测试的手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近几年针对大学英语修读学生推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其效度和信度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听说能力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听说领先的教学目标也被明确写入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中,同时也正在受到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采用何种手段来有效地提高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听说能力作为英语中重要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技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上述的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同时也受语言文化背景,母语以及口语测试的反拔作用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还需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年6月
[2]熊敦礼,陈玉红,刘泽华,黄更新.《大学英语大规模录音测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4卷第4期.2002年4月
[3]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6卷第4期.2004年7月
[4]马力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因素探讨》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 吉林延吉)
[关键词]听说能力 教学目标 教师素质 学生素质 教学环境
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受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从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语言的学习环境方面加以探讨。
大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对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在中、小学英语学习阶段英语应试教育的倾向较为突出。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阶段,即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于受中考、高考两个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的影响,听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与中学英语学习阶段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至在有些地方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训练。教师和学生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语法、词汇、阅读以及大量的模拟练习题等项考试的主要内容上,可以说中、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师生的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两个考试的准备上,听说能力无暇顾及,所以学生的听说能力自然较差。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考试中能得到高分,但是连简单的自我介绍都做不了,更不用说用英语进行交流了。
不同英语学习阶段教师素质的差异对听说教学的影响。在教师素质上,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师的情况是好一些,毕竟在用人的选择上较为严格,但有些教师的素质仍有待提高。在中、小学情况还不尽人意。有些中、小学的英语教师并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但是由于工作上需要,只作过简单的英语培训,就上岗教学,这情况还是比较多的。由于他本人就是个外行,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和了解,有的教师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准确,能把词句正确地读出来已经是不错了,自己的听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试想这样的英语教师怎么能培养和训练学生们较好的听说能力呢?甚至有些教师的英语发音都会受到学生的嘲笑,这样的教师在学生们的心中没有了吸引力和表率的作用,学生们对于他所教的学科也会慢慢失去兴趣。这种情况在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严重和突出。这种现象在作者十几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感触颇深,学生们来自我国的各个不同省份和地区,他们的英语发音也是南腔北调。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我国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差异。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种情况就必须扭转。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是学生们最开始接触英语的阶段,是启蒙教育阶段它直接关系着学生们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这一阶段学生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错了词句的读音,以后也很难改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应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从小学阶段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英语开始。
学生的自身素质对听说教学的影响。除了受词汇量、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外,学生的听就能力的好坏与其性格、自信心和英语的学习目的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一个学生活泼、开朗、大方,爱讲话、爱发言,爱与人交流,这样的学生往往口语能力较好,反之则口语能力较差。同时,自信心对于口语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有很多学生尽管记住的词汇不少,语法知识也很扎实,考试的英语成绩也很好,但是口语能力却不尽人意,这样的学生往往是不敢于在人多的时候说英语,总是害怕犯错误,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嘲笑。换言之,就是缺乏自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提问,多鼓励,多给机会让他们做口语方面练习,创造良好的练习口语方面的氛围,解除学生们的恐惧心理,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口语练习,调动学生们提高听说技能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学习目的方面,有些学生较为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有些学生受到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上了大学以后,在大学的英语习阶段也没有真正重视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有的学生仍然把通过四、六级考度作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标,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地帮助纠正这种错误认识,使其真正意识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进行听说方面的练习,以此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语言学习环境对英语听说教学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对于语言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也无疑会受课堂教学环境、校园学习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环境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学生之间应处于一种互动的状态,双方不断进行有意识的协商和交互调整,来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是指教师能否用目标学习语言授课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组织和开展有助于语言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目前大学阶段由于受自身教师队伍素质影响,要想做到全英文授课也很难,这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有些高校仍然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应试练习和培训,对于听说能力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学生们也产生了误导的作用。校园语言环境是指整个学校给学生们创设的的语言学习环境。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语言学习环境并不理想,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语言实验室硬件设施陈旧或者语言实验室的数量严重不足,这总情况导致学生们训练听说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学校还没有设立自己的语音室,这些情况都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想真正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听说领先的的教学目标,各高校就应该加大投入的力度,为广大英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学习、进修机会的同时,创设更多的现代化语言实验室、语言学习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借助网络和信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听说能力的语言学习环境,把目标语言以良活多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社会语言环境对听说能力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的交往,求职、就业和社会的人材需求等方面的影响。目前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现阶段社会上的许多行业仍然把学生是否获得了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用人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这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一个误导的作用。尽管现在实验阶段的四、六级网考也正逐步加大了听力理解能力的检测,但是口语方面的评测还没有在测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考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口语能力的检测的实际操作也俞加困难。如何科学公正地检测学生的口语能力,特别是面对数量宠大的大学英语修读学生,如何找到一种有效,可信,实用的大规模进行听说能力测试的手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近几年针对大学英语修读学生推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其效度和信度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听说能力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听说领先的教学目标也被明确写入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之中,同时也正在受到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但是采用何种手段来有效地提高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听说能力作为英语中重要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技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上述的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环境、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同时也受语言文化背景,母语以及口语测试的反拔作用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还需广大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4年6月
[2]熊敦礼,陈玉红,刘泽华,黄更新.《大学英语大规模录音测试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4卷第4期.2002年4月
[3]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6卷第4期.2004年7月
[4]马力达.《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因素探讨》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2期.2010年4月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研部 吉林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