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唐宋时期即享盛名的鲁砚,以其品种丰富、特点鲜明、底蕴丰厚、石质细腻、石品缤纷、品味高尚而闻名天下。尤其是青州红丝石砚曾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 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朱雀琼花。” 宋代李石撰《续博物志》(卷第九)载:“砚谱载,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砚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宋时期即享盛名的鲁砚,以其品种丰富、特点鲜明、底蕴丰厚、石质细腻、石品缤纷、品味高尚而闻名天下。尤其是青州红丝石砚曾被推为四大名砚之首。
西晋张华《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朱雀琼花。”
宋代李石撰《续博物志》(卷第九)载:“砚谱载,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砚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宋代唐询(彦猷)《砚录》:“……自红丝石以下,可為砚者共十五品,而石之品十有一:青州红丝石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二,歙州鹜源石第三,归州大沱石四……”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唐彦猷作红丝砚,自号为天下第一。”
清代王奇龄《西河集》赞曰:“《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青州红丝砚真可谓“大唐遗韵,千载文章”。本期“东方焦点”,让我们聚焦红丝砚,探析它的历史渊源、工艺特征和艺术市场,以便推动收藏活动的开展和红丝砚文化的传播。
其他文献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而对联中的濂溪,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故乡、湖南永州的道县(古称道州)。不过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周敦颐之外,道州还有一个盛名在外的何氏家族。且此家族除了声名显赫的何绍基以外,还出了位近代著名的书画家——何维朴。 何维朴(1842—1922) 宗“娄东四家”,工书、画,兼学颜体并融入汉魏书
写了《古砚上的龙纹》《古砚上的凤纹》,顺理成章,要写一篇《砚上的麒麟纹》。《礼记·礼运》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古人将麒麟和凤、龟、龙称之“四灵”,且将麟列为“四灵”之首,可见它的地位之崇高,不能不叙说一番。麒麟和龙、凤一样,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先民臆造出来的祥瑞神兽,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陆
禽鸟是人类生活中极为亲近的朋友。无论是置身于大自然山林、水域,或者行走于城市的公园、马路上,甚至居家环境当中,几乎无处不可发现鸟踪。赏鸟,也自然成为熱门的休闲活动。 古代画家习惯将禽鸟称为“翎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超过两千件以上、以翎毛为描绘对象的古画,形式林林种种,过去也办过几次以鸟类为核心的专题特展,包括1984年的“宋代翎毛花卉册页”,2001年的“画里珍禽——纸绢上的鸟类世界”,与20
到了唐代,陶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的器类与品种更为丰富,器型新颖多样,制作更加精细,远远超越前代。这时的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并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学术界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的一个创新品种,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花釉瓷器创造
1938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团结根据地各方抗日力量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第一次九路围攻,恢复并发展了以沁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之后中共晋冀豫省委随同总部也返回晋东南三专属所在地沁县。但是,根据地原有的地方金融机关因战争悉数被毁,日寇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更加严酷,此时的根据地虽然暂时摆脱了战争的泥沼,囿于地理偏僻、生产落后,导致本区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当时法币仍是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但国民党
在中外画坛上,生前寂寞鲜为人知、身后声誉鹊起的画家实在不少,像外国的梵·高、高更,中国的陈子庄、黄秋园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画坛怪杰 经历坎坷 陈子庄(1913-1976)是现代著名的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画坛怪杰”,四川荣昌人。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元、 下里巴人、陈风子、十二树梅花主,晚年号石壶。陈子庄的父亲为民间画工,受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初学工笔,后改写意。青年时期曾以画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出自刘禹锡寄赠柳宗元的诗歌《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贬至广西柳州任刺史。这期间,柳宗元首次发现了可以制砚的石材。柳宗元将制成的砚台寄给广东连州的友人刘禹锡。刘禹锡赋诗《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回赠,全诗为:“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余斐亹,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文人相赠,诗歌酬唱,这是一段有关柳砚的绝好佳话。以
李应昇(1593—1626),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照居士,南直隶江阴人,是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东林后七君子”之一。先世从常熟迁居江阴顾山赤岸。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万历四十五年四月,授江西南康府推官,以清廉著称,谚谣:“前林后李,清和无比。”天启二年初,应南康知府袁愚贞之请主持白鹿洞书院,重修《白鹿洞书院志》。同年选考,授福建道御史。四年,疏阉党魏忠贤十六罪状﹐代东林党首领左都御史高攀龙作“劾崔呈
在福建的书画市场上,福建省美协原主席李硕卿可以说是“权重股”之一,其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中国画技法为本,辅以西洋画的透视、光色等技巧,融中西画于一炉而形成的雄健秀逸绘画风格,历来备受藏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尤其近几年,其市场更是有突出的表现。以泉州华天2013春拍为例,总共366件拍品,李硕卿就上拍17件,总成交额19.82万元,这在泉籍名家中可谓罕见。受其影响,整个泉籍名家作品也成为市场追
火镰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取火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火镰的装饰功能越来越突出。藏族火镰造型古朴、制作精美,镶嵌着艳丽的宝石,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火镰,又称火刀,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取火器具。随着冶炼技术的发明与发展,用金属制成刀状工具,用燧石(俗称火石)快速撞击,利用两者摩擦发出火花点燃艾绒,从而达到取火的目的。李好古著的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就有提到火镰的用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