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特点,探讨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PBL;高职;精读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develop students’ studying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comprehensive capability by using problem-oriented and student-centered PBL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PBL;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nsive Reading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对英语人才有着更高需求。然而,英语课堂仍然延续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上好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精读课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1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校扩招,有的英语专业班级超过50人。著名教育学者David Hayes在Helping Teachers to Cope with Large Class一书中指出,包括50名或者更多学生的班级就可以定义为大班[1]。诚然大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语言教学以小班为佳,班级人数众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缺乏有效沟通,教学方式仍沿袭教师为主体的单向输出模式,学生们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产生抗拒心理,无法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2.1 PBL模式的特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随着构建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创始于1970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随后这种教学方式在更多医学院应用并很快推广到了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主张将学生置于较为复杂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以参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具有如下特点: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非单纯地重视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兼具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中解决问题;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学会合理利用学习资源。
2.2PBL模式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PBL教学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语用能力培养,在学习中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获取学习资料,并通过语言表达来锻炼自己的英语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活动(team work)是实施PBL教学的基础,学生们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帮助和勉励,只有通过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再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文献检索能力。学生需要用到图书馆,互联网、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源,搜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信息时代带给他们的便利,还能在文献检索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更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3PBL模式的实际应用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第三版)》(张汉熙主编)。从该教材的内容来看,其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新闻特写、演讲和小说等;其题材广泛,包括自然知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和风土见闻等。然而其文章篇幅较长,用词较深,句式复杂,涉及的文化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学习难度较大。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锻炼能力,有效解决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运用PBL教学法做了如下设计。
3.1问题设计
设定一个既与问题课文主题相关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是英语精读PBL教学的关键。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若老师为了避免课堂沉闷,提问只局限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或只关注前排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会让其他学生失去积极性。此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水平,将问题分成若干难度级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且有话可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Getzels按问题产生方式把问题大致分为三类:①呈现型问题,是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情景,他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②发现型问题,是有的有已知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因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探索,往往通向发明创造。③创造型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是鼓励学生自由探究,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基于以上问题产生方式,以第6课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为例,笔者设计了三个难度层次的问题:
3.1.1 What story did he write that made him known as “the wild humorist of the Pacific?(马克.吐温的哪个故事让他成为了“太平洋沿岸狂放的幽默大师”?) 3.1.2 How was his disillusion show in his autobiography?(马克.吐温的自传里如何体现他梦想的破灭?)
3.1.3 Do you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你赞同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这一说法吗?)
以上三个问题,第一个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第二个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文本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三个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把握文章思想,经过探讨交流后得出自己的创造性答案。笔者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回答问题中的一个或若干个,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找到问题答案的机会。通过与组员的讨论交流,不少学生还能继续深入挖掘,提出更多问题,表明独到见解,思想在碰撞中才能擦出光芒。
3.2课堂参与
除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传统训练以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来提高课堂参与度,将知识真正内化。第2课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广岛-日本“最有活力”的城市》)是一篇新闻特写,讲述了二战后一名美国记者来到受过美国原子弹袭击的日本广岛,描绘了作者自己的市内见闻、聆听市长演讲、和在医院采访受核辐射危害的病人等几个场景。本文的核心问题是Is Hiroshima 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广岛是日本最有活力的城市吗?)。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们模拟情境,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记者、广岛市民、广岛市长、医生和病人等角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各色场合向不同的人提问:Do you enjoy living in this city? (你喜欢生活在广岛吗?),How do you think about Hiroshima today? (你认为现在的广岛怎么样?),How do you expect the future of Hiroshima?(你期望广岛有个怎样的未来?),被采访者则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出自己的回答。通过场景设定和情境代入,学生们通过合作互助找到了核心问题的答案。
3.3 作业设计
高效的英语精读的学习并不仅仅满足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学生们擅于查找资料,利用资源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第1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迎战卡米尔飓风》),讲述了1969年美国密西西比州柯夏克一家顽强抗击卡米尔飓风的故事,笔者让学生们分小组查找有关飓风、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例如灾害的成因,造成的后果,各地发生的著名灾害事件和应对策略等,做成PPT课件,并上台演讲;第12课Ship in the Desert(《沙漠之舟》)取材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著作《濒临失衡的地球》,呈现了湖泊沙漠化、冰川融化、森林砍伐、气候变化、人口激增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探讨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信息量较大,课堂上无法更深入地展开探讨,因此笔者让学生们分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整合各个作者的观点思想,对每一种环境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做成主题报告。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提高了信息筛选和文献检索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4PBL英语精读对教学的启示
4.1 PBL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英语精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运用PBL教学模式,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尤为关键。PBL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受体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基于问题情境探索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2 PBL对教师的要求
在整个PBL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和任务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效果的检验者。PBL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改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艺术,创造恰当的情境和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宴莹莹.大班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文学教育(下),2011,(11):70-71.
[2] Edwin M. Bridges. Implement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2.
[3] 陈战.大学英语中实施PBL教学模式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8):152-160.
[4] 吴修玲、黄大鹏、李洁. PBL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05):729-730.
作者简介:
黄璐(1986.6~ ),女,硕士,英语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
关键词:PBL;高职;精读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develop students’ studying ability and cultivate their comprehensive capability by using problem-oriented and student-centered PBL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PBL;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nsive Reading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对英语人才有着更高需求。然而,英语课堂仍然延续单一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上好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精读课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1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由于高校扩招,有的英语专业班级超过50人。著名教育学者David Hayes在Helping Teachers to Cope with Large Class一书中指出,包括50名或者更多学生的班级就可以定义为大班[1]。诚然大班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语言教学以小班为佳,班级人数众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堂缺乏有效沟通,教学方式仍沿袭教师为主体的单向输出模式,学生们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产生抗拒心理,无法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基于问题的学习(PBL)
2.1 PBL模式的特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随着构建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创始于1970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随后这种教学方式在更多医学院应用并很快推广到了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中。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主张将学生置于较为复杂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以参与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具有如下特点: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非单纯地重视知识传授;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本,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兼具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中解决问题;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学会合理利用学习资源。
2.2PBL模式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PBL教学为学生们呈现了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语用能力培养,在学习中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获取学习资料,并通过语言表达来锻炼自己的英语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活动(team work)是实施PBL教学的基础,学生们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帮助和勉励,只有通过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再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文献检索能力。学生需要用到图书馆,互联网、各种纸质和电子资源,搜索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信息时代带给他们的便利,还能在文献检索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更高效全面地解决问题。
3PBL模式的实际应用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英语精读课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第三版)》(张汉熙主编)。从该教材的内容来看,其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新闻特写、演讲和小说等;其题材广泛,包括自然知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和风土见闻等。然而其文章篇幅较长,用词较深,句式复杂,涉及的文化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学习难度较大。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必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自主锻炼能力,有效解决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情况,运用PBL教学法做了如下设计。
3.1问题设计
设定一个既与问题课文主题相关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是英语精读PBL教学的关键。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若老师为了避免课堂沉闷,提问只局限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或只关注前排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会让其他学生失去积极性。此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水平,将问题分成若干难度级别,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且有话可说。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Getzels按问题产生方式把问题大致分为三类:①呈现型问题,是最常见,最典型的问题情景,他们是一些给定的问题,答案往往是现成的,学生只要“按图索骥”,就能获得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结果。②发现型问题,是有的有已知答案,但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因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探索,往往通向发明创造。③创造型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全新的,是鼓励学生自由探究,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逐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基于以上问题产生方式,以第6课Mark Twain-Mirror of America(《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为例,笔者设计了三个难度层次的问题:
3.1.1 What story did he write that made him known as “the wild humorist of the Pacific?(马克.吐温的哪个故事让他成为了“太平洋沿岸狂放的幽默大师”?) 3.1.2 How was his disillusion show in his autobiography?(马克.吐温的自传里如何体现他梦想的破灭?)
3.1.3 Do you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你赞同马克.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这一说法吗?)
以上三个问题,第一个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第二个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文本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三个没有现成答案,要求学生把握文章思想,经过探讨交流后得出自己的创造性答案。笔者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回答问题中的一个或若干个,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找到问题答案的机会。通过与组员的讨论交流,不少学生还能继续深入挖掘,提出更多问题,表明独到见解,思想在碰撞中才能擦出光芒。
3.2课堂参与
除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传统训练以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来提高课堂参与度,将知识真正内化。第2课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广岛-日本“最有活力”的城市》)是一篇新闻特写,讲述了二战后一名美国记者来到受过美国原子弹袭击的日本广岛,描绘了作者自己的市内见闻、聆听市长演讲、和在医院采访受核辐射危害的病人等几个场景。本文的核心问题是Is Hiroshima 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广岛是日本最有活力的城市吗?)。为了解决该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们模拟情境,小组成员分别扮演记者、广岛市民、广岛市长、医生和病人等角色,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在各色场合向不同的人提问:Do you enjoy living in this city? (你喜欢生活在广岛吗?),How do you think about Hiroshima today? (你认为现在的广岛怎么样?),How do you expect the future of Hiroshima?(你期望广岛有个怎样的未来?),被采访者则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出自己的回答。通过场景设定和情境代入,学生们通过合作互助找到了核心问题的答案。
3.3 作业设计
高效的英语精读的学习并不仅仅满足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学生们擅于查找资料,利用资源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第1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迎战卡米尔飓风》),讲述了1969年美国密西西比州柯夏克一家顽强抗击卡米尔飓风的故事,笔者让学生们分小组查找有关飓风、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的知识,例如灾害的成因,造成的后果,各地发生的著名灾害事件和应对策略等,做成PPT课件,并上台演讲;第12课Ship in the Desert(《沙漠之舟》)取材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著作《濒临失衡的地球》,呈现了湖泊沙漠化、冰川融化、森林砍伐、气候变化、人口激增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并探讨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信息量较大,课堂上无法更深入地展开探讨,因此笔者让学生们分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整合各个作者的观点思想,对每一种环境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做成主题报告。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提高了信息筛选和文献检索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4PBL英语精读对教学的启示
4.1 PBL教学对学生的要求
英语精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运用PBL教学模式,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理念尤为关键。PBL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受体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基于问题情境探索知识,培养团队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2 PBL对教师的要求
在整个PBL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和任务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效果的检验者。PBL教学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相关知识,改变教学观念,掌握教学艺术,创造恰当的情境和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宴莹莹.大班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文学教育(下),2011,(11):70-71.
[2] Edwin M. Bridges. Implement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 Shanghai :Shangha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2.
[3] 陈战.大学英语中实施PBL教学模式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8):152-160.
[4] 吴修玲、黄大鹏、李洁. PBL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05):729-730.
作者简介:
黄璐(1986.6~ ),女,硕士,英语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