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品德水平,形成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自我教育的重要问题不在于头脑中有没有不符合共产主义品德的思想,而在于能否用共产主义品德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品德观念进行坚决的斗争。但这种斗争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愿望,有了这种自觉的愿望,在新旧思想的斗争中才能嫉恶如仇、严格要求,才能坚持不懈、再接再厉;才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良好的品德行为。反之,如果缺乏自我教育的愿望就会得过且过,很难提高品德水平。为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道德理想,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从自己仰慕的英雄人物中找寻自己学习的榜样,只有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以榜样的言行作为衡量和对比自己的尺度,并渴望成为这种人时,其内在道德的需要才能油然而生,并在按既定的理想去修养和锻炼的过程中,产生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二、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情境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组织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重视了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但由于他们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不高。教师可通过集体舆论,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导学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会以别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并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进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推动其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增强自我认识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
自我认识的能力是开展好自我教育的前提,但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还必须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这关键是培养学生要有正确的理想,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调查、观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撰写影评、书评,启发学生产生追求心灵美的精神需要,并将这种需要和目标具体化。
(三)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自我教育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情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意志过程和突现品德行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需要克服某种困难的情境,例如:冬天坚持长跑的锻炼,可让参加长跑的学生向一班宣布自己的计划,这样,既利于坚定自己的目标,也可以充分发挥同学间的相互督促和检查。
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是既有特点,又相互联系的自我教育的有机组合,教师则需要善于去选择最佳的时机,努力去创设最佳情境,并不断加以训练和培养,最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要善于把个体的自我教育同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强调自我教育并不是要否定集体教育的力量,更不是要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脱离他人去搞什么“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体的自我教育与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平行影响”的教育作用。这是因为,集体作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主体,可以起到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向自己的每个成员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检查和相互帮助,进而成功推动个体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动力。同样,个体自我教育的完善,也必然会提高和促进集体自我教育的水平。
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自我教育的重要问题不在于头脑中有没有不符合共产主义品德的思想,而在于能否用共产主义品德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品德观念进行坚决的斗争。但这种斗争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愿望,有了这种自觉的愿望,在新旧思想的斗争中才能嫉恶如仇、严格要求,才能坚持不懈、再接再厉;才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良好的品德行为。反之,如果缺乏自我教育的愿望就会得过且过,很难提高品德水平。为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道德理想,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引导他们从自己仰慕的英雄人物中找寻自己学习的榜样,只有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以榜样的言行作为衡量和对比自己的尺度,并渴望成为这种人时,其内在道德的需要才能油然而生,并在按既定的理想去修养和锻炼的过程中,产生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把自我教育进行到底。
二、努力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的情境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的道德情境,组织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重视了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但由于他们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其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并不高。教师可通过集体舆论,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导学生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会以别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并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进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推动其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增强自我认识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
自我认识的能力是开展好自我教育的前提,但要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还必须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这关键是培养学生要有正确的理想,同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开展社会调查、观看优秀的文艺作品、撰写影评、书评,启发学生产生追求心灵美的精神需要,并将这种需要和目标具体化。
(三)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自我教育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情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意志过程和突现品德行为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需要克服某种困难的情境,例如:冬天坚持长跑的锻炼,可让参加长跑的学生向一班宣布自己的计划,这样,既利于坚定自己的目标,也可以充分发挥同学间的相互督促和检查。
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是既有特点,又相互联系的自我教育的有机组合,教师则需要善于去选择最佳的时机,努力去创设最佳情境,并不断加以训练和培养,最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三、要善于把个体的自我教育同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强调自我教育并不是要否定集体教育的力量,更不是要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脱离他人去搞什么“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体的自我教育与集体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平行影响”的教育作用。这是因为,集体作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主体,可以起到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向自己的每个成员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检查和相互帮助,进而成功推动个体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动力。同样,个体自我教育的完善,也必然会提高和促进集体自我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