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讯见真情:李应昇至魏浣初信札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xu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应昇(1593—1626),字仲达,号次见,又号石照居士,南直隶江阴人,是明末东林党重要成员、“东林后七君子”之一。先世从常熟迁居江阴顾山赤岸。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万历四十五年四月,授江西南康府推官,以清廉著称,谚谣:“前林后李,清和无比。”天启二年初,应南康知府袁愚贞之请主持白鹿洞书院,重修《白鹿洞书院志》。同年选考,授福建道御史。四年,疏阉党魏忠贤十六罪状﹐代东林党首领左都御史高攀龙作“劾崔呈秀疏”﹐以声援杨琏等东林党人﹐遭阉党痛恨。天启五年三月罢官归里。天启六年三月被东厂逮捕,被捕之时,常州城聚集数万居民,为其鸣冤。在狱中受尽折磨,天启六年闰六月初二,被杀于狱中,年三十四。钱谦益为其作墓志铭。子李逊之(1618-1677),字子顺,号肤公,生于南康府理刑官舍。父亲遭诬陷被害,遗命有“寄语儿曹焚笔砚,好将犁犊听黄鹂”之句,读书二十年,恪守不忘,筑听鹂轩以见志。崇祯元年,在伯父陪同下,随东林后人黄宗羲、周子佩等上京讼冤。弘光元年,至南京疏请补谥“忠毅”。明亡后,绝意仕进,整理编纂父亲遗著《落落斋遗集》,刊刻年谱。著有《三朝纪野》《听鹂轩诗》。
  魏浣初(1580—1638),字仲雪,一字仲初,常熟人。早年在常熟唐市镇马惊庵读书,与邑中名士戈汕、钱谦益、瞿纯仁、何允泓、龚立本、毛晋等人交往密切,是拂水文社的重要骨干,曾组织多次文社雅集活动。万历四十三年中举人,次年中进士。与陈子龙、张溥、杨廷枢、文震孟、缪昌期、范景文等人订交。依例选为县令,因魏浣初无意为吏,到浙江嘉兴府担任教授一职。在嘉兴期间,收徒讲学,解惑答疑,从者盈门。万历四十七年,与汪珂玉、沈止伯等嘉兴文人组织成立“鸳水诗社”,推动嘉兴的文学创作。天启年间,迁南京户部主事,榷芜湖关商,有清水之颂。迁礼部员外郎,晋吏部郎中,崇祯二年致仕归居。后起用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分巡岭南。崇祯八年,升任广东布政使参政提学,崇祯十年卒于任上。
  魏浣初一生醉心于文,喜为诗,得元白遗意,兼嗜剧曲,评校《西厢记》《琵琶记》《投笔记》三种,有刻本传世。著有《四留堂杂著》《踽庵集》《诗经脉讲意》《批点诗经振雅》等。弟魏冲(?-1640),字叔子,号道用。崇祯三年(1630)举人,复社骨干。与钱谦益为同窗好友,著名藏书家毛晋子毛表、毛扆曾师从之。曾五上公车,未满六十逝于北京。
  古人把别人的书信美称为“兰讯”。常熟图书馆有一册“铁琴铜剑楼”原藏的《兰讯》抄本,收录了钱谦益、范质公、缪昌期、瞿式耜等72位师友、同学写给魏浣初的书信,这些书信大都没有收录在书写者的个人著作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李应昇与魏浣初乡试、会试同榜,意气相投,常有书信往来,谈论时局、探讨学问、诗词唱和。《兰讯》中收录李应昇信札五函。《落落斋遗集》中收录与魏有关的诗有《对月怀魏仲雪二首》《怀魏仲雪却寄》《晚次东阿野望示仲雪二首》《渡江别魏仲雪》等。另收录信札五函,其中《兰讯》中的二函被《遗集》收录,而另三函则没有收录。
  其一
  别后酬应城邑者半月,才得登程。路中胜概,金山、醉翁两游耳。空车古驿,离索之感,甚难为怀。更风摧雨打,意色殊恶也。四月望入都,此中议论息矣。闲寂无事,所恨相知落落,仅得阮、丘两人,可时晤语。每一怀想仲雪、起田,惆怅久之。过双和庵便神飞也。途次亦作几诗,不经兄点削,枯弱不韵,有兴当录呈一笑也。弟初志格于严亲之命,冒昧作吏,前有河南府缺,阮集之深以相阻,不欲吾避南就北。此意可念。今是宁波不可知,若有好缺,更商去从耳。兄近况何似?嫁女乎?行游乎?何日北来?县缺亦时有,似宜早至。家中应接,浪费日耳。弟尝自计,劳逸屈伸,各有定数,非关人力,但存得退一步心肠,忙闹中尽有清境。若官运方阨,岂独推官、知县是风波地哉!兄之才识正不必守苜蓿为活计,虽然向共盟之,今吾负吾心,又以相劝,兄定为抚掌喷饭矣。袁小修、徐明衡两年兄竟教矣。弟见之甚心愧。在兄自有定见,不似弟茫无主张也。近与王超之为西山游。香山环峰积翠,故不让江南山色,碧云但粉抹倩妆耳,独泉甘,饮数斗,洗却几许尘肺。此迩来佳境,可作诗料也。贵邑中近有何异态?令公想益精明,俗为丕变矣。郑大章曾在舟中一见,想其人必质而练者也,有所施为否?刘疏河竟无从踪迹,诸同籍者见则询魏、瞿,甚赀我口颊。弟七月尾出京,兄来则途次相遇,不然抵家把手。自此后,东西南北,不能卜聚首期矣。向托兄觅衙斋共事者,得之否?弟诸务茫如,所藉甚重,若泛托之,或受其败。兄为我留意觅之,老成慎密,可托心胆者乃可。幸勿以闲务置之也。恳切恳切。叔子意境佳否?其文情诗不必问,但欲其洒落胸怀,锐心以俟耳。此字可供观之,稍见弟近状,他亦无可道者。起田并致想念之私,倘有便邮,幸寄数行。
  其二
  向毗陵别时,甚恨兄之茫去,今月且十圆矣。兄于揖让朝贵之暇,飞下一函,而弟腰折头垂,望长安如天上,无从觅便鸿也。敝治面山带湖,衙斋中可望五老,而山容浓淡百变,殊可饱目。一陟其巅,两足数日痛,亦摄衣在荆棘中行,非复吴中净艳也。湖连千里,出门便畏风涛,乘风破浪,有愧古人。至于民之悍刁,俗之朴僿,目所未睹。弟率此疏懒之性,宽以御之,要自有意至手麾者,不烦旧谱。而向每缩缩然,视刑名为绝难之事,则不然也。所难者,此中理官,非吴下气色。上官耳目,亦各多方,而人动以口舌疑之。今上人有迫而索者,弟拱手谢之耳。平平自安,渐且见憎,奈何!所见县令纷难,甚喜兄之却去,然方兄候选不得,每念尘臭冻雪之中,有魏仲雪者,敝车逐逐,修拜客之套,则又笑兄之俗劳与我等。已阅除目,见司铎嘉兴,则又心艳之,此吾所梦寐思之者也,而兄竟得之乎。文章山水之秀雅与兄宜,兼以其暇飞棹武林,此便是广寒游。乃令人笑小修之不韵,去伴徽郎耳。弟诗肠久不可索,俗吏之态如此。兄有诗见忆者,愿以一幅纸录寄,以引我枯肠也。起田西来,甚快人意,惜道里尚遥,晤缘却少,亦未知其以何时抵任。而吉令例不修属礼,正毋烦屈膝,但相见时欲挟之,歌《秋兴》八首耳。秋闱在迩,若有奇缘,吾两人把臂一笑,岂非生来快事。作吏半年,緘口袖手,胸怀闷闷,此中几许欲语,不知何年向兄一倾倒也。愿时草数行,从家报中达,亦差慰相思。而弟近况可为兄道者。家慈在敝衙,颇有人子之乐。近于闰月廿三之申,幸举一子,虽凡胎庸相,景升儿不足言,在知己相爱,少得一诗为贺否?叔子近况,大有新贵之色,家伯子若复附骥者,此亦一段奇事,不敢必也。贤郎文思,迩当益秀,阿翁今可专心教矣。人还附询,率笔写去,不知作何语,却增一番忾噪。
  其三
  弟荣归,仅一再见颜色,匆匆未尽阔怀。然感仁兄殷勤垂注,殊愧不敢当也。别后即返梁溪,不得候选行旌,以为怏怏。仁兄行矣,嘉禾士子得遇文星照临,当翕然丕变。非仁兄肯俯就此官,乃天实假此官,以挽一方文运与士习也。瓜期不远,转睫便当内召矣。留滞风尘,仍拟于锡山驿舍,拱候前旌耳。不腆聊当一芹,并以里言用充朽柳,惟仁兄笑存之。临楮可胜依恋。
  从信中内容看第一函写于京城,时间是在中进士之后,李应昇从家乡回到京城,在等候任职之前,魏浣初因不愿意担任县令,离京回到常熟。刚刚步入政坛的李应昇可以说是信心满满,胸怀“澄清天下之志”,准备一显身手,为国效力。第二函写于南康,信中提及儿子李逊之出生之事,应是万历四十六年,李应昇就任南康府推官半年之后,家眷也在一起,在魏任命浙江嘉兴教授不久。推官是新科进士初授官职之一,正七品,主要职责是掌理刑名、讲读律令。李应昇在南康兢兢业业,“一时吏治清严,为西江冠”。第三函写于李家乡江阴,时间上推算在天启二年选考后,李回到江阴,直到次年秋还朝,与《明史·李应昇传》可相互引证。信中提到的人均是同年考取进士者: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由行人擢给事中、太常少卿,在南京福王朝中担任兵部右待郎、兵部尚书。后降清。丘可孙,南直隶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官行人司行人。瞿式耜(1590-1650),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南直隶常熟县人。先后任江西永丰县令、户科给事中,南明桂王时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县人。曾任徽州府教授、国子监博士,官至吏部郎中。著有《珂雪斋集》。徐大相,字觉斯,号明衡。江西安义县人。授东昌推官,改武学教授,迁国子博士,后任兵部主事,吏部员外郎、郎中等职。王声,字超之,南直隶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顺天府固安县知县,官至太仆寺少卿。郑崇俭(?-1641)字大章,湖南宁乡人。曾先后任河南府推官、济南兵备副使、陕西右参政、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等职。李应昇以正直闻名,在官场上敢于直谏,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而朋友之间又是相互砥砺,嘘寒问暖,体现了柔情的一面。此三函是重要佐证,亦可补李氏年谱之未备。
其他文献
现代抽象艺术包含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从自然物象出发的抽象,形成与自然物象保持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形象;第二类是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抽象,由创作纯粹的形式构成,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它的含义被限定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指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二是指一种几何的构成,这种构成并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仅以基本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因素创作纯粹的抽象绘画,借以表达某种情
期刊
1921年3月,42岁的弘一法师自杭州赴温州,居庆福寺,开始了他在温州的弘法修行。在弘一大师的全部僧腊岁月的24年中,在温州断续驻锡近12年之久,几乎占其全部僧侣生涯的一半时间。温州,无论是地理居住空间意义上,还是弘法传法时间阶段意义上,都是弘一法师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在温州期间,法师留下墨宝无数,无一不是彰显佛法精神、阐扬修为境界的珍贵存照。而其间有一件特别的手迹册页,诸多温州前贤题跋其上,
期刊
为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指导协调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平顶山市鲁山县磙子营乡杨南行政村的杨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时间为2010年3月初至12月,发掘面积达4500平方米,是一处以汉代和宋金元时期为主的大型古代文化遗存。  杨南遗址出土的宋金元时期的瓷器品种极其丰富,大类就有白釉、黑釉、青釉、柿叶釉、影青釉、三彩
期刊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而对联中的濂溪,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故乡、湖南永州的道县(古称道州)。不过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周敦颐之外,道州还有一个盛名在外的何氏家族。且此家族除了声名显赫的何绍基以外,还出了位近代著名的书画家——何维朴。  何维朴(1842—1922) 宗“娄东四家”,工书、画,兼学颜体并融入汉魏书
期刊
写了《古砚上的龙纹》《古砚上的凤纹》,顺理成章,要写一篇《砚上的麒麟纹》。《礼记·礼运》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古人将麒麟和凤、龟、龙称之“四灵”,且将麟列为“四灵”之首,可见它的地位之崇高,不能不叙说一番。麒麟和龙、凤一样,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先民臆造出来的祥瑞神兽,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陆
期刊
禽鸟是人类生活中极为亲近的朋友。无论是置身于大自然山林、水域,或者行走于城市的公园、马路上,甚至居家环境当中,几乎无处不可发现鸟踪。赏鸟,也自然成为熱门的休闲活动。  古代画家习惯将禽鸟称为“翎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超过两千件以上、以翎毛为描绘对象的古画,形式林林种种,过去也办过几次以鸟类为核心的专题特展,包括1984年的“宋代翎毛花卉册页”,2001年的“画里珍禽——纸绢上的鸟类世界”,与20
期刊
到了唐代,陶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的器类与品种更为丰富,器型新颖多样,制作更加精细,远远超越前代。这时的制瓷中心都有了窑名,并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学术界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花釉瓷器是河南地区唐代瓷器中的一个创新品种,在黑釉、茶叶末釉、酱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点缀出蓝色、天蓝色、黄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给人以天然造化、变化莫测之感。花釉瓷器创造
期刊
1938年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团结根据地各方抗日力量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的第一次九路围攻,恢复并发展了以沁县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之后中共晋冀豫省委随同总部也返回晋东南三专属所在地沁县。但是,根据地原有的地方金融机关因战争悉数被毁,日寇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更加严酷,此时的根据地虽然暂时摆脱了战争的泥沼,囿于地理偏僻、生产落后,导致本区几乎中断了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当时法币仍是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但国民党
期刊
在中外画坛上,生前寂寞鲜为人知、身后声誉鹊起的画家实在不少,像外国的梵·高、高更,中国的陈子庄、黄秋园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画坛怪杰 经历坎坷  陈子庄(1913-1976)是现代著名的国画家,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画坛怪杰”,四川荣昌人。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元、 下里巴人、陈风子、十二树梅花主,晚年号石壶。陈子庄的父亲为民间画工,受其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初学工笔,后改写意。青年时期曾以画
期刊
“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出自刘禹锡寄赠柳宗元的诗歌《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唐元和十年(815)柳宗元被贬至广西柳州任刺史。这期间,柳宗元首次发现了可以制砚的石材。柳宗元将制成的砚台寄给广东连州的友人刘禹锡。刘禹锡赋诗《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回赠,全诗为:“常时同砚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余斐亹,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文人相赠,诗歌酬唱,这是一段有关柳砚的绝好佳话。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